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药物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敏 王小泽 杨小莉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737-1741,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为全球流行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不同阶段肝脏疾病。当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联合免疫治疗和肝脏保护治疗等方案,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疾病进展,肝... 慢性乙型肝炎为全球流行性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不同阶段肝脏疾病。当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联合免疫治疗和肝脏保护治疗等方案,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疾病进展,肝保护治疗则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和促进肝细胞再生来减轻肝脏损伤,新兴的治疗方法如基因编辑技术、免疫治疗药物、免疫制剂联合抗病毒以及RNA干扰疗法在预临床和临床研究中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对现阶段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药物治疗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王倩 +1 位作者 尚学敏 王茹真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后疾病认知能力、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管理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疾病认知能力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峻岭 苏立 +1 位作者 郝丽 赵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究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CHBC患者病情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CHBC患者为研究对象(CHB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肝硬化的CHB患者152例(CHB组)、健康体检人群161名(对照组)。... 目的探究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CHBC患者病情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CHBC患者为研究对象(CHB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肝硬化的CHB患者152例(CHB组)、健康体检人群161名(对照组)。比较三组LN、CHE、TRF、HA、Ⅳ-C、PCⅢ水平,分析CHBC组LN、CHE及TRF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LN、CHE、TRF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CHBC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CHBC组LN、HA、Ⅳ-C、PⅢ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CHB组,CHE、T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肝硬化组LN、HA、Ⅳ-C、PⅢP水平均高于轻度肝硬化组、中度肝硬化组,CHE、TRF水平均低于轻度肝硬化组、中度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LN水平与HA、Ⅳ-C、PCⅢ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CHE、TRF水平与HA、Ⅳ-C、PC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LN、CHE、TRF联合检测CHBC患者肝纤维化的AUC为0.902,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742、0.837、0.739。结论LN、CHE及TRF表达水平与CHBC患者肝纤维化有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对CHBC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对临床CHBC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层粘连蛋白 胆碱酯酶 转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禹硕 宋睿 +2 位作者 田新 孙彦利 安洪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评析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叠加使用时,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病情改善程度。方法 录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病患。共有样本104例。时间: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各组:52例。恩替卡韦为参照组治疗方... 评析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叠加使用时,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病情改善程度。方法 录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病患。共有样本104例。时间: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各组:52例。恩替卡韦为参照组治疗方案。试验组执行恩替卡韦+扶正化瘀片治疗模式。评定2组用药结果。结果 用药后,试验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显著,肝功能优异,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治疗过期间,应用恩替卡韦的同时,结合扶正化瘀片,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减轻患者肾功能受到的损伤,并且还可加快其肝脏功能的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H-NPT营养风险评估的饮食管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马赵诣 张炳勇 +3 位作者 杨嫚 高远征 时莉莉 罗晓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9期1322-1329,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次序工具(RFH-NPT)营养风险评估的饮食管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 目的 探讨基于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次序工具(RFH-NPT)营养风险评估的饮食管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RFH-NPT营养风险评估的饮食管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态[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AMC)、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肝纤维化程度[Ⅲ型前胶原(PC-Ⅲ)、 Ⅳ型胶原( 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生活质量[慢性肝病问卷(CLDQ)]。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MI、AMC、ALB、PA水平和HHI量表评分、CLDQ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M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C-Ⅲ、 Ⅳ-C、LN、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FH-NPT营养风险评估的饮食管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和肝功能,缓解其肝纤维化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次序工具 饮食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营养状态 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相伟英 李杭剑 童铭炯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2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HB失代...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HB失代偿期组(CHBCD组,n=72)和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组(CHBCD+AKI组,n=24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指标与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HB继发AK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CHB继发AKI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模型及Log rank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结果CHBCD+AKI组患者的肝性脑病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Scr、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均高于CHBCD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低于CHBCD组(P<0.05)。CHBCD+AKI组患者的肝性脑病、PT、TBIL、Cys-C、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与Scr、BUN均呈正相关(r_(s)>0,P<0.05),与Alb均呈负相关(r_(s)<0,P<0.05)。Scr≥467.2μmol/L、BUN≥11.5mmol/L、Cys-C≥2.7mg/L、Child-Pugh分级C级、MELD评分≥15.4分为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UN、Cys-C、MELD评分在对CHB失代偿期继发AKI中的预测价值高于Scr、Child-Pugh分级。CHBCD+AK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低于CHBCD组。结论Scr、BUN、Cys-C、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为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生存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症状和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王初英 任海燕 冯婉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8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症状和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1日—2022年12月30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症状和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1日—2022年12月30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研究组给予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照顾者情绪状态以及照顾者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照顾者各项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照顾者照护能力,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和疾病转归,值得应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症状 照顾者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不同时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及其与趋化因子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海洋 高红伟 +2 位作者 韩仙芝 张淑凤 刘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时期疗效差异,并分析其与趋化因子受体4(CCR4)、趋化因子受体6(CCR6)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时期疗效差异,并分析其与趋化因子受体4(CCR4)、趋化因子受体6(CCR6)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失代偿者60例(失代偿组),代偿者120例(代偿组),所有患者均口服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HBV DNA)、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及CCR4和CCR6。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失代偿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明显高于代偿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失代偿组仍高于代偿组(P<0.05)。治疗前,失代偿组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明显高于代偿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均明显下降(P<0.05),失代偿组仍高于代偿组(P<0.05)。治疗前,失代偿组患者Th17细胞表面CCR4和CCR6表达量明显高于代偿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CR4和CCR6表达量下降(P<0.05),失代偿组仍高于代偿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CCR4和CCR6与HBV DNA、ALT、AST、TBil、HA、LN、PCⅢ和Ⅳ-C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时期的患者均有疗效,CCR4和CCR6有望成为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肝片 疗效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60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汤守兵 孟忠吉 +3 位作者 王传敏 康健 田由由 陈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方法很多,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是公认的抗病毒效果较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药治疗肝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使用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60例...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方法很多,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是公认的抗病毒效果较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中药治疗肝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使用替比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60例CHB肝硬化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扶正化瘀胶囊 替比夫定 免疫调节作用 抗病毒效果 抗病毒药物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孟园园 曾艳丽 王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尊、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t=-3.820,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t=-2.904,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自尊评分(t=3.729,P<0.05)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坚韧与控制(t=5.114,P<0.05)、力量(t=3.011,P<0.05)、乐观(t=3.942,P<0.0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t=2.443,P<0.05)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t=-2.149,P<0.05)低于对照组。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可有效调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负性心理,增强其心理弹性,改善应对方式,减轻心理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心理应激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uinaud分段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国超 刘宏霞 +3 位作者 杨书峥 韩璐璐 张锡海 张蓓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2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ouinaud分段多层螺旋CT(MSCT)全肝灌注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名同期来本院进... 目的探讨基于Couinaud分段多层螺旋CT(MSCT)全肝灌注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名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肝脏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行基于Couinaud分段MSCT全肝灌注成像,测量各段灌注参数,将肝硬化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23例)、B级(20例)、C级(7例),与正常组肝脏五叶血流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灌注峰值时间较对照组长[主动脉:(15±4)S比(14±3)S,门静脉:(36±8)s比(29±5)s,脾脏:(27±6)s比(23±5)S]、强化峰值较对照组低[主动脉:(266±54)HU比(272±53)HU,门静脉:(81±31)HU比(91±34)HU,脾脏:(35±15)HU比(51±2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uinaud各段灌注量参数值各不相同,且各段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全肝总灌注量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肝脏SⅢ段与SⅦ段每灌注100ml的肝动脉灌注量值分别为(11±5)ml/min、(10±5)ml/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各叶门静脉灌注量与全肝总灌注量在观察组A级、B级、C级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灌注量:尾状叶(58.3±31.2)、(68.7±21.0)、(58.9±30.7)ml/min比(92.7±44.7)ml/min,左外叶(57.6±21.0)、(68.3±20.8)、(58.5±23.8)ml/min比(87.0±34.4)ml/min,左内叶(63.5±23.2)、(73.2±22.1)、(62.1±31.8)ml/min比(84.2±27.3)ml/min,右前叶(69.5±28.5)、(70.7±28.4)、(70.5±27.5)比(91.8±24.1)ml/min,右后叶(56.5±16.8)、(68.1±25.8)、(57.9±15.8)比(91.6±23.6)ml/min;全肝总灌注量尾状叶:(68.3±21.2)、(78.7±31.0)、(68.9±30.7)ml/min比(102.7±43.7)ml/min,左夕h叶(67.6±21.0)、(78.3±25.8)、(68.5±30.8)m]/rain比(104.0±34.4)ml/min,左内叶(63.5±23.2)、(68.2±22.1)、(72.1±38.8)ml/min比(94.2±27.3)ml/min,有前叶(69.5±28.5)、(70.7±28.0)、(70.5±27.5)m]/min比(98.8±34.1)ml/min,右后叶(66.5±26.8)、(68.1±25.8)、(77.9±35.8)ml/min比(101.6±34.6)ml/min;均P〈0.05];肝动脉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ouinaud分段的血流状态不尽相同,MSCT全肝灌注成像能反映Couinaud各段的血流状态变化,有助于评价肝硬化各级的血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基于Couinaud分段 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 血流状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肝纤维化逆转情况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薇 袁海霞 时强 《肝脏》 2019年第9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肝纤维化逆转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抗病毒治疗组(63例)和非抗病毒治疗组(29例),均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肝纤维化逆转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抗病毒治疗组(63例)和非抗病毒治疗组(29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行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检测及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Fibroscan值及肝纤维化四项变化情况,并分析Fibroscan值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病毒治疗组治疗48周后Fibroscan值及HA、LN、Ⅳ-C、PⅢ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非抗病毒治疗组治疗48周后(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ibroscan值与HA、LN、Ⅳ-C、PⅢP呈线性正相关(r=0.756、0.737、0.691、0.669,P=0.000、0.000、0.000、0.000)。结论抗病毒治疗能阻止、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而利用Fibroscan更易观察患者肝纤维化测量值动态变化,其对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艳艳 王大伟 路会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A、B、C级患者分别作为A、B、C三组,各16例;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A、B、C级患者分别作为A、B、C三组,各16例;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结果肝功能分级与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呈正相关(P<0.05),且与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呈负相关(P<0.05)。肝功能分级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而与胆红素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前后径及囊壁厚度改变的关系可给予有效的评价,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功能损害程度,了解临床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胆囊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建清 鞠琪 陆小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56-56,共1页
目的探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恩替卡韦分散片加复方鳖甲软肝片使用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实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设为对照组,实行恩替卡... 目的探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恩替卡韦分散片加复方鳖甲软肝片使用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实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设为对照组,实行恩替卡韦分散片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LT(36.78±11.89)U/L、TBIL(35.56±12.69)μmol/L、ALB(36.45±7.34)g/L与对照组的ALT(45.33±14.78)U/L、TBIL(46.67±14.78)μmol/L、ALB(33.56±6.35)g/L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恩替卡韦分散片加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具有优越性,掌控了肝纤维化程度,促进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分散片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董方亮 章以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6期4067-4070,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22的影响。方法将9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22的影响。方法将9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化瘀胶囊,2组均治疗24周。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Ⅵ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炎症因子水平(hs-CRP、IL-22、IL-6),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42/47),对照组为66.0%(31/4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CⅢ、CⅣ、LN、HA、TBil、ALT、hs-CRP、IL-2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TA值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更好,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分散片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炎症因子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守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HBV慢性感染 HBV感染 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高流行区 疾病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蕾 王丹茜 殷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即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研究组实施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48W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则...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即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研究组实施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48W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则不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TLB),HBV DNA及肝纤维化指标、部分肝穿组织学变化。结果检测发现治疗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HBV-DNA低水平复制,肝穿组织学明显改善。结论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拉米夫定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夏莹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2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腹胀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耳穴压豆、...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2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腹胀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耳穴压豆、纳食护理、情志护理、中药口服等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腹胀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1)。观察组干预后腹胀、乏力、下肢浮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纳食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海英 刘桂清 王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32.6±8.6)U/L、AST(40.7±11.5)U/L以及TBIL(24.2±13.5)μ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7±10.8)U/L、(85.7±17.6)U/L以及(39.3±1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HBV-DNA转阴率更高,在ALT、AST以及TBIL指标的改善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更好地加快患者的恢复,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宇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 mg,qd)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Alb、TBil及PTA等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 4,12,24周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HBVDNA、ALT、Alb、TBil及PTA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12,24周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眩晕,对症处理后好转,仍耐受服药。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 乙肝病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