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手术应激神经递质和肌力的影响
1
作者 赵敏 叶棋 +1 位作者 吴勋 叶剑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手术应激、神经递质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分组...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手术应激、神经递质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常规组(42例),接受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8例)。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6 h、12 h、24 h不同状态下(静息、运动)的疼痛反应[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NE)、皮质醇(Cor)],神经递质[β-内啡肽(β-EP)、孤啡肽(OFQ)、P物质(SP)],术后肌力[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MMT)],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头晕呕吐)。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5.5±1.3)min、苏醒时间(9.3±1.8)min、拔管时间(11.6±1.7)min均短于常规组(8.6±1.2)min、(12.2±1.6)min、(14.6±2.0)min(t=11.942、7.865、7.465,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静息状态:(2.0±0.4)分、(3.7±0.8)分、(2.3±0.3)分,运动状态:(2.2±0.7)分、(4.3±1.0)分、(2.9±0.4)分]均低于常规组[静息状态:(3.1±0.4)分、(4.6±1.1)分、(3.5±0.5)分,运动状态:(4.2±0.9)分、(5.0±1.1)分、(3.8±0.6)分](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E(61±6)ng/ml、NE(65±8)ng/ml、Cor(302±22)pg/ml水平均低于常规组(66±7)ng/ml、(70±7)ng/ml、(314±23)pg/ml(t=3.333、3.686、2.479,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β-EP(17.4±2.8)ng/L、OFQ(32.4±2.2)ng/L、SP(11.0±2.7)ng/L均低于常规组的(22.5±2.7)ng/L、(38.7±2.2)ng/L、(13.6±2.5)ng/L(t=8.877、13.691、4.896,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肌力分级低于常规组(Z=2.160,P<0.05);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常规组(19%)(χ^(2)=5.022,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可有效缩短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神经递质的影响,减缓手术应激反应,且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股神经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应激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周金军 邓琳 +3 位作者 翁德雨 王梅生 谭力 陈建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60-6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 目的探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改良组行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中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外侧后倾角(PA)、内翻角(TPA)、股胫角(FTA)]、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塌陷、PA、TPA低于常规组(P<0.01);2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F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改良组HSS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改良组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创伤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以基础骨块为标准逐步叠加复位法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复位质量,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逐步叠加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塌陷 外侧后倾角 股胫角 膝关节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究
3
作者 彭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深入研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成效,剖析优化护理举措对患者术后复原及生活品质的作用。借由科学的护理干预增进术后康复速率,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给临床实践予以指引。方法 于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 深入研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成效,剖析优化护理举措对患者术后复原及生活品质的作用。借由科学的护理干预增进术后康复速率,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给临床实践予以指引。方法 于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在医院所收治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当中择取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疼痛评分、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恢复时长显著缩短,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结论 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跟骨骨折术后恢复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推动患者实现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分析
4
作者 吴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探讨和分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方法 选取60例在本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半... 探讨和分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方法 选取60例在本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提供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恢复期并发症风险,帮助患者获得更好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室针对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涂家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9-022,共4页
观察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实施关节镜辅助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上抽取者均行手术治疗,纳选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对60例的纳选对象做分组处理地,即对... 观察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实施关节镜辅助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上抽取者均行手术治疗,纳选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对60例的纳选对象做分组处理地,即对照组(纳入3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纳入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镜辅助),对比2组的观察指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6.7%高于对照组76.7%,且术中出血量、住院与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等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术前,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状态,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尺偏角高于对照组、掌倾角低于对照组,P<0.05;(3)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于术后6个月做统计对比,观察组100%高于对照组83.3%,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7%少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 在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采取关节镜下辅助手术,能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恢复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治疗效果 腕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子高 李石岩 +2 位作者 曹兵 何晓地 秦翔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复杂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复杂型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伤后5~10 d... 目的研究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复杂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复杂型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伤后5~10 d延期手术)与观察组(41例,伤后6~8 h早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水平及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Baird-Jackson评分、Mazu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ALP、BGP水平及Baird-Jackson评分、Mazur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期手术相比,将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复杂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更有利于抑制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术后并发症相对更少,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时机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 被引量:2
7
作者 左贵松 胡勇 +1 位作者 陶岳峰 舒尺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分别将外伤后5~10 d(延期)、外伤后6~8 h(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为对照组、观...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分别将外伤后5~10 d(延期)、外伤后6~8 h(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症状和功能(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Mazu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炎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后6~8 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风险,缓解踝关节肿痛及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手术时机 炎性指标 踝关节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虎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9期24-25,48,共3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42例,将其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法复位组(复位组,66例)和手术内固定组(内固定组,76例)。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42例,将其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法复位组(复位组,66例)和手术内固定组(内固定组,76例)。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内固定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及效果。结果复位组较内固定组优良率更高(95.45%比93.42%,χ2=3.745,P<0.05);愈合时间更短(44.2±15.6)d比(60.6±22.0)d,t=5.098,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03%比7.89%,χ2=13.160,P<0.05)。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其疗效优于手术切开内固定,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复位 手术切开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赖子健 陈亚洲 +1 位作者 刘培倦 曾细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析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拟用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拟用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膝关节恢复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WOMAC)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测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更符合临床及康复预期,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速度快等优势,在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保障术后安全性方面极为突出,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回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后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红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屈曲(132.0±9.5)°、膝关节伸展(7.4±0.5)°、踝关节背屈(25.6±0.4)°、踝关节跖屈(46.8±1.9)°、疼痛(2.5±0.2)分、满意度95.0%。对照组护理后膝关节屈曲(100.2±3.0)°、膝关节伸展(4.9±0.2)°、踝关节背屈(28.2±0.8)°、踝关节跖屈(37.1±0.4)°、疼痛(4.8±0.6)分、满意度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以康复护理理念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期护理 膝、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llgrower-Donati与垂直褥式切口缝合法效果比较研究
11
作者 黄西领 明晓峰 王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llgrower-Donati(A-D)与垂直褥式切口缝合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8—2023-08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行...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llgrower-Donati(A-D)与垂直褥式切口缝合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8—2023-08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行A-D缝合法33例(观察组),行垂直褥式缝合法29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术后72 h的VA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的VSS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A-D缝合法与垂直褥式缝合法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其中A-D缝合法在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瘢痕美观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垂直褥式缝合 Allgrower-Donati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传统保守疗法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肖俊枫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6期51-52,57,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传统保守疗法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传统保守疗法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一般治疗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期功能锻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位满意率及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 传统保守疗 骨盆C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佳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45-048,共4页
探究在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急诊治疗的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58例为对象。结果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48.37±4.63)mi... 探究在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急诊治疗的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58例为对象。结果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48.37±4.63)min、手术出血量(102.26±10.36)ml、术后卧床时间(5.18±1.14)d、住院时间(10.15±1.05)d、骨折愈合时间(16.37±1.44)周、完全负重下地时间(6.01±1.02)月月均更优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踝穴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存在P<0.05,然组间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Kofbed评分较对照组的要高P<0.05。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的并发症率则更低(P<0.05,3.23%vs22.58%)。结论 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固定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14
作者 陈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7-0130,共4页
研究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围手术期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50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双盲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各25,疗效比较。结果 护理后较参照组,SF-36值高于参照组,科研组SF-36值、... 研究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围手术期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50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双盲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各25,疗效比较。结果 护理后较参照组,SF-36值高于参照组,科研组SF-36值、FMA值及依从率高;SAS、SDS、VAS值、PSQI值及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减轻负性情绪刺激、缓解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护理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浩 郭诗晓 +1 位作者 赖维华 谢美兆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8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目的探讨和分析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全部愈合,平均随访时间为(15.8±2.1)个月。对照组患者优2例、良5例、可10例、差8例,优良率为28%;观察组患者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71,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具有关节面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 保守治疗 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非手术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绍全 熊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非手术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02~2017-10该院收治的12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65)和非手术组(n=61),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非手术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02~2017-10该院收治的12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65)和非手术组(n=61),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下床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非手术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7、14 d内固定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内固定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内固定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 15%(4/65),非手术组为18. 03%(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能明显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痛苦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手术治疗 多发性肋骨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定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1月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疗法...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1月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疗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正骨复位联合石膏固定疗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中Ⅱ度骨折临床有效率都为1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Ⅲ度和Ⅳ度临床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不适症状人数相比于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有效提升临床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显著降低骨不连、畸形愈合等不良症状人数,安全可靠,在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脱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稳 任冬 魏小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9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好的Pli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分步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目的研究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9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好的Pli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分步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7.8±7.2)min、术中出血量(34.4±5.1)mL、卧床时间(4.7±0.6)d、住院总时间(8.3±1.1)d以及肾上腺素(98.4±12.2)ng/mL、去甲肾上腺素(103.5±15.3)ng/mL、肾素(2.4±0.4)pg/mL、血管紧张素Ⅱ(28.2±5.6)pg/mL、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118.7±15.2)d、完全负重下地时(162.9±23.1)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及12月时,观察组患者的Baird踝关节评分[(85.4±13.2)、(89.2±12.6)、(96.2±13.2)]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步延期手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缓解应激反应、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延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海辉 吴晓 +5 位作者 吴晓天 杨军 李智 陆明 周凯华 周海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骨科接受分步延期手术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接受早期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对... 目的比较分步延期手术与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骨科接受分步延期手术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接受早期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Plion骨折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7.9±8.04)min,卧床时间(5.4±0.7)d,住院总时间(8.4±1.0)d,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116.7±15.2)d,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61.9±23.1)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aird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步延期手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延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石勇 阚奇伟 +4 位作者 刘泗军 刘汉云 催辉 郑磊 胡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选择同期行保守治疗的3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保守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变化趋势及相...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选择同期行保守治疗的3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保守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变化趋势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组81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疼痛评分、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00),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02),咳痰困难、呼吸困难及活动困难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手术组疼痛评分在入院第4天之后即手术高峰时段之后明显下降,而保守组疼痛评分总体下降缓慢。2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对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肋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疗效迅速、显著;病程第4天为手术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