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希希 喻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2-412,共1页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中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死率都较高,而脑卒中患者还会伴随其他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器官防御功能较低,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并发症。由任海燕主编的《脑卒中患...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中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死率都较高,而脑卒中患者还会伴随其他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器官防御功能较低,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并发症。由任海燕主编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12045615)一书共四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肺部感染 脑血管疾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防御功能 致死率 感染的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毓凯 刘雪来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48-153,160,共7页
1963年,Starzl教授将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历经40余年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良性、恶性肿瘤以及某些代谢性肝病的有效手段[1]。虽然肝移植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挽... 1963年,Starzl教授将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历经40余年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良性、恶性肿瘤以及某些代谢性肝病的有效手段[1]。虽然肝移植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但移植受者发生感染是导致术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2]。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移植手术后的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受体术后1年生存率接近90%,5年生存率超过70%[3-4]。但由于接受移植后的免疫状态和手术相关的操作技术等因素,术后感染仍然是导致移植物功能障碍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引起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复杂,国内外均有对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本文将对近期肝移植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应用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外科手术技术 感染危险因素 慢性肝功能衰竭 移植受者 感染的危险因素 术后感染 移植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彬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10期1338-1340,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占据首位,也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头号杀手”。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占据首位,也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头号杀手”。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不仅给社会环境、家庭负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对就医环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就医环境 心内科住院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家庭负担 感染的危险因素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
4
作者 张晓坤 邵小燕 +1 位作者 林晓云 陈璐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5期489-490,共2页
尿路感染是指由于病原体侵犯而引起的尿道粘膜或者尿路组织炎症。导尿、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导尿后尿道因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同时留置的尿管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可以削弱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1]... 尿路感染是指由于病原体侵犯而引起的尿道粘膜或者尿路组织炎症。导尿、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导尿后尿道因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同时留置的尿管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可以削弱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1]。本文就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国内外概况、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防止局部和全身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感染危险因素 后尿道 感染的危险因素 留置导尿 预防和护理 国内外概况 细菌繁殖 全身感染 护理进展 防御作用 膀胱 分泌物 病原体 组织 综述 粘膜 炎症 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务人员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奎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3期138-138,共1页
探讨口腔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通过分析口腔医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被感染危险因素及医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的标准化管理、器械消毒程序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做好自身防护及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 探讨口腔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通过分析口腔医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被感染危险因素及医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的标准化管理、器械消毒程序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做好自身防护及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的危险因素 传播途径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护理临床分析
6
作者 万晓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384-385,共2页
目的:针对我国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并诊治的60例肿瘤科的病人按照是否出现感染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已经未感染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已... 目的:针对我国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并诊治的60例肿瘤科的病人按照是否出现感染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已经未感染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已感染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3±1.4天,总胆固醇5.6±0.8mmol/L,低密度蛋白胆固醇3.7±2.4mmol/L,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为6.2±1.1天,4.5±0.4mmol/L,5.3±3.0mmol/L。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的滞留时间以及多管腔有非常关键的联系,在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注意这些因素,尽量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中心静脉导管(CVC) 感染的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患者在ICU期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长江 黎宁君 朱团结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调查患者在ICU期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所有进入ICU并且在ICU期间送检血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可能的感染源、既往抗生素使用情况和ICU内的处理过程。使用急性... 目的调查患者在ICU期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所有进入ICU并且在ICU期间送检血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可能的感染源、既往抗生素使用情况和ICU内的处理过程。使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在被调查的567名患者中,42%的患者使用过抗生素,64%的患者因急症直接进入ICU,10.76%的患者来自病房,19.05%的患者来自其他类ICU,19.05%的患者转自其他医院。血培养阳性患者占10.6%,其病死率显著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45%vs 13.6%,P=0.00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抗生素的使用与血流感染患者高病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02)。结论在疑似感染的ICU患者中只有少数患者血培养是阳性的,然而这些血培养阳性患者的预后是很差的,特别是正在使用抗生素而血培养为阳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多脏器功能障碍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采血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及质控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伟丽 孙迎娟 陈庆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采血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对中心采血室空气细菌培养、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的消毒液4项指标320份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20份标本检验结果合格304份,合格率95.0%,培养出细菌220株,主要为凝固酶阴性... 目的探讨中心采血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对中心采血室空气细菌培养、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的消毒液4项指标320份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20份标本检验结果合格304份,合格率95.0%,培养出细菌220株,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6.4%)和微球菌属(30.0%)。结论加强对中心采血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 采血室 医院感染监测 质控管理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 细菌培养 物体表面 微球菌属 检验结果 监测分析 合格率 标本 消毒液 指标 空气 方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9
作者 刘晓红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为了防治在烧伤患者中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北院烧伤科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尿、痰、大便、血、工作人员手做细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对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用VITE-32和GPS 107药敏... 目的为了防治在烧伤患者中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北院烧伤科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尿、痰、大便、血、工作人员手做细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对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用VITE-32和GPS 107药敏卡、GPI鉴定卡、APl-Spath手工条鉴定细菌并测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应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同时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耐万占霉素的葡萄球菌(VRSA)。结果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仪器法、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纸片扩散法,阳性率分别72%、76%、68%,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仪器法、纸片扩散法(CNS),分别是78%、72%,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全部阴性。未检出VRSA。结论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简便、快速、准确结论感染的菌株以MRSA、MRCNR为主,且成多重耐药;创面的大小与烧伤的深度、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住院时间,是引起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临床 实验室研究 耐甲氧西林 结合蛋白 纸片扩散法 青霉素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试验检测 胶乳凝集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感染的危险因素 仪器法 三代头孢菌素 复方新诺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长江 于丙举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液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住院白血病患者发生血液感染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住院时间超过30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动脉插管、贫血、白细胞数〈4X109/L、输血6个因素与白血病患者...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液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住院白血病患者发生血液感染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住院时间超过30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动脉插管、贫血、白细胞数〈4X109/L、输血6个因素与白血病患者血液感染因素有关联;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动静脉插管、输血、白细胞数<4×109/L和住院时间>30d是引起白血病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趋势x2分析发现,白细胞数越低、输血次数越多、输血量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患者发生血液感染的风险越大。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安全输血和积极提高白细胞数,对预防和控制白血病患者血液感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患者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血液感染 住院时间 细胞数 安全输血 感染的危险因素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多元回归模型 预防和控制 侵入性操作 静脉插管 感染因素 动脉插管 输血量 感染 分析表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胞病毒危害儿童健康
11
作者 陈爱方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3年第9期13-13,共1页
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个出生才5天的婴儿,皮肤黄灰,口唇呈紫色,呼吸急促,哭声低弱,吸奶无力,频繁呕吐,肝睥明显肿大,四肢肌张力增高。经过全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母亲经胎盘传染所致。当年轻的父母... 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个出生才5天的婴儿,皮肤黄灰,口唇呈紫色,呼吸急促,哭声低弱,吸奶无力,频繁呕吐,肝睥明显肿大,四肢肌张力增高。经过全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母亲经胎盘传染所致。当年轻的父母听说小宝宝可能因脑、肺、肝脏等多器官受累,今后会有后遗症时追悔不已。原来2年前在第1胎发生死胎流产后,他们未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自身健康检查。 CMV感染是发病率很高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CMV感染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健康检查 肌张力增高 胎盘传染 先天性感染 感染的危险因素 抗病毒治疗 精神行为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3-73,共1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危险因素。据2001年中国住院患者调查数据显示[1],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发生率达到61.8%。本研究采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危险因素。据2001年中国住院患者调查数据显示[1],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发生率达到61.8%。本研究采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发生率 糖尿病足溃疡 前列地尔治疗 数据显示 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