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海英 《四川中医》 2016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11-01/2013-12间8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的42例患者...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11-01/2013-12间8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的42例患者为外固定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的38例患者为内固定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9.5%,外固定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71.4%,内固定组高于外固定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远端差距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5±1.2)°、(22.7±2.3)°、(1.4±0.2)mm、(11.7±1.2)周;外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远端差距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6±1.0)°、(12.6±2.1)°、(0.7±0.2)mm、(9.8±1.1)周;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远端差距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的大于外固定组,二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外固定组,二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1例发生桡神经损伤,而外固定组1例畸形愈合,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的情况,恢复均较好。结论: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在促进骨折复位和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方面明显的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并且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切开复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庞启雄 张朝驹 白红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骨密度。结果:根据经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质功能恢复情况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要好,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要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且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应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性 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33
3
作者 邵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28-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骨密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骨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患者,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更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
4
作者 卢凤珊 李伟强 +2 位作者 柯荣华 马洪 郭跃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9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80)与B组(n=80)。B组行常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A组行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周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A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较B组的13.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患儿康复,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
5
作者 陈振华 张天择 +1 位作者 叶政显 陆小龙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五科收治的气滞血瘀证Colles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五科收治的气滞血瘀证Colles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腕关节功能(Cooney腕关节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医症候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2周,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炎症因子(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骨代谢指标(BMP-2、VEGF、TGF-β1)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中医症候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lles骨折患者,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辨证服用桃红四物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伤外洗方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
6
作者 冯平 李晓 霍乐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7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7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比对照组(76.92%)高(P<0.05);治疗8周后,两组掌屈、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后及前臂旋前等腕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8、12周后,两组改良梅奥腕关节功能量表(Cooney)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8周后,两组骨保护素(OPG)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OPG和ALP水平比对照组高,RANK、CRP、IL-1β及IL-6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桡骨下端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软伤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接骨散”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杨国 王艳军 +6 位作者 王建华 李凤鸣 杨谦 艾红群 金欢 彭万勇 攸美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 观察“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适合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 目的 观察“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适合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和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土家接骨散”局部外敷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2、4、6周后骨痂X线积分,以及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神疲乏力及肢体萎软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2周后比,治疗4、6周后两组患者骨痂X线积分均逐渐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土家接骨散”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肿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土家接骨散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文博成 张智超 戴昕恒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红白舒筋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以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采用手...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红白舒筋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以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合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治疗后腕关节活动度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为(69.33±7.36)ng/mL、白细胞介素-6为(44.21±5.12)ng/mL、C反应蛋白为(14.28±3.63)mg/L,与对照组的(74.64±7.69)ng/mL、(49.92±5.99)ng/mL、(18.69±3.97)mg/L相比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1、5.072、5.738,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红白舒筋散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症状消退,骨折愈合康复进程缩短,促进腕关节活动度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红白舒筋散 手法复位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9
作者 杨承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消肿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VAS评分、BMD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PINP、BGP、CTX-1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清肿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固定 消肿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临床观察
10
作者 冯平 李晓峰 霍乐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用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服用碳酸钙D3片,联用组加服三七接骨丸。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单一组和联用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服用碳酸钙D3片,联用组加服三七接骨丸。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腕关节功能情况评分均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术后4、8周的骨折愈合情况评分均较术后2周高,且联用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RDOF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接骨丸可以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三七接骨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朱民 顾加祥 +1 位作者 刘宏君 张乃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早期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29±0.27)分,低于对照组的(2.13±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Gartland-Werley评分为(7.85±1.62)分,低于对照组的(10.84±2.03)分,尺偏角为(16.32±3.35)°,掌倾角为(9.89±1.56)°,均大于对照组的(13.19±3.12)°、(7.43±1.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掌屈度、背伸度、旋后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质量,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早期石膏固定 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
原文传递
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36例
12
作者 周麒 周立阳 谢心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36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麻醉情况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对比患...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36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麻醉情况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对比患侧与健侧第1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并统计有无出现不良情况。结果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22±0.07)分,无石膏断裂、脱落等不良情况,第1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及握力情况与健侧对比,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简单经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BENNETT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文洁 伍峰 +1 位作者 冯旋 王文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2组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瘀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白舒筋散外敷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红白舒筋散 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BadoⅢ型孟氏骨折
14
作者 霍英才 段晓堃 孙一田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BadoⅢ型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8例BadoⅢ型孟氏骨折患儿。记录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活动度,采用Kim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BadoⅢ型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8例BadoⅢ型孟氏骨折患儿。记录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活动度,采用Kim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患儿肱桡关节均成功复位。治疗时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治疗后无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6~12周。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肱桡关节位置关系良好,尺骨骨折线模糊,骨折愈合良好;患侧肘关节伸直0°~10°、屈曲135°~145°,前臂旋前75°~90°、旋后80°~90°,较健侧无明显差异;采用Kim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28例均为优。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BadoⅢ型孟氏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尺骨青枝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控制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范国晖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疼痛控制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2—2024-0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6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 目的评价疼痛控制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2—2024-0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6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疼痛控制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天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抑郁量表(BDI)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BAI和BDI评分、PSQI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对行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心理、提升睡眠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干预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16
作者 梁彬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加快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桃红四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托及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作用分析
17
作者 李进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5-0078,共4页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对手法复位石膏托+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的固定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两组治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探究,即手法复位石膏托方案(对象为参照组)、手法复位石膏托+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对象...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对手法复位石膏托+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的固定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两组治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探究,即手法复位石膏托方案(对象为参照组)、手法复位石膏托+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对象:治疗组),效果比对。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腕关节功能;预后效果;不良事件;患侧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建议实施手法复位石膏托+石膏夹板外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 石膏夹板固定序贯小夹板固定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汤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陈添来 郭丽霞 巫素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与活血止痛汤的治疗效果,探究对患者疼痛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手法复...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与活血止痛汤的治疗效果,探究对患者疼痛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40例、观察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活血止痛汤联合治疗)40例,对比组间的临床疗效、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肢活动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指标中时间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活动度更优,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积极运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汤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控制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避免剧烈疼痛的出现,维护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腕关节功能 活血止痛汤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观察
19
作者 邓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3-0146,共4页
为了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方式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在事先确定入选标准的前提下,从本院在研究时间阶段内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本... 为了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方式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在事先确定入选标准的前提下,从本院在研究时间阶段内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于2023年1月开始到2023年6月结束,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人数共有80人,且研究人员是以患者骨折治疗的先后时间差异为标准划分研究小组,将其分别命名为对比组和普通组。两组患者要在接受全套检查之后,分别落实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研究人员需要在研究结束之后,针对患者的桡骨复位数据、手腕关节活动数据以及并发症发生数据进行搜集以及对比。结果 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对比组患者不仅桡骨的复位数据相较于普通组明显改善(P<0.05),且手腕关节活动数据明显提高(P<0.05),并发症发生频率数据与普通组患者相比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果 在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钢板内固定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地恢复桡骨,手腕关节的活动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在临床治疗中的并发症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手法复位固定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州正骨手法整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临床观察
20
作者 汪继梁 文化 +3 位作者 刘川源 崔真伟 罗犇 杨亨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均实施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固定及配合外展垫辅助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结果: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2.5... 目的:观察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均实施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固定及配合外展垫辅助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结果: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2.5%。随访时间6~13个月;复位后、拆夹板后DR片对位对线较伤后差异明显(P<0.05)。拆夹板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为(85.975±7.43)分,拆夹板后Mayo肘功能评分为(94.35±4.56)分。结论: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可有效维持骨折断端位置,促进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下1/3骨折 手法复位 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展垫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