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8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质上皮转化促进膀胱肿瘤转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作用
1
作者 吴开杰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肿瘤转移 膀胱癌 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肿瘤原发灶 迁移能力 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2
作者 孙颖 顾玮 +1 位作者 王吉 郑雄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57-6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受胃癌根治术30例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相应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T(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RNA-BBOX1-2和FGFR1表达;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细胞存活率分析(MTT)、细胞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平板克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及FGFR1表达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BBOX1-2(3.68±0.58比1.15±0.11)和FGFR1(4.26±0.71比1.19±0.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FGFR1表达下调,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生存能力明显下降。结论LincRNA-BBOX1-2可通过调控FGFR1的表达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BBOX1-2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调控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丁酸通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调节心肌细胞活力
3
作者 方克宝 付美娇 +4 位作者 徐方晶 张瑜 孙美琪 马占兵 何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目的观察2-酮丁酸(2-KB)对心肌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及人心肌细胞AC16各自设对照组和实验组,以2-KB与实验组细胞共孵育16 h。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心肌细胞活力... 目的观察2-酮丁酸(2-KB)对心肌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及人心肌细胞AC16各自设对照组和实验组,以2-KB与实验组细胞共孵育16 h。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利用RNA测序筛选两种细胞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通过CytoHubba筛选枢纽基因并经RT-qPCR验证,将验证后CytoHubba评分最高的基因进行基因干扰并检测干扰后心肌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CCK-8、结晶紫染色检测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H9C2和AC16细胞活力均下降(P均<0.05)。RNA测序获得228个两种心肌细胞共有的DEGs,经CytoHubba筛选和RT-qPCR验证,获得4个关键枢纽基因,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评分最高。FGFR3基因干扰实验结果显示,RNAi-FGFR3组心肌细胞活力较对照组和RNAi-vector组均降低(P均<0.05)。结论2-KB诱导心肌细胞活力降低、FGFR3表达上调,FGFR3表达上调可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丁酸 心肌细胞活力 RNA测序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4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4 位作者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王雷 张志飞 +3 位作者 应佑国 丁艳芬 董锦秀 袁慧敏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280例(AP组)和体检健康者14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280例(AP组)和体检健康者140名(对照组);A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组(72例)、中度重症AP组(98例)、重症AP组(110例);根据院内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52例)和存活组(228例)。比较各组血清FGF21、Nesfatin-1水平;分析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评估血清FGF21、Nesfatin-1水平对其预测价值。结果AP组血清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Nesfa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AP组血清FGF21水平高于中度重症AP组、轻症AP组,Nesfatin-1水平低于中度重症AP组、轻症AP组(P<0.05);中度重症AP组血清FGF21水平高于轻症AP组,Nesfatin-1水平低于轻症AP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病情严重程度、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C反应蛋白(CRP)、FGF21、Nesfatin-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OR=5.351)、ICU停留时间延长(OR=1.260)、CRP升高(OR=1.016)、FGF21升高(OR=1.004)为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esfatin-1升高(OR=0.813)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FGF21联合Nesfatin-1预测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FGF21水平升高、Nesfatin-1水平降低与AP患者病情加重及不良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摄食抑制因子-1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孙飞 周倩 +2 位作者 吴晓倩 石运忠 陈珂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左心房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和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首次行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结构、心肌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结构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抑制剂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海慧 孟晓辉 +3 位作者 徐博 冉磊 施杞 肖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PD173074低剂量组、PD173074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无菌PBS,甲氨蝶呤组药物注射剂量为1.04 mg/kg,PD173074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药物注射剂量分别为5,20 mg/kg,1次/周。给药4周后取材,观察大鼠临床症状以及关节肿胀情况,踝关节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检测关节周围血管生成情况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检测关节滑膜中p-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观察肝、脾、肾病理变化并计算肝、脾、肾指数。结果与结论:①PD173074能够减轻模型大鼠踝关节临床症状及关节肿胀,延缓骨质丢失,改善骨结构,减轻关节滑膜侵袭以及软骨骨侵蚀,降低关节周围破骨细胞数量,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血管生成,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抑制FGFR1磷酸化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蛋白表达。②大鼠肝、脾、肾病理观察表明经过PD173074治疗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③研究证明了FGFR1抑制剂能够延缓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进展,并抑制血管的生成。初步验证了PD173074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FGFR1磷酸化发挥作用,为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PD173074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动物模型 骨破坏 血管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
8
作者 郭晓翔 朱海松 +1 位作者 张超 刘起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均接受综合规范化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统计临床病理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115例患者进行为期1 a随访,观察复发情况,依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41)和良好组(n=74),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病理特征中病理类型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r=0.206、-0.285,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蛋白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533、0.537、0.561、0.612、0.625,P<0.05),与CDKN2A蛋白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591、-0.529、-0.542、-0.617、-0.6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浸润深度T 4、淋巴结转移N 2、远处转移M 1、TNM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是影响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58、2.751、3.370、3.688、3.294、3.823、3.281,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表达异常,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显著相关性。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是影响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可早期监测,以掌握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信号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破坏
9
作者 韩海慧 冉磊 +5 位作者 孟晓辉 辛鹏飞 向峥 边艳琴 施杞 肖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05-1912,共8页
背景:尽管科研人员已注意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有学者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研究进展作全面综述。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 背景:尽管科研人员已注意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有学者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研究进展作全面综述。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机制。方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巨噬细胞,滑膜成纤维细胞,T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rheumatoid arthritis,bone destruction,osteocytes,osteoblasts,osteoclasts,chondrocytes,macrophages,synovial fibroblasts,T cells,endothelial cell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1992年4月至2024年1月。通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后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广泛表达于骨组织相关细胞,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可以通过调控这些细胞的功能来影响骨重塑过程和维持骨稳态,促进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生和发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还可以在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参与炎症反应,在内皮细胞中调控滑膜血管生成,从多个方面促进骨破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为进一步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骨破坏 细胞 破骨细胞 滑膜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薄双玲 马太芳 +3 位作者 白慧健 杨羽甜 孙亚洁 赵欣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18-4021,共4页
背景:在肾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的时空表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且其与肾脏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求它们与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培育不同发育阶... 背景:在肾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的时空表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且其与肾脏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探求它们与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培育不同发育阶段的胎鼠(E12,14,16,18 d)和仔鼠(N1,3,7,14,24,40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在不同肾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结合体视学和Western blot对它们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免疫组化显示:在E12 d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主要定位在输尿管芽尖端的生后肾组织,随后表达在各期未成熟的肾小体、部分远曲小管和毛细血管袢,反应部位主要集中在生肾区;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开始即在输尿管芽和生后肾组织中均有表达,随着后肾发育,定位于未发育成熟的各期肾小体、远端小管、集合管和髓袢细段,成熟肾小体表达微弱;②体视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生前表达较高,出生后逐渐下降,N7 d后表达很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肾脏的表达随着胚(日)龄的增加而升高,N7 d后趋于稳定;③结果表明:在肾的发育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呈一定的时空性表达,推测二者可能参与了肾单位的发育与成熟,而在输尿管芽分支和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小鼠 肾脏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水平与肥胖型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炎症水平、免疫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任海玉 吴雅婷 +2 位作者 景燕平 王琴 冯涛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725-729,共5页
目的分析肥胖型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水平与外周血炎症水平、免疫功能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病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肥胖型哮喘组60... 目的分析肥胖型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水平与外周血炎症水平、免疫功能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病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肥胖型哮喘组60例,非肥胖哮喘组60例,另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肥胖型哮喘病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哮喘29例,中度哮喘24例,重度哮喘7例。检测各组血清FGF-1、补体C3、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并分析肺功能系列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一秒率以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结果肥胖型哮喘组FGF-1相对表达水平(6.88±0.37)高于非肥胖哮喘组(5.62±0.21)和健康对照组(2.60±0.87)(P<0.05);肥胖型哮喘组FEV1%、一秒率、PEF、MMEF水平均低于非肥胖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肥胖型哮喘重度组FGF-1、补体C3、C4、TNF-α、IL-4、IL-6水平分别为(8.79±1.63)、(2.26±0.47)g/L、(0.75±0.05)g/L、(183.76±46.22)ng/L、(113.44±27.15)ng/L、(18.51±6.03)ng/L均高于轻度组(5.95±1.04)、(1.76±0.28)g/L、(0.51±0.02)g/L、(123.63±16.28)ng/L、(70.53±15.97)ng/L、(8.29±2.54)ng/L及中度组(6.72±0.41)、(1.84±0.25)g/L、(0.55±0.06)g/L、(144.96±22.31)ng/L、(82.50±13.42)ng/L、(11.15±3.12)ng/L(P<0.001);肥胖型哮喘重度组FEV1%、一秒率、MMEF水平均低于轻度及中度组(P<0.05);肥胖型哮喘病儿FGF-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01),与FEV1%、一秒率呈负相关(r=−0.33,P=0.007;r=−0.42,P<0.001),然而FGF-1与PEF和MMEF之间并无相关性(P>0.05);非肥胖型哮喘病儿FGF-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型支气管哮喘FGF-1水平较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免疫功能以及肺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支气管 肥胖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 炎症水平 免疫功能 肺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MEBO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研究
12
作者 杨惠妮 陈立明 +1 位作者 宋珊 梅淑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湿润烫伤膏(MEBO)+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 目的:探讨针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应用湿润烫伤膏(MEBO)+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编号后分组,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治疗组(双号,30例)。对照组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组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EBO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治疗组的93.33%(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治疗组,脱痂时间长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行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MEBO共同治疗,效果理想,可将瘢痕程度改善,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重组牛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湿润烫伤膏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权重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13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325-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表达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4
作者 唐佳艳 毛甜甜 +1 位作者 张敏 钟莹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血清微小RNA-325-3p(miR-325-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表达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265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10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血清微小RNA-325-3p(miR-325-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表达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265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10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70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95例);同期2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A组,260例慢性胰腺炎病人为对照B组。根据重症病人入院28天的生存情况,将病人分为生存组(68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各组病人miR-325-3p和FGF10水平。分析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FGF10水平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iR-325-3p与FGF10的相关性;对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25-3p、FGF10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A、B组相比,轻症、中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病人血清miR-325-3p水平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10水平依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与FGF10水平、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APACHEⅡ:r=-0.664,P<0.05;FGF10:r=-0.687,P<0.05)。FGF10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身体质量指数(BMI)、APACHEⅡ评分、FGF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iR-325-3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APACHEⅡ评分、FGF10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iR-325-3p是影响重症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miR-325-3p、FGF10联合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miR-325-3P=1.984,P=0.047;Z二者联合-FGF10=2.219,P=0.027)。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水平降低,FGF10水平升高,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微小RNA-325-3p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钰东 张荣 +1 位作者 刘琼 陈佳汝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 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行PKP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男40例,女63例;年龄61~78(65.72±3.29)岁。受伤原因:滑倒33例,跌倒42例,提重物受伤28例。根据填充骨水泥不同分为3组:磷酸钙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65.1±3.3)岁,填充磷酸钙骨水泥;rhBMP-2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64.8±3.2)岁,填充含rhBMP-2的骨水泥;rhbFGF+rhBMP-2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65.1±3.6)岁,填充含rhbFGF和rhBMP-2的骨水泥。比较3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骨密度、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3组术后ODI、VAS呈下降(P<0.001),骨密度增高(P<0.001),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P<0.001),rhbFGF+rhBMP-2组术后第1、6、12个月ODI、VAS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术后第6、12个月骨密度大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rhbFGF+rhBMP-2组术后第6、12个月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3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rhbFGF和rhBMP-2骨水泥可更有效地增加OVCF患者骨密度,获得术后满意的临床和放射学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形术 骨水泥 骨质疏松 腰椎 压缩性骨折 重组人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世磊 刘翠翠 +1 位作者 李曙光 鲁科翔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01例【单纯性脂肪肝(NAFL)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01例【单纯性脂肪肝(NAFL)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5例和肝硬化(LC)12例】和NAFLD合并T2DM患者81例(NAFL 58例、NASH 16例和LC 7例),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结果NAFLD合并T2DM患者FBG、血清FINS、HOMA-IR和血清FGF21水平分别为(8.7±1.4)mmol/L、(28.9±5.8)μIU/mL、(11.1±2.7)和(304.8±36.0)pg/mL,均显著高于NAFLD患者【分别为(5.5±1.2)mmol/L、(20.8±4.1)μIU/mL、(5.1±1.5)和(267.6±34.5)pg/mL,P<0.05】,而血清SFRP5水平为(6.8±1.2)pg/mL,显著低于NAFLD患者【(10.3±2.2)pg/mL,P<0.05】;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6.7±1.0)mmol/L、(3.7±0.6)mmol/L、(1.3±0.2)mmol/L和(3.4±0.8)mmol/L,与NAFLD患者【分别为(6.2±0.9)mmol/L、(4.1±0.5)mmol/L、(1.3±0.3)mmol/L和(3.2±0.7)mmol/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合并NASH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SFRP5水平分别为(7.8±1.1)pg/mL、(6.4±0.8)pg/mL和(5.1±0.7)pg/mL,显著低于NAFL、NASH和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1.9±2.1)pg/mL、(9.8±1.6)pg/mL和(8.4±1.1)pg/mL,P<0.05】,而血清FGF21水平分别为(295.6±31.2)pg/mL、(316.8±32.9)pg/mL和(353.6±36.7)pg/mL,显著高于NAFL、NASH和肝硬化患者【分别为(255.1±32.5)pg/mL、(279.5±33.4)pg/mL和(309.7±35.8)pg/mL,P<0.05】。结论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可应用于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网膜素-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霞 姚涛 王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二...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ApoB/ApoA1、Omentin-1、FGF-2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IAA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ApoB/ApoA1、FGF-2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1例腹泻,2例便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观察组发生低血糖、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T2MD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提高Omentin-1水平,降低ApoB/ApoA1、FGF-2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网膜素-1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孙玮 张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胎鼠肾小体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薄双玲 孙亚洁 +2 位作者 赵欣晨 丁柏伊 乔海兵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70-975,共6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体外培养胚龄12.5 d(E12.5 d)胎鼠肾组织发育的影响,从而探求它与肾小体发育的关系。方法E12.5 d的胎鼠肾组织分别用0,25,100,200,400 ng/mL FGF2体外培养,培养2,4,6 d后HE染色观察肾组织中肾小体...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体外培养胚龄12.5 d(E12.5 d)胎鼠肾组织发育的影响,从而探求它与肾小体发育的关系。方法E12.5 d的胎鼠肾组织分别用0,25,100,200,400 ng/mL FGF2体外培养,培养2,4,6 d后HE染色观察肾组织中肾小体的发育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体视学对不同浓度FGF2体外培养肾组织中各期肾小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E12.5 d胎鼠肾组织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有类似在体的发育过程,经FGF2培养后,可见发育不同阶段的肾小体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体视学结果显示经与0 ng/mL FGF2比较,25,100,200,400 ng/mL FGF2体外培养后,肾组织中FG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4个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测在肾脏的发育过程中,FGF2主要通过与FGFR1结合从而促进间充质细胞的聚集和肾小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小鼠 肾小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沈建军 韩惠娟 +2 位作者 张丽娜 王增悦 王逢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A)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201例iCCA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标本。另收集肝内胆管扩张(IHBD)13例...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A)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201例iCCA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标本。另收集肝内胆管扩张(IHBD)13例和胆管上皮内瘤变34例[低级别胆道上皮内瘤变(BilIN-1/2)23例和高级别胆道上皮内瘤变(BilIN-3)11例]组织,检测各组FGFR2表达。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FGFR2表达诊断iCCA的效能。Kaplan-miere法绘制复发时间(TTR)和总生存时间(OS)曲线,生存差异行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CA患者TTR的因素。结果iCCA、IHBD、BilIN-1/2、BilIN-3组织中FGFR2表达HScore分别为8.51(1.44,38.40)、0(0,7.82)、1.16(0,4.0)、1.32(0,4.43),iCCA组FGFR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OC曲线显示组织FGFR2表达水平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iCCA的效能(P<0.05),曲线下面积(AUC)>0.7。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肿瘤直径、FGFR2表达、TNM分期都是影响iCCA患者TTR的独立因素(P<0.05)。Kaplan-Meier法显示,FGFR2高表达患者术后中位TTR(5.60个月vs.9.90个月,P<0.001)和中位OS(18.00个月vs.19.10个月,P=0.048)均较FGFR2低表达患者短。结论FGFR2有助于鉴别良性胆管疾病和iCCA,FGFR2的高表达提示iCCA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免疫组化染色 生物标志物 术后复发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