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4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性游戏与蒙学故事融合对4~6岁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余淼 李婧 《文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研究探讨了将戏剧性游戏与蒙学故事活动融合对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采用定量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将60名4~6岁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戏剧性游戏与蒙学故事融合的教学,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前后使用标准化... 研究探讨了将戏剧性游戏与蒙学故事活动融合对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采用定量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将60名4~6岁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戏剧性游戏与蒙学故事融合的教学,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前后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语言测试工具对两组儿童进行词汇量测试,结果显示戏剧性游戏对儿童词汇习得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词汇发展 戏剧性游戏 蒙学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肖邦音乐创作的“戏剧性”特征——以《升F大调夜曲》Op 15No 2为例
2
作者 魏雯菲 《当代音乐》 202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肖邦作为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极具独创性的代表人物,其夜曲作品通过多种材料组织手法,展现了颇富诗意与戏剧性冲突的创作特征,反映出浪漫主义时期个人意志、民族风格与现实主义对肖邦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旋律、节奏、和声、... 肖邦作为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极具独创性的代表人物,其夜曲作品通过多种材料组织手法,展现了颇富诗意与戏剧性冲突的创作特征,反映出浪漫主义时期个人意志、民族风格与现实主义对肖邦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旋律、节奏、和声、织体等音乐基本要素出发,通过分析《升F大调夜曲》Op 15No 2,论述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戏剧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夜曲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清照词的戏剧性
3
作者 何时清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在宋代,宋词与戏剧之间存在着彼此借鉴、汲取艺术养分的现象。戏剧因素进入词的创作,使词具有戏剧性,更具表现力。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的创作中充分融入了戏剧性,主要体现在:词中有冲突性的戏剧情节、口语化的戏剧语言、丰富的... 在宋代,宋词与戏剧之间存在着彼此借鉴、汲取艺术养分的现象。戏剧因素进入词的创作,使词具有戏剧性,更具表现力。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的创作中充分融入了戏剧性,主要体现在:词中有冲突性的戏剧情节、口语化的戏剧语言、丰富的戏剧动作、突转的戏剧悬念等。李清照颠沛的人生经历,为其词的戏剧性提供了现实素材。她惯用寻常语度入音律,把日常化的语言融入到词句中,富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从戏剧性视角来研究李清照词,将为我们鉴赏李清照词增加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年体、双线合一与戏剧性——《河山传》艺术形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春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作为一种疏朗型写作的长篇小说文本,《河山传》在充分彰显贾平凹非同寻常概括和提炼能力的同时,也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编年体方式的自觉运用,二是一种双线合一艺术结构的营造与设定,三是戏剧性手段的适度运用。除... 作为一种疏朗型写作的长篇小说文本,《河山传》在充分彰显贾平凹非同寻常概括和提炼能力的同时,也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编年体方式的自觉运用,二是一种双线合一艺术结构的营造与设定,三是戏剧性手段的适度运用。除此之外,《河山传》在艺术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一种以不写为写的暗示性描写方式的精妙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编年体 双线合一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旋律如歌性与交响戏剧性之间不懈探索——再论施光南歌剧创作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居其宏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施光南堪称旋律大师,他的歌剧《伤逝》《屈原》体现了作曲家对歌剧之梦孜孜不倦的追寻,并在旋律如歌性与交响戏剧性之间苦苦探求中国歌剧腾飞的可行之路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当然,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所决定,两部剧作仍有若干不足,从... 施光南堪称旋律大师,他的歌剧《伤逝》《屈原》体现了作曲家对歌剧之梦孜孜不倦的追寻,并在旋律如歌性与交响戏剧性之间苦苦探求中国歌剧腾飞的可行之路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当然,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所决定,两部剧作仍有若干不足,从而给当代歌剧创作留下若干极可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光南 歌剧 旋律如歌性 交响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队》:戏剧性手法与现实主义风格的融合
6
作者 贾兵 《艺苑》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电影《三大队》在现实主义风格下融合了大量戏剧性手法。在结构上通过对首、尾段落的特殊处理方式突破了好莱坞结构模式的局限,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逻辑的真实性,打破了观众对矛盾集中性原则下刑侦故事的期待,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 电影《三大队》在现实主义风格下融合了大量戏剧性手法。在结构上通过对首、尾段落的特殊处理方式突破了好莱坞结构模式的局限,强化了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逻辑的真实性,打破了观众对矛盾集中性原则下刑侦故事的期待,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观众的共情效果。影片在情节设计上着力表现人物同环境、家庭及人物自身的内在矛盾,实现了对人物细腻情感的呈现。在戏剧性技巧使用上,《三大队》除运用发现、反转、误会、巧合等戏剧性手法之外,通过现实主义风格对零散事件写实性罗列的模式隐藏重要的情节转折铺垫,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对戏剧性手法的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队》 现实主义 戏剧性 结构 铺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困囿的戏剧性突围与范式拓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叙事新意探赜
7
作者 王洋 石彦伟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
在影视叙事图谱中,一场潜滋暗长的美学革命正悄然铺展,它不仅触动了既定艺术疆界,也挑战着观众的期待阈限,预示着一次审美范式由内而外的深刻蜕变。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以超验的诗性话语,激发了观众对于“边地”景观的憧憬与共鸣,实现... 在影视叙事图谱中,一场潜滋暗长的美学革命正悄然铺展,它不仅触动了既定艺术疆界,也挑战着观众的期待阈限,预示着一次审美范式由内而外的深刻蜕变。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以超验的诗性话语,激发了观众对于“边地”景观的憧憬与共鸣,实现诗意表现与大众感知的深度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话语 边地 审美范式 美学革命 突围 阿勒泰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f小调练习曲》戏剧性分析
8
作者 黄晓晴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李斯特钢琴作品《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中的《f小调练习曲》展现了戏剧性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戏剧性的内涵、钢琴的交响化处理手法和音乐性格的戏剧性转变。李斯特运用和弦、八度、琶音等丰富多样的技巧,以及巧妙的音区,创造出了富有戏剧... 李斯特钢琴作品《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中的《f小调练习曲》展现了戏剧性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戏剧性的内涵、钢琴的交响化处理手法和音乐性格的戏剧性转变。李斯特运用和弦、八度、琶音等丰富多样的技巧,以及巧妙的音区,创造出了富有戏剧张力和效果的音乐。通过对不同情感和氛围的表达,以及主题的变形与发展,展现了其音乐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练习曲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题材电视剧戏剧性营造策略研究——基于《乡土中国》相关概念
9
作者 敖永春 寿姚垚 《艺苑》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们以广阔的农村为背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感悟生活的窗口。戏剧性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是电视剧情节的重要特性。当下部分电视剧在戏剧性营造上存在泛娱乐化...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们以广阔的农村为背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感悟生活的窗口。戏剧性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是电视剧情节的重要特性。当下部分电视剧在戏剧性营造上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部分乡村题材电视剧在营造戏剧性时存在着戏剧冲突不足、人物形象塑造单一、剧情逻辑不够严密、缺乏深度内涵等问题。文章通过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应用于当下优秀乡村题材电视剧的戏剧性营造策略研究,总结其在戏剧性营造上的共性,以期为今后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电视剧 《乡土中国》 乡村振兴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剧性
10
作者 吴欣儒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30-33,共4页
本文从戏剧性的概念及其在所有艺术中的审美特征入手,分析了戏剧性、戏剧冲突和人物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经典作品和笔者的个人剧本创作经验,探讨了事件对剧中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影响,以及事件如何产生戏剧效果。本文比较分... 本文从戏剧性的概念及其在所有艺术中的审美特征入手,分析了戏剧性、戏剧冲突和人物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经典作品和笔者的个人剧本创作经验,探讨了事件对剧中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影响,以及事件如何产生戏剧效果。本文比较分析了戏剧冲突与“自觉意志冲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戏剧性反转”作为戏剧性生成的艺术手段在剧本创作和戏剧表达中的支撑作用。另外,笔者还重点论述了戏剧性与剧场性之间的异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性 戏剧冲突 事件 意志冲突 戏剧性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第歌剧合唱《荣耀归于埃及》的宏大戏剧性建构
11
作者 魏扬 《歌剧》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四幕歌剧《阿依达》是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为庆祝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而委约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作品,剧本由意大利剧作家安东尼奥·基斯兰佐尼和法国剧作家卡米埃·洛克勒根据法国考古学家奥古斯特... 四幕歌剧《阿依达》是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为庆祝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而委约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作品,剧本由意大利剧作家安东尼奥·基斯兰佐尼和法国剧作家卡米埃·洛克勒根据法国考古学家奥古斯特·马里埃特的四页文学大纲改编而成,1871年在埃及首都开罗首演。“《阿依达》的情节虽然有点程式化,但条理清晰。它的戏剧性结构的核心是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与压迫、强权势力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是威尔第所有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①其第二幕第二场中合唱《荣耀归于埃及》是人们欢迎埃及大军和统帅拉达梅斯凯旋时所唱,戏剧时间是公元前1230年古埃及法老王时期,戏剧地点位于埃及底比斯城门凯旋仪式会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 《阿依达》 苏伊士运河 合唱 奥古斯特 赛义德 戏剧性结构 底比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尔夫小说中的艺术感染力:戏剧性与音乐美的融合
12
作者 李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40,共6页
20世纪是英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个时期,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20世纪是英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个时期,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长久以来在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伍尔夫如何运用音乐美和戏剧性的元素,使其小说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伍尔夫的几部代表作品,探讨她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并阐述这些元素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读者感受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同时也为研究英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小说 戏剧性 音乐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音乐的戏剧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桂香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9-86,共8页
威尔第歌剧杰作《奥赛罗》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戏剧性特征,却鲜有文论对之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整合前人关于"戏剧性"、"音乐的戏剧性"及"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意涵的基础上,从音乐的戏剧性功能、戏剧性路径... 威尔第歌剧杰作《奥赛罗》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戏剧性特征,却鲜有文论对之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整合前人关于"戏剧性"、"音乐的戏剧性"及"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意涵的基础上,从音乐的戏剧性功能、戏剧性路径以及戏剧性成效三个角度考察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音乐的戏剧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 戏剧性功能 戏剧性路径 戏剧性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戏剧性在杂技创作中的构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天杨 《杂技与魔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新时代文化发展下,艺术形式不断更新迭代。此态势下杂技要保持自身独特的艺术形态,就需要在艺术表现力上拓展更加广阔的维度。戏剧性的融入是杂技艺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杂技工作者在舞台上不断融入戏剧表达进行艺术探索,... 新时代文化发展下,艺术形式不断更新迭代。此态势下杂技要保持自身独特的艺术形态,就需要在艺术表现力上拓展更加广阔的维度。戏剧性的融入是杂技艺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杂技工作者在舞台上不断融入戏剧表达进行艺术探索,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戏剧表达出人意料的特性和对观者兴趣上的启发,会帮助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艺术 艺术探索 艺术表现力 戏剧性 戏剧表达 艺术形态 出人意料 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性之于舞剧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15
作者 李天翼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275-291,368,369,共19页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对于音乐、美术、舞蹈等一般艺术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批评,“戏剧性”都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在世界戏剧史上,那些堪称经典的戏剧作品,无一不具有极强的戏...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对于音乐、美术、舞蹈等一般艺术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批评,“戏剧性”都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在世界戏剧史上,那些堪称经典的戏剧作品,无一不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因此,使作品具备较强的戏剧性,是戏剧创作人员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对舞剧艺术来说也同样如此。在舞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艺术理念的突破和创作手法的创新,都是对舞剧艺术“戏剧性”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戏剧性不仅使舞剧的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也在提升着舞剧的舞台艺术呈现效果。舞蹈艺术虽然有自成体系的审美原则,但戏剧性的加入,赋予了舞蹈更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和更深入的艺术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性 舞剧 语言 意象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讽刺又不很显露”:《孔乙己》中的戏剧性反讽书写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娴景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6期68-70,共3页
《孔乙己》这篇小说“讽刺又不很显露”的特点体现了鲁迅对戏剧性反讽的运用。隐含作者通过挖掘不可靠的小伙计“我”与自身的差异,藏于叙述者身后否定看客陋行;通过控制自身与叙述者、读者的距离,开拓出对国民性问题更为宽阔的反思空间... 《孔乙己》这篇小说“讽刺又不很显露”的特点体现了鲁迅对戏剧性反讽的运用。隐含作者通过挖掘不可靠的小伙计“我”与自身的差异,藏于叙述者身后否定看客陋行;通过控制自身与叙述者、读者的距离,开拓出对国民性问题更为宽阔的反思空间,使小说不流于痛骂与眼泪。戏剧性反讽体现着鲁迅小说叙事技巧的现代化与思想情感的复杂化倾向,是探索《孔乙己》艺术风格的重要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性反讽 不可靠叙述 审美距离 《孔乙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团体肖像画的戏剧性表征——以李格尔《荷兰团体肖像画》为中心
17
作者 左漪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6,共8页
李格尔在《荷兰团体肖像画》中认为,团体肖像画是荷兰艺术意志的集中体现,他使用了“意志、情感和注意”“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等几个概念来阐明这一主题。团体肖像画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目标是对注意的描... 李格尔在《荷兰团体肖像画》中认为,团体肖像画是荷兰艺术意志的集中体现,他使用了“意志、情感和注意”“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等几个概念来阐明这一主题。团体肖像画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目标是对注意的描绘,并与画外的观者建立起联系。在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最成熟的戏剧—小说时期,伦勃朗就是运用戏剧性元素将团体肖像画推至顶峰的荷兰艺术意志的最佳代言人。通过《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布商行会的样品检验师》这三幅作品,伦勃朗实现了荷兰艺术意志的最高理想:在时间与空间中统一内部一致性与外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戏剧性 伦勃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剧《沙皇的新娘》的戏剧性分析与对俄罗斯音乐学派的影响
18
作者 陈闻起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歌剧《沙皇的新娘》是利姆斯基-科萨科夫甚至于俄罗斯歌剧历史上一部里程碑作品,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利姆斯基-科萨科夫作为强力集团的一员以及米彼贝利亚列夫集团的领导人,为俄罗斯音乐学派的推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 歌剧 《沙皇的新娘》 戏剧性 俄罗斯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夜游景观照明的戏剧性表达——兼议舞台灯光创作领域的拓展
19
作者 马天舟 张俊岭 +1 位作者 张信 刘岩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5期114-120,共7页
夜游观灯活动古已有之,经过历史的厚积和文化的浸润,形成了一项以“灯”为媒的民俗文化活动。温故方能知新,当代夜游景观照明继承了古代灯景的表现形式又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了戏剧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引入“戏剧性表... 夜游观灯活动古已有之,经过历史的厚积和文化的浸润,形成了一项以“灯”为媒的民俗文化活动。温故方能知新,当代夜游景观照明继承了古代灯景的表现形式又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了戏剧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引入“戏剧性表达”这一概念,旨在探讨文旅夜游景观照明如何在舞台灯光创作理念、设计元素、表现形式的影响下进行着戏剧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夜游 景观照明 舞台灯光 戏剧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乐府叙事诗的戏剧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忠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9-14,共6页
汉乐府叙事诗的戏剧性阮忠众所周知,早期艺术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①,反映出来的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很晚才脱离一种混沌状态,使各自有自己的发展趋向。然而,在戏剧里,它们又常常交... 汉乐府叙事诗的戏剧性阮忠众所周知,早期艺术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①,反映出来的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很晚才脱离一种混沌状态,使各自有自己的发展趋向。然而,在戏剧里,它们又常常交织在一起。戏剧对于多种艺术的兼包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系府 叙事诗 戏剧性背景 戏剧性时刻 戏剧性独语 戏剧性对话 汉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