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洵
魏宁
+3 位作者
杨晶
祖茂衡
徐浩
顾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8 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0岁,所有患者均有滤器置入指征,滤器留置时间均在两...
目的探讨采用8 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0岁,所有患者均有滤器置入指征,滤器留置时间均在两周内,治疗结束时均符合滤器取出标准,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圈套器配合10 F长鞘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B组采用8 F房间隔穿刺鞘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结果A组12例顺利取出,3例复查造影时发现滤器回收钩贴壁、倾斜严重,考虑圈套器可能无法到位,遂使用8 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滤器成功;B组13例顺利取出(其中4例滤器倾斜),2例由于滤器倾斜导致圈套器始终偏侧捕获回收钩,滤器无法进入8 F鞘,遂交换末端成角塑型的10 F鞘回收成功。术中,A组10例患者诉穿刺点明显疼痛,追加利多卡因局麻后减轻;B组均无明显疼痛,下腔静脉和肺动脉造影未见血管损伤和肺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和常规10 F鞘相比,采用8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简便有效,进入皮肤穿刺点阻力小,可明显减轻疼痛,减少皮肤、软组织及血管创伤;对回收钩贴壁、明显倾斜的滤器,具有较佳的可控性,值得临床推广,并可适用于相应规格的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
穿刺
鞘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碎裂电位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2
作者
蒋鹏
张树龙
+7 位作者
夏云龙
董莹雪
高连君
尹晓盟
刘颖
赵宏伟
林治湖
杨延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0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一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房室结消融后,行临时右心室起搏)及...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0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一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房室结消融后,行临时右心室起搏)及右心房导管(Hallo导管),经右股静脉穿刺放置房间隔穿刺鞘管,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放置消融导管及左心房标测导管(Lasso导管)。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通过双侧颈部交感-迷走神经干刺激诱发并维持心房颤动,在心房颤动过程中标测并记录碎裂电位的分布部位。测量碎裂电位消融前后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下的窦性周长(SCL)及右心耳(RAA)、左心耳(LA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易感窗口(VW)。消融后应用甲醛固定心脏标本,对消融区域的心脏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消融对心房肌的影响,并选择相同区域未消融的犬心脏标本做对照。结果①窦性周长的变化: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SCL为(18±8)次/min,较消融前[(107±19)次/min]明显缩短(P<0.001)。②有效不应期的变化: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ERP缩短值在右心耳分别为(65±22) ms及(17±24)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63±23)ms及(9±10)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61±21) ms及(4±16)ms,左心耳分别为(41±19)ms及(6±1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③心房易感窗口的变化:消融前、后基础状态下测得的V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能力:右心耳分别为(18±29)、(58±13)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11±20)、(52±28)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7±15)、(62±35)ms,左心耳分别为(19±22)、(31±2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碎裂电位区域心外膜脂肪垫存在大量自主神经纤维的分布,碎裂电位区域消融明显损伤了神经纤维。结论碎裂电位消融能导致迷走神经介导的窦房结抑制、心房不应期缩短效应及心房颤动易感窗口增加效应明显下降。提示碎裂电位的发生与迷走神经密切相关,针对碎裂电位消融能引起心房局部去神经反应,进而减少迷走神经对心房的支配,抑制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电位
心房颤动
冠状静脉窦
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功能
标测导管
左心耳
房间隔穿刺鞘管
右心耳
房室结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两例
3
作者
姚娟
李国庆
高洁
《新疆医学》
2016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肺静脉电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础,对房颤的节律控制效果显著[1-2],但对术者要求高,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冷冻球囊导管是一种特别为肺静脉电隔离设计的器械,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肺静脉电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础,对房颤的节律控制效果显著[1-2],但对术者要求高,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冷冻球囊导管是一种特别为肺静脉电隔离设计的器械,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上的优势和很好的治疗效果[3-4],我科于2015年3月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两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访10个月无房颤发作,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电隔离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电隔离肺静脉
标测导管
学习曲线
左上肺静脉
消融导管
房间隔
穿刺
鞘
左心房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洵
魏宁
杨晶
祖茂衡
徐浩
顾玉明
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64-1868,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8 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40~80岁,所有患者均有滤器置入指征,滤器留置时间均在两周内,治疗结束时均符合滤器取出标准,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圈套器配合10 F长鞘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B组采用8 F房间隔穿刺鞘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结果A组12例顺利取出,3例复查造影时发现滤器回收钩贴壁、倾斜严重,考虑圈套器可能无法到位,遂使用8 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滤器成功;B组13例顺利取出(其中4例滤器倾斜),2例由于滤器倾斜导致圈套器始终偏侧捕获回收钩,滤器无法进入8 F鞘,遂交换末端成角塑型的10 F鞘回收成功。术中,A组10例患者诉穿刺点明显疼痛,追加利多卡因局麻后减轻;B组均无明显疼痛,下腔静脉和肺动脉造影未见血管损伤和肺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和常规10 F鞘相比,采用8F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简便有效,进入皮肤穿刺点阻力小,可明显减轻疼痛,减少皮肤、软组织及血管创伤;对回收钩贴壁、明显倾斜的滤器,具有较佳的可控性,值得临床推广,并可适用于相应规格的滤器。
关键词
房间隔
穿刺
鞘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
下肢深静脉血栓
Keywords
Interatrial septum piercing sheath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collection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分类号
R543.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碎裂电位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2
作者
蒋鹏
张树龙
夏云龙
董莹雪
高连君
尹晓盟
刘颖
赵宏伟
林治湖
杨延宗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3-9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10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一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房室结消融后,行临时右心室起搏)及右心房导管(Hallo导管),经右股静脉穿刺放置房间隔穿刺鞘管,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放置消融导管及左心房标测导管(Lasso导管)。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通过双侧颈部交感-迷走神经干刺激诱发并维持心房颤动,在心房颤动过程中标测并记录碎裂电位的分布部位。测量碎裂电位消融前后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下的窦性周长(SCL)及右心耳(RAA)、左心耳(LA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易感窗口(VW)。消融后应用甲醛固定心脏标本,对消融区域的心脏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消融对心房肌的影响,并选择相同区域未消融的犬心脏标本做对照。结果①窦性周长的变化: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SCL为(18±8)次/min,较消融前[(107±19)次/min]明显缩短(P<0.001)。②有效不应期的变化: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ERP缩短值在右心耳分别为(65±22) ms及(17±24)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63±23)ms及(9±10)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61±21) ms及(4±16)ms,左心耳分别为(41±19)ms及(6±1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③心房易感窗口的变化:消融前、后基础状态下测得的V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能力:右心耳分别为(18±29)、(58±13)ms,冠状静脉窦远端分别为(11±20)、(52±28)ms,冠状静脉窦近端分别为(7±15)、(62±35)ms,左心耳分别为(19±22)、(31±2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碎裂电位区域心外膜脂肪垫存在大量自主神经纤维的分布,碎裂电位区域消融明显损伤了神经纤维。结论碎裂电位消融能导致迷走神经介导的窦房结抑制、心房不应期缩短效应及心房颤动易感窗口增加效应明显下降。提示碎裂电位的发生与迷走神经密切相关,针对碎裂电位消融能引起心房局部去神经反应,进而减少迷走神经对心房的支配,抑制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的发生。
关键词
碎裂电位
心房颤动
冠状静脉窦
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功能
标测导管
左心耳
房间隔穿刺鞘管
右心耳
房室结消融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两例
3
作者
姚娟
李国庆
高洁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新疆医学》
2016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211A085)
文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肺静脉电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础,对房颤的节律控制效果显著[1-2],但对术者要求高,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冷冻球囊导管是一种特别为肺静脉电隔离设计的器械,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上的优势和很好的治疗效果[3-4],我科于2015年3月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两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访10个月无房颤发作,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静脉电隔离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电隔离肺静脉
标测导管
学习曲线
左上肺静脉
消融导管
房间隔
穿刺
鞘
左心房血栓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房间隔穿刺鞘回收Aegisy下腔静脉滤器的初步探讨
王洵
魏宁
杨晶
祖茂衡
徐浩
顾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2
碎裂电位消融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蒋鹏
张树龙
夏云龙
董莹雪
高连君
尹晓盟
刘颖
赵宏伟
林治湖
杨延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两例
姚娟
李国庆
高洁
《新疆医学》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