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盾构水土中接收对封堵墙扰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梅君 王勇 梁宸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1期57-62,共6页
盾构机破洞而出进入接收井的过程可能会引发水砂涌入地铁车站,同时导致周边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附近建筑物损坏等问题。为规避此类风险,本文以南京地铁十一号线珠江南站盾构接收工程为例,在接收井建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并向接收井内回... 盾构机破洞而出进入接收井的过程可能会引发水砂涌入地铁车站,同时导致周边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附近建筑物损坏等问题。为规避此类风险,本文以南京地铁十一号线珠江南站盾构接收工程为例,在接收井建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并向接收井内回灌泥水,实现水土中的盾构接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机进入接收井过程中,开挖泥水而对封堵墙产生扰动作用。结果表明:封堵墙底部的水土压力大于盾构中心高度处水土压力;盾构正对面水压力大于侧面水压力,由于盾构机进洞对侧向有挤土效应,导致侧面有效应力大于盾构正对面两端点的有效应力;盾构正对面中下方测点水土压力最大,依据该点监测数据和工程实际中液位变化情况,采用“增大示数法”量化盾构机进入接收井过程中对封堵墙的扰动作用,将扰动荷载取值为40 kPa。研究成果可为水土中盾构接收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接收井封堵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水土中接收 接收井 封堵墙 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生物扰动作用及其对沉积过程和记录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群慧 周怀阳 +2 位作者 季福武 王虎 杨伟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2-941,共10页
海底生物扰动作用主要由底栖生物的摄食、掘穴和栖所建造等活动造成,它可以充分改变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扭曲或模糊地层学信号,影响早期成岩过程和沉积记录以及沉积物的稳定性。海底生物扰动作用的研究,对于全面、精确地掌握海洋中... 海底生物扰动作用主要由底栖生物的摄食、掘穴和栖所建造等活动造成,它可以充分改变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扭曲或模糊地层学信号,影响早期成岩过程和沉积记录以及沉积物的稳定性。海底生物扰动作用的研究,对于全面、精确地掌握海洋中各种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正确回溯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记录,合理调节和控制海底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扰动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对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作用的观测和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沉积过程和记录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生物扰动作用 影响因素 沉积过程和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对化学振荡的扰动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任杰 杨武 +3 位作者 刘秀辉 杨华 李奇志 高锦章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研究了健康人和各类疾病患者的尿样对B 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作用 .结果表明 ,健康人尿样与疾病患者的尿样对B Z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明显不同 ,而且不同疾病患者的尿样对体系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
关键词 化学振荡 扰动作用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扰动作用下的一个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晶 石丽云 +1 位作者 马毅 戴亚东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4,共6页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化学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的固定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和释放天敌的具有依氏(Ivlev)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化学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的固定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和释放天敌的具有依氏(Ivlev)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存在一个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否则系统是持续生存的.通过分析表明如果采取有效的化学控制策略,那么这种综害虫合控制策略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扰动作用 依氏(Ivlev)功能性反应 持续生存 灭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中的生物扰动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伟芳 王波 张惠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生物扰动作用发生在表层细粒泥质沉积物中,如深海海底、河口湾、潮滩等环境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为高能碎屑滨岸沉积,其中含大量的遗迹化石,也发育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说明高能环境... 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生物扰动作用发生在表层细粒泥质沉积物中,如深海海底、河口湾、潮滩等环境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为高能碎屑滨岸沉积,其中含大量的遗迹化石,也发育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说明高能环境下存在生物扰动的事实。生物扰动强度也是进一步识别各沉积微相的依据,隐性生物扰动作用甚至可以保留原始沉积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段 生物扰动作用 滨岸环境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扰动作用下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向中义 宋新宇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策略,分别利用Floquet乘子理论及脉冲比较定理,研究了一类具有脉冲效应的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得到害虫根除周期解的渐近稳定与系统持续生存条件.
关键词 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 脉冲扰动作用 绝灭 持续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对土壤氮含量的扰动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敏 胡海清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4期1-4,28,共5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业局 2 0a内不同年份间隔的 11块火烧迹地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 ,发现火烧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火烧迹地 ,土壤全氮与有效氮含量变化情况如下 :低强度火烧后 9d ,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均比未烧前...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业局 2 0a内不同年份间隔的 11块火烧迹地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 ,发现火烧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火烧迹地 ,土壤全氮与有效氮含量变化情况如下 :低强度火烧后 9d ,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均比未烧前低 ,这与中、高强度火烧后的情况正好相反。火烧后 4a内 ,土壤氮的含量基本都比未烧林地有所下降 (中强度火烧迹地土壤有效氮含量除外 )。以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火烧迹地降第一场雨后 ,低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比降雨前减少 ,有效氮增加 ;中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均比降雨前增加 ;高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均比降雨前有所下降。连年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土壤 含量 扰动作用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扰动作用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向中义 郭红建 宋新宇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释放天敌的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的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存在一个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策略,考虑到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利用脉冲微分方程建立了在不同时刻分别喷洒杀虫剂释放天敌的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模型的脉冲动力系统,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存在一个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是持续生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模型 脉冲扰动作用 绝灭 持续生存 动力学性质 生物控制 化学控制 脉冲微分方程 害虫防治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侯诒然 高勤峰 +1 位作者 董双林 温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5,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法和磷吸附特性实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沉积物中磷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以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1)S30组大规格刺参生物扰动作用显著增加了无机磷(I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的含量,而有机磷(OP)和总磷(TP)的含量则显著减少(P<0.05);生物扰动作用强度随着刺参规格减小而减弱,S5组刺参生物扰动作用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不显著(P>0.05)。(2)底质中钙结合态磷(HCl-P)为磷的主要形态,其性质比较稳定,各规格处理组中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3)S15和S30组底泥K_d值显著降低,ECP_0值显著增大(P<0.05),而S5组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K_d值和ECP_0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S0组MBC和K_f值随着时间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而处理组S5、S15和S30的MBC和K_f值随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随着刺参养殖规格的增加,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沉积物中有机物(包括有机磷)的含量,通过提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机磷(OP)的降解、矿化和部分向铁/铝结合态磷(NaOH-P)转变,增强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磷赋存形态 磷吸附特性 沉积物 生物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探究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封功成 侯诒然 +5 位作者 李冰 季鹏 骆加伟 陶冶 张明豪 朱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了探索池塘沉积物中有机质过度积累导致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以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养殖对象,探究其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实验设置青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测定沉积物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碳氮含量,并以... 为了探索池塘沉积物中有机质过度积累导致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以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养殖对象,探究其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的影响。实验设置青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测定沉积物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碳氮含量,并以脂肪酸为生物标记物指征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状态。结果显示:青虾扰动作用显著提高了沉积物的含水率(M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并显著降低了pH值;沉积物中定量分析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C16∶0和低碳偶碳链脂肪酸为主,实验组平均碳链长度(average carbon length,ACL)较空白组显著增大,ACL与ORP、MC分别呈显著正相关;青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碳氮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降低沉积物的碳氮比,并改善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青虾扰动作用能降低沉积物pH值、提高沉积物MC及ORP。同时,ACL指征青虾扰动作用可以促进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扰动作用 脂肪酸 有机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莹槐 王芳 钟大森 《河北渔业》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三个盐度水平下(盐度分别为5‰,20‰,35‰)凡纳滨对虾的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NH+4-N、NO-3-N、NO-2-N和SRP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三个盐度下都可以促进沉积物NH+4-N的释放,但是促进效果不相同,...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三个盐度水平下(盐度分别为5‰,20‰,35‰)凡纳滨对虾的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NH+4-N、NO-3-N、NO-2-N和SRP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三个盐度下都可以促进沉积物NH+4-N的释放,但是促进效果不相同,总体表现为盐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盐度为5‰时对虾对沉积物NO-3-N释放的促进作用最低,但对NO-2-N释放的促进作用最高;盐度为20‰时对虾对沉积物NO-3-N和NO-2-N释放的促进作用均较高,且对沉积物NO-3-N释放的促进作用是三个盐度水平下最高的。实验的前8d各盐度下对虾对SRP的促进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持续到15d后高盐度组对虾的促进作用比低盐度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盐度 扰动作用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养殖废水稳定塘系统中鱼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水温和溶解氧垂直分布的影响
12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5期70-70,共1页
将废水稳定和鱼的养殖结合在单独的一个池塘系统中,既可废水再生又可养殖鱼类,具有双重收益。人们已知,在传统的鱼塘,由于鱼的活动(生物扰动作用)搅动了沉淀层从而会带来生态效益,它改善了此沉淀层的含氧状况,增强了腐质的氧化... 将废水稳定和鱼的养殖结合在单独的一个池塘系统中,既可废水再生又可养殖鱼类,具有双重收益。人们已知,在传统的鱼塘,由于鱼的活动(生物扰动作用)搅动了沉淀层从而会带来生态效益,它改善了此沉淀层的含氧状况,增强了腐质的氧化。然而,对鱼的生物扰动在废水稳定与鱼类养殖集成系统中的作用还了解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塘系统 养殖鱼类 养殖废水 生物扰动 扰动作用 垂直分布 溶解氧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缺氧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和生物扰动作用
13
作者 Karl B.Follmi Kurt A.Grimm 田白 《地质科学译丛》 1991年第3期36-39,共4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新世蒙特雷组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渐新世圣格雷戈里奥组,在未受生物扰动的半远洋沉积岩层中,孤立的海生迹(Thalassinoides)和螺圈迹(Gyrolithes)潜穴层毫无例外地与重力流沉积物伴生。在这些潜穴层中未见到象...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新世蒙特雷组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渐新世圣格雷戈里奥组,在未受生物扰动的半远洋沉积岩层中,孤立的海生迹(Thalassinoides)和螺圈迹(Gyrolithes)潜穴层毫无例外地与重力流沉积物伴生。在这些潜穴层中未见到象螺旋迹(Zoophysos)和线粒迹(Chondrites)等其它遗迹化石。因此,我们推测重力流沉积和海生迹及螺圈迹的存在有因果关系,并认为是重力流将海蛄虾类甲壳生物带到洋底,当沉积在这种海蛄虾类甲壳生物难以生存的缺氧环境时,幸存的潜穴生物大量地改造这些富含有机质的纹层状沉积物。缺氧环境限制了这类外来潜穴生物的存活时限及生态复合性。从而,使它们成为短命的先驱生物。生态学和生理学的资料支持如下假说:海蛄虾类甲壳生物有能力经受紊流搬运作用,可以在缺氧环境中存活5~7天,而其生物活动能力不会受到很大限制。在其它微层状地层中,准确地识别出由于暂短生态现象而产生的前述短命先驱生物遗迹化石组合,对更好地了解和解释古氧含量变化及盆地演化历史会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沉积 生物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杂散电流对埋地能源管道腐蚀扰动影响作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李建军 徐卓 李菲菲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4期132-134,共3页
直流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对埋地金属长输能源管道产生诸多影响,文章基于不同种类的直流杂散电流进行分析介绍,具体分析了直流杂散电流大小对金属埋地长输能源管道腐蚀程度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并总结了稳态电流与非稳态电流不同的影响效果和... 直流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对埋地金属长输能源管道产生诸多影响,文章基于不同种类的直流杂散电流进行分析介绍,具体分析了直流杂散电流大小对金属埋地长输能源管道腐蚀程度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并总结了稳态电流与非稳态电流不同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规律以及产生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区别。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金属腐蚀行为和阴极保护系统两方面分析了直流杂散电流对金属埋地长输能源管道材料的作用效果,并对直流杂散电流的形成根源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最后总结目前直流电流扰动下金属埋地长输能源管道的腐蚀原因与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埋地长输能源管道 腐蚀规律 扰动影响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间相互作用、通量矢量和流动的低频加速 被引量:4
15
作者 管兆勇 徐建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7-56,共10页
给出了3个通量矢量,从而将非线性平流项表示为3个通量矢量的旋度和散度,它们分别对纬向风和经向风的低频加速产生贡献。经过卷积运算,还建立了低频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通量矢量等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应的流函数与势函数的水平分... 给出了3个通量矢量,从而将非线性平流项表示为3个通量矢量的旋度和散度,它们分别对纬向风和经向风的低频加速产生贡献。经过卷积运算,还建立了低频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通量矢量等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应的流函数与势函数的水平分布和时间演变,从而指出,瞬变扰动间的相互作用对流动具有低频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间相互作用 通量矢量 低频加速 大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风场对水汽输送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钟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6,共4页
给出了梅雨期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3种内在输送过程的空间分布实例。指出无论在对流层中层或低层,无论是08时或20时的资料分析,均以扰动风场输送平均水汽场和平均风场输送扰动水汽场为主要输送过程,其中又以扰动风场输送平均水汽场占主导... 给出了梅雨期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3种内在输送过程的空间分布实例。指出无论在对流层中层或低层,无论是08时或20时的资料分析,均以扰动风场输送平均水汽场和平均风场输送扰动水汽场为主要输送过程,其中又以扰动风场输送平均水汽场占主导地位,故突出扰动场作用对预报降水落区更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暴雨 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打桩扰动效应的预制桩桩周土体固结解析解
17
作者 席睿辰 张云鹏 +3 位作者 梅国雄 吴文兵 徐美娟 闻敏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04-4614,共11页
打桩引起的扰动效应会使预制桩桩周附近土体的渗透系数降低,降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延长地基的固结时间,对桩基承载力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打桩过程对桩周土体固结的影响,提出径向多圈层固结模型。首先,将桩周土体在径向上分为... 打桩引起的扰动效应会使预制桩桩周附近土体的渗透系数降低,降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延长地基的固结时间,对桩基承载力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打桩过程对桩周土体固结的影响,提出径向多圈层固结模型。首先,将桩周土体在径向上分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然后,对扰动区内土体进行多圈层划分用以模拟扰动区内土体渗透系数的渐变过程,圈层之间采用连续流量条件以建立固结控制方程,推导考虑打桩扰动效应的桩周地基一维径向固结解析解。通过退化解与经典理论的对比,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所推导的解析解分析扰动区半径、渗透系数扰动强度和扰动区渗透系数分布特性对超静孔压消散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扰动区半径和渗透系数扰动强度越大,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越慢,经典单一扰动圈层模型会严重高估扰动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挤土效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扰动作用 径向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生物扰动作用:建立孔隙和渗透性的流体流动通道
18
作者 Andrew D. La Croix 朱起煌(译)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2013年第4期1-12,共12页
为了评价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的影响,开展了遗迹化石(Skolithos,ThMassinoides,Planolites,Zoophycos和Phycosiphon)和遗迹相(Skolithosthos,Croziana和Zoophycos)的计算机模拟。为了测定潜穴之间的连通... 为了评价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的影响,开展了遗迹化石(Skolithos,ThMassinoides,Planolites,Zoophycos和Phycosiphon)和遗迹相(Skolithosthos,Croziana和Zoophycos)的计算机模拟。为了测定潜穴之间的连通性,模型的体积有数字建模的遗迹化石随机占位。垂向和横向的相互连通概率与生物扰动作用的强度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生物成因的流动网络是在很低的生物扰动强度下发育的,也就是介于10到27.5%-C间的生物扰动作用(BI-2)。但连通的有效性是由潜穴的结构控制的。就全部遗迹化石和遗迹相的模型而言,不管遗迹化石如何定向,在0到10%的生物扰动作用范围内都可以实现穿越沉积物体积的水平和垂直的连续连通性。在地下的水层和油气储层中,生物扰动作用的存在可以明显影响流体流动。特别对潜穴的渗透性要高于周围沉积物骨架的海相沉积岩而言,较高程度的三维连通性可以产生通过岩石的优先流体流动通道。识别这些流动通道有可能优化资源的开采,也可能有助于增加原先解释为非储层岩石所提供的储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生物成因 扰动作用 流体流动 渗透性 孔隙度 通道 遗迹化石
原文传递
基于状态矩阵和摄动理论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小扰动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毕天姝 王清 +1 位作者 薛安成 夏德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随着大规模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间的小扰动互作用机理值得重视。为揭示该互作用机理,首先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与转子侧矢量控制的关系;然后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和锁相环与电网... 随着大规模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同步机间的小扰动互作用机理值得重视。为揭示该互作用机理,首先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与转子侧矢量控制的关系;然后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端电压相角变化和锁相环与电网电压角频率偏差的关系方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单同步机单双馈风力发电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风力发电机锁相环与同步机功角耦合的状态矩阵,并采用摄动理论和模态分析研究了该状态矩阵对应模态间的耦合互作用,揭示了风力发电机锁相环模态与同步机功角模态间互作用的产生机理;最后,通过模态及其主导状态变量与参与因子的比较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扰动作用 状态矩阵 摄动理论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力的干扰作用及据其变化预测地震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芦山 《内陆地震》 1988年第2期157-165,共9页
本文用乌鲁木齐及邻近地区的观测资料与事实,论述了大气压力变化对部分地震监测手段的影响。识别其干扰对判别地震异常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还结合新疆气象与地震资料,论述了大气压力某些特征现象同地震的联系及据其变化预测地震问题。
关键词 地震 乌恰 水位变化 气压变化 特征性 大气压力 空气压力 气体压力 变化预测 干扰作用 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