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益原则视角下中国下游碳贸易平衡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晓泓 詹夏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2-400,共9页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并分析了1995~2011年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下游碳贸易平衡.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下游碳贸易平衡年均增长率达11.92%,中国是收益侧碳排放...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并分析了1995~2011年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下游碳贸易平衡.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下游碳贸易平衡年均增长率达11.92%,中国是收益侧碳排放最大的净进口国.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巴西等国对中国收益侧碳排放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收益侧碳排放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建立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碳减排方案,有利于中国主张合理的碳排放责任原则和实行有效的碳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原则 收益原则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戈什模型 下游碳贸易平衡(DC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益原则的碳排放转移及中国碳排放责任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余晓泓 詹夏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巴黎气候大会再次明确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作为碳排放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现行以生产者原则为主流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具有缺陷的背景下,对中国主张排放权及发展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 巴黎气候大会再次明确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作为碳排放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现行以生产者原则为主流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具有缺陷的背景下,对中国主张排放权及发展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聚焦学者们新提出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收益原则",构建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戈什模型,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核算1995—2011年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国家组的收益侧碳排放及收益侧碳排放转移。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中国收益侧碳排放远小于直接碳排放,并且净进口的收益侧碳排放规模逐步扩大。俄罗斯、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向中国净出口的收益侧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收益原则能够纠正生产者原则的部分偏差,建立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碳排放责任核算体系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碳减排方案,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主张合理的碳排放责任划分原则和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原则 收益原则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戈什模型 碳排放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