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杨雄杰 汪刘根 +5 位作者 吴洪雷 曲玉强 左扁头 刘锐 韩志强 黄露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干预,观察组... 目的观察双合枣仁颗粒对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合枣仁颗粒干预,2组均干预3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愈率及安全性。结果干预3周后,2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睡眠障碍与催眠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躯体焦虑因子、精神焦虑因子评分及HAMA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难睡、整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目赤耳鸣、口干而苦、多梦、舌苔、脉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SQI评分为标准,干预3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3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0,P=0.084);以HAMA评分为标准,干预3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20.313,P<0.001)。干预过程中,2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慢性睡眠障碍共病负性情绪患者采用双合枣仁颗粒干预,可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质量,改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愈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负性情绪 双合枣仁颗粒 睡眠质量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吕小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6-0099,共4页
探索慢性睡眠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曲唑酮与佐匹克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入院的64名慢性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且随机抽样分2组,并用曲唑酮与佐匹克隆进行治疗,比较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探索慢性睡眠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曲唑酮与佐匹克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入院的64名慢性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且随机抽样分2组,并用曲唑酮与佐匹克隆进行治疗,比较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提高(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5),不良反应降低(P<0.05)。因此,在处理慢性睡眠问题时,曲唑酮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曲唑酮 佐匹克隆 睡眠时间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毛洪京 刘义 徐莲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睡眠障碍受试者按排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76)和对照组(n=76)。研究组用曲唑酮50mg/d,治疗8周;对照组用佐匹克隆7.5 mg/d,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睡眠障碍受试者按排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76)和对照组(n=76)。研究组用曲唑酮50mg/d,治疗8周;对照组用佐匹克隆7.5 mg/d,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6周、8周末分别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比较两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PSQI、PHQ-9、GAD-7总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总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入睡潜伏期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19.73%,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能有效地延长总睡眠时间,佐匹克隆能有效地缩短入睡潜伏期。据此,佐匹克隆安全性优于曲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唑酮 佐匹克隆 慢性睡眠障碍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慢性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媛渊 丁福 +1 位作者 朱跃平 杨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慢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慢性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阿普唑...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慢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慢性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CES疗法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等。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PSQI量表、HAMD和HA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 00%vs. 83. 33%,P <0. 05);两组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均无异常改变。结论:CES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慢性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优化治疗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睡眠障碍 经颅微电流刺疗法 阿普唑仑 睡眠质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障碍与脑胶质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苗 邓赛月 +3 位作者 谢意 赖文雯 王伟 丁凤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睡眠是必备的生理过程,具有神经系统内环境维稳、能量代谢平衡等重要作用。胶质类淋巴系统是近年来新发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由星形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介导的脑脊液循环-交换体系,它被认为在脑内物质清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胶质... 睡眠是必备的生理过程,具有神经系统内环境维稳、能量代谢平衡等重要作用。胶质类淋巴系统是近年来新发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由星形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介导的脑脊液循环-交换体系,它被认为在脑内物质清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胶质类淋巴系统在睡眠期呈高功能状态,急性睡眠剥夺即可导致代谢废物清除减缓。同时,多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常伴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且严重程度常与病程和预后密切相关,既往认为由神经元损伤或丢失导致,但具体机制不明,临床也尚缺少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近年来研究报道称,阿尔兹海默病、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胶质类淋巴功能受损明显,物质清除效率降低。关于慢性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胶质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存在激烈学术争论。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探究慢性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胶质类淋巴系统 物质清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障碍“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俞若熙 曹晏齐 +3 位作者 包雪洁 刘兴 郭昊 王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78-5782,共5页
睡眠是人体最基础的生命活动之一。因长期生活习惯或健康状况等导致的慢性睡眠障碍与中医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人群出现慢性睡眠障碍的机制与症状不同。本研究基于国医大师王琦的体质九分法及治疗慢性睡眠障碍的独特思维,探究不同... 睡眠是人体最基础的生命活动之一。因长期生活习惯或健康状况等导致的慢性睡眠障碍与中医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人群出现慢性睡眠障碍的机制与症状不同。本研究基于国医大师王琦的体质九分法及治疗慢性睡眠障碍的独特思维,探究不同中医体质人群慢性睡眠障碍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以期为临床睡眠相关研究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中医体质 体病相关 “辨体-辨病-辨证”模式 诊疗
原文传递
肝癌或与慢性睡眠障碍相关
7
作者 求求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6年第23期8-8,共1页
发表在CancerCell的一项研究发现,持续剥夺小鼠的睡眠会导致其罹患肝脏疾病并最终导致肝癌。研究将小鼠暴露于光线与黑暗交替周期无序的环境中近2年时间,导致其正常的睡眠周期遭受长期破坏。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肝癌 肝脏疾病 睡眠周期 小鼠
原文传递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止咳散治疗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究苓甘五味姜辛汤与止咳散联合治疗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苓甘五味姜辛汤与止咳散联合治疗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以复方甘草合剂治疗,观察组则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与止咳散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及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痰量、咳嗽、神疲乏力和气短胸闷等中医证候积分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与止咳散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咳嗽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提升睡眠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伴睡眠障碍 苓甘五味姜辛汤 止咳散 症状改善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燕涛 李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艾司唑...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进行治疗,中药组则采用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指标。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PSOI评分的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及中药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中药联合耳穴埋豆治疗CKD-4期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中医症状,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使电解质和营养水平保持平衡,从而减缓患者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泄浊宁心法 中药 耳穴埋豆 慢性肾脏病4期伴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罗昱 陈文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004-2006,2010,共4页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按照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浦城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按照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浦城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蛋白、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MCP-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按照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以提升其睡眠质量,改善其肾功能,降低MCP-1、TGF-β1水平,有助于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慢性肾炎合并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MCP-1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医指南之十六——中医老年病科 睡眠障碍与中医药治疗
11
作者 李海聪 《中老年保健》 2009年第5期18-19,共2页
睡眠约占人一生中1/3的时间,因此睡眠障碍的发生亦普遍,据调查资料表明,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慢性睡眠障碍。应该说,人们对睡眠十分熟悉,但是对睡眠障碍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即使是医生.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和处理亦并不充分。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中医药治疗 就医指南 老年病 调查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12
作者 李海聪 《中老年保健》 2006年第11期6-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中医药治疗 调查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可能是发生男性心肌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13
作者 Гафaров ВВ 丁国林(摘)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7年第5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 男性 世界卫生组织 专家委员会 生理状态 正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兵 耿翊宁 +1 位作者 宋曼萍 刘兰兰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7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逍遥丸,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7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逍遥丸,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率变异率(HRV)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S-14量表、SAS、SDS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S-14量表、SAS、SD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DNN、LF、LF/HF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LF、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睡眠障碍,通过调和肝脾、安定神志、改善气机,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疲劳状态、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 中医疗法 疏肝健脾合调神针刺
原文传递
持续睡眠不足后果严重
15
《中州统战》 2003年第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持续睡眠状态 睡眠时间 慢性睡眠障碍 神经行为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治水平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集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913-3914,共2页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指在白天出现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该病最早由Gelineall于1880年首次报道,其患病率约为0.002%-0.16%,无明显性别差异。该病从儿童早期...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指在白天出现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该病最早由Gelineall于1880年首次报道,其患病率约为0.002%-0.16%,无明显性别差异。该病从儿童早期到老年期均可发病,以15~25岁为发病高峰,可长期困扰患者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诊治水平 慢性睡眠障碍 发病高峰 原因不明 猝倒发作 睡眠瘫痪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疗法让“特困人群”脱困
17
作者 王健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6年第1期43-43,共1页
忙!忙!忙!临近年关,压力太大,情绪不好,吃饭不香,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睡不好觉,甚至失眠!而那些一惯就失眠者更是苦不堪言。过去,一般是老年人觉少睡不着,现在各年龄段都有经常失眠的“特困人群”一睁着眼睛到天亮,被失眠折磨的人... 忙!忙!忙!临近年关,压力太大,情绪不好,吃饭不香,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睡不好觉,甚至失眠!而那些一惯就失眠者更是苦不堪言。过去,一般是老年人觉少睡不着,现在各年龄段都有经常失眠的“特困人群”一睁着眼睛到天亮,被失眠折磨的人们。以下数字无不昭示着这一严峻事实:约8O%的成年职业劳动者遭受着一定程度的睡眠剥夺。全美睡眠基金会指出,成年人每天应睡眠7~9小时。平均而言,当今人们每夜的睡眠时间较之50~100年前少了1~2个小时,工作日之夜的睡眠时间比10年前还要短38分钟。在美国,5000万~7000万人受到某种形式的慢性睡眠障碍的困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睡眠受到了干扰,人们的清理系统就会失灵。当脑部“垃圾”堆积如山时,人们的认知功能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困人群 物理疗法 阿尔茨海默氏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睡眠剥夺 慢性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帕金森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self-rated sleep among adults with chronic sleep complaints 被引量:2
18
作者 Carmen Erlacher Daniel Erlacher Michael Schredl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observed effects on self-rated sleep in a previous study using a combined treatment program with physical exercise and sleep education...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observed effects on self-rated sleep in a previous study using a combined treatment program with physical exercise and sleep education can be attributed by the physical activity (PA) component.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supplementary analysis of an already described and published study. Data were provided by a nonclinical sample of 98 normal-active adults with chronic initiating and the maintaining of sleep complaints. The additional analysis included sleep log, exercise log, and daily pedometer data which were collected during a baseline week and 6-week of a combined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 of steps (p -- 0.02) and the duration of PA (p = 0.01)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in subjective sleep measures and therefore reveal an independent effect within this combined sleep program. Sleep diary data (recuperation of sleep, number of awakenings after sleep onset, and wake time after sleep onset time) improved significant (all p 〈 0.01) over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About 50% of the participants stated that the PA had an effect on their improvement. Conclusion: Improvements on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after a combined intervention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cognitive component alone, but PA has an independent effect. Adults with chronic sleep complaints benefit from exercise. Therefore structured PA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ny sleep management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S INSOMNIA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Physical exercise Sleep probl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友为何睡不好
19
作者 彭永强 《生活与健康》 2016年第3期17-17,共1页
众所周知,睡眠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睡眠不足,必然会导致人体各项机能下降,免疫力随之降低,各种细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八,疾患也会随之而来。对于糖友来说,好的睡眠更是一味控糖的良药,它对于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有着至... 众所周知,睡眠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睡眠不足,必然会导致人体各项机能下降,免疫力随之降低,各种细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八,疾患也会随之而来。对于糖友来说,好的睡眠更是一味控糖的良药,它对于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之同时,睡眠不足则会严重影响糖友的病情控制,一旦睡眠不足的状况发展为慢性睡眠障碍,体内自律神经与激素分泌等调节机制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导致血糖不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睡眠不足 慢性睡眠障碍 病情控制 平衡状态 激素分泌 自律神经 免疫力
原文传递
Tuina Intervention and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due to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HAN Chou-ping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德纯 房敏 +3 位作者 严隽陶 姜淑云 刘鲲鹏 韩丑萍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9年第3期147-151,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uina effect on sleep disorder and emotional problem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cases. Method: Thirty CFS cases were treat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y applying one-thumb pushing, r...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uina effect on sleep disorder and emotional problem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cases. Method: Thirty CFS cases were treat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y applying one-thumb pushing, rolling and pressing-kneading manipulations along the Governor Vessel, Bladder and Yangming Meridians. The intended major points include Fengfu (GV 16), Yaoyangguan (GV 3), Xinshu (BL 15), Pishu (BL 20), Ganshu (BL 18), Hegu (LI 4) and Taixi (KI 3). The treatment was done once every other day; 10 times constitute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other 30 healthy cases were sel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The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PSQI, HAMA and HAMD. In addition, the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score chan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total score of PSQI, sleep quality, time of falling asleep, sleep efficiency, sleep disorder, daytime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scores of HAMD and HAMA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all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10 tuina treatments, the total score of PSQI, time of falling asleep, sleep disorder and daytime flmctional impairment as well as scores of HAMD and HAMA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ose with CFS may present with sleep disorder and mental or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tuina can 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and adjust their 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igue syndrome Chronic Sleep Disorder Depression TUINA MASS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