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基于成年初显期的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包广华 汪薇 +2 位作者 吐马丽丝·卡哈尔 肖灿 洪建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4,共7页
成年初显期是个体建立成年观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个体中心”视角探究了该时期成年身份建构的剖面特征,并考察了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对1040名成年初显期被试的调查表明:(1)当下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成年身份建构可以分为三种... 成年初显期是个体建立成年观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个体中心”视角探究了该时期成年身份建构的剖面特征,并考察了双元孝道对成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对1040名成年初显期被试的调查表明:(1)当下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成年身份建构可以分为三种潜在类别:混乱型、延缓型和过渡型。(2)互惠性孝道的个体成年身份建构更可能分布在过渡型或延缓型中,权威性孝道的个体更可能分布在过渡型,其次是混乱型。具体来说,互惠性孝道会促进个体认可更多成年标志,对成年的看法更全面,而权威性孝道既有可能促进个体成年身份的建构,也可能导致成年身份建构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初显期 年身份建构 互惠性孝道 权威性孝道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亲婚姻满意度与成年初显期农村女生抑郁的关系:一个多重中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祁道林 郭菲 陈祉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探讨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农村成年初显期女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婚姻满意度量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青少年评定版、亲子亲密度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40对农村父女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女生抑郁水平与... 目的:探讨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农村成年初显期女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婚姻满意度量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青少年评定版、亲子亲密度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40对农村父女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女生抑郁水平与父亲婚姻满意度、父女亲密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r=-0.21,-0.28;P<0.001),与父亲消极共同养育行为的两个维度(冲突和贬低)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r=0.22,0.20;P<0.001);(2)中介模型检验表明,父亲婚姻满意度对农村成年初显期女生抑郁水平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父亲消极共同养育行为和父女亲密均能够在父亲婚姻满意度和女生抑郁水平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79、-0.035,效应量为58.52%、25.93%;且父亲婚姻满意度通过消极共同养育行为,继而父女亲密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女生的抑郁水平,效应值为-0.021,效应量为15.55%。结论 :父亲婚姻满意度通过共同养育与亲子亲密影响农村成年初显期女生的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父亲婚姻满意度 共同养育 亲子亲密度 成年初显期农村女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初显期人际敏感对抑郁的影响:社交焦虑和反刍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佟丽芳 姜永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探究成年初显期人际敏感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与反刍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际敏感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反刍反应量表对内蒙古某大学3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女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社交焦虑... 目的:探究成年初显期人际敏感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与反刍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际敏感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反刍反应量表对内蒙古某大学3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女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社交焦虑与反刍的得分均高于男生;②人际敏感与抑郁(r=0.764,P<0.01)、社交焦虑(r=0.608,P<0.01)、反刍(r=0.701,P<0.01)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抑郁与社交焦虑(r=0.599,P<0.01)、反刍(r=0.784,P<0.01)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反刍和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97,P<0.01);③人际敏感通过社交焦虑与反刍及其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的中介路径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分别为0.059,0.244,0.074),其95%置信区间不包括0。结论:成年初显期人际敏感不仅直接影响抑郁,还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反刍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初显期 人际敏感 抑郁 社交焦虑 反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初显期青年微信朋友圈的中辍行为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成春晖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51-57,共7页
社交媒体已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用户如何采纳、使用某一社交平台,对特定用户群体"不使用"某种社交媒体的情况关注较少。基于对微信朋友圈消极使用现象探究,发现用户出于自我表达的观众可及性、互动可能... 社交媒体已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用户如何采纳、使用某一社交平台,对特定用户群体"不使用"某种社交媒体的情况关注较少。基于对微信朋友圈消极使用现象探究,发现用户出于自我表达的观众可及性、互动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持续性印象维持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表达前容易反复自我审视产生社交疲惫感,进而选择退出;大多中辍后倾向于转移到同龄群体为主的强关系聚集的社交媒体,享受小范围观众舞台的安全感;看似消极的中辍行为本身成为他们寻求自我认同、提升社交质量、蜕变为理想成人的路径,具有自我同一性确认的探索意义。中辍行为赋予每个社交媒体以不同距离感知,帮助用户重新确认自我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有意识发展深入交往关系,提升情感反馈质量,借助驯化技术和掌控社交边界的感知来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辍行为 微信朋友圈 社交媒体 成年初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片、迁徙与互动:媒介化视域下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数字展演实践
5
作者 李政阳 云晓钰 彭玺 《视听》 2023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现实生活的日益媒介化使得“展演”一词有了新的实践意义,也为成年初显期群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中重要的实践方式,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数字展演呈现出更加符合现实社会与数字空间逻辑的特征。基于此,本文... 现实生活的日益媒介化使得“展演”一词有了新的实践意义,也为成年初显期群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中重要的实践方式,成年初显期群体的数字展演呈现出更加符合现实社会与数字空间逻辑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从媒介化视域出发,剖析15位成年初显期受访者数字展演的实践过程,发现该群体在角色呈现的过程中具有切片式表演、迁徙式生存与互动式融入的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体现出该群体的数字展演所承载的意涵,包括对于主体认知的挖掘、符合社会期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成年初显期 数字展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初显期理论下的“丧文化”之殇
6
作者 刘倍廷 《新闻前哨》 2022年第2期63-64,共2页
随着丧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流行,刚成年的青年们已经成为了丧文化圈的主要成员。这些被大众称为"像花儿一样的"青年们为何会成为"丧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本研究试从成年初显期这个新角度去... 随着丧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流行,刚成年的青年们已经成为了丧文化圈的主要成员。这些被大众称为"像花儿一样的"青年们为何会成为"丧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本研究试从成年初显期这个新角度去探索这些刚成年的青年人所面临的社会情绪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文化” 成年初显期 媒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简玲珠 陈毅文 《人类工效学》 2021年第5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初显期(18-29岁)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和潜在机制,为父母对成年初显期子女的教养方式,成年初显期个体发展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线上、匿名自愿的方式,对721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成年初显期个体的... 目的探讨成年初显期(18-29岁)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和潜在机制,为父母对成年初显期子女的教养方式,成年初显期个体发展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线上、匿名自愿的方式,对721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成年初显期个体的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2)父亲心理控制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母亲心理控制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3)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4)父、母心理控制在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预测上存在交互效应,高水平的母亲心理控制下,父亲心理控制对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更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和成年初显期子女的发展依然息息相关,且同样的教养方式,父亲和母亲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要协助成年初显期群体发展其职业认同,可考虑干预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以及其父母的亲子教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行为干预 成年初显期 父母心理控制 个人长主动性 职业认同 青少年 教育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自主支持与职业使命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8
作者 杨兴超 李锋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成年初显期(18-29岁)父母自主支持对职业使命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线上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77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父母自主支持与职业使命感呈显著正相关;(2)个人成长... 目的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成年初显期(18-29岁)父母自主支持对职业使命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线上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77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父母自主支持与职业使命感呈显著正相关;(2)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自主支持和职业使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个人成长主动性和职业使命感的关系;(4)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自主支持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影响职业使命感,且组织支持感越高该中介机制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 心理健康 行为干预 成年初显期 父母自主支持 个人长主动性 职业使命感 组织支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与量表编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兆军 郭建鹏 吕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51,共8页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理论模型,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试测题项,分别对试测和重测回收的本科大学生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并确定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正式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的4个因子:自我关系能力、他人关系能力、集体关系能力、负责任决策能力,累积解释总变异的74.202%;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12.216,P<0.001,TLI=0.940,CFI=0.946,RMSEA=0.067),总体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967,间隔半年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443(P<0.01),效标关联效度分析显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浮力呈正相关关系(r=0.596,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是大学生建构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三重关系的能力,并做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决策的能力。据此编制的4个维度26个题项的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不仅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对评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 三重自我建构 成年初显期 负责任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处是岸:当代青年“上岸”思潮建构与自我生平实践反思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恬恬 苗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5,共10页
“上岸”作为当代青年在“内卷式奋斗”与“佛系式躺平”之间寻求暂时平衡与稳定的权宜之计,是青年在文凭通胀、就业难和个体发展路径不确定性激增的背景下,走向成年个体、探索自我生平的“悬浮”之旅,也是在生命事件“夹缝”中形成自... “上岸”作为当代青年在“内卷式奋斗”与“佛系式躺平”之间寻求暂时平衡与稳定的权宜之计,是青年在文凭通胀、就业难和个体发展路径不确定性激增的背景下,走向成年个体、探索自我生平的“悬浮”之旅,也是在生命事件“夹缝”中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与成年社会角色的“两难”之旅。青年在社会时间表与制度结构中,发挥自主性与反思性建构个人生命历程,探索生活方式,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面对“岸”的想象和现实困境,社会应当给予青年试错与探索的机会,营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寻找“生活之趣”,拓宽“人生之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岸 个体化 成年初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