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Meta分析及GRADE证据评价
1
作者 陈佳萍 商钰 +4 位作者 刘红旭 来晓磊 李享 尚菊菊 周慧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6期801-811,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d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收录的... 目的:系统评价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d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收录的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CSFP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及Stata 17.0对主要结局指标[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发生率、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指数(IMR)]、次要结局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pro GDT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涉及1417例病人。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TFC[MD=-8.57,95%C(I-12.60,-4.54),P<0.0001]、IMR[MD=-4.15,95%C(I-5.60,-2.69),P<0.00001]和hs-CRP[MD=-1.57,95%C(I-1.81,-1.33),P<0.00001]降低,TIMI血流3级发生率[RR=2.04,95%C(I 1.66,2.50),P<0.00001]和SAQ评分[MD=67.93,95%C(I 54.24,81.63),P<0.00001]增加。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DE分级显示TIMI血流3级发生率为中级,cTFC、hs-CRP、SA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级,IMR为极低级。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加载口服中成药可进一步改善CSFP病人的冠状动脉血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中成药 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 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指数 META分析 GRADE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联性研究
2
作者 陈云宪 夏珏 +5 位作者 梁洋海 李紫莹 黎燕容 陈奕材 李月 唐良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分析TyG对CSFP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SFP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匹配同时期性别...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分析TyG对CSFP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SFP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匹配同时期性别、年龄相仿的12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TyG。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TyG与CSFP的相关性。结果CSFP组TyG水平高于对照组[(8.8±0.5)vs.(8.2±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其他因素后,发现TyG是发生CSFP的独立危险因子(OR=1.14,95%CI:1.03~1.26,P=0.009)。TyG预测CSF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696~0.817,P<0.001),以6.94为临界值,预测CSF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0%和76.1%。结论TyG是CSFP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可能为预测CSFP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estrin2及sSema4D水平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可钦 魏玮 +2 位作者 杨蕙 杜晶 朱宏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及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及其预测CSFP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病变但存在CSFP的患者40例... 目的分析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及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及其预测CSFP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病变但存在CSFP的患者40例为CSFP组,无冠状动脉狭窄和无CSFP的患者40例为非CSFP组。所有患者均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检测血清Sestrin2及sSema4D水平,Pearson分析血清Sestrin2、sSema4D与TIMI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P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estrin2及sSema4D预测CSFP的价值。结果CSFP组血清Sestrin2、sSema4D水平均高于非CSFP组(t/P=21.058/<0.001、22.299/<0.001)。CSFP组平均TIMI帧数高于非CSFP组(t/P=15.140/<0.001),TIMI血流分级≤2级比例高于非CSFP组(Z/P=80.000/<0.001)。CSFP组血清Sestrin2、sSema4D水平均与平均TIMI帧数呈正相关(r/P=0.442/<0.001、0.316/<0.001)。男性、血管疾病、高Sestrin2、高sSema4D是CSFP的危险因素[OR(95%CI)=2.784(1.386~5.594)、2.038(1.086~3.823)、1.702(1.113~2.605)、1.531(1.070~2.192)];血清Sestrin2、sSema4D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CSFP的AUC分别为0.707、0.753、0.873,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3.047/<0.001、2.402/0.012)。结论CSFP患者血清Sestrin2、sSema4D水平均增高,且与TIMI分级增加和CSF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应激诱导蛋白2 可溶性信号素4d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给药对冠心病合并SAS患者PCI术后慢血流现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4
作者 王冠达 刘华长 张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给药对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现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120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给药对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现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120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替罗非班静脉与冠状动脉给药。对比两组患者TIMI分级、血清心肌功能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PCI术后慢血流现象、血小板微粒(PMPs)水平、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观察组cTFC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PMP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DH、AST、CK-MB、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给药可以更好地预防冠心病合并SAS患者PCI术后慢血流现象发生,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给药 慢血流现象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5
作者 逄红风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10例因动脉粥样硬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10例因动脉粥样硬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SFP分为CSFP组(45例)及无CSFP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SFP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iCEB在CSFP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间期(Tp-e)、Tp-e间期与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QT)间期的比值(Tp-e/Q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P组患者QT、校正的QT间期(QTc)均长于无CSFP组,iCEB均高于无CSFP组,QRS波群(QRS)低于无CSF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T、QTc、QRS、iCEB是影响CSF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CEB预测CSF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6,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76.92%。结论 QT、QTc、QRS、iCEB是影响CSF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iCEB临床预测CSFP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预测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韦柳香 张亚龙 +2 位作者 万年峰 郭佳妮 韦舒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26-0129,共4页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从心肌力学的角度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 1月至 2020年 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的30例 CSFP患者作为CSFP组,选择同期...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从心肌力学的角度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 1月至 2020年 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的30例 CSFP患者作为CSFP组,选择同期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相匹配且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CSFP组口服尼可地尔治疗1个月后复查常规超声心动图。采用2D-STI应变分析,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扭转(Twisting)、心尖段旋转(AR)等应变参数,评估CSFP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应变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CSFP组治疗前GLS、Twisting、AR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CSFP组治疗后GLS、AR参数有所改善(均P<0.05)。但CSFP组治疗后GLS、Twisting、AR仍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2D-STI是评估CSFP患者早期左室心肌功能损伤及临床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应变 尼可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7
作者 吴焱贤 吴赛珠 +5 位作者 钟建开 陈玉映 霍燕嫦 黎文生 陈盈文 麦林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84.1%vs 65.5%,P=0.036),LVEF改善情况明显提高[(7.74±4.21)%vs(5.17±3.63)%,P=0.002],2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6);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急诊PCI中出现CSF情况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加快LVEF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一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慢血流现象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建明 朱锋 +4 位作者 牟华明 庞小华 杨建军 吴中杰 米庆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69-2870,2872,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SFP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胸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变化、6min步行实... 目的评价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SFP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胸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变化、6min步行实验的改变和校正的血流分级(TIMI)血流计数及下降程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尼可地尔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尼可地尔治疗后,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前减少(P<0.01,P<0.05),6min步行实验距离较前显著增加(P<0.01),校正的TIMI血流计数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CSFP有较好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血小板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金艳 杨承健 +2 位作者 徐欣 曹佳宁 叶新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现象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由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作为判定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提示为冠脉慢血流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现象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由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作为判定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提示为冠脉慢血流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血流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82±7.38)vs(12.63±5.44)μmol/L,P<0.01〕;而血小板一氧化氮含量则较对照组低〔(0.51±0.21)vs(1.89±0.54)U/mg prot,P<0.05〕;此外,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1.48±0.23)vs(3.59±0.38)U/mg prot,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受损相关,在冠脉慢血流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血小板功能紊乱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立华 孙健玲 +3 位作者 刘祎秀 张秀春 师叔田 吴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因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TMI帧数>... 目的 初步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因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TMI帧数>27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33例)和正常组(38例).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问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慢血流患者的各个临床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射血分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06±0.25)mmol/L比(1.29±0.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46±0.54)mmol/L比(2.81±0.80)mmol/L]、体重指数[(26.71±1.78)kg/m<'2>比(24.82±2.53)kg/m<'2>]、吸烟量[(374.24±182.48)支年比(198.68±116.53)支年],慢血流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升高(OR 1.3624,95%CI 1.0172±1.8248,P=0.038)、大量吸烟(OR 1.0067,95% CO 1.0025~1.0109,P=0.0017)为慢血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体重指数升高、大量吸烟作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体重指数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红石 杨新春 +6 位作者 夏昆 王乐丰 葛永贵 李唯铭 徐立 迟永辉 倪祝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X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脏运动负荷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共2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d行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并分析结果。结果:10例心电图运动实...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脏运动负荷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共2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d行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并分析结果。结果:10例心电图运动实验阳性,占47.6%。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慢血流现象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红斌 张军 +4 位作者 杨建国 张巍 赵明 李晓红 王小凤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1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探讨冠脉发生慢血流现象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方法:非典型冠心病症状的464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前选用Zumy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为A组(焦虑抑郁状态组)82人及B组(非焦虑抑郁状态组)382人皆行冠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冠脉发生慢血流现象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方法:非典型冠心病症状的464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前选用Zumy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为A组(焦虑抑郁状态组)82人及B组(非焦虑抑郁状态组)382人皆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A组冠状动脉慢血流21例(25.6%),B组冠状动脉慢血流37例(9.7%),A组冠脉慢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高危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慢血流现象 抑郁焦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军 马长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等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可能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并发挥重要作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上可...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等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可能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并发挥重要作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上可表现为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猝死。小样本随访研究也表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预后较差。现就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病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永辉 吴立华 任凤学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142例,采用心肌梗死溶栓(TI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I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142例,采用心肌梗死溶栓(TI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I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TIMI帧数大于27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CSF组,68例)和对照组(74例)。对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CSF组与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2±0.28)mmol/L vs.(1.29±0.33)mmol/L]、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4.46±2.54)mmol/L vs.(11.81±2.80)mmol/L]、体质指数[(25.91±1.72)kg/m2 vs.(22.82±1.53)kg/m2]、吸烟量[(374.24±182.48)支年vs.(198.68±116.53)支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升高(OR=I.38,95%CI:1.0246~1.8278,P=0.031)、大量吸烟(OR=1.0067,95%CI:1.0025.1.0109.P=0.00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I.12,95%CI:1.1023~1.1291,P=0.0014)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体质指数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大量吸烟作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体质指数 吸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涛 李论 +3 位作者 郭张强 高波 曾晓辉 顾晔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结合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存在CSFP的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每日3次,口服12周;对照组患者只接受传统...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结合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存在CSFP的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每日3次,口服12周;对照组患者只接受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的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总显效率为60.0%(1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10/30,P<0.05)。冠状动脉造影方面,治疗组CSFP改善的有效率为56.7%(1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9/30,P<0.05)。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CSFP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曲美他嗪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国玲 白秀萍 侯小路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疗效,探讨丹红注射液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64例冠脉造影有CSFP及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疗效,探讨丹红注射液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64例冠脉造影有CSFP及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调节蛋白(TM)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运动负荷试验的运动总时间及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vs 68.75%、84.37%vs 59.37%、441.06±50.61svs 405.03±49.25s、304.53±43.24svs 260.53±49.02s)(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ET-1、TM、hs-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治疗CS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参扩冠汤配合通补宗气法针刺对伴高尿酸血症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心绞痛患者尿酸、心率变异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磊 武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2660-2664,共5页
目的观察三参扩冠汤配合通补宗气法针刺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心绞痛患者血尿酸、心率变异性(HRV)、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4例伴高尿酸血症CSFP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 目的观察三参扩冠汤配合通补宗气法针刺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心绞痛患者血尿酸、心率变异性(HRV)、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4例伴高尿酸血症CSFP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参扩冠汤配合通补宗气法针刺治疗,疗程为8周。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尿酸(UA)水平、运动平板试验、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帧数(cTFC)、HRV参数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UA水平、高尿酸血症总例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平板运动总时间均明显延长(P均<0.05),ST段下移幅度、ST段下移>0.1m V时间和心绞痛诱发例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F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冠脉血管cTF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RMSSD、SDANN、SDNN、PNN50%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NO、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三参扩冠汤配合通补宗气法针刺治疗伴高尿酸血症CSFP心绞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不仅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还能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促进心肌细胞有效灌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RV、抑制炎症、保护血管内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扩冠汤 针刺疗法 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面QRS-T夹角及Tp-e/QTc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萌 张红珊 +2 位作者 葛康辉 张麟 韩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和Tp-e/QTc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检查确诊为CSFP的患者73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67例冠脉血流正常患... 目的 探讨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和Tp-e/QTc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检查确诊为CSFP的患者73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67例冠脉血流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相关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P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额面QRS-T夹角及Tp-e/QTc比值对CSFP的预测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额面QRS-T夹角、Tpe间期、Tp-e/QT比值、Tp-e/QTc比值、体重指数(BMI)、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肌酐(Cr)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137,P=0.014)、Cr(OR=1.048,P=0.004)额面QRS-T夹角(OR=1.020,P=0.003)、Tp-e/QTc 4分位(IQR)等级(OR=1.960,P<0.001)是影响CSFP的独立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额面QRS-T夹角对CSFP的最佳截断值为45.5度,曲线下面积为0.70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2%和80.1%;Tp-Te/QTc比值的CSFP的最佳截断值为0.22,曲线下面积为0.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和69%。结论 额面QRS-T夹角和Tp-e/QTc比值与CSFP存在相关性,对CSFP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额面QRS-T夹角 Tp-e/QTc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上官文锋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1期66-68,共3页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slowflow,CSF)现象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因素,且冠状动脉造影中没有发现明显病变,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有人为了更好地区分X综合征...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slowflow,CSF)现象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因素,且冠状动脉造影中没有发现明显病变,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有人为了更好地区分X综合征而把这种现象称为Y综合征。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这种现象逐渐被人熟知,但是对CSF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在就此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病理机制 临床表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67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坚 唐欧杉 +6 位作者 秦丰明 成银宏 陈钟良 陈丽娜 周浩亮 陶枫 童海江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在CSF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校正的TIM... 目的观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在CSF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校正的TIMI帧数法(CTFC)分组为慢血流组(143例)和对照组(71例),应用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检测患者C677T基因表型,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的关系。结果慢血流组MTHFR基因(TT+TC)基因型和T等位基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9.3%。x^2=8.05,P<0.01;4217%、296%,x^2=6.87,P<0.01)。慢血流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9.4%、36.6%,x^2=9.90,P<0.0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慢血流组叶酸(F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TT+TC)基因型[OR=1.962,95%CI(1.049~3.669),P<0.05]、Hcy水平升高[OR=1.087,95%CI(1.012-1.168),P<0.05]、男性[OR=2.507,95%CI(1.347~4.664),P<0.01]和UA水平升高[OR=1.008,95%CI(1.003~1.013),P<0.01]患者CSFP发病风险增加。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发病相关,携带下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