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4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联合外敷四黄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冯志文 钟燕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联合外敷四黄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联合外敷四黄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外敷四黄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MEPS)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MEP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肘关节旋前、旋后及屈伸度均大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加外敷四黄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理想,利于改善肘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 四黄散 肘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雪挺 吴少泉 +3 位作者 林冬梅 唐春晖 马存义 刘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创伤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手法复位时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创伤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手法复位时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这80例患者分为研究A组(40例)和研究B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前,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对研究A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研究B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复位固定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术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复位固定前后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的相对高度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研究B组患者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长于研究A组患者,P<0.05。研究B组患者术后VAS的评分低于研究A组患者,P<0.05。在复位前,两组患者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的相对高度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复位后,两组患者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复位前有所增大,其桡骨的相对高度较复位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研究B组患者复位后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研究A组患者,其桡骨的相对高度高于研究A组患者,P<0.05。在复位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结论: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地延长其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复位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吉东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时予复方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对其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夹...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时予复方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对其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对照组术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麻,观察组术前采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局麻,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和麻醉维持时间、麻醉不良反应状况、复位前后其桡骨相对高度及桡腕关节面掌倾角、尺偏角、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桡骨相对高度及桡腕关节面掌倾角、尺偏角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时采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所产生的疼痛感,延长麻醉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麻醉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司子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修复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临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修复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临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腕关节解剖学指标、骨折修复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消肿时间、止痛时间、瘀斑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均增加,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桡骨短缩值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骨钙素(BG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25-(OH)D、tP1NP及BG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β-Crossl、TRACP-5b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可缩短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修复、纠正骨代谢异常,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 桃红四物汤 腕关节 骨折修复因子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瑞朋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2855-2856,共2页
目的分析复方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措施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复方盐酸利... 目的分析复方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措施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以及桡骨相对高度、桡腕关节面掌倾角、桡腕关节面尺倾角。结果 2组麻醉起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桡骨相对高度、桡腕关节面掌倾角、桡腕关节面尺倾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桡骨相对高度、桡腕关节面掌倾角、桡腕关节面尺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过程中配合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保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疼痛感显著降低,并且后期桡骨各项指标恢复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临床观察
6
作者 冯平 李晓峰 霍乐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用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服用碳酸钙D3片,联用组加服三七接骨丸。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用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服用碳酸钙D3片,联用组加服三七接骨丸。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腕关节功能情况评分均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术后4、8周的骨折愈合情况评分均较术后2周高,且联用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可以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三七接骨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
7
作者 陈振华 张天择 +1 位作者 叶政显 陆小龙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五科收治的气滞血瘀证Colles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五科收治的气滞血瘀证Colles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腕关节功能(Cooney腕关节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医症候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2周,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炎症因子(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骨代谢指标(BMP-2、VEGF、TGF-β1)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中医症候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lles骨折患者,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辨证服用桃红四物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
8
作者 卢凤珊 李伟强 +2 位作者 柯荣华 马洪 郭跃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9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A组行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周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A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较B组的13.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儿康复,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接骨散”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杨国 王艳军 +6 位作者 王建华 李凤鸣 杨谦 艾红群 金欢 彭万勇 攸美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 观察“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适合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 目的 观察“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适合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和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2、4、6周后骨痂X线积分,以及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神疲乏力及肢体萎软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2周后比,治疗4、6周后两组患者骨痂X线积分均逐渐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土家接骨散”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肿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土家接骨散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文洁 伍峰 +1 位作者 冯旋 王文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2组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瘀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白舒筋散外敷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红白舒筋散 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11
作者 袁伟丹 林梅 +4 位作者 陈科 黄金凤 王尚冲 何利雷 谢学文 《中医正骨》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P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PHF患者79例。年龄18...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P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PHF患者79例。年龄18~80岁,中位数54岁。男48例,女31例。惯用手臂44例,非惯用手臂35例。按照PHF的Neer分型,Ⅰ型29例、Ⅱ型40例、Ⅲ型8例、Ⅳ型2例。分别于手法复位前、手法复位时、手法复位后1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记录手法复位次数,并计算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治疗结束后1 d,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价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复位固定;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手法复位前(7.30±0.54)分、手法复位时(2.01±0.78)分、手法复位后1 d(2.05±0.77)分;手法复位次数1~3次,中位数2次;5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一次性复位成功率约为73.42%;复位固定后1 d,23例患者非常满意,36例患者基本满意,20例患者不太满意,满意度约为74.68%。2例患者因骨折复位不理想选择手术治疗,10例患者因路途遥远未完成随访。6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7个月;均未出现并发症;治疗结束后1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41.84±9.67)分,治疗结束后6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87.88±5.13)分(优49例、良18例)。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PHF,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高,可缓解肩关节疼痛和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肱骨骨折 夹板固定 正骨手法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
12
作者 梁守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1-0114,共4页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将重点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在选择到某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研究对象时,通过翻阅相关的就诊记录可知,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均在2021年5...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将重点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在选择到某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研究对象时,通过翻阅相关的就诊记录可知,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均在2021年5月-2023年1月的范围内,研究人员为明确研究对象的数量情况,从就诊的患者中选择66例,之后依据电脑随机法对所选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处理,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及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汤剂分别为两组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观察治疗前后的掌倾角与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关节面台阶高度、疼痛(NRS)评分与肿胀指数的变化情况、关节屈伸度情、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治疗效果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各指标明显改善,且其他指标值也明显较优,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中药汤剂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州正骨手法整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临床观察
13
作者 汪继梁 文化 +3 位作者 刘川源 崔真伟 罗犇 杨亨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均实施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固定及配合外展垫辅助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结果: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2.5... 目的:观察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均实施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固定及配合外展垫辅助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结果: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2.5%。随访时间6~13个月;复位后、拆夹板后DR片对位对线较伤后差异明显(P<0.05)。拆夹板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为(85.975±7.43)分,拆夹板后Mayo肘功能评分为(94.35±4.56)分。结论: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可有效维持骨折断端位置,促进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下1/3骨折 手法复位 改良肱骨干夹板展垫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治疗老人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何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54-057,共4页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金黄软膏外敷在老人桡骨远端colles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于2021.01~2023.12取66例老人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作参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和试验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各33例,对...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金黄软膏外敷在老人桡骨远端colles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于2021.01~2023.12取66例老人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作参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和试验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各33例,对疼痛、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上述结果均P<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 colles骨折是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疼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金黄软膏 石膏 老年患者 桡骨远端colles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何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治疗在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6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比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 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治疗在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6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比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治疗),各34例,观察组间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组间肘关节功能评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联合金黄软膏外敷在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升临床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金黄软膏 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16
作者 沈懿 李俊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接骨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接骨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腕消肿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疼痛、肿胀症状、提高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桃红接骨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疼痛及活动度的影响
17
作者 陈仕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就诊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随机分组。A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B组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指标、VAS评分、SF...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就诊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随机分组。A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B组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指标、VAS评分、SF-36评分、腕关节活动度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与B组无差异,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提升腕关节活动度、减轻腕关节痛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固定 中医手法复位 活动度 疼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伤复原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探讨
18
作者 王韦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9-032,共4页
探讨对罹患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落实综合方案(即:骨伤复原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时段在2022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临床罹患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人群,经随机数字表法进... 探讨对罹患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落实综合方案(即:骨伤复原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时段在2022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临床罹患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人群,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分别是对照组(介入单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法)、观察组(介入骨伤复原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法),每组各50例。结果 对比各组之间的腕关节活动度,在治疗前,各组数据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后,显示观察组病患的旋前度、掌屈度、背伸度数据均为更高水平(P<0.05)。对比各组之间的疼痛评分、骨痂X线评分,显示在实施治疗前数据组间相当(P>0.05),行治疗措施之后,观察组病患的疼痛评分值为更低水平,其骨痂X线评分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较比组间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得出观察组的疼痛消退时间为(4.33±1.02)d、消肿时间(10.88±2.48)d、骨折愈合时间为(16.32±3/26)d,对照组分别为(7.65±1.43)d、(15.96±3.66)d、(21.44±4.08)d,显示观察组均处于更低位置(P<0.05)。观察组病患所统计的疗效率数据为更高水平(P<0.05)。组间并发症统计比较,观察组呈现更低(P<0.05)。结论 对罹患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落实综合方案(即:骨伤复原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相较单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更具价值,不但可助于改善病患腕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等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事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 骨伤复元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兰见见 李百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154-156,160,共4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指标[腕关节桡侧偏、尺侧偏、背伸、屈曲活动范围、改良梅奥腕关节功能评分(MMWS)]水平和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CRP、IL-1β、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桡侧偏、尺侧偏、背伸、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MMW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围术期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炎性因子 并发症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0
作者 杨承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VAS评分、BMD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PINP、BGP、CTX-1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固定 消肿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