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东部扎布萨尕秀组的时代归属讨论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立成
江万
+4 位作者
肖宙轩
李宗星
彭博
胡俊杰
董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961-972,共12页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中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探调查研究的热点,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出露较全,但多数学者认为柴东地区不存在二叠系。针对扎布萨尕秀组归属于石炭纪还是二叠纪的争议,采集扎布萨尕秀组的砂岩碎屑锆石开展了U-Pb LA-ICP-M...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中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探调查研究的热点,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出露较全,但多数学者认为柴东地区不存在二叠系。针对扎布萨尕秀组归属于石炭纪还是二叠纪的争议,采集扎布萨尕秀组的砂岩碎屑锆石开展了U-Pb LA-ICP-MS同位素测年,获得40个和谐年龄分布在2488±34 Ma至288±3 Ma之间,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288.0±2.0 Ma(MSWD=0.112,n=21)。这意味着该扎布萨尕秀组中的砂岩沉积于288 Ma之后,晚于国际石炭—二叠纪界限(299 Ma)。依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扎布萨尕秀组中赋存丰富的虫筳科化石,其中膨胀型虫筳属Pseudoschwagerina或Sphaeroschwagerina的出现是进入二叠纪的重要标志。结合碎屑锆石年代学和虫筳属化石特征,扎布萨尕秀组应归属早二叠世,说明柴达木东部地区存在二叠纪沉积记录。该认识为深化柴达木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建造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层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扎布萨尕秀组
碎屑锆石
虫筳属
二叠系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及物源——以石浅1井为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娇鹏
尹成明
+5 位作者
陈世悦
庄毓凯
汪峰
邵鹏程
马帅
刘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在沉积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地区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钻井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判别图解表明,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碎屑岩形成于被动大...
在沉积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地区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钻井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判别图解表明,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碎屑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同时体现出与其他构造背景碎屑岩差别极大的地球化学特征,克鲁克组及扎布萨尕秀组砂砾岩具有较高程度的沉积再循环(或源区岩浆岩高程度分异)及中等偏高的风化程度,碎屑物质来自于以酸性岩浆岩为主的后太古宙大陆上地壳。在碎屑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北缘地区晚石炭世沉积盆地类型为受北侧宗务隆海槽扩张控制的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盆地,碎屑物质来源于由酸性岩浆岩组成的柴北缘古生代造山带基底部分,海侵自北向南、沉积体系自南向北展布,总体呈现南山-北海的盆山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克
组
-
扎布萨尕秀组
碎屑岩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二叠世凝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佳
钱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否存在早二叠世沉积记录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有区域地质资料普遍认为二叠系并未沉积或已完全被剥蚀。这分歧起源于对现有的古生物化石形成年代认识的不同。此次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旺尕秀地区的石炭...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否存在早二叠世沉积记录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有区域地质资料普遍认为二叠系并未沉积或已完全被剥蚀。这分歧起源于对现有的古生物化石形成年代认识的不同。此次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旺尕秀地区的石炭系克鲁克组和扎布萨尕秀组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工作,在东大沟剖面扎布萨尕秀组底部鉴别出数层凝灰岩,并采集锆石U-Pb年代学样品。通过锆石LA-ICP-MS U-Pb测年,首次获得295±2 Ma(MSWD=0.035)的高质量年代学数据。此次发表的数据,明确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早二叠世沉积地层的存在。该研究成果为后续柴达木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支撑,并为今后开展石炭纪—二叠纪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扎布萨尕秀组
锆石定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
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东部扎布萨尕秀组的时代归属讨论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立成
江万
肖宙轩
李宗星
彭博
胡俊杰
董敏
机构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961-972,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94)。
文摘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中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探调查研究的热点,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出露较全,但多数学者认为柴东地区不存在二叠系。针对扎布萨尕秀组归属于石炭纪还是二叠纪的争议,采集扎布萨尕秀组的砂岩碎屑锆石开展了U-Pb LA-ICP-MS同位素测年,获得40个和谐年龄分布在2488±34 Ma至288±3 Ma之间,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288.0±2.0 Ma(MSWD=0.112,n=21)。这意味着该扎布萨尕秀组中的砂岩沉积于288 Ma之后,晚于国际石炭—二叠纪界限(299 Ma)。依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扎布萨尕秀组中赋存丰富的虫筳科化石,其中膨胀型虫筳属Pseudoschwagerina或Sphaeroschwagerina的出现是进入二叠纪的重要标志。结合碎屑锆石年代学和虫筳属化石特征,扎布萨尕秀组应归属早二叠世,说明柴达木东部地区存在二叠纪沉积记录。该认识为深化柴达木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建造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层学证据。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扎布萨尕秀组
碎屑锆石
虫筳属
二叠系
年代学
Keywords
Qaidam Basin
Zhabusagaxiu formation
detrital zircon
Fusulina
Permian
geochronology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及物源——以石浅1井为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娇鹏
尹成明
陈世悦
庄毓凯
汪峰
邵鹏程
马帅
刘金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江苏油田试采一厂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资[2014]03-025-002
1212011120964-02)
文摘
在沉积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地区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钻井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判别图解表明,石浅1井克鲁克组-扎布萨尕秀组碎屑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同时体现出与其他构造背景碎屑岩差别极大的地球化学特征,克鲁克组及扎布萨尕秀组砂砾岩具有较高程度的沉积再循环(或源区岩浆岩高程度分异)及中等偏高的风化程度,碎屑物质来自于以酸性岩浆岩为主的后太古宙大陆上地壳。在碎屑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北缘地区晚石炭世沉积盆地类型为受北侧宗务隆海槽扩张控制的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盆地,碎屑物质来源于由酸性岩浆岩组成的柴北缘古生代造山带基底部分,海侵自北向南、沉积体系自南向北展布,总体呈现南山-北海的盆山格局。
关键词
克鲁克
组
-
扎布萨尕秀组
碎屑岩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物源分析
Keywords
Keluke-Zhabusagaxiu Formation
detrital rocks
geochemistry
sedimentary tectonic setting
provenance analysis
分类号
P534.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二叠世凝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佳
钱涛
机构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10)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2KY15KJP)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DZLXJK202004)。
文摘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否存在早二叠世沉积记录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有区域地质资料普遍认为二叠系并未沉积或已完全被剥蚀。这分歧起源于对现有的古生物化石形成年代认识的不同。此次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旺尕秀地区的石炭系克鲁克组和扎布萨尕秀组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工作,在东大沟剖面扎布萨尕秀组底部鉴别出数层凝灰岩,并采集锆石U-Pb年代学样品。通过锆石LA-ICP-MS U-Pb测年,首次获得295±2 Ma(MSWD=0.035)的高质量年代学数据。此次发表的数据,明确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早二叠世沉积地层的存在。该研究成果为后续柴达木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支撑,并为今后开展石炭纪—二叠纪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
关键词
早二叠世
扎布萨尕秀组
锆石定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
凝灰岩
Keywords
early Permian
Zhabusagaxiu formation
zircon geochronology
northern Qaidam
tuff
分类号
P534.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东部扎布萨尕秀组的时代归属讨论
马立成
江万
肖宙轩
李宗星
彭博
胡俊杰
董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及物源——以石浅1井为例
孙娇鹏
尹成明
陈世悦
庄毓凯
汪峰
邵鹏程
马帅
刘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二叠世凝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刘佳
钱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