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脑损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认识浅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丁玉洁 丁元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慢性脑损伤存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本文通过对有关慢性脑损伤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将慢性脑损伤按发病机制分为外源性损伤和内源性损伤2大类;并指出了对慢性脑损伤的中医学认识以及病因病机分析。
关键词 慢性脑损伤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中医学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损伤中医病名与证治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7期613-617,共5页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发病与临床损害特征,提出其中医病名为"脑损神敝病",并初步总结出"脑损神敝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病位在脑,肾虚邪结、脑髓受损、元神伤败为其病机关键;同时,脏腑亏虚、血脉受损、脉不通血不流也是...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发病与临床损害特征,提出其中医病名为"脑损神敝病",并初步总结出"脑损神敝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病位在脑,肾虚邪结、脑髓受损、元神伤败为其病机关键;同时,脏腑亏虚、血脉受损、脉不通血不流也是其常见病机;虚处留邪,痰浊瘀血留滞,邪滞脑髓,痹阻清窍,则是邪实的主要所在。本病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以肾虚精亏、髓减脑空为本,临床可分为6种证型,总体治则是补肾填精生髓固本,化痰活血、祛瘀通脉治标,兼以生髓充脑怡神。用药以补肾强技为主,兼顾养阴、化痰、潜阳、息风、活血、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损伤 损神敝病 肾精亏虚 血脉不通 元神失控 神机失用 补肾通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损伤病因病机解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9期731-733,共3页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提出慢性脑损伤属于中医脑病范畴。依据脑病发生发展规律,将慢性脑损伤的病因概括为先天因素、调摄失宜、久病损伤、外邪侵袭、外伤脑髓等;认为导致慢性脑损伤的各种病因可以相互影响,持续作用于人体,最终导... 根据慢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提出慢性脑损伤属于中医脑病范畴。依据脑病发生发展规律,将慢性脑损伤的病因概括为先天因素、调摄失宜、久病损伤、外邪侵袭、外伤脑髓等;认为导致慢性脑损伤的各种病因可以相互影响,持续作用于人体,最终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痰浊瘀血阻滞,经隧不畅,邪气内扰,脑髓病损,造成慢性脑损伤。慢性脑损伤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结,络痹髓空,神机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损伤 中医 病因病机 正虚邪结 络痹髓空 神机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病机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胤聪 宋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25-28,78,共5页
牙周病已被证实是慢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从中医理论探讨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病机相关性,有望预防慢性脑损伤的发生及进展。脏腑与营卫是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脾肾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肾精是牙齿和脑发育的基础,... 牙周病已被证实是慢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从中医理论探讨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病机相关性,有望预防慢性脑损伤的发生及进展。脏腑与营卫是牙周病与慢性脑损伤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脾肾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肾精是牙齿和脑发育的基础,既可坚固牙齿,又可生髓充脑。而肾精的充实赖于营卫和调,脾胃是营卫化生与布散的基础。具体而言,饮食经齿咀嚼入胃,通过脾胃纳化化生营卫,营卫充养全身,从而肾精充盛,血脉和调,齿健脑强;反之,牙周疾病可影响脾胃纳运,脾虚或阳明胃热亦可导致齿龈病变,进而营卫失常,肾精亏虚,脉伤脑损。总之,牙周病对慢性脑损伤影响的关键在脾肾与营卫失常,在口腔疾病防治过程中关注肾精、脾胃与营卫的关系,可有效预防慢性脑损伤发生、复发、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齿龈 慢性脑损伤 肾精 脾胃 营卫 阳明胃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六经脑髓一体论慢性脑损伤
5
作者 丁玉洁 赵哲 +3 位作者 陈哲 赵丽丽 黄鑫磊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6期545-548,553,共5页
运用六经理论,结合脑髓特性及功能,从六经脑髓一体的角度出发阐述慢性脑损伤的病机及防治。指出六经与脑互通共荣,六经失常易损及脑髓,脑损神敝则六经失主。其中,营卫失常贯彻始终,肾虚络痹是重要病机。并以头痛为例阐释从六经论治慢性... 运用六经理论,结合脑髓特性及功能,从六经脑髓一体的角度出发阐述慢性脑损伤的病机及防治。指出六经与脑互通共荣,六经失常易损及脑髓,脑损神敝则六经失主。其中,营卫失常贯彻始终,肾虚络痹是重要病机。并以头痛为例阐释从六经论治慢性脑损伤。最后提出干预与防治慢性脑损伤需从六经入手,在慢性脑损伤的治疗中,补肾荣脑、通络怡神是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慢性脑损伤 营卫失常 肾虚络痹 损神敝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丹丹 谢晓芳 +4 位作者 李梦婷 张世洋 于思 万峰 彭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2-1248,共7页
目的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mg/kg),测定脑组织... 目的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mg/kg),测定脑组织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体外实验中,CoCl_2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μmol/L),采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显示,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大鼠血清SOD活性增加,iNOS活性降低,脑组织GSH含量升高。体外实验显示,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能降低LDH、NO释放,减少凋亡细胞数目及P53表达。结论氢溴酸樟柳碱能提高慢性脑缺血大鼠抗氧化作用,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减少P5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樟柳碱 慢性缺血损伤 抗氧化 抗细胞凋亡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慢性进行性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蒲昭霞 赵聪敏 鲁利群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功能的长期持续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Rcie法制作HIBD新生动物模型,共计24只,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24只,分别在日龄4周、8周、12周各取8只,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功能的长期持续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Rcie法制作HIBD新生动物模型,共计24只,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24只,分别在日龄4周、8周、12周各取8只,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突触素(p38)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缺血后4周、8周、12周学习记忆能力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进行性减少,突触素免疫活性逐渐降低,模型组与同龄对照组比较以及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鼠缺氧缺血可导致学习记忆功能长期慢性进行性的损害,海马神经元进行性减少、突触素表达进行性下降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学习记忆 慢性进行性损伤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慢性低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田冰 来杰 黄树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慢性低灌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脑慢性低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TAC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慢性低灌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脑慢性低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TAC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立动物模型。通过走平横木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精细运动和认知能力;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TAC对脑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AC对脑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AC组大鼠精细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显著升高(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TAC可明显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元损伤,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 慢性低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 周红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3期42-43,共2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疾病。由于慢性脑缺血的发生与发展,使脑部产生不同程度病理的损伤及认知功能下...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疾病。由于慢性脑缺血的发生与发展,使脑部产生不同程度病理的损伤及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产生。随着对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逐渐加深,本文为此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对慢性脑低灌注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万铭 王金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仙人掌多糖(CP)对慢性脑低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低剂量CP组、中剂量CP组、高剂量CP组,各组10只。脑缺血组建立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慢性低灌注脑... 目的:探讨仙人掌多糖(CP)对慢性脑低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低剂量CP组、中剂量CP组、高剂量CP组,各组10只。脑缺血组建立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20 d,给予双蒸水0.1 m L/10g灌胃10 d;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外,其余手术过程与脑缺血组相同;低、中、高剂量CP组采用与脑缺血组相同的方法建立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20 d分别给予CP100 mg/kg、200 mg/kg及400 mg/kg腹腔注射10 d。完成脑缺血造模30 d后,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存活率。结果:脑缺血组小鼠逃逸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5),中、高剂量CP组逃逸潜伏期较脑缺血组显著缩短(P<0.05);脑缺血组小鼠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少于假手术组(P<0.05);中、高剂量CP组小鼠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多于脑缺血组(P<0.05);脑缺血组小鼠海马组织可见神经细胞丢失及明显的形态学变化,中、高剂量CP组小鼠海马CA1细胞形态学明显改善;脑缺血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中、高剂量CP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高于脑缺血组(P<0.05)。结论: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可导致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CP可剂量依耐性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导致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减轻海马CA1区细胞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灌注损伤 学习记忆 水迷宫实验 仙人掌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在脑慢性低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1
作者 杨林 陈瑜 杨智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在脑慢性低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缺血组及治疗组给予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之后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对照组未实施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及法舒地尔给药。对3组大鼠脑白质纤维密度及Rho激酶mRNA水平进行准确...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在脑慢性低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缺血组及治疗组给予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之后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对照组未实施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及法舒地尔给药。对3组大鼠脑白质纤维密度及Rho激酶mRNA水平进行准确检测,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组大鼠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对照组脑白质纤维密度最高、治疗组其次、缺血组最低,治疗组Rho激酶mRNA水平最低、治疗组其次、缺血组最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激酶可对脑白质疏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利用Rho激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脑白质纤维密度,改善脑白质疏松状态,最终获得满意的脑慢性低灌注损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剂 慢性低灌注损伤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慢性高原病患者脑灰质变化的VBM-MRI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彩霞 鲍海华 +4 位作者 李伟霞 赵希鹏 吴有森 张红迁 王丽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采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MRI)技术,分析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的CMS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海拔高度相匹配的11例正常志愿者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 目的采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MRI)技术,分析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的CMS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海拔高度相匹配的11例正常志愿者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法对CMS组和正常组的全脑灰质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S患者右侧舌回、后扣带回、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左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减少。结论利用VBM方法对MR结构图像分析能够客观显示CMS患者特定脑区体积的变化,从影像学角度揭示高原缺氧对脑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损伤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翠梅 王改青 +2 位作者 要振佳 柏琴琴 刘丽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1-765,共5页
小胶质细胞是参与防御脑损伤的主要免疫细胞。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吞噬受损神经细胞和红细胞,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神经毒性及损伤修复双重作用。该文就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作用展... 小胶质细胞是参与防御脑损伤的主要免疫细胞。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吞噬受损神经细胞和红细胞,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神经毒性及损伤修复双重作用。该文就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作用展开综述,探讨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神经胶质细胞 出血 损伤 慢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脑生长发育
14
作者 陈健 江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1,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缺氧缺血性损伤 慢性变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小脑CrusⅠ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静 赵莲萍 +6 位作者 柳瑞芳 陆亚姗 黄刚 龚瑞 梁丰丽 高艳艳 张文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小脑CrusⅠ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模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T2DM患者(n=78)作为T2DM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小脑CrusⅠ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模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T2DM患者(n=78)作为T2DM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受试者(n=57)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临床变量、神经心理量表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以小脑双侧CrusⅠa、CrusⅠb为种子点计算全脑FC。统计分析两组间FC差异、临床变量、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增高,认知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T2DM左侧小脑CrusⅠa与左侧舌回/小脑Ⅳ~Ⅴ小叶间的FC显著降低,右侧小脑CrusⅠb与右侧额下回三角部间FC显著增加(高斯随机场校正,单体素P<0.005,簇大小P<0.05);后者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0,P=0.01)。结论小脑亚区与多个核心脑区间异常的FC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认知受损、共病抑郁、焦虑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损伤 慢性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障碍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艳 周红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8期66-66,共1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等多种疾病。由于慢性脑缺血的发生,使脑部产生不同程度病...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等多种疾病。由于慢性脑缺血的发生,使脑部产生不同程度病理的损伤及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产生。随着对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加深,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癌症治疗、创伤和脑损伤远期后遗症的临床和神经核医学显像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东朗(译) 管一晖(审校)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320,共8页
神经核医学显像在近几十年中已被应用于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和科研中。但是,其在对认知功能同样有远期影响的非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评估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该文对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3种疾病,包括癌症和化... 神经核医学显像在近几十年中已被应用于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和科研中。但是,其在对认知功能同样有远期影响的非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评估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该文对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3种疾病,包括癌症和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同时对目前应用神经影像学方法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旨在更好地了解在这些情况下临床表现与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学 癌症 化疗 创伤后 创伤后应激障碍 慢性创伤性损伤
原文传递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弥漫性脑创伤大鼠脑中表达及对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铭岩 崔建忠 +4 位作者 李冉 田艳霞 王焕 王海涛 高俊玲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表达和对大鼠神经元自噬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16只,随机分为(1)颅脑创伤组(n=54);(2)SP600125干预组(n=54);(3)DMSO对照组(n=54);(4)假手术对... 目的 探讨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表达和对大鼠神经元自噬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16只,随机分为(1)颅脑创伤组(n=54);(2)SP600125干预组(n=54);(3)DMSO对照组(n=54);(4)假手术对照组(n=54).每组又随机平均分为伤后1、6、12、24、48和72 h6个亚组.观察伤后皮质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顶叶皮质区p-JNK、p-P53、DRAM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 颅脑创伤组伤后6h光镜下即可见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胞体收缩呈三角形,胞浆嗜色性减弱,核皱缩浓染,细胞周围出现空隙,即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改变;SP600125干预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与颅脑创伤组比较DMSO对照组变化不大,假手术对照组可见神经元数量多,排列整齐,形态完整,核质均匀,核仁清晰.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SP600125干预组比较,颅脑创伤组p-JNK活性在伤后6、12和24 h显著增高(F=17.902,P<0.05),p-P53活性在伤后12、24、48和72 h显著增高(F=7.107,P<0.05),DRAM活性在伤后6、12、24、48和72 h显著增高(F=15.455,P<0.05)和Beclin-1活性在伤后6、12、24、48和72 h显著增高(F=11.517,P<0.05);与颅脑创伤组比较,DMSO对照组中p-JNK、p-P53、DRAM、Beclin-1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09,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SP600125可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元的自噬性损伤,其机制与调节脑创伤后JNK信号活化水平有关,提示颅脑创伤后JNK通路的激活可能是调控神经元自噬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慢性 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蒽类 自噬 大鼠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狼疮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250-225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狼疮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狼疮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狼疮性脑病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狼疮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8.00%)(χ^2=13.279,P=0.000).观察组治疗后3 d、5 d、7 d时CRP水平[(17.53±1.58)μg/mL、(14.59±1.52)μg/mL、(9.39±1.01)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0.48±1.78)μg/mL、(18.49±1.32)μg/mL、(13.24±1.1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69、15.203,P=0.000、0.000).结论 高压氧治疗狼疮性脑病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CRP水平恢复,缓解肾功能指标,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损伤 慢性 高压氧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基于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的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静 赵莲萍 +6 位作者 柳瑞芳 陆亚姗 黄刚 刘菊香 梁丰丽 高艳艳 张文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分析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2DD)患者的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模式,明确T2DD患者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分析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2DD)患者的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模式,明确T2DD患者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52例T2DD患者进入研究,另设同期57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3组被试临床资料、精神心理量表评分、rs-fMRI扫描结果等资料;计算3组被试全脑fALFF值并比较不同脑区fALF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fALFF值与临床变量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被试双侧楔前叶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T2DD与T2DM组双侧楔前叶fALFF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D组fALFF值较T2DM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D组、T2DM组患者fALFF值与临床资料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双侧楔前叶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是T2DD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磁共振成像 损伤 慢性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