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S-1型扩散渗析膜的研制及其在处理含稀土酸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儒庆 葛道才 +1 位作者 姜举武 胡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1-23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扩散渗析膜的制备方法。该膜是一种均相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聚甲基丙烯酸N-(2-羟丙基)三甲胺酯膜。新型扩散渗析膜(定命为KS-1型膜)是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涂浆方法制得的。KS-1型扩散渗析膜具有优良...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扩散渗析膜的制备方法。该膜是一种均相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聚甲基丙烯酸N-(2-羟丙基)三甲胺酯膜。新型扩散渗析膜(定命为KS-1型膜)是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涂浆方法制得的。KS-1型扩散渗析膜具有优良的透酸性能和耐酸性。它可被用于扩散渗析法回收稀土萃取液中的酸。试验结果表明KS-1型膜可以使酸通过而有效地阻止稀土金属离子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渗析膜 稀土 酸液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阴离子扩散渗析膜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春金 周瑛 莫剑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5-257,共3页
本文介绍了非对称阴离子扩散渗析膜的制备 ,研究了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与渗析系数、面电阻的关系 ,及膜含水率对分离系数的影响和硫酸浓度对渗析系数的影响 ,测试了膜对 H2 SO4 /Cu-SO4
关键词 非对称 扩散渗析膜 离子交换容量 面电阻 渗析系数 分离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辅助制备分层多孔扩散渗析膜
3
作者 刘娇 丁亮 +1 位作者 吴亮 徐铜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8,共9页
传统的扩散渗析膜厚度较大,传质阻力较大,使得氢离子较难透过,酸回收率不高.本文通过采用外加电场辅助致密膜成孔的方法,探讨了电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对聚(QVBC-DVB)/PVDF离子交换膜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三明治"型分层多孔扩散渗析... 传统的扩散渗析膜厚度较大,传质阻力较大,使得氢离子较难透过,酸回收率不高.本文通过采用外加电场辅助致密膜成孔的方法,探讨了电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对聚(QVBC-DVB)/PVDF离子交换膜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三明治"型分层多孔扩散渗析膜,将致密层厚度从80.0μm降低至46.8μm.扩散渗析测试表明,经100 mA/cm^2的电场作用72 h后,氢离子渗析系数和分离因子分别达到12.12×10^-3 m/h和198,与致密基膜相比分别提高了121.7%和57.1%,为改善扩散渗析膜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扩散渗析 电场 传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渗析法回收工业酸性废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4
作者 徐铜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用阴离子交换膜回收废酸是工业中处理酸性废液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该过程及过程中所用到的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论述,重点介绍了DF系列阴膜在回收工业酸性废液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扩散渗析 酸性废液 回收 废水处理技术 阴离子交换 扩散渗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07+N235高酸砷铁反萃溶液处理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伟 吴才贵 +4 位作者 宫晓丹 胡东风 张登凯 廖彬 饶帅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36,共7页
介绍了某锌冶炼厂采用P507+N235组成的双溶剂萃取体系从硫酸浸出液中萃取砷铁的生产情况,并对高酸砷铁反萃溶液返回锌冶炼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膜分离工艺处理反萃溶液,对比分析纳滤膜和扩散渗析膜分离的工艺条件和投资运行成... 介绍了某锌冶炼厂采用P507+N235组成的双溶剂萃取体系从硫酸浸出液中萃取砷铁的生产情况,并对高酸砷铁反萃溶液返回锌冶炼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膜分离工艺处理反萃溶液,对比分析纳滤膜和扩散渗析膜分离的工艺条件和投资运行成本。结果表明,纳滤膜和扩散渗析膜均可以有效分离溶液中杂质元素:其中采用纳滤膜工艺时,截留浓液中铁、砷、锌、硫酸和油份的截留率分别为91.2%、88.55%、87.5%、47.44%和50%,酸回收利用率为52.56%;采用扩散渗析膜工艺,渗析残液中铁、砷、锌、硫酸和油份的截留率分别92%、87.94%、90%、5.13%和75%,酸回收利用率为94.87%。截留浓液和渗析残液均采用石灰中和法脱除溶液中的砷铁,过滤溶液返回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扩散渗析膜相比纳滤膜投资少,操作维护简单,生产成本低,更适合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反萃 纳滤 扩散渗析膜 P507 N2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科技
6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海水经新“膜”法处理可直接饮用 由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离子交换膜法可将3.5%盐度的海水经过处理,达到直饮水标准,该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而且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将有力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技... 海水经新“膜”法处理可直接饮用 由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离子交换膜法可将3.5%盐度的海水经过处理,达到直饮水标准,该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而且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将有力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该院离子交换膜生产基地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年底将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离子交换膜10万m^2,年产扩散渗析膜10万m^2以及年产双极膜2万m^2,年直接经济效益8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科技 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垄断 科学研究院 扩散渗析膜 海洋化工 国内空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