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雪娟 任麦青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 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CC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疗法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格赛尔(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发育商(DQ)值[包括个人-社交、语言、适应性、精细运动和大运动DQ值]、粗大运动评估88项(GMFM-88)评分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量表(WeeFIM)评分。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的DQ值均增加,且研究组患儿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个人-社交、语言、适应性、精细运动、大运动DQ值分别为(74.39±6.10)分、(73.29±6.70)分、(74.72±6.25)分、(77.89±8.63)分、(78.06±9.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0±6.42)分、(69.03±6.43)分、(71.18±6.93)分、(70.03±7.12)分、(72.07±7.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 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 FIM评分均增加,且研究组患儿的GMFM-88评分、WeeFIM评分分别为(43.80±3.29)分、(92.03±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1±3.56)分、(84.65±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是CCD患儿有效的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性协调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作业疗法 智力 粗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iTBS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变化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曾钦润 胡林玲 梁雪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1]。患儿以社交交往障碍、沟通困难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2]。近年来,以感觉统合训练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AS...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1]。患儿以社交交往障碍、沟通困难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2]。近年来,以感觉统合训练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ASD儿童,旨在改善其感觉处理能力,从而促进其社交和认知功能的发展,但其短期疗效有限,需要患儿长期坚持训练[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症状 交往障碍 睡眠质量 短期疗效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ABC评分及ATEC的影响
3
作者 周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1-084,共4页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对其孤独症行为(ABC评分)以及自闭症治疗情况(ATEC)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号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对其孤独症行为(ABC评分)以及自闭症治疗情况(ATEC)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号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ABC评分,ATEC评分。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ATEC评分经过治疗后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能显著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ABC评分 ATE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言语-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娟 张倩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言语-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及对患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言语-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及对患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采用言语-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感觉统合能力及神经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中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操作评分和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S)中语言接受能力、交流能力、描述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SITS)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言语-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可提升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能力,改善其感知统合能力及神经功能,提高患儿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感觉统合训练 言语-认知功能训练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璐 米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 探讨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的... 目的 探讨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的语言发育状态、孤独行为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发育状态及感觉统合能力,改善其孤独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语言发育状态 孤独行为 感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针刺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躯体运动、平衡和言语功能等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李敏 王现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探讨头部针刺结合感觉统合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躯体运动、平衡和言语功能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病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孤独症患者(2-6岁)102例;基于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常规康... 探讨头部针刺结合感觉统合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躯体运动、平衡和言语功能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病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孤独症患者(2-6岁)102例;基于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加头部针刺治疗加感觉统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51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S-S法)、感觉统合能力评估2组儿童的言语功能及感觉统合能力。结果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处理过程中,清晰界定各组在ABC量表评分方面的指标。结果 显示,实验组在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受试者的感觉统合能力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头部针刺和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结合可明显改善孤独症儿童躯体运动、平衡和言语功能等感觉统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头部针刺 感觉统合训练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育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
7
作者 王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发育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 目的探究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发育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发育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Gesell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中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评分分别为(79.69±5.16)分、(85.06±4.63)分、(82.89±5.46)分、(85.84±5.73)分、(79.79±5.47)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评分分别为(61.29±3.66)分、(26.13±3.10)分、(103.07±10.29)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可减轻ASD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强化心理护理 感觉统合训练 发育商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感觉统合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任思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分析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孤独症患儿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加以感觉统合训练,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孤独症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且C-PEPY功能发展及病理行为评分... 分析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孤独症患儿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加以感觉统合训练,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孤独症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且C-PEPY功能发展及病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可以获得较高效果,可促进患儿各项功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 康复治疗 训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泽熙 刘帅 +2 位作者 张斯华 岳玲 耿文锦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79-486,共8页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A组采取揿针治疗,对照B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联合组采用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A组采取揿针治疗,对照B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联合组采用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各功能区(A~E区)评分、步态各项指标(步长、步速、步宽)、平衡控制能力各项指标(躯干前后标准差、躯干左右标准差及躯干总标准差)、表面肌电信号各项指标[内收肌及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及儿科生活质量量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PedsQL)各项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后GMFM-88各功能区评分、步态各项指标、平衡控制能力各项指标、表面肌电信号各项指标及PedsQL各项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后GMFM-88各功能区评分及步长、步速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步宽及表面肌电信号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及对照B组治疗后平衡控制能力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A组,PedsQL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A组的74.3%和对照B组的6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疗效确切,可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改善患者步态,提高粗大运动及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皮内针疗法 脑性瘫痪 感觉统合训练 共济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天赐 徐传伟 +1 位作者 蒋永取 赵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督脉 感觉统合训练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梦 田唯 方晓萌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肌力分级。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CD-RISC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RI、PI、Vm、肌力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RI、P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RISC评分、ADL评分、Vm、肌力分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以及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可增加患者缺血部位的血流量,增强患者的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感觉统合训练 脑梗死 偏瘫 心理状况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在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周美兰 李小林 +1 位作者 杨春敏 吴加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在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6例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在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6例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康复锻炼依从性、记忆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康复锻炼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记忆功能恢复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可改善乳腺癌化疗记忆功能障碍患者消极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记忆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记忆功能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干预 心理状态 康复锻炼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募穴速刺法联合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ATEC评分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魏丽丽 李伟 何晶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俞募穴速刺法联合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病情程度、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0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家庭综... 目的探讨俞募穴速刺法联合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病情程度、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0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组予以俞募穴速刺法联合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病情程度[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行为异常问题[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认知功能[发育商(DQ)]、脑电波、血清生化指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谷胱甘肽(GSH)、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比72.50%,P<0.05);治疗组治疗后CARS、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BC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δ波、θ波、α波、β波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GSH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穴速刺法联合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程度,促进平衡功能恢复,并可改善行为异常状态、认知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电波及血清生化指标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俞募穴速刺法 家庭综感觉统合训练 平衡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靳三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语言障碍对语言功能及适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丽 刘锋伟 +1 位作者 马丹丹 张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49-751,共3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语言障碍对语言功能、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靳三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esel...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语言障碍对语言功能、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靳三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esell各项评分、感觉统合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Gesell评分中语言、适应性、社交、精细运动及感觉统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语言障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障碍 儿童 靳三针 感觉统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娟凤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93-95,1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4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结构化教育配合感觉统... 目的 探讨结构化教育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4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结构化教育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结构化教育。对比2组患儿干预前后感觉统合评分、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及症状(体质、食欲及睡眠)积分。结果 干预后2组感觉统合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BC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体质、睡眠及食欲积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教育与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干预能进一步提高自闭症患儿感觉统合功能,改善自闭症行为,增强患儿体质、睡眠质量和食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期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志琼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期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120例,按照患儿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排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各60例...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期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120例,按照患儿入选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排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各60例。回顾分析入选患儿的个人信息,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能力评分,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效果、语言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前庭功能、触觉预防、本体感、学习能力等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前庭功能评分、触觉预防评分、本体感评分、学习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统训练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语言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构音障碍评分、语言接受能力评分、语言表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采取感觉统合训练方式,有助于增强患儿的整体行为能力,促进患儿前庭功能、触觉预防、本体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学龄儿童 感觉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在家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宗尽炎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6-58,共3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的发生或发展。但通常在学校或康复机构所使用的感统器材一方...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的发生或发展。但通常在学校或康复机构所使用的感统器材一方面价格比较昂贵,另一方面对活动的空间及环境设计要求比较高,很难普及。本文则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的家庭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相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 感觉统合训练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居感觉统合训练在学前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宗尽炎 《内江科技》 2007年第9期173-174,共2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流行病的发生或发展。本文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流行病的发生或发展。本文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的家居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相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 感觉统合训练 家居感觉统合训练 家居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干预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芳 张冬梅 +1 位作者 潘文龙 高红卫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030-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干预方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感觉统合训练的45例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干预方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感觉统合训练的45例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受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干预方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的45例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组。查阅患者资料,记录本研究所需结果资料,主要包括: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程度(舒适状况量表)。结果干预后,2组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护理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干预方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焦虑、抑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介入术 感觉统合训练 目标导向 精细化干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促进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效果
20
作者 肖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11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就诊的11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及行走与跑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发育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促进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发育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重复经颅磁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