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被引量:3
1
作者 黎仁凯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90-95,共6页
以往认为洋务派是改头换面的顽固派,与改良派并无相通之处。这一看法较为偏颇。其实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三类:一是部分洋务大吏的幕僚或洋务骨干顺应时代潮流前进参加维新运动,成为维新派,如汪康年、蒯光典、胡等。二是一... 以往认为洋务派是改头换面的顽固派,与改良派并无相通之处。这一看法较为偏颇。其实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三类:一是部分洋务大吏的幕僚或洋务骨干顺应时代潮流前进参加维新运动,成为维新派,如汪康年、蒯光典、胡等。二是一些原洋务派督抚大员同情支持或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成为维新派的同路人,如张之洞、陈宝箴等。三是另一部分洋务大变暗中同情维新运动,但不肯公开支持,表面上持观望态度,如李鸿章、盗宣怀、刘坤一等。就整个洋务派而言,他们与维新派之间有矛盾分歧,但同情支持维新运动是其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张之洞 李鸿章 盛宣怀 洋务派 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 改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王先谦 被引量:4
2
作者 许顺富 《湖湘论坛》 2003年第5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 王先谦 维新 民主 民权 平等 态度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光第与戊戌维新运动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全有 李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刘光第作为一个士大夫 ,出于爱国的强烈愿望 ,致力于维新运动 ,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关键词 刘光第 戊戌维新运动 爱国 戊戌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警政思想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小红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7-79,共3页
戊戌维新时期的警政思想主要有:维新人士十分推崇的警察制度;对警察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西方警察的职能作了详细的考察;主张西方警政源于中国说;大力提倡并实力推进在中国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警政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5
作者 汪业群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S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戊戌维新运动 人才选拔制度 教育现状 中华文明 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本义 《鄂州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并把妇女解放作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主张婚姻自由、婚式从简、倡导晚婚晚...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并把妇女解放作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主张婚姻自由、婚式从简、倡导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促进了妇女的觉醒,从政治上、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他们创办女子不缠足组织和兴办女学的社会实践,从行动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不缠足组织的出现和觉醒了的新型妇女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帷幕,并为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文化素质 中国 婚姻自由 参政意识 男女平等
全文增补中
戊戌维新运动与越南二十世纪初的革命高潮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善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0-66,27,共8页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史学界已一致予以肯定。然而,维新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还在于它在国外对越南、朝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说是了解了它的全部意义。越南的东游运动、东京义塾、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梁启超 越南革命 二十世纪初 中国近代史 戊戌变法 康有为 义塾 东京 爱国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书源 管书合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45,共6页
甲午战后,洋务思潮有了新的高涨和发展,洋务派队伍也有所扩大。洋务思潮是戊戌思潮的组成部分,洋务派也属于戊戌时期的改革派。洋务派与维新派有矛盾斗争,但性质是改革派内部之争。戊戌维新运动中,双方合作是主流,洋务派支持、参... 甲午战后,洋务思潮有了新的高涨和发展,洋务派队伍也有所扩大。洋务思潮是戊戌思潮的组成部分,洋务派也属于戊戌时期的改革派。洋务派与维新派有矛盾斗争,但性质是改革派内部之争。戊戌维新运动中,双方合作是主流,洋务派支持、参与了变法活动,推动了变法的发展和走向高潮。变法失败后,洋务派为维护改革的成果进行过努力。洋务派是维新派的同路人,不是顽固派的盟友。通过变法维新,洋务派自身逐渐转化,在其后的清末新政中,转变为立宪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维新 变法 张之洞 戊戌维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传教士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及前后态度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桂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在一八九八年前后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不仅有维新派、顽固派和洋务派,而且还有英美等国传教士。传教士与洋务派和顽固派都有来往,而与维新派关系尤为密切。传教士的活动与维新派的变法活动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 在一八九八年前后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不仅有维新派、顽固派和洋务派,而且还有英美等国传教士。传教士与洋务派和顽固派都有来往,而与维新派关系尤为密切。传教士的活动与维新派的变法活动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解放前有的史学著作认为,英美传教士对于戊戌变法无政治野心,纯粹是“帮助”中国“变法图强”,而解放后论述戊戌变法的专著或论文则一般只揭露其阴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戊戌变法 李提摩太 维新变法 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 康有为 广学会 梁启超 林乐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为纪念戊戌维新运动八十五周年而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若钧 刘圣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34-44,96,共12页
迄今为止,学术界在阐述戊戌维新运动这段历史时,往往把它说成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确切的.戊戌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正在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中的人物.当时他们在转变中... 迄今为止,学术界在阐述戊戌维新运动这段历史时,往往把它说成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确切的.戊戌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正在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中的人物.当时他们在转变中,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们才转变完成.因而,在变法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了这种转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册页 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 洋务派 梁启超 政论 为纪念 制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上下限新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彦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66-73,共8页
一、正名篇 戊戌维新运动与戊戌变法,在前此的有关史学论著中,几乎形成这样一个等式: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我认为,这是称谓上的不规范,概念上的相互含混。 在划分阶段上,史学界一般的看法是把1895年作为这一运动萌生、发轫的契机,认... 一、正名篇 戊戌维新运动与戊戌变法,在前此的有关史学论著中,几乎形成这样一个等式: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我认为,这是称谓上的不规范,概念上的相互含混。 在划分阶段上,史学界一般的看法是把1895年作为这一运动萌生、发轫的契机,认为它是在当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的爱国救亡运动,而其标志是他于这年4月在北京联络各省1300余名举人、并领头发起的有名的“公车上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公车上书 上下限 革命派 正名篇 民族资本主义 《民报》 封建专制统治 不缠足会 资产阶级革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传教士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
12
作者 朱晓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在中国近代的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在华的西方传教士十分活跃。他们传播西学、抨击清政府弊政、鼓吹维新改革,甚至参与变法活动。尽管其目的是维护教会和本国政府利益,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维新变法打下了... 在中国近代的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在华的西方传教士十分活跃。他们传播西学、抨击清政府弊政、鼓吹维新改革,甚至参与变法活动。尽管其目的是维护教会和本国政府利益,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维新变法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从而推进了戊戌维新运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教士 戊戌维新运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户《东亚报》与戊戌维新运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海波 《近代中国》 2019年第2期207-238,共32页
绪言甲午战争后,中国士人开始发现东方邻国日本通过积极吸收西方的技术、学问、思想、文化,在国内的司法、通商、税制、社会风尚,乃至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施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与列强进行艰苦的谈判,逐步改正了不平等条约,不但摆... 绪言甲午战争后,中国士人开始发现东方邻国日本通过积极吸收西方的技术、学问、思想、文化,在国内的司法、通商、税制、社会风尚,乃至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施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与列强进行艰苦的谈判,逐步改正了不平等条约,不但摆脱了列强压迫的困境,还开始跻身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美国宪法 兵库县 《东亚报》 戊戌维新运动
原文传递
戊戌维新运动中倡导科学技术的活动
14
作者 李恩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4-52,共9页
以1898年的政治改革为标志的整个要求变法时期(1895--1903),维新志士们同时也在倡导研习与推广近代科学技术。这里指的维新志士,除政治活动家外,同时也包括一切具有革新与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近代科学技术 政治活动家 政治改革 知识分子 进步思想 志士 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
15
作者 涂美珍 尧奇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17,共2页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 ,陈炽不仅充实了维新变法的理论而且积极参加了行动 ,不愧为一个重要的早期维新运动的思想家。
关键词 陈炽 戊戌维新运动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的新认识
16
作者 蒋玮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戊戌维新运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康有为究竟是不是改良主义者?这个问题正在日益引起史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重新认识和确立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的历史地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纵观历史、横向比较来看,我认为中国的资产... 戊戌维新运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康有为究竟是不是改良主义者?这个问题正在日益引起史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重新认识和确立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的历史地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纵观历史、横向比较来看,我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从戊戌维新运动开始,康有为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维新 资产阶级共和国 君主立宪派 戊戌变法 改良主义者 制度局 封建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与末: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西化误区的历史见证之三
17
作者 成晓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反省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对中西文化作出比较客观评价的结果。他们向西方学习由物质层面进入到制度层面,比起洋务派又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和接受,缺少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反省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对中西文化作出比较客观评价的结果。他们向西方学习由物质层面进入到制度层面,比起洋务派又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和接受,缺少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在学习西方民主制度改变中国封建专制政体的问题上,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同时,他们对旧势力估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对策,并被迫妥协让步,故不能不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 本与末 戊戌维新运动 历史见证 洋务派 洋务运动 误区 学习西方 西方文化 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首次研讨会简述
18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152-152,共1页
为纪念陈炽逝世90周年,由江西省历史学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赣州地区历史学会、瑞金县社联主办的“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首次研讨会,于199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代表有40多人,提交论文16篇。
关键词 陈炽研究 戊戌维新运动 研讨会 江西省 经济思想 历史学 维新 重商 赣州地区 重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致靖与戊戌维新运动
19
作者 宾长初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2,共2页
徐致靖,字子静,江苏宜兴人,随父寄籍宛平。其父徐家杰为道光甲辰顺天举人,与李鸿章同榜中进士,外放山东,致靖随宦同往,从小受父庭训,“治经学、史学之外,留心洋务及经世之学。”光绪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1895年,... 徐致靖,字子静,江苏宜兴人,随父寄籍宛平。其父徐家杰为道光甲辰顺天举人,与李鸿章同榜中进士,外放山东,致靖随宦同往,从小受父庭训,“治经学、史学之外,留心洋务及经世之学。”光绪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1895年,父忧服阙,回到老家宜兴。他看到外患频仍,官场腐败,非常气愤,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皇帝 康有为 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 经世之学 谭嗣同 中进士 李鸿章 梁启超 慈禧太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研讨会综述
20
作者 清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12-112,共1页
由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赣州地区社联、瑞金县社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研讨会”于1990年12月26~28日在陈炽的故乡瑞金召开。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陈炽 改革思想 江西省 历史研究 资产阶级维新 社科院 瑞金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维新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