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室慢性危重症患儿照护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马惠芳 陈蕾 +2 位作者 迟群 盖玉彪 李萌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9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慢性危重症(PCCI)患儿照护者对出院前的准备服务需求,为制订出院计划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1日~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例PCCI患儿照护者(10名)进...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慢性危重症(PCCI)患儿照护者对出院前的准备服务需求,为制订出院计划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1日~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例PCCI患儿照护者(10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PCCI照护者的出院计划服务需求可概括为居家照顾能力的需求、营养支持管理需求、康复需求、心理社会支持需求四大主题,包含了解疾病知识需求、个体化专科居家照护需求、辅助医疗设备使用和技能需求、全面营养管理需求、管饲喂养管理需求、误吸风险防范需求、持续的个体化康复需求、肺康复需求、心理支持需求、出院后转介服务和社会支持需求10个小主题。结论:因PCCI患儿疾病的复杂和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应重点评估此类需求,以制订个性化的PCCI患儿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建立以PICU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联合出院准备服务机制,推行照护者陪护过渡病房,持续的医护个体化指导,利用儿科医联体等完善转介服务和社会支持,做到同质化的出院管理和随访,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PCCI再入院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危重症 出院准备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进展为慢性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陈晖 常旭 秦启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进展为慢性危重症(C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院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出符合脓毒症进展为CCI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进展为慢性危重症(C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院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出符合脓毒症进展为CCI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最终纳入928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649)和验证组(n=279);以院内死亡为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结局对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脓毒症进展为CCI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再通过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在纳入的928例脓毒症进展为CCI患者中,存活组723例,死亡组205例,院内病死率为22.1%。年龄(OR=1.021,95%CI:1.007~1.036,P=0.004)、体质量(OR=0.988,95%CI:0.979~0.997,P=0.016)、急性生理学Ⅲ(APSⅢ)评分(OR=1.013,95%CI:1.004~1.023,P=0.004)、血碱性磷酸酶(OR=1.002,95%CI:1.000~1.003,P=0.023)、持续床边血液滤过(CRRT)时间(OR=1.065,95%CI:1.023~1.108,P=0.002)、机械通气时间(OR=1.117,95%CI:1.056~1.184,P<0.001)为脓毒症进展为CC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进行一致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一致性指数为0.75(95%CI:0.70~0.80),验证组一致性指数为0.74(95%CI:0.68~0.81),建模组与验证组校准曲线均接近标准曲线。结论基于年龄、体质量、血碱性磷酸酶、APSⅢ评分、CRRT和机械通气时间6项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脓毒症进展为CCI的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慢性危重症 列线图 风险评估 血碱性磷酸酶 急性生理学Ⅲ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慢性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马勤 陈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慢性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患者胃肠功能、营养状况、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慢性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患者胃肠功能、营养状况、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干预,根据胃残余量监测方法不同分为A组(29例,回抽胃液法)和B组(29例,床旁超声监测),两组患者均监测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营养指标水平、胃肠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B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调整肠内营养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水平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与A组比,B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采用床边超声监测患者胃残余量更有利于医护人员调整喂养速度,提高喂养效率,促进患者肠内营养吸收,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超声 胃残余量 慢性危重症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4在慢性危重症模型小鼠心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4
作者 周诗涵 曾龙欢 +2 位作者 徐汉乔 赵东 郑永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 探索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在慢性危重症(CCI)模型小鼠心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诱导脓毒血症建立CCI小鼠模型。24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CCI组、CCI+CXCL14组和CCI+Anti-CXCL14... 目的 探索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在慢性危重症(CCI)模型小鼠心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诱导脓毒血症建立CCI小鼠模型。24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CCI组、CCI+CXCL14组和CCI+Anti-CXCL14组,每组6只。CLP后12 d,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各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脑钠素(BNP)水平评估小鼠心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比较各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和纤维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CXCL14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小鼠LVEF明显降低[(59.17±3.35)%比(74.31±2.16)%,P<0.01],BNP明显升高[(11.27±0.50)比(6.07±0.45),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CXCL14含量明显升高[(0.55±0.02)ng/mg protein比(0.40±0.03)ng/mg protein,P <0.01],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 [(0.66±0.02)比(0.31±0.05),P <0.01]和CollagenⅢ[(0.64±0.04)比(0.40±0.04),P<0.01]表达增加。与CCI组比较,CXCL14重组蛋白处理可进一步降低小鼠LVEF[(50.97±3.52)%比(59.17±3.35)%,P<0.05],升高BNP水平[(14.73±0.74)比(11.27±0.50),P<0.01],加重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进一步升高CXCL14含量[(0.75±0.05)ng/mg protein比(0.55±0.02)ng/mg protein,P<0.01]和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表达水平[(0.79±0.05)比(0.66±0.02),P<0.05],对CollagenⅢ表达无显著影响[(0.75±0.06)比(0.64±0.04),P>0.05];而CXCL14抗体处理可抑制CCI模型小鼠LVEF下降[(69.29±2.08)%比(59.17±3.35)%,P<0.01],降低BNP水平[(8.77±0.40)比(11.27±0.50),P<0.01],改善心肌组织纤维化,对CXCL14含量无显著影响[(0.54±0.05)ng/mg protein比(0.55±0.02)ng/mg protein,P>0.05],可抑制CCI模型小鼠心肌组织α-SMA[(0.61±0.03)比(0.77±0.04),P<0.01]和CollagenⅢ表达[(0.57±0.04)比(0.80±0.05),P<0.01]。结论 CCI模型小鼠心肌CXCL14表达升高,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慢性危重症 心功能损伤 CXC趋化因子配体14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慢性危重症的防治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建安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共4页
在ICU里,常能见到一些长期滞留的病人,一住就是1周、2周或更长时间,全身插满各种导管,床旁放置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和监测系统。ICU医师与护士在顽强坚守,其他人也无良策,大会诊无数,人们各抒己见,但最后莫衷一是。病人器官功能每... 在ICU里,常能见到一些长期滞留的病人,一住就是1周、2周或更长时间,全身插满各种导管,床旁放置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和监测系统。ICU医师与护士在顽强坚守,其他人也无良策,大会诊无数,人们各抒己见,但最后莫衷一是。病人器官功能每况愈下,最后油尽灯枯,生命之火慢慢熄灭。人们将该类病人统称为慢性危重症,简称慢重症(C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肠源性感染在慢性危重症中的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颂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4,共3页
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改变了疾病的治疗模式,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创造”了新的疾病表现形式。慢性危重症,简称慢重症(CCI)就是这一新的疾病表现形式。此类病人以长期依赖机械通气、血液滤过等生命支持手段为典型表现,
关键词 肠道菌群易位 慢性危重症 线粒体 持续炎性反应与免疫抑制分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危重症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萌 陈清秀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10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危重症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慢性危重症患儿的主要照顾者11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 目的:探讨慢性危重症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慢性危重症患儿的主要照顾者11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估其照顾负担。结果:慢性危重症患儿主要照顾者ZBI总分为45.62±13.62分,其中,无或轻度负担10.9%,中度负担29.3%,重度负担59.8%。回归分析显示,医疗支付方式、患儿患病时长、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参与照顾人数等影响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P<0.05)。结论:慢性危重症患儿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中重度照顾负担,应关注长期患病、经济状况差的家庭主要照顾者,建议医护人员通过增加医保政策宣传、开展居家延续性护理指导、增加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照顾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儿童 主要照顾者 负担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慢性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兰春 刘慧醒 +2 位作者 李展汉 佘晓龙 余雪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233-1237,126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慢性危重症疾病(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CCI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慢性危重症疾病(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CCI的诊断标准分为CCI组和非CCI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ICU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入ICU的诊断、血常规、住ICU时间、临床转归以及是否接受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治疗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U收治患者共1 196例,861例符合纳入要求,CCI组98例,非CCI组763例;与非CCI组比较,CCI组入ICU时APACHEⅡ评分更高,基础疾病数目更多,接受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支持治疗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ICU后第1天两组的WBC、Plt和Lym计数以及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ICU后第7天,CCI组的WBC、Nue高于非CCI组,Hb、Plt及Lym低于非CCI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数目、感染、入ICU后第7天Plt和Lym减少是发生CC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ICU的危重患者,尤其是脓毒症、基础疾病多和(或)入科APACHEⅡ评分高以及入ICU后第7天Plt和Lym低下的,应高度警惕其发展为CCI,早期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 慢性危重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与慢性危重症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勇强 黄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371-2373,2377,共4页
长久以来,各种危重症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MOF)一直都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患者面临极高的院内死亡率和侥幸存活后的院外严重并发症,这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难题。随着人们对MOF的系统性研究,其始动诱发因素有了新的表述,由慢性危重症(... 长久以来,各种危重症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MOF)一直都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患者面临极高的院内死亡率和侥幸存活后的院外严重并发症,这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难题。随着人们对MOF的系统性研究,其始动诱发因素有了新的表述,由慢性危重症(CCI)逐渐进展为急性期的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逐渐被临床认识。尽管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PICS通过一定的治疗仍是可防可治,包括CCI患者早期以感染控制为重点的综合防治,尤其是合理的营养治疗能够有效阻止PICS的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以期加大对PICS-CCI的认识,减少MOF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 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性危重症 器官功能衰竭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丹乔 胡少华 +3 位作者 高业兰 朱瑞 朱芙蓉 汪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32,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552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 目的构建并验证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552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临床实用性和校准度进行评估。回顾性收集合肥市1所三甲医院的13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年龄,入ICU 24 h内的呼吸频率、体温、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素氮、乳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机械通气和使用抗生素是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95%CI:0.722~0.755)、0.817(95%CI:0.746~0.887)。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在8%~99%时,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益;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校准度较好。结论构建的10个因素老年脓毒症患者慢性危重症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脓毒症 慢性危重症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体温 机械通气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IV数据库分析膳食纤维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培钊 吴婕 +3 位作者 李思澄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内存活组之间肠内营养(EN)基线治疗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病人进入ICU第1~14天内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慢重症病人院内死亡组ICU前14 d内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存活组[摄入总量:26.45(0.00,108.87)g vs 52.56(0.00,126.30),P<0.01;每小时平均摄入量:0.34(0.00,0.73)g/h vs 0.54(0.00,0.80)g/h,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量是慢重症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HR=0.75,95%CI:0.59~0.95,P<0.05)。结论:早期低膳食纤维摄入是慢重症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肠内营养 膳食纤维 病死率 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危重症及其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金萍 周瑶 李君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3期3217-3222,共6页
综述慢性危重症(CCI)营养支持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研究对CCI的营养支持研究强调的一个重点是,充足的蛋白质、低热量开始循序渐进的热量摄入是有益的,但免疫营养和益生菌的益处、胃残余量监测、导管的定位以及最佳的蛋白质和热量目标仍... 综述慢性危重症(CCI)营养支持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研究对CCI的营养支持研究强调的一个重点是,充足的蛋白质、低热量开始循序渐进的热量摄入是有益的,但免疫营养和益生菌的益处、胃残余量监测、导管的定位以及最佳的蛋白质和热量目标仍存在争议,肠内营养仍然是首选的方法,肠外营养作为补充策略仍不可忽视。CCI在老龄化背景下必然是社会、医疗的一个重大负担,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预后、缩短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等,性价比高,对重症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营养支持 危重症营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危重症发病机制理论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思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3,共2页
尽管慢性危重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这很大程度归因于慢重症的发病机制未明。过去的种种学说仅从单一系统解释慢重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2018年,美国"脓毒症和重症研究中心"提出了以... 尽管慢性危重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这很大程度归因于慢重症的发病机制未明。过去的种种学说仅从单一系统解释慢重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2018年,美国"脓毒症和重症研究中心"提出了以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为核心的"慢性危重症发病机制理论"。该理论将各个系统的相互串联,指出慢重症的发生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发病机制 DA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慢性危重症的病因组成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子锋 李恩斯 +5 位作者 钟卫彬 杨东茹 马可泽 赖志君 陈素君 郑曼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3-84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慢性危重症(pediatric chronic critical illness,PCCI)的病因组成和转归。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并达到PCCI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慢性危重症(pediatric chronic critical illness,PCCI)的病因组成和转归。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并达到PCCI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病历资料及出院诊断,对其病因进行分类。收集并分析其住院期间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17年1月—2022年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3955例住院患儿中,有321例(8.12%)符合PCCI诊断标准。321例PCCI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71.3%,229例),其次为意外伤害(12.8%,41例)、手术后(5.9%,19例)、肿瘤/免疫系统疾病(5.0%,16例)、遗传/染色体疾病(5.0%,16例)。321例PCCI患儿中,好转出院249例(77.6%),家属要求出院37例(11.5%),在院死亡35例(10.9%)。死亡病例中,感染占74%(26/35),意外伤害占17%(6/35),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占6%(2/35),遗传/染色体疾病占3%(1/35)。2017—2022年PCCI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疾病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321例PCCI患儿中,婴幼儿148例(46.1%),学龄前儿童57例(17.8%),学龄期儿童54例(16.8%),青春期儿童62例(19.3%),其中婴幼儿组占比最高(P<0.05)。以上4个年龄组在院病死率分别为14.9%(22/148)、8.8%(5/57)、5.6%(3/54)、8.1%(5/62),其中婴幼儿组病死率最高,但4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CI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疾病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其主要病因为感染及意外伤害,引起PCCI患儿死亡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PCCI患病人群以婴幼儿为主,婴幼儿患者在院病死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危重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因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对慢性危重症机械通气依赖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裘凯 顾南媛 +4 位作者 曾龙欢 熊晓炜 田福 陈辉 郑永科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6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ICU慢性危重症机械通气依赖患者呼吸机内部回路病原菌污染情况,比较不同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方法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收治的慢性危重症机械通气依赖患者及其使用的呼吸机69例为研究对象并... 目的研究ICU慢性危重症机械通气依赖患者呼吸机内部回路病原菌污染情况,比较不同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方法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收治的慢性危重症机械通气依赖患者及其使用的呼吸机69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呼吸机内部回路进行采样及培养,观察不同时间段病原菌生长情况,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气体臭氧进行消毒,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75%酒精浸泡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疗效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的影响。结果呼吸机内部回路大量病原菌生长,呼气端污染较吸气端明显,病原菌数量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病原菌培养鉴定以革兰阴性菌杆菌为主,部分呼吸机内部回路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使用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气体臭氧及75%酒精消毒对呼吸机内部回路进行消毒,消毒后病原菌菌落数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消毒方法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机内部回路病原菌污染严重,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气体臭氧消毒疗效确切,对比75%酒精消毒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为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提供新型有效的消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内部回路 消毒 慢性危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危重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刚 李芳芳 +3 位作者 江宇星 周银苹 张宁 马劲夫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921-924,F0003,共5页
慢性危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是度过危重症急性期进展至慢性阶段,但仍需要长时间生命支持和医疗救治的一类疾病。尽管对CCI定义描述较一致,但目前CCI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 慢性危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是度过危重症急性期进展至慢性阶段,但仍需要长时间生命支持和医疗救治的一类疾病。尽管对CCI定义描述较一致,但目前CCI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是一种持续炎症、免疫紊乱、继发感染及分解代谢的恶性循环状态,与CCI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治疗CCI多以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为主要手段,但效果欠佳。未来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述CCI的诊断、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 脓毒症 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危重症中医体质分型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杨文海 赖志君 +1 位作者 陈丽圆 邱明英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3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中儿童慢性危重症(pediatric chronic critical illness,PCCI)中医体质分型及预后情况。方法以2022年1月—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并达到PCC...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中儿童慢性危重症(pediatric chronic critical illness,PCCI)中医体质分型及预后情况。方法以2022年1月—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并达到PCCI诊断标准及符合《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中“广东地区儿童”定义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病历资料、出院诊断等信息,访谈家长并填写《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收集其临床信息及中医体质分型等数据,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2年1—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住院患儿中,同时符合PCCI诊断标准及《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中“广东地区儿童”定义的2~14岁患儿共53例。53例PCCI中,有基础病者52例(98.11%),其中神经系统疾患23例(43.40%),先天性遗传疾病15例(28.30%)及肿瘤/免疫性疾病4例(7.55%)。其入住PICU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52.83%)、基础病因素(43.40%)及意外伤害(3.77%)。体质分型中虚证体质50例(94.34%),实证体质3例(5.66%),其中气虚体质33例(66%),阴虚体质11例(22%)。在院病死率15.09%,出院率为84.91%,出院后180天内病死率11.32%。结论PCCI中医体质分型中以气虚体质为主,不同预后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其入住PICU主要原因为感染及基础病因素,出院后180d内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危重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中医体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慢性危重症患者出院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18
作者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 泉州市呼吸治疗学会 +3 位作者 《广泛慢性危重症患者出院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编写组 刘玉琪 尤德源 徐亮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5-729,共25页
充分的出院管理可有效减少广泛慢性危重症(ECCI)患者复发和再入院的概率。为指导医护人员提升ECCI患者的出院管理能力,改善ECCI患者的出院质量,本共识提出所有具备疾病危重性、表现多样性、治疗困难性、病程长期性、病情反复性5个特点... 充分的出院管理可有效减少广泛慢性危重症(ECCI)患者复发和再入院的概率。为指导医护人员提升ECCI患者的出院管理能力,改善ECCI患者的出院质量,本共识提出所有具备疾病危重性、表现多样性、治疗困难性、病程长期性、病情反复性5个特点的疾病状态统称为ECCI,应该在ECCI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将出院提上日程并做好出院管理准备。ECCI患者出院前需要做好生命体征、心肺功能、意识状态、导管保留必要性和风险、吞咽功能、胃肠道功能和摄食能力、行动能力、疼痛状态、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患者照护的意愿和能力的评估。推荐使用表格法勾选ECCI患者做出院准备可能需要的医疗物品和教育培训项目并进行落实。应该对ECCI患者和主要家庭照护者在出院前进行相关医疗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评估掌握能力。需要做好ECCI患者的出院转运安全保障和出院后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慢性危重症 慢性危重症 出院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关于慢性危重症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林荣华 王燕婷 +1 位作者 尤德源 刘玉琪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1-465,共5页
慢性危重症(CCI)很难在定义上具体界定。笔者认为CCI不应限定患者的专科来源,而应关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特点。建议将所有具备疾病危重性、表现多样性、治疗困难性、病程长期性、病情反复性5个特点的疾病状态统称为泛慢性危重症(ECCI),... 慢性危重症(CCI)很难在定义上具体界定。笔者认为CCI不应限定患者的专科来源,而应关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特点。建议将所有具备疾病危重性、表现多样性、治疗困难性、病程长期性、病情反复性5个特点的疾病状态统称为泛慢性危重症(ECCI),可能更具临床实际意义。CCI患者适合由包括有重症和全科工作经验的医师和护理人员、呼吸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营养治疗师以及心理治疗师、专业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复合型实用技术人才形成多学科团队共同实施对患者的管理,其中呼吸治疗师稀缺,亟需加强培养。建设CCI管理中心可以对患者实施跨专业的全面技术支持和从医院到居家的全程闭环管理,提高患者救治品质并降低社会负担。CCI管理中心宜包括呼吸机撤机中心、CCI病房、CCI综合门诊、长期照护病房、日间照护单元、CCI居家指导中心等部门。CCI管理中心应该进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CCI救治网络建设和医保及收费政策的支持是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慢性危重症 多学科团队
原文传递
中国12省份重症医学科慢性危重症诊疗现状的调查报告
20
作者 郑雨馨 郑雪兰 +4 位作者 锁叶 林凡森 施恩明 徐亮 刘玉琪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1,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重症医学科(ICU)内调查当日慢性危重症(CCI)临床诊疗现况。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为发起单位,通过微信向我国内地地区12个省份的34家医院综合ICU从业2年以上医师发放问卷调查表,于2022-09-29当日填写并回...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重症医学科(ICU)内调查当日慢性危重症(CCI)临床诊疗现况。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为发起单位,通过微信向我国内地地区12个省份的34家医院综合ICU从业2年以上医师发放问卷调查表,于2022-09-29当日填写并回收调查表,登记所有34家医院调查当日全部在床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CCI组和非CC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主要诊断、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结果34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22家(64.7%),三级乙等医院8家(23.5%),二级甲等医院4家(11.8%)。共纳入409例ICU在床患者,其中CCI组110例(26.9%),非CCI组299例(73.1%)。CCI组中包括气管切开或延长的机械通气70例(63.6%),脓毒症或者其他严重的感染51例(46.4%),多器官衰竭65例(59.1%),脑出血、脑缺血或颅脑外伤48例(43.6%),创伤24例(21.8%)。与非CCI组比较,CCI组患者诊断脑卒中(31.8%)、肺炎(23.6%)、全身多发性骨折(9.1%)、腹腔感染(4.5%)和胰腺炎(3.6%)的比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2%)的比例,并发吸入性肺炎(18.2%)、多器官衰竭(59.1%,包括呼吸系统衰竭50.9%和中枢神经系统衰竭26.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3.6%)、耐药菌感染(58.2%,包括耐药阴性菌感染44.5%,耐药阳性菌感染9.1%和耐药真菌感染20.9%)、休克(42.7%,包括分布性休克30%)、脓毒症(36.4%,包括腹腔来源15.5%、胸腔和肺部来源14.5%以及血管导管来源5.5%的脓毒症)的比例以及携带经外周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6.4%)的比例均升高(P<0.05)。在治疗方法上,CCI组患者行肠内营养(90.0%)、使用特殊级抗生素(32.7%)、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40.9%)的比例均较高(P<0.05);CCI组患者吞咽功能体格检查评估比例(30.9%)、吞咽功能量表评估比例(18.2%)、神经肌肉电刺激使用率(24.5%)、功率自行车使用率(16.4%)、上肢训练比例(25.5%)、膈肌起搏器使用率(7.3%)高于非CCI组患者(P<0.05)。结论ICU内CCI患者发生率高,脑卒中、肺炎和全身多发骨折是前三位的主要诊断;CCI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吸入性肺炎和ARDS、多器官衰竭、耐药菌感染、休克和脓毒症的形势严峻。CCI患者特殊级抗生素应用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多以及康复评定和治疗不足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慢性危重症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