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退火对H13钢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明强 赵英利 +5 位作者 李素芳 梁佳 王超 徐军君 王建强 赵峥嵘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4,共4页
采用OM、SEM等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H13钢铸态组织和扩散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H13钢电渣锭的铸态组织为粗大马氏体+贝氏体+液析碳化物,枝晶间和晶界处分布着高熔点液析碳化物和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存在严... 采用OM、SEM等微观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H13钢铸态组织和扩散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成分偏析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H13钢电渣锭的铸态组织为粗大马氏体+贝氏体+液析碳化物,枝晶间和晶界处分布着高熔点液析碳化物和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和成分偏析。随着扩散退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碳化物逐渐回溶到基体中,枝晶内的碳化物溶解速度和元素扩散速度明显快于枝晶间和晶界处,会优先达到成分均匀性要求。在1240℃进行扩散退火时,枝晶间的大尺寸二次碳化物几乎全部回溶到基体中,晶界处的高熔点液析碳化物数量明显减少,仅残存少量未完全溶解的小颗粒液析碳化物。从节能和提高成材率方面考虑,建议H13钢较佳的扩散退火工艺为1240℃×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扩散退火 显微组织 成分偏析 液析碳化物
原文传递
TA19钛合金铸锭成分偏析研究
2
作者 陆琪 孟庆通 +1 位作者 闵新华 石磊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TA19钛合金铸锭采用VAR的方式进行制造。对不同熔速和水冷流量条件下∅700 mm成品铸锭的成分偏析缺陷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实物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熔炼过程及偏析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熔池形状影响着铸锭的成分分布:熔速越... TA19钛合金铸锭采用VAR的方式进行制造。对不同熔速和水冷流量条件下∅700 mm成品铸锭的成分偏析缺陷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实物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熔炼过程及偏析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熔池形状影响着铸锭的成分分布:熔速越低,熔池深度越浅,偏析深度越浅;水冷流量越大,熔池范围越窄,偏析范围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9钛合金铸锭 成分偏析 熔速 水冷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金属成形定向凝固显微组织及成分偏析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冯莉萍 黄卫东 +2 位作者 李延民 杨海欧 林 鑫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1-506,共6页
利用高温合金Rene95粉末在镍基高温合金基材上进行激光多层涂覆,研究熔覆层中凝固显微组织的生长特性,基于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化理论的分析,证实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组合,可获得具有良好取向的单道多层、多道搭接多层定向凝固涂层和圆环的... 利用高温合金Rene95粉末在镍基高温合金基材上进行激光多层涂覆,研究熔覆层中凝固显微组织的生长特性,基于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化理论的分析,证实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组合,可获得具有良好取向的单道多层、多道搭接多层定向凝固涂层和圆环的定向凝固试样,涂层内部的定向凝固柱状枝晶组织细密,枝晶一次间距为5-30μm,二次臂很小或者完全退化,涂层内无明显的成分偏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金属成形定向凝固 显微组织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单晶镍基合金成分偏析和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田素贵 李秋阳 +4 位作者 郭忠革 薛永超 曾征 舒德龙 谢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8-677,共10页
通过对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合金枝晶干/间区域进行成分分析、蠕变性能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固溶温度对一种无Re单晶镍基合金成分偏析和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合金中枝晶干/间区域具有不同的偏析程度,随固溶温... 通过对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合金枝晶干/间区域进行成分分析、蠕变性能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固溶温度对一种无Re单晶镍基合金成分偏析和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合金中枝晶干/间区域具有不同的偏析程度,随固溶温度提高,元素偏析程度降低,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和延长蠕变寿命。800℃蠕变期间,合金中γ′相仅形成串状结构,未形成完全筏状组织。合金在中温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剪切γ′相,其中,在基体中发生大量位错的单取向、双取向滑移,可产生形变硬化作用,阻碍位错运动,加之γ′/γ两相共格界面的应力场作用,可抑制位错剪切进入γ′相,是使合金在稳态蠕变期间保持较低应变速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成分偏析 固溶热处理 蠕变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A法工艺参数对半固态5083合金组织及成分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文华 刘允中 +1 位作者 刘丘林 李凤仙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3-826,共4页
采用大挤压比热挤压为预变形方式的SIMA法制备了5083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挤压比、等温热处理温度与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半固态坯料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SEM和能谱线扫描分析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对5083铝合金主要元素成分偏析的... 采用大挤压比热挤压为预变形方式的SIMA法制备了5083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了挤压比、等温热处理温度与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半固态坯料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SEM和能谱线扫描分析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对5083铝合金主要元素成分偏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MA法制备5083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微观组织受工艺参数影响较大,当挤压比为17.36,等温温度为605~610℃,保温时间为15~20min时,可以获得较理想的5083半固态坯料。另外,5083铝合金中Mn元素的分布基本不受等温热处理温度影响,但Al、Mg元素的分布受温度影响较大,等温温度越高,偏析越严重;在晶界处偏析的低熔点相主要由Mg元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A法 5083铝合金 半固态 显微组织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磁场对Pb-Sn合金成分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楠 赵倩 +5 位作者 房灿峰 韩彦博 郭建设 侯晓光 邢清源 张兴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1-1737,共7页
测试分析新型电磁搅拌器内螺旋磁场和旋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和作用规律,研究螺旋磁场对Pb-80%Sn过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与无磁场和旋转磁场条件下合金凝固组织的形貌特征及成分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螺旋磁场... 测试分析新型电磁搅拌器内螺旋磁场和旋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和作用规律,研究螺旋磁场对Pb-80%Sn过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与无磁场和旋转磁场条件下合金凝固组织的形貌特征及成分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螺旋磁场相比于旋转磁场可以在铸锭内部更大区域内形成均匀搅拌,更易于破碎和细化枝晶组织,既能促进椭球或球状晶的生成,又能更好地改善宏观偏析;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初生相晶粒尺寸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当励磁电流为125A时,旋转磁场和螺旋磁场细化晶粒的效果最好;继续增大电流,晶粒产生粗化;螺旋磁场可基本消除成分偏析,并在较小励磁电流(100A)下达到采用旋转磁场(125A)时的最佳搅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80%Sn过共晶合金 成分偏析 螺旋磁场 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共晶铝硅合金成分偏析的遗传现象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双寿 李培杰 +3 位作者 曾大本 梁锦福 马志俊 魏玉景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4-236,共3页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亚共晶铝硅合金在熔化过程中Si、Ti含量的变化 ,研究和分析了合金成分偏析产生的原因及其遗传过程。结果表明 ,合金锭成分偏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l Ti中间合金对亚共晶铝硅合金没有明显的细化作用 ,这种成分偏析现象存...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亚共晶铝硅合金在熔化过程中Si、Ti含量的变化 ,研究和分析了合金成分偏析产生的原因及其遗传过程。结果表明 ,合金锭成分偏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l Ti中间合金对亚共晶铝硅合金没有明显的细化作用 ,这种成分偏析现象存在于整个熔化过程并遗传到最终铸件 ;塔式熔铝炉难以消除这种遗传现象。要消除这种遗传现象 ,合金锭不仅要成分合格 ,而且要有均匀分布的组织和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共晶铝硅合金 成分偏析 金属遗传现象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加压铝合金的宏观组织与成分偏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万里 加藤锐次 野村宏之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研究了两种不同凝固特性的铝合金在局部加压条件下的宏观组织与成分偏析。结果表明:加压使加压杆周围的组织细化,糊状凝固特性的AC4B合金中等轴晶晶粒比层状凝固的ADC12细小。铜的成分分析显示AC4B合金易在加压杆下方形成负偏析;且离加... 研究了两种不同凝固特性的铝合金在局部加压条件下的宏观组织与成分偏析。结果表明:加压使加压杆周围的组织细化,糊状凝固特性的AC4B合金中等轴晶晶粒比层状凝固的ADC12细小。铜的成分分析显示AC4B合金易在加压杆下方形成负偏析;且离加压杆端面越近,偏析程度越大。ADC12合金仅在加压杆圆柱面下方5mm处有轻微的负偏析,其偏析程度不受加压开始时间的影响。与形成的负偏析相对应,在加压杆圆柱面周围则形成了正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加压 压铸 铝合金 宏观组织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在连铸板坯成分偏析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克杰 李维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利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可对金属材料中大面积范围内化学成分及分布状态进行快速定量统计分析这一技术特征,对连铸板坯全截面上碳、锰元素的宏观偏析及分布状态进行了定量统计研究。采用化学成分的含量偏析、最大偏析度、统计偏析... 利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可对金属材料中大面积范围内化学成分及分布状态进行快速定量统计分析这一技术特征,对连铸板坯全截面上碳、锰元素的宏观偏析及分布状态进行了定量统计研究。采用化学成分的含量偏析、最大偏析度、统计偏析度、统计符合度等指标,讨论了偏析特征和偏析分布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碳、锰偏析产生的重点部位是板宽中心和1/4处,且内弧偏析重于外弧;偏析的分布状态可归纳为三种分布状态,即点、线、面偏析。此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控制连铸板坯的质量和监控连铸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连铸板坯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铜铅合金成分偏析的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诸小丽 王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75,共2页
为了解决粉末冶金制作铜铅合金过程中存在的由于两元素互不相溶导致的严重成分偏析,从而影响合金组织与性能的问题,采用添加均质剂的方法对合金进行了均质化处理,并对其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合金中的铜和铅达到较... 为了解决粉末冶金制作铜铅合金过程中存在的由于两元素互不相溶导致的严重成分偏析,从而影响合金组织与性能的问题,采用添加均质剂的方法对合金进行了均质化处理,并对其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合金中的铜和铅达到较好的互溶效果,从而获得均匀、致密的显微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合金 成分偏析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铸Ti-Zr-Ni准晶棒的成分偏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火根 吴江 +2 位作者 张鹏程 白彬 董闯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4-1497,共4页
探讨了铸态Ti-Zr-Ni准晶的成分偏析问题。通过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6个名义成分为Ti40Zr40Ni20的φ3mm圆柱状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与能谱分析分别对样品底端和顶端的相结构与成分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都形成... 探讨了铸态Ti-Zr-Ni准晶的成分偏析问题。通过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6个名义成分为Ti40Zr40Ni20的φ3mm圆柱状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与能谱分析分别对样品底端和顶端的相结构与成分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都形成了近单一的二十面体准晶相,最长的准晶样品达到40mm。它们都存在明显的宏观成分偏析,其中Ni易于在样品的底端富集,而Ti在顶端富集,这属于比重偏析;而Zr的偏析与工艺控制有关,可通过改善工艺消除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晶 成分偏析 吸铸法 Ti—Zr-N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偏析严重的12CrNi2MnCu铸钢冷脆转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钢 杨澍 姚润钢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77,共4页
采用系列温度动态撕裂试验、断口分析和金相分析,并结合断裂力学研究了成分偏析严重的12CrN i2MnCu铸钢的冷脆转变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铸钢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动态撕裂能普遍较低,但仍表现出冷脆转变特性。试验温度高于冷脆转变温度时,... 采用系列温度动态撕裂试验、断口分析和金相分析,并结合断裂力学研究了成分偏析严重的12CrN i2MnCu铸钢的冷脆转变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铸钢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动态撕裂能普遍较低,但仍表现出冷脆转变特性。试验温度高于冷脆转变温度时,裂纹以沿脆化的一次晶晶界扩展为主,形成脆性的沿晶断裂;试验温度低于冷脆转变温度时,裂纹以在冷脆的晶内扩展为主,形成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Ni2MnCu铸钢 成分偏析 冷脆转变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小方坯连铸生产45#钢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永刚 陈煜 +1 位作者 王玉刚 迟桂友 《河南冶金》 2007年第5期11-12,28,共3页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小方坯连铸生产45#钢低倍组织和碳成分偏析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表明,经过电磁搅拌后,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结晶组织更加致密;铸坯碳成分偏析程度在外弧侧比内弧侧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降低连铸钢水过热度、适度提高搅拌...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小方坯连铸生产45#钢低倍组织和碳成分偏析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表明,经过电磁搅拌后,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结晶组织更加致密;铸坯碳成分偏析程度在外弧侧比内弧侧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降低连铸钢水过热度、适度提高搅拌电流和搅拌频率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电磁搅拌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加压铝合金的成分偏析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14
作者 万里 加藤锐次 野村宏之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实验研究两种不同凝固特性的铝合金在局部加压工艺下的成分偏析现象。采用ICP法分析不同位置元素Cu的含量,结果表明:糊状凝固特性的合金AC4B易在加压杆下方15mm处形成较严重的负偏析,离加压杆越远,偏析越轻。层状凝固特性的ADC12仅在加... 实验研究两种不同凝固特性的铝合金在局部加压工艺下的成分偏析现象。采用ICP法分析不同位置元素Cu的含量,结果表明:糊状凝固特性的合金AC4B易在加压杆下方15mm处形成较严重的负偏析,离加压杆越远,偏析越轻。层状凝固特性的ADC12仅在加压杆圆柱面下方5mm处有轻微的负偏析,同时加压杆圆柱面周围则形成了正偏析。AC4B中加压开始时间较早或较晚时,产生的偏析较轻。而ADC12中偏析程度几乎不受加压开始时间的影响。偏析的生成是因为局部加压使枝晶间的残余金属液产生局部流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压力铸造 成分偏析 局部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中碳锰钢圆坯成分偏析的影响
15
作者 宋景凌 刘全胜 +2 位作者 付剑 杨泽世 薛波涛 《工业加热》 CAS 2019年第1期32-34,共3页
研究调整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搅拌方式对Φ250mm规格37Mn/1、Φ280mm规格37Mn/2连铸圆坯成分偏析的影响,采用直读光谱仪对不同炉次铸坯不同位置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380A、8S→3S→8S交替搅拌方式,铸坯的碳含量成分偏... 研究调整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搅拌方式对Φ250mm规格37Mn/1、Φ280mm规格37Mn/2连铸圆坯成分偏析的影响,采用直读光谱仪对不同炉次铸坯不同位置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380A、8S→3S→8S交替搅拌方式,铸坯的碳含量成分偏析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中碳锰钢 连铸圆坯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大规格铸锭成分偏析行为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道芬 陈送义 +2 位作者 余芳 陈康华 刘德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1-2459,共9页
采用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d 1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光谱仪、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大铸锭成分偏析现象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方向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波动较大,... 采用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d 1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光谱仪、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大铸锭成分偏析现象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方向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波动较大,导致主合金元素产生严重的宏观偏析,从而促使中心部非平衡结晶相Al2Cu数量较多且枝晶粗大,愈往边部非平衡结晶相数量逐渐减少,枝晶也呈减薄趋势。经多级均匀化和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后,(2/3~5/6)半径处综合性能最优,轴向和径向性能基本一致,强度分别为420 MPa、323 MPa,伸长率为8.7%,切向强度分别为448 MPa、343 MPa,伸长率为11.0%。从边部到中心部,2219合金的拉伸断裂由韧性断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脆性断裂为主。可见,由于凝固速度造成的大铸锭的偏析现象可以通过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手段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格铸锭 2219合金 成分偏析 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0.96)Zn_(0.04)Te单晶生长及晶体成分偏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嵬 李宇杰 +1 位作者 郭喜平 介万奇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5-418,共4页
采用常规Bridgman法和ACRT-B法进行Cd0.96Zn0.04Te晶体生长实验结果表明:ACRT产生的强迫对流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倒壁形核,有利于获得大的晶体;ACRT的加入提高了有效分凝系数keff,使其向平衡分凝系数keq趋近,导致轴向的偏折增大。
关键词 ACRT法 CZT 单晶生长 红外探测器 晶体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钢轨钢成分偏析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青阳 张瑞杰 +4 位作者 郑春雷 何建中 李艳国 王明明 张福成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3-22,共10页
以实际使用的含有成分偏析带的贝氏体钢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贝氏体钢在不同偏析角度下磨损性能的变化及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钢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基体局部在较大... 以实际使用的含有成分偏析带的贝氏体钢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贝氏体钢在不同偏析角度下磨损性能的变化及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钢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基体局部在较大摩擦力的作用下会沿着磨损方向整体剥离,形成鱼鳞状纹理;随着载荷的增大,在磨损表面和纵截面亚表层会产生了大面积的剥离坑,同时还有大量的微裂纹形成;在不同偏析角度下贝氏体钢表现出不同的耐磨性能,在偏析位置为90°时,磨损失重速率显著增大,磨损量较大,符合铁路尤其是曲线段晃车抖车导致的磨损量增加的现象,而在偏析位置为45°时磨损量最少,表现出最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轨钢 成分偏析 偏析角度 磨损机理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坯连铸GCr15SiMn的成分偏析和接触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俞峰 陈兴品 +3 位作者 杜松林 王存宇 汪开忠 曹文全 《特殊钢》 2022年第6期13-20,共8页
利用金属原位分析技术和钻孔化学分析方法对高淬透性轴承钢GCr15SiMn的Φ450 mm连铸圆坯和Φ130 mm圆钢的C、Si、Mn、Cr元素横截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推力片式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了材料的接触疲劳寿命测试。结果表明:GCr15SiMn连... 利用金属原位分析技术和钻孔化学分析方法对高淬透性轴承钢GCr15SiMn的Φ450 mm连铸圆坯和Φ130 mm圆钢的C、Si、Mn、Cr元素横截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推力片式接触疲劳试验机进行了材料的接触疲劳寿命测试。结果表明:GCr15SiMn连铸圆坯C元素的偏析倾向较大,易产生中心正偏析,而Cr、Si、Mn元素的偏析倾向较小。通过采取稳定低过热度浇铸、三段强电磁搅拌等措施,铸坯的中心碳偏析得以改善。采用(1240±20)℃×5 h高温扩散、初轧首道次变形量≥90 mm大变形轧制的Φ130 mm圆钢的碳偏析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试验钢在5.3GPa高应力负载下的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_(10)达到3.58×10^(6)次,接近电渣重熔钢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坯连铸 高淬透性轴承钢 GCr15SiMn 成分偏析 接触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金铂合金的成分偏析调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劲松 胡锐 罗贤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17,共9页
金铂合金以高密度、高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超低剩磁矩和磁化率在航空领域中作为验证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金铂合金制备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采用高频感应炉和喷铸两种工艺制备... 金铂合金以高密度、高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超低剩磁矩和磁化率在航空领域中作为验证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金铂合金制备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采用高频感应炉和喷铸两种工艺制备金铂合金样品,通过多道次轧制并结合固溶工艺研究金铂合金的成分偏析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高频感应炉制备的金铂合金成分偏析较为严重,喷铸工艺成功实现对金铂合金成分偏析的调控,通过EDS能谱分析发现喷铸工艺较感应熔炼工艺可将成分偏差由20%控制为1%。随后利用Anasys fluent计算模拟得到金铂合金两种不同制备工艺下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及溶质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偏析 金铂合金 有限元模拟 溶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