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举措推进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 被引量:16
1
作者 孔福仙 冯晴 +2 位作者 郑悦 林彩霞 李春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对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成效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举措包括工作人员多角色扮演机制建立、献血流程优化无缝对接、献血服务规范专人整体护理、人性化的献血后延伸服务机制建设、精准招募和预约献血... 目的对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成效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举措包括工作人员多角色扮演机制建立、献血流程优化无缝对接、献血服务规范专人整体护理、人性化的献血后延伸服务机制建设、精准招募和预约献血实施、多种关爱激励保留机制建立、量化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及开展多项目的创新和研究等,对2012—2016年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献血量,新增成分献血人数、人次,当年重复献血人数、人次,流失成分献血人数、流失比例和血液检测结果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由3 333人增加至4 268人,构成比由41.7%上升至67.5%(P〈0.001),固定献血人次由9 798人次增加至18 641人次,构成比由66.5%上升至89.4%(P〈0.001),固定献血量由13 605.8 U增加至28 195.6 U,构成比由69.0%上升至91.6%(P〈0.001);新增成分献血者固定献血人次由1 178人次增加至2 578人次,构成比由17.6%上升至45.0%(P〈0.001);1年内献血3次以上的成分献血人次由7 112人次增加至15 599人次,构成比由48.2%上升至74.8%(P〈0.001);成分献血流失人数由4 767人下降至3 348人,构成比由64.3%下降至51.7%(P〈0.001);成分献血初筛合格率由71.1%上升至85.5%(P〈0.001),血液检测合格率由99.11%上升至99.64%(P〈0.001)。结论多措并举的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实施是保障机采血小板稳步增长,提供安全、充足血液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成分献血者 血液安全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促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成分献血者固定队伍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嵘 李莹 +3 位作者 黄会青 陈卫红 谢锡海 王彦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88-89,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对献血认知程度的加深,单采成分血献血在无偿献血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同时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加入到固定单采成分血捐献队伍中来。笔者通过对本中心2007~2009年度内固定单采成分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对献血认知程度的加深,单采成分血献血在无偿献血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同时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加入到固定单采成分血捐献队伍中来。笔者通过对本中心2007~2009年度内固定单采成分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借鉴,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 固定 单采成分献血者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成分献血者现况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蔡莉 冯晨晨 殷晶晶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2-844,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分献血者现况、献血动机及影响其捐献成分血的因素等,以寻求有效提高成分献血者招募、保留力度的方法。方法设计了《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者调查问卷》,对在本中心的成分献血者进行随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分献血者现况、献血动机及影响其捐献成分血的因素等,以寻求有效提高成分献血者招募、保留力度的方法。方法设计了《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者调查问卷》,对在本中心的成分献血者进行随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在调查群体中较低学历层次占74%。2)在献血动机中70.8%人选择"个人性格(助人、奉献爱心)、信仰等"。3)40.9%献血者是通过"同学(事)、朋友或家人介绍"参加成分献血。4)只有22.5%献血者知道"献血前如有危险行为或信息填写有误的处理方法"。5)工作人员态度(55.9%)、预约献血(62.6%)、安全(74.9%)、服务态度(60.5%)及献血环境(78.4%)等成为影响自愿捐献成分血的重要因素。6)70.1%的献血者献血后首要关注"捐献血小板的检测结果"。结论献血者现状、献血动机、对献血的认知、献血全过程的感受、关注重点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成分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和持久程度。在整个成分献血过程中,应做好细致的献血服务、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工作;加强成分献血宣传力度,争取得到更多高素质固定献血者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者 献血动机/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孔福仙 冯晴 +4 位作者 孔福珠 黄晓华 骆海燕 廖蓉仙 郑悦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设计并评价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基层采供血机构健康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次成分献血者2 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宣教。比... 目的设计并评价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基层采供血机构健康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初次成分献血者2 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宣教。比较2组献血者的一般情况,路径实施前后成分献血知识知晓率,2组献血者的固定、重复献血人数、人次和献血频次等。结果 2组献血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实施前后献血者成分献血知识知晓率由26.3%上升为84.3%(P<0.01);观察组、对照组固定献血人数比例分别为40.2%、26.7%(P<0.01);固定献血人次比例分别为79.2%、66.4%(P<0.01);观察组总献血频次3.8次、固定献血者献血频次7.4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次和6.4次。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路径符合初次成分献血者健康教育需求,在献血者保留、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中有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成分献血者 健康教育路径 固定献血者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管理对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小旦 李改军 崔艳红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管理对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留率的影响。方法:对固定成分献血者利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管理,分析该方法对于队伍保留率的效果。结果:采用微信平台进行标准化管理后,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留率显著提升,...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管理对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留率的影响。方法:对固定成分献血者利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管理,分析该方法对于队伍保留率的效果。结果:采用微信平台进行标准化管理后,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留率显著提升,两组固定成分献血者2020年2月-2021年1月队伍保留率均低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但试验组单采血小板队伍平均保留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固定成分献血者使用微信平台进行标准化管理,献血者队伍的保留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标准化管理 固定成分献血者 队伍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招募流失的成分献血者效果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莉 冯晨晨 谢珊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了解成分献血者的流失原因,评估再次电话招募的效果。方法对流失的1 467位成分献血者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其不再捐献的原因并动员其再次献血,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者总流失率为46.1%,年平均... 目的了解成分献血者的流失原因,评估再次电话招募的效果。方法对流失的1 467位成分献血者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其不再捐献的原因并动员其再次献血,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者总流失率为46.1%,年平均流失率为29.7%。流失原因主要有电话失联、在外地、没时间、不想献等。共有209(14.2%)位献血者经电话沟通同意再次捐献,但最终成功捐献的人数为87人(5.9%),且流失时间越长,再次成功捐献的比率越低。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成分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献血的满意度,保持与献血者的适度联系与沟通,不断改进献血服务工作,建立一支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成分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者 流失 招募 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预约”模式在创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欢 陈秋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7期2516-251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预约”模式在创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该中心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主动预约”模式在创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该中心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即等献血者主动上门;观察组采用“主动预约”模式进行招募,统计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采集量、保留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采集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分献血者人数由15634人减少至14395人;次数由25156人次增加至37945人次;采集量由34502U增加至52337U;保留率由16.96%上升至35.85%;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采集量比例分别由19.27%上升至36.96%,47.42%上升至73.53%,50.27%上升至7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预约”模式是创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预约 成分献血 固定成分献血者 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后跟踪回访对保留固定成分献血者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3018-3019,共2页
目的总结湖北省十堰市中心血站2009~2011年的成分献血后跟踪回访工作,分析其对保留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数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2011年成分献血后跟踪回访服务方式进总结,分析不同的献血后跟踪回访项目对献血者的影响。结果 2010年和2... 目的总结湖北省十堰市中心血站2009~2011年的成分献血后跟踪回访工作,分析其对保留固定无偿成分献血者数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2011年成分献血后跟踪回访服务方式进总结,分析不同的献血后跟踪回访项目对献血者的影响。结果 2010年和2011年的献血后回访比率分别是13.23%和30.30%。新招募和检验结果合格的献血者发展为固定献血者的比率由2010年的27.55%增加到2011年的48.63%。结论献血后跟踪回访是扩大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血液及时供应的一个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访 成分献血者 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成分献血者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9
作者 叶俊 李春燕 +1 位作者 郭峻峰 郑悦 《医药前沿》 2022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对杭州市固定成分献血人群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了解固定成分献血者人群心肺复苏(CPR)认知和对CPR培训的需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成分献血次数≥6次的固定成分献血者632人为调查对象,对既往CPR培训情况,CPR急救技能... 目的:对杭州市固定成分献血人群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了解固定成分献血者人群心肺复苏(CPR)认知和对CPR培训的需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成分献血次数≥6次的固定成分献血者632人为调查对象,对既往CPR培训情况,CPR急救技能知晓情况,CPR培训意愿等进行调查。结果:632人中391人参与问卷调查,参与率61.9%,完整作答有效问卷364份,回收有效率93.1%。123人有既往培训史,培训率为33.79%;既往接受过培训的献血者CPR知识知晓率为56.9%~87.0%;未接受过培训的献血者知晓率为8.3%~45.2%,各项知识点的知晓率均有显著差异。350人有培训意愿,比例为96.1%。304人有对陌生人施救意愿,比例为83.5%,结论:杭州市固定成分献血者中CPR培训率和知晓率均较低,CPR培训和对陌生人施救意愿强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固定成分献血者CPR培训的力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成分献血者 心肺复苏 培训 志愿服务 认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
10
作者 褚新建 王琳 刘孟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7期138-140,共3页
由于在止血、凝血以及各种肿瘤的放、化疗方面血小板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最近几年内临床用血量呈现为持续增加。近几年来,成分献血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宣传、招募单采成分献血者的力度逐渐加大。但是受到对献血者健康状况要... 由于在止血、凝血以及各种肿瘤的放、化疗方面血小板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最近几年内临床用血量呈现为持续增加。近几年来,成分献血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宣传、招募单采成分献血者的力度逐渐加大。但是受到对献血者健康状况要求较高,采血用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的过程存在很大的推进难度。现该站为积极推进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及保留工作,特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得以下论述。该研究首先介绍了现阶段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招募和保留措施,最后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成分献血者 招募工作 保留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保留初次成分献血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进 宋毅 胡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75-876,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成分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及其保留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俐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固定献全血者、血站员工、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免费体检者、病人亲属中开展招募工作;采取营造温馨、整洁、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重视献血者的回访和定期举办联谊活动等措施,使机采成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固定献全血者、血站员工、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免费体检者、病人亲属中开展招募工作;采取营造温馨、整洁、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重视献血者的回访和定期举办联谊活动等措施,使机采成分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保证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 成分献血者 招募 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血站全血献血者向成分献血者转换的现状与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庆武 王海弘 +2 位作者 肖玉华 刘肖云 闫爱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3-583,共1页
随着单采成分血临床用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El益突出,单靠宣导式招募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我们从调查单采成分者人群分布人手,抓住重点人群,依托全血招募为平台,实施了从采前动员到采后询访的一整套单采成分招募方案,对单采... 随着单采成分血临床用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El益突出,单靠宣导式招募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我们从调查单采成分者人群分布人手,抓住重点人群,依托全血招募为平台,实施了从采前动员到采后询访的一整套单采成分招募方案,对单采成分招募长效机制的建设和献血队伍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献血者 成分献血者 重点人群 转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成分献血者电话招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春玲 邹秀玲 任武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第4期96-97,共2页
根据AIDET标准沟通方式的5个步骤,设计并建立AIDET沟通模板,对成分献血者电话招募用语进行详细描述和示范,提高了招募成功率,更好地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
关键词 AIDET 沟通 电话招募 成分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血液成分献血者招募与优质服务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闽苓 罗春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1期232-233,共2页
做好机采血液成分献血动员是保障高纯度、大剂量血液成分供应和安全的基础,无偿机采血液成分献血者的招募与服务更是在其中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做好机采血液成分献血者招募与服务工作,一是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开展深入细致的宣... 做好机采血液成分献血动员是保障高纯度、大剂量血液成分供应和安全的基础,无偿机采血液成分献血者的招募与服务更是在其中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做好机采血液成分献血者招募与服务工作,一是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普及机采血液成分无偿献血的知识和政策;二是做好献血者交流和沟通,缓解紧张感;三是运用专业技能,做好献血者护理;四是做好献血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献血者享受应有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成分献血者 机采 招募 护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成分献血者招募工作之浅谈
16
作者 刘然 苏啸剑 刘炎瓒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266-267,共2页
探讨招募机采成分献血者的各项措施,高质、高效的保留机采成分献血者,以便更好的满足临床血液供应。
关键词 机采成分献血者 招募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献血者静脉穿刺前评估减少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7
作者 李小娟 谢英 《甘肃医药》 2012年第2期145-146,共2页
通过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2100名成分献血者的血管进行穿刺前评估,根据血管情况进行分级,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针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穿刺后护理,血小板采集过程中,认真巡视和观察献血者,以防针头脱出... 通过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2100名成分献血者的血管进行穿刺前评估,根据血管情况进行分级,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针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穿刺后护理,血小板采集过程中,认真巡视和观察献血者,以防针头脱出或扎破血管,保持管路通畅。有效降低静脉穿刺部位出现青紫、淤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献血员下次再来捐献,保证充足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者 静脉穿刺 献血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例固定成分献血者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超怡 魏蓓 《常州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固定成分献血者健康体检结果,了解常州地区固定成分献血者身体现状,为进一步实施成分献血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1年常州地区年均成分献血10次以上并且接受健康体检的21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体检指... 目的分析固定成分献血者健康体检结果,了解常州地区固定成分献血者身体现状,为进一步实施成分献血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1年常州地区年均成分献血10次以上并且接受健康体检的21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体检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210例固定成分献血人群结构特征以46-55岁男性居多,整体结构趋于高龄化。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依次为,血脂异常率34.86%>SF低值率18.86%>FPG高值率16%>UA高值率12%>RDW高值率4%>GLB低值率2.86%。结论采供血机构开展献血者健康管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个性化定制献血频率和献血类型,有利于建立一支固定健康的献血者队伍,充分保障献血者和临床用血安全,助力迈向健康中国20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成分献血者 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meta分析
19
作者 李松芯 相平 刘晓庆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447-44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BM,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收集关于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BM,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收集关于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取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ALT异常:合并OR及95%CI为0.53(0.52~0.54),P<0.00001。乳糜血:合并OR及95%CI为0.04(0.04~0.05),P<0.00001。Hb异常:合并OR及95%CI为0.16(0.15~0.17),P<0.00001。血脂:合并OR及95%CI为0.28(0.27~0.29),P<0.00001。结论: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主要与PLT异常、ALT异常、WBC异常、HCT异常、乳糜血、Hb异常、血脂等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者 初筛不合格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定制化服务发展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正理 王小芹 +2 位作者 严峰 张良 夏永建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1年第4期491-492,共2页
机采成分献血是无偿献血的另一种捐献形式。招募机采成分献血者是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机采成分献血者健康状况要求较高、采集时间较长、需要特殊设备、
关键词 定制化 服务 成分献血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