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2022年镇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赛雪 高强 +1 位作者 李浩 胡嘉波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分析2015年—2022年镇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情况,为提高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镇江市中心血站采集的237651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生化和核酸检测,统计... 目的:分析2015年—2022年镇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情况,为提高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镇江市中心血站采集的237651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生化和核酸检测,统计标本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原(antigen,Ag)/抗体(antibody,Ab)、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抗-T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不合格率。结果:2015年—2022年镇江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总体检测不合格率为1.17%,其中ALT、抗-TP、HBsAg、抗-HCV、HIV Ag/Ab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48%、0.21%、0.20%、0.16%和0.07%。血液核酸检测总体不合格为0.05%,其中HBV-DNA不合格标本116份、HIV-RNA不合格标本3份,未发现HCV-DNA不合格标本。结论:2015年—2022年镇江市无偿献血者总体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和核酸检测总体不合格率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以ALT不合格率为最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力度、强化献血相关知识宣教,提高血液合格率、提升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感染性指标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2
作者 张艳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是临床中常用的血液感染性指标。本次研究抽取样本血样,并对血样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患者血液中感染性指标,以此明确输血...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是临床中常用的血液感染性指标。本次研究抽取样本血样,并对血样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患者血液中感染性指标,以此明确输血前患者的血液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输血方案进行调整。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共有3000例患者前来本院输血,按照患者办理就诊的时间段对其进行分组,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被划入A组、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被划入B组、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被划入C组,各组别患者数量相等。取不同组别患者静脉血作为血样,运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样进行检测,并结合血样检测结果对输血前患者血液中的HIV-Ab、抗-HCV、HBsAg进行分析。通过甲苯胺红反应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TP-Ab进行检测,并结合检测结果对各组别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HBsAg在患者输血前所有感染指标中具有最高检出率、HIV-Ab在患者输血前所有感染指标中具有最低检出率,所有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差异突出(P<0.05)。结论 患者输血前为其组织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的感染性疾病,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指标 化验检测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感染性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秦雨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7-016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喜炎平与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使用在缓解儿童支气管肺炎呼吸系统症状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感染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2023年7月期间接收支气管肺炎患儿共计的180名纳入为本研究对象,按... 本研究旨在评价喜炎平与硫酸沙丁胺醇联合使用在缓解儿童支气管肺炎呼吸系统症状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感染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2023年7月期间接收支气管肺炎患儿共计的180名纳入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90,接受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和观察组(n=90,接受喜炎平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一周后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气促、肺部啰音、咳痰咳嗽、高热]、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肺功能标[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最大呼气流量(PEF)]及感染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4%)远低于观察组患儿(87.78%)(P<0.05);观察组患儿的气促、肺部啰音、咳痰咳嗽及高热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一周后的VPEF/VE、TPTEF/TE及PEF肺功能指标均远超于对照组患儿,WBC、PCT及CRP感染性指标均远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在统计上显著(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能显著改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降低感染性指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硫酸沙丁胺醇 儿童支气管肺炎 症状改善 感染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术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褚庆华 刘畅 +1 位作者 方霞 俞蕾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产前 术前 血清感染性指标 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毒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段勇 杨青 叶世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4-774,共1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感染性指标 检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2012~2016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国杰 张婷 +7 位作者 桂萍 薛英娜 郭巍 冯丽梅 张宏飞 何春宇 肖艳 汪德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964-966,981,共4页
目的了解近几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输血安全,更好地为无偿献血招募宣传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6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 目的了解近几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输血安全,更好地为无偿献血招募宣传提供方向。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6年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检测结果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近几年206962位无偿献血者中,血液感染性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5.8%、0.64%、0.45%、0.31%、0.61%。其中ALT的不合格率位居第一,其次为HBsAg和抗-TP;血液检测不合格各项目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群中抗-HIV阳性检出率较高,抗-HIV总体检出率为5.31/万。结论我院无偿献血者血液中,ALT的不合格率位居第一,其次为HBsAg和抗-TP;人群中抗-HIV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献血前宣传、征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自愿的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最大程度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感染性指标 血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珏 程茂良 吴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963-963,共1页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其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 IV1+2抗体)。结果HbsAg的...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其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 IV1+2抗体)。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0.38%,抗HCV-IgG的阳性率为1.04%,梅毒的感染率为1.59%,H IV抗体的阳性率为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举证倒置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感染性指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21例患者输血前及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潘优敏 谢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769-770,773,共3页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辨别输血所致感染是入院前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避免医疗纠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辨别输血所致感染是入院前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避免医疗纠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 421例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12.76%(819/6 421);抗-HCV阳性率0.72%(46/6 421);抗-TP阳性率1.83%(118/6 421);抗-HIV阳性率0.08%(5/6 421)。男性HBsAg阳性率为15.58%(569/3 652),高于女性的9.02%(250/2 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抗-HCV、抗-HIV、抗-T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性疾病指标有0.08%~12.70%的阳性率;HBV、HIV、TP感染率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但HCV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指标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翊泉 张东梅 +3 位作者 高启键 朱伯平 何雪芬 廖伟娇 《现代医院》 2009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强调相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立的重要性。方法检测726例患者输血前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726例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98%,抗-HC... 目的探究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强调相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立的重要性。方法检测726例患者输血前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726例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98%,抗-HCV阳性率为0.83%,梅毒阳性率为0.67%,抗-H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2.53%。结论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的医疗纠纷和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褚晓凌 涂东晋 +1 位作者 刘少娟 王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不合格人群特性,以期识别低风险人群,为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12—2016年364 002份全血献血者血液检测标本中感染性指标,包括HBsAg、抗-HCV、抗-HIV、抗...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不合格人群特性,以期识别低风险人群,为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12—2016年364 002份全血献血者血液检测标本中感染性指标,包括HBsAg、抗-HCV、抗-HIV、抗-TP、NAT不合格的人群特性,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2012—2016年全血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抗-HIV、抗-TP、NAT阳性率和总不合格率分别为0. 98%、0. 18%、0. 12%、0. 63%、1. 03%、2. 20%,其中HBsAg、抗-TP、NAT阳性率和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女性HBsAg、NAT阳性率和总不合格率低于男性; HBsAg、抗-TP、NAT阳性率和总不合格率4项指标,18—25岁低于除≥56岁外其它年龄段献血者,高校献血低于其它献血点;不同性别、年龄段、献血地点来源血液抗-HCV、抗-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重复献血血液所有检测指标阳性率均低于初次献血,总不合格率(0. 90%)显著低于初次献血(3. 11%)。结论本地区献血者中女性、18—25岁、高校学生是相对低风险献血群体,而自愿无偿定期献血者血液感染发病率最低,是最安全献血人群,应着重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鼓励更多适宜的献血者成为定期献血者,降低输血传播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测 感染性指标 输血传播感染 人群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CL-5000高敏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性能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思 张卫云 +1 位作者 陈建芸 石玉玲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HISCL-5000高敏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以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为工作原理,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检测化学发光,采用目前最快速、最灵敏的化学发光底物CDP-Star,曝光时间只需15~60 s。反应在液体中进行,实现了短时间内的高效率反应,反应时间... HISCL-5000高敏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以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为工作原理,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检测化学发光,采用目前最快速、最灵敏的化学发光底物CDP-Star,曝光时间只需15~60 s。反应在液体中进行,实现了短时间内的高效率反应,反应时间可短至17 min。我们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颁布的EP系列文件,对HISCL-5000分析仪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对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法 感染性指标 能评价 HISCL-5000高敏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秀华 黄建云 +1 位作者 胡永红 陈小洁 《广州医药》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 953例受血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 目的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 953例受血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为:HBsAg 10.96%;抗-HCV 2.01%;抗-HIV0.07%;抗-TP 1.25%;ALT(>40U)13.84%。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为血源性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对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窗口期 医患纠纷 血清感染性指标 受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0例孕产妇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惠平 蔡伟雄 曾玉莲 《当代医学》 2011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博罗地区孕产妇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00例孕产妇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TRUST初筛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 目的分析博罗地区孕产妇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00例孕产妇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TRUST初筛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Anti-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Anti-HIV)检测。结果本组3200例孕产妇中经感染性指标检测后,其中HBsAg阳性者310例,阳性率为9.7%;Anti-HCV阳性者12例,阳性率约0.38%;梅毒TRUST初筛试验阳性21例,假阳性5例,阳性率0.5%;Anti-TP试验阳性30例,阳性率0.95%;Anti-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0.03%。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十分必要,对提高优生优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感染性指标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松 宋任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1~2013年41 925例预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1)2011~2013年预...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1~2013年41 925例预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1)2011~2013年预输血患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分别为13.48%、2.42%、0.055%和3.98%,总感染率为19.9%(8 358/41 925)。抗-HIV和抗-TP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抗-HCV阳性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男性HBsAg、抗-HIV和抗-TP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HBsAg和抗-TP阳性率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5);3)受检患者中,职员的感染率高于工人、农民等,肿瘤患者的感染率高于血液病、创伤等患者,重症感染的患者的感染率高于大量失血、凝血异常、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输血前患者抗-HIV和抗-TP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输血前感染检查对于了解预输血患者的身体感染状况以及输血感染的责任认定具有重要意义。抗-HCV阳性率下降可能与卫生管理的加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测 感染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友新 钟瑜 黄玉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73-373,共1页
目的探讨4项感染性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在临床输血前测定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在我院各科住院,需要输注血液制品的3 926例患者... 目的探讨4项感染性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在临床输血前测定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在我院各科住院,需要输注血液制品的3 926例患者的输血前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2.33%,梅毒抗-TP阳性率2.42%,抗-HCV阳性率1.53%,抗-HIV阳性率为4.87%。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可及时了解其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同时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对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控制医院内感染,妥善保存原始资料防范输血纠纷的发生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感染性指标检测 医源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少梅 杨志钊 陈炎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7期7-9,共3页
目的:了解输血前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预防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本... 目的:了解输血前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预防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本组3000例患者中,HBs Ag阳性412例,阳性率为13.73%。抗HCV阳性81例,阳性率为2.7%。TP特异性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0.47%,抗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10%。其中HBs Ag、抗HCV双重阳性为15例,HBs Ag、TP抗体双重阳性为1例。不同科室的患者均有输血相关病原学标志物检出,HBs Ag、抗HCV遍布于各科室,检出率较高;HBs Ag、抗HCV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消化科和感染病科,抗HCV阳性多为输血次数多,透析患者。抗HIV抗体、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多集中在性乱和吸毒人群。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已感染相关传染性疾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和进一步感染,最大限度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 输血相关传染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行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健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 000例受血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输血前均行血清感染性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梅毒... 目的探讨输血前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 000例受血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输血前均行血清感染性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患者208例(20.8%),其中,HBsAg阳性患者138例(13.8%),HCV阳性患者62例(6.2%),TP阳性患者6例(0.6%),HIV阳性患者2例(0.2%),HBsAg与HCV均阳性患者5例(0.5%),HBsAg与HIV均阳性患者1例(0.1%)。男性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科、普外科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神经内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心血管科、妇产科及泌尿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以HBsAg为主,消化科、普外科及男性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率较高。输血前行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能保证输血安全,预防医源性感染,加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感染性指标 检测 输血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燕冰 王辉 刘盼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输血的患者41200例,在输血前检测并分析其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严格依照各试剂于仪器的操作说...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输血的患者41200例,在输血前检测并分析其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严格依照各试剂于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完成全部检测项目。结果本次研究中本院41200例患者的输血前检测结果为:HBs Ag阳性率为5.12%,共2104例,抗-HCV阳性率1.5%,共618例,抗-HIV阳性率1.4%,共62例,抗-TP阳性率0.2%,共82例。结论在输血前检测患者的感染性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避免输血后出感染、预防有关疾病通过血液传播、规范医疗行为,并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供血单位、医院和患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指标 输血前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丹霞 李泽泳 +1 位作者 刁志宏 陈令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四项传染性疾病感染检测的临床应用,以便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在术中做好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3728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8例标本中...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四项传染性疾病感染检测的临床应用,以便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在术中做好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3728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8例标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7.11%;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率0.80%;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率1.9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0.21%。男性组感染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阳性率相对女性纽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乙肝、丙肝、梅毒螺旋体感染率相对于少年组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感染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一方面为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是保护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化学发光 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感染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昌瑞 阙庆和 李耿祥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13期1719-172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381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目的探讨手术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381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本组共检测出4 136例阳性,4项指标总阳性率为13.2%,其中抗-HCV 70例(0.22%)、抗-HIV 17例(0.05%),抗-TP 761例(2.43%),乙型肝炎病毒(HBV)3 288例(10.48%)。结论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进行4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利益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 输血前 感染性指标 检测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