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中打分函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存新 常珊 +3 位作者 龚新奇 杨峰 李春华 陈慰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8,共8页
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其中,用于近天然构象挑选的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对于对接中复合物结构的成功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组合打分函数中一些主要打分项,包括几何互补项、界面接触面积... 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其中,用于近天然构象挑选的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对于对接中复合物结构的成功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组合打分函数中一些主要打分项,包括几何互补项、界面接触面积、范德华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以及统计成对偏好势等打分项的计算方法.结合本研究小组的工作,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打分方案以及利用与结合位点有关的信息进行结构筛选的几种策略,比较并总结了常用打分函数的特点.最后,分析并指出了当前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打分函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 打分函数 打分策略 结合位点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知识打分函数的分子对接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希诚 赵晓宇 +1 位作者 康玲 李洪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分子对接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了一种通过计算原子对间距离来评价结合自由能的知识打分函数,其构造方法与平均力势能函数相似.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子对接程序KGAsDo... 分子对接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了一种通过计算原子对间距离来评价结合自由能的知识打分函数,其构造方法与平均力势能函数相似.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子对接程序KGAsDock.给出与著名的分子对接程序DOCK6.1的对接结果比较,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降低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对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知识打分函数 遗传算法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RNA对接中打分函数设计及RNA结合位点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华 刘洋 +4 位作者 陆林 马梦琳 谭建军 张小轶 王存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9-1786,共8页
分子对接是目前研究蛋白质-RNA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与分子结合位点的准确识别对成功预测蛋白质-RNA复合物结构至关重要.结合小组的工作,对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蛋白质-RNA复合物结构中所涉及2个关键性问... 分子对接是目前研究蛋白质-RNA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与分子结合位点的准确识别对成功预测蛋白质-RNA复合物结构至关重要.结合小组的工作,对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蛋白质-RNA复合物结构中所涉及2个关键性问题(即分子对接打分函数的设计和RNA结合位点的预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这两方面研究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RNA相互作用 分子对接 打分函数 RNA结合位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分函数对虚拟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富集率的影响
4
作者 葛庆波 罗巧云 +2 位作者 王真真 方昭庚 刘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打分函数(Surflex—score,D—score,G—score,PMF—score,ChemScore)对计算机虚拟筛选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urflex虚拟筛选40个AchE抑制剂和3960个无活性分子,对筛选结果分... 目的:探讨不同打分函数(Surflex—score,D—score,G—score,PMF—score,ChemScore)对计算机虚拟筛选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urflex虚拟筛选40个AchE抑制剂和3960个无活性分子,对筛选结果分别使用单个打分函数和多个打分函数组合后对得分排序,以富集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单独以ChemScore一个函数抽提对接后结合模式再行打分排序后富集率为27,将ChemScore和G—score两个函数组合后排序也可获得27的富集率。结论:组合多种不同的打分函数也能获得不少于用单个打分函数打分所得的活性化合物,单独以ChemScore一个打分函数抽提对接后的结合模式再行打分排序,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打分函数 富集率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蛋白质复合物Other类型的打分函数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龙珠 李春华 +3 位作者 马晓慧 常珊 陈慰祖 王存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6,共5页
在不同类型复合物结合界面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同的基础上,针对较难预测的Other类型复合物设计出特异性打分函数,用于在对接过程中挑选出有效结构.该函数由原子接触能(EACE)、范德华和静电相互作用能组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各项的... 在不同类型复合物结合界面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同的基础上,针对较难预测的Other类型复合物设计出特异性打分函数,用于在对接过程中挑选出有效结构.该函数由原子接触能(EACE)、范德华和静电相互作用能组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各项的权重系数.对来自CAPRIbenchmark1中17个Other类复合物例子进行打分测试.结果表明,组合打分能够刻画出Other类型复合物单体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反映出复合物形成前后的能量变化,具备一定的从众多样本中筛选出有效结构的能力.相对于残基成对势(RP),该组合打分获得了更高的打分成功率.对CAPRI第八轮竞赛中两个结构预测模型进行打分排序,该组合打分也体现出强于RP的鉴别有效结合模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分函数 原子接触能 残基成对势 Other类复合物 CAP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双向LSTM拟合RNA二级结构打分函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帅 蔡磊鑫 +1 位作者 顾倜 吕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9期232-239,共8页
RNA二级结构的打分函数在RNA二级结构预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对RNA二级结构的打分函数并没有很好地抓住RNA的折叠机制。我们认为递归神经网络层与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和RNA的折叠方式有相似之处。提出使用双向LSTM(Long Sh... RNA二级结构的打分函数在RNA二级结构预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对RNA二级结构的打分函数并没有很好地抓住RNA的折叠机制。我们认为递归神经网络层与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和RNA的折叠方式有相似之处。提出使用双向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神经网络对RNA二级结构进行打分。在数据集ASE(长度小于500),以及CRW(大部分长度大于1 000)上,进行了三项实验。通过拟合SEN(Sensitivity)与PPV(Specificity)打分函数确定了在目标函数为mean_squared_error时拟合效果最好;进而对比较复杂的打分函数MCC(Matthew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进行拟合;最后实验得出双层双向LSTM模型的结果优于单层双向LSTM模型的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打分函数包含了碱基序列的全局属性。实验结果表明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RNA二级结构的打分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打分函数 二级结构 双向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RNA三维结构打分函数
7
作者 杜渊洋 邓成伟 张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9-376,共8页
非编码RNA的三维结构对于人们理解和干预其生物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计算的角度发展RNA结构预测方法可以加速结构获取过程,对三维结构进行评分是进行结构预测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如AlphaFold2,已在分子结构预测领域... 非编码RNA的三维结构对于人们理解和干预其生物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计算的角度发展RNA结构预测方法可以加速结构获取过程,对三维结构进行评分是进行结构预测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如AlphaFold2,已在分子结构预测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一个对RNA三维结构进行评估的方法 .为了训练这一网络,建立了一个非冗余的含有422个RNA以及126600个decoys结构的数据集.训练得到的模型在RNA-Puzzles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28个RNA中,网络从众多decoys中挑选出实验结构的正确率约为71.4%,这一结果比之前有所提高.另外,还对网络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神经网络对结构评分的倾向性和已知的物理化学知识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构预测 打分函数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打分函数估算CTL表位肽的亲和性
8
作者 王槐亮 仲兆明 +2 位作者 李诚 沈硕 林治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关键词 CTL 打分函数 表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亲和性 complex 估算 经验 T淋巴细胞 class 恶性肿瘤 活化过程 免疫学 抗肿瘤 特异性 MHC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足迹法结合位置打分函数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世缘 王艳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9期3725-3727,3793,共4页
目的: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本文从ABS数据库上下载了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直系同源的启动子序列,首先使用位置打分函数对这些启动子序列进行打分,找到候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进一步利用进化足迹法对这些候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目的: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本文从ABS数据库上下载了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直系同源的启动子序列,首先使用位置打分函数对这些启动子序列进行打分,找到候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进一步利用进化足迹法对这些候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筛选,只有结合位点同时出现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启动子序列才认为是真正的结合位点。结果:在对人类和啮齿类动物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时,与单独使用打分函数的结果相比,进化足迹法与打分函数结合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预测结果的性能,大幅度提供所得预测结果的特异性。结论:进化足迹法结合位置打分矩阵的方法能较为准确有效的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足迹法 位置打分函数 特异性
原文传递
基于打分函数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的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永娥 《生物数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本文首次将基于位置权重矩阵的打分函数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中.我们选取CB513数据库作为基准数据库,首先在库中截取11残基和21残基片段,依据中心残基的二级结构类型分成3个集合;然后分别建立20种氨基酸、以及依据亲疏水性约化成的... 本文首次将基于位置权重矩阵的打分函数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中.我们选取CB513数据库作为基准数据库,首先在库中截取11残基和21残基片段,依据中心残基的二级结构类型分成3个集合;然后分别建立20种氨基酸、以及依据亲疏水性约化成的6种氨基酸在3个集合中的位置权重矩阵;对于任意一个待测的序列片段X通过和3个位置权重矩阵比较,应用打分函数得到3个不同的分值,比较哪个分值最大X就属于哪一类;最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的预测精度Q_3最高达到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二级结构 位置权重矩阵 打分函数 误差允许范围
原文传递
评价不同的打分函数对虚拟筛选β-分泌酶抑制剂富集率的影响
11
作者 刘述 李东培 周丽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研究多种打分函数对计算机虚拟筛选β-分泌酶(β-secretase,BACE-1)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urflex虚拟筛选了50个BACE-1的抑制剂和9950个无活性分子,同时应用5种打分函数对筛选的结果分别应用单个打分函数和多个打分... 目的研究多种打分函数对计算机虚拟筛选β-分泌酶(β-secretase,BACE-1)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urflex虚拟筛选了50个BACE-1的抑制剂和9950个无活性分子,同时应用5种打分函数对筛选的结果分别应用单个打分函数和多个打分函数组合得分排序。结果单独以Surflex_score一个函数抽提对接后的结合模式再进行打分排序后富集率为40,将Surflex_score和D_score两个函数组合后排序可获得48的富集率。结论组合多种不同的打分函数比单个打分函数打分能获得更多的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BACE-1 打分函数 富集率
原文传递
构建药物-靶标亲合性打分函数的评价方法体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志海 李婕 +2 位作者 韩莉 李嫣 王任小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60,共12页
定量计算药物-靶标亲合性一直是分子靶向药物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亲合性打分函数适用范围宽、计算速度快且精度良好,特别适合与分子对接等方法联用,在药物研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存在数量繁多的打分函数,这些... 定量计算药物-靶标亲合性一直是分子靶向药物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亲合性打分函数适用范围宽、计算速度快且精度良好,特别适合与分子对接等方法联用,在药物研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存在数量繁多的打分函数,这些方法难免良莠不齐.建立客观公正的针对打分函数性能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选择,也为发展打分函数的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依据,因此是打分函数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础问题.近年来,我们逐步发展了评价药物-靶标亲合性打分函数性能的方法体系(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coring functions,CASF),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我们提出了一整套衡量打分函数性能的基本指标,为每种指标设计了相应的定量方法,并确立了将打分过程与构象采样过程分开处理的原则.我们的方法体系中所使用的测试集,源自对PDBbind-CN数据库中蛋白-配体复合物样本的层层筛选,质量较高并且具备结构多样性的特点.与前人的类似工作相比,我们的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本文介绍了我们建立的CASF方法体系的设计思想、获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标亲合性 打分函数 评价体系 CASF PDBbind-CN 分子靶向药物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对接和靶标特异性打分函数的化合物hERG心脏毒性预测
13
作者 孟金蕙 张力 +3 位作者 王廉馨 刘黎黎 刘苗 刘宏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人类快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the human Etherh-à-go-go-Reloted Gene,hERG)特异性打分函数(RF-hERG-Score),用于预测化合物对hERG的抑制活性(pIC_(50))。方法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以AutoDock Vina(传统打分... 目的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人类快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the human Etherh-à-go-go-Reloted Gene,hERG)特异性打分函数(RF-hERG-Score),用于预测化合物对hERG的抑制活性(pIC_(50))。方法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以AutoDock Vina(传统打分函数)分子对接生成的1847个化合物-hERG复合体结构和实验测定的半抑制浓度(pIC_(50))数据作为训练集进行训练。结果在十倍交叉验证中,RF-hERG-Score比RF-Score(通用打分函数)和AutoDock Vina更准确,其预测的pIC_(50)与实验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p)为0.603、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Rs)为0.623、均方根误差(RMSE)为0.849。在两组外部测试集中,RF-hERG-Score的Rp、Rs和RMSE也高于其他2种方法,并且优于相应文献报道模型的预测性能。结论RF-hERG-Score提高了hERG抑制剂结合亲和力的预测准确度,为利用计算模拟方法实现药物心脏毒性的较准确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快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 毒性预测 分子对接 机器学习 打分函数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的TRPV1通道与调节剂的分子对接重打分模型构建
14
作者 郭怡萱 杨芷江 +4 位作者 黄腾鑫 王云帆 潘里 王亮亮 丁俊杰 《防化研究》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发一种针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通道特异性分子对接的重打分模型TRPV1-Rescore,以寻找潜在的TRPV1调节剂。依托ChEMBL数据库检索与TocoDDB网站生成,获得... 本研究旨在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发一种针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通道特异性分子对接的重打分模型TRPV1-Rescore,以寻找潜在的TRPV1调节剂。依托ChEMBL数据库检索与TocoDDB网站生成,获得2909个TRPV1通道调节剂和3000个诱饵化合物分别作为建模的正、负数据集,将其与TRPV1通道进行分子对接,得到对接打分和活性位点关键残基结合能等作为特征参数,应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TRPV1通道与调节剂分子对接重打分模型TRPV1-Rescore,采用内部五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外部测试集验证显示该模型的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0.924、0.916、0.923,证明TRPV1-Rescore模型性能稳健,可用于TRPV1调节剂的虚拟筛选,此模型提升了预测TRPV1通道与其调节剂结合能力的准确性。本研究为新型TRPV1调节剂的设计和发现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通道 调节剂 随机森林 分子对接 打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打分的方法应用于蛋白质β-发夹模体的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秀珍 李前忠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4-659,共6页
从蛋白质的一级序列出发,用矩阵打分的方法对3088个蛋白质中的β发夹和非β发夹模体进行了识别.使用10-交叉检验,预测总精度为75.9%,Matthew相关系数为0.42.同时计算了不同loop长的模体对应的序列最佳固定模式长,并对有相同最佳固定模... 从蛋白质的一级序列出发,用矩阵打分的方法对3088个蛋白质中的β发夹和非β发夹模体进行了识别.使用10-交叉检验,预测总精度为75.9%,Matthew相关系数为0.42.同时计算了不同loop长的模体对应的序列最佳固定模式长,并对有相同最佳固定模式长的模体序列进行了组合,组合后的模体预测总精度都高于76.1%,Matthew相关系数大于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发夹模体 位置频率矩阵 位点保守性参量 打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分矩阵方法在β-发夹模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雪 胡秀珍 《生物信息学》 2008年第4期156-158,167,共4页
用打分矩阵的五种算法,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出发,以氨基酸为参数,分别对3088个同源性小于40%的蛋白质和2878个同源性小于33%的蛋白质的β-发夹模体片断进行了识别。利用self-consistency和10-fold cross-validation两种方法对五种算法... 用打分矩阵的五种算法,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出发,以氨基酸为参数,分别对3088个同源性小于40%的蛋白质和2878个同源性小于33%的蛋白质的β-发夹模体片断进行了识别。利用self-consistency和10-fold cross-validation两种方法对五种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laverie(1996)算法相对较好,对3088个蛋白质的平均识别精度达到了77.7%和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发夹模体 位置打分矩阵 位置打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的对接函数综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鹏飞 董守斌 +1 位作者 曹以诚 杜正平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针对虚拟筛选过程中对接打分函数适应度低及已有数据集不平衡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对接函数综合评价方法,以求解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下的分类器集合权重分配,为解决训练集不平衡状态下分类器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针对虚拟筛选过程中对接打分函数适应度低及已有数据集不平衡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对接函数综合评价方法,以求解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下的分类器集合权重分配,为解决训练集不平衡状态下分类器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虚拟筛选过程中对接打分函数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 打分函数 综合 粒子群 支持向量机集合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打分矩阵的多类蛋白质折叠子的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春连 张晓东 《生物信息学》 2011年第1期42-45,49,共5页
依据蛋白质折叠子中氨基酸保守性,以氨基酸、氨基酸的极性、氨基酸的电性以及氨基酸的亲—疏水性为参数,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出发,采用"一对多"的分类策略,通过构建打分矩阵和选取氨基酸序列模式片断,利用5种相似性打分函数... 依据蛋白质折叠子中氨基酸保守性,以氨基酸、氨基酸的极性、氨基酸的电性以及氨基酸的亲—疏水性为参数,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出发,采用"一对多"的分类策略,通过构建打分矩阵和选取氨基酸序列模式片断,利用5种相似性打分函数对27类折叠子进行识别,最好的预测精度达到83.46%。结果表明,打分矩阵是预测多类蛋白质折叠子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分矩阵 相似性打分函数 蛋白质折叠子 氨基酸的保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春华 马晓慧 +1 位作者 陈慰祖 王存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6-621,共6页
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子对接方法是研究这一课题有效的计算机模拟手段.通常,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包括四个阶段:搜索受体与配体分子间的结合模式,过滤对接结构以排除不合理的结合模式,优化结... 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子对接方法是研究这一课题有效的计算机模拟手段.通常,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包括四个阶段:搜索受体与配体分子间的结合模式,过滤对接结构以排除不合理的结合模式,优化结构,用精细的打分函数评价、排序对接模式并挑选近天然构象.结合国内外研究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进展和本研究小组的工作,对以上四个环节做了详细的综述.另外,还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 过滤 打分函数 分子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的新型CDK7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滔 孙茂堂 +4 位作者 董晓武 任欣 杨欣 杜立林 胡永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7-2112,共6页
根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7(CDK7)的蛋白结构,利用Discovery Studio2.1程序包中的LigandFit模块建立了CDK7抑制剂的分子对接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选择LigScore2为最佳打分函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5),并验证了该模型的... 根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7(CDK7)的蛋白结构,利用Discovery Studio2.1程序包中的LigandFit模块建立了CDK7抑制剂的分子对接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选择LigScore2为最佳打分函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5),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设计的化合物与CDK7蛋白进行对接分析,得到了2个打分最高的化合物16、17,进而通过13步的合成路线,以中等至高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KB)、肝肿瘤细胞(SMMC-7721)、结肠腺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0.84-19.70μmol·L-1),其中化合物16对HL60细胞株的IC50值最低,为0.84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CDK7抑制剂 LigandFit模块 LigScore2打分函数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