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伦理视角下机器非殖民化的批判性设计研究
1
作者 王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文章从机器视觉的诡谲追溯了算法决策是如何在技术系统中编码偏见的,价值失范等伦理问题深植于机器学习驱动的算法社会中,也与人工智能作为采掘业的地球基础设施深度纠缠。笔者思考在计算思维驱动的技术修复解决方案之外,具有非殖民化... 文章从机器视觉的诡谲追溯了算法决策是如何在技术系统中编码偏见的,价值失范等伦理问题深植于机器学习驱动的算法社会中,也与人工智能作为采掘业的地球基础设施深度纠缠。笔者思考在计算思维驱动的技术修复解决方案之外,具有非殖民化边界思维的批判性设计是否可以作为替代方案,以当代技术蕴含的隐喻为基础重新想象技术中的默认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设计 人工智能伦理 机器学习 设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功能设计是否可能:批判性设计述评
2
作者 曲康维 《美术大观》 2024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批判性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出现的一种设计主张,追求通过反功能来实现对设计潜力的解放和对更好未来的追寻。进入21世纪后,学界对这一设计追求的阐释衍化出两种路径,即“原始批判性设计”和“衍生批判性设计”。... “批判性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出现的一种设计主张,追求通过反功能来实现对设计潜力的解放和对更好未来的追寻。进入21世纪后,学界对这一设计追求的阐释衍化出两种路径,即“原始批判性设计”和“衍生批判性设计”。“原始批判性设计”以非方法化为前提,从概念重构入手来完成对功能主义的破除,在形式语言上则走向风格化与观念化。“衍生批判性设计”则通过引入批判哲学,追求对设计过程的方法论构建,以社会化和公共性为自身目标。通过对批判性设计在理论发展和阐释路径上的反思,本文认为批判性设计所许诺的“更好未来”和其采用的具体路径至少存在三重矛盾,在未能解决之前,批判性设计将无法达到自身在美学和伦理上的宏伟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设计 反功能 后现代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批评文献展:厘清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的模糊界限
3
作者 曾纪铭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之间总是存在“到底是艺术还是设计”的模糊界限。批判性设计在多数情况下因无法从理论层面提出自我的身份认同,所以只能依附于观念艺术的表达。本研究力求厘清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之间的模糊界限。方法:从... 目的: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之间总是存在“到底是艺术还是设计”的模糊界限。批判性设计在多数情况下因无法从理论层面提出自我的身份认同,所以只能依附于观念艺术的表达。本研究力求厘清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之间的模糊界限。方法:从视觉表达、主题选择、目的达成三方面对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进行文献分析,同时,对会展的展陈内容、主题、目的进行实践观察与分析。结果:身份认同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因素,能为厘清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之间的模糊界限提供条件。将设计批评文献展作为构建批判性设计身份认同的最佳载体,并将这一设想符号化,能够巩固批判性设计的身份认同。结论:举办设计批评文献展可以提前明确服务的对象,提前告知文献展的形式、主题与目的,尽可能避免观众陷入“非设计批评的原则与主题”的误区,以厘清批判性设计与观念艺术的模糊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批评文献展 批判性设计 观念艺术 身份认同 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物为媒:从技术哲学的“物转向”看思辨与批判性设计的伦理潜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黎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59-65,共7页
在新兴技术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取向重要因素的时代语境中,结合技术哲学"物转向"的特点,从思辨与批判性设计(SCD)的认识论基础、智识来源入手,理解SCD以物为媒的伦理潜能。与传统设计伦理不同,SCD将抽象的技术前景置于日常生活... 在新兴技术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取向重要因素的时代语境中,结合技术哲学"物转向"的特点,从思辨与批判性设计(SCD)的认识论基础、智识来源入手,理解SCD以物为媒的伦理潜能。与传统设计伦理不同,SCD将抽象的技术前景置于日常生活中并予以具象化,将未知的技术未来予以视觉化虚构,从而将技术讨论从专家拓展到大众。SCD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批评策略,以具体的物而非抽象的语言为媒介,对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具体的、就事论事的讨论。在技术哲学进入"物转向"的当下,SCD以物为媒,呈现出"前瞻性""建构性""经验性"的伦理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思辨与批判性设计 道德物化 设计伦理 物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设计创意思维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启迪 被引量:3
5
作者 代卓言 崔华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80-285,共6页
目的分析批判性设计的创意思维,并探讨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借鉴价值。方法首先从分析批判性设计的现状及特点出发,通过解读现存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不足,总结出文创产品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三个方面的不足及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然后... 目的分析批判性设计的创意思维,并探讨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借鉴价值。方法首先从分析批判性设计的现状及特点出发,通过解读现存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不足,总结出文创产品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三个方面的不足及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然后提取出批判性设计中可以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的思维要点和方法,再结合批判性设计的案例,逐一解读批判性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和方法,并分析将其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的途径,旨在探讨如何推动我国文创产品设计朝一个更有深度的好的方向发展。结论批判性设计的创意思维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将增强文创产品的现实意义,即产品不仅能够供人们使用,而且也能成为开拓人们思维,启发人们思考的载体。批判性设计思维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将丰富文创产品的种类,增强文创产品价值感,为未来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设计 创意思维 文创产品设计 启发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从激进设计到批判性设计的思想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钊玮 朱小意 向云波 《湖南包装》 2023年第3期7-9,30,共4页
分析批判性设计对于激进设计的继承与借鉴,探究二者的内在联系,并延伸到设计的跨学科未来发展理念中去。从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中产生的激进与反设计思想入手,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时期非主流设计实践的产生及发展脉络,阐释与主流设计... 分析批判性设计对于激进设计的继承与借鉴,探究二者的内在联系,并延伸到设计的跨学科未来发展理念中去。从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中产生的激进与反设计思想入手,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时期非主流设计实践的产生及发展脉络,阐释与主流设计的关系,引出批判性设计类型的思想及发展。工业设计领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跃迁,多元化、跨学科的趋势必然会成为其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产业、社会、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设计 设计 批判性设计 跨学科 非主流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判性设计语境的元宇宙家居空间设计探究
7
作者 徐昊旻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S01期119-122,共4页
以批判性设计的手法来披露和具象化这些元宇宙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科技、社会、人文以及伦理问题。用大众能够理解的通用艺术的手段来认识元宇宙,并提醒尽可能规避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整个作品最终依托于一组批判性... 以批判性设计的手法来披露和具象化这些元宇宙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科技、社会、人文以及伦理问题。用大众能够理解的通用艺术的手段来认识元宇宙,并提醒尽可能规避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整个作品最终依托于一组批判性设计进行呈现,探索出空间设计在未来世界及虚拟世界中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室内空间 批判性设计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墟美学视角下遗产类景观的批判性设计研究
8
作者 马超群 仇同文 《包装与设计》 2024年第6期160-161,共2页
传统的遗产景观设计往往停留在静态的历史传承层面,缺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废墟美学视角入手,分析遗产类景观的意义与价值;然后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工业遗产景观重构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总... 传统的遗产景观设计往往停留在静态的历史传承层面,缺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废墟美学视角入手,分析遗产类景观的意义与价值;然后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工业遗产景观重构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归纳遗产类空间进行景观重构的设计策略,包括:强化情感化体验,对功能进行批判性扬弃,以及促进环境的再野化发展。研究希望为遗产类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墟美学 遗产景观 景观重构 批判性设计
原文传递
批判性设计——论安藤忠雄设计实践中的批判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管雪松 马盼盼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129,共2页
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以实用、美观为设计学习的标准和依据,盲目地向成功的作品及作者学习,而忽略了作者创作背后的动机与时代背景,缺少对设计的批判性思考,同时也缺少批判性的设计。本文受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案例启发,对何为批判性设计,如... 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以实用、美观为设计学习的标准和依据,盲目地向成功的作品及作者学习,而忽略了作者创作背后的动机与时代背景,缺少对设计的批判性思考,同时也缺少批判性的设计。本文受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案例启发,对何为批判性设计,如何进行批判性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思维 批判性设计 设计教育
原文传递
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1965-1985)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妮.斯帕克 汪芸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1965年至1985年间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20世纪60年代初,因经济危机、产业动荡而导致的发展减缓,促成了60年代末期设计转向了"反设计"或"激进设计"的状态。批判性设计在意大利的两个重要发生地是佛罗... 本文主要论述了1965年至1985年间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20世纪60年代初,因经济危机、产业动荡而导致的发展减缓,促成了60年代末期设计转向了"反设计"或"激进设计"的状态。批判性设计在意大利的两个重要发生地是佛罗伦萨和米兰,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展览及期刊在传播批判性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最终,批判性设计成为一种成熟的意大利现象,并迅速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设计 意大利设计 索特萨斯 孟菲斯
原文传递
观念的转型:以思辨性设计思想的衍变为例
11
作者 杨依依 黄厚石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通过设计历史的梳理与阐释,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对比,对批判到思辨设计实践中以悬置现实、虚构未来为理念的设计思想进行阐述,证明这一变化并不象征设计旧时代的终结抑或新时代的开启。思辨性设计只是处在科技和物质文化矛盾的空间中,继承... 通过设计历史的梳理与阐释,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对比,对批判到思辨设计实践中以悬置现实、虚构未来为理念的设计思想进行阐述,证明这一变化并不象征设计旧时代的终结抑或新时代的开启。思辨性设计只是处在科技和物质文化矛盾的空间中,继承着批判性设计的内化技能和思维方式,为未来设计的创新制造着机会。试图从抛弃陈旧伦理和社会准则的批判设计创作中、从新兴科技与未来理想的思辨设计实践中,对社会生活原有的既定角色予以主动地思考,将设计思想转向一个更以设计为中心的路径,从而让设计更好的融入影响未来世界的行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性设计 批判性设计 设计思想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测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伯特.恩尼斯 都建颖 李旭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6年第6期8-17,共10页
本文由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教授撰写,旨在为批判性思维测试的设计和评判提供指导作用。笔者首先详细阐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并指出当前批判性思维测试普遍缺乏全面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批判性思维测试的目的及... 本文由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教授撰写,旨在为批判性思维测试的设计和评判提供指导作用。笔者首先详细阐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并指出当前批判性思维测试普遍缺乏全面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批判性思维测试的目的及其误区,并列举了已公开发表的一些批判性思维试题,最后为自行设计批判性思维测试提供了3种方法,即带有书面论证的多项选择测试、批判性思维论文测试和效能测试。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对我们现今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或是测试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测试的目的 批判性思维测试的误区 批判性思维测试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激进到思辨:设计如何催化社会梦想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文将引介"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这一作为社会梦想催化的全新概念及其案例,并简要梳理"思辨设计"之前、从"激进设计"到"批判性设计"的观念进化史。
关键词 思辨设计 批判性设计 想象力 设计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自我解放的教学思辨实验——以“走进设计未来”通识课程为例
14
作者 赵潇 孙亚云 赵斌 《艺术教育》 2024年第12期238-241,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门以雅克·朗西埃“智识平等”观念作为教学灵感的校级通识教育课程“走进设计未来”。该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展现诗意对话、通过共同思辩创造智性宇宙、通过课程作业绘制心灵世界,最终引导非设计类专业学生自主建立跨学... 文章介绍了一门以雅克·朗西埃“智识平等”观念作为教学灵感的校级通识教育课程“走进设计未来”。该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展现诗意对话、通过共同思辩创造智性宇宙、通过课程作业绘制心灵世界,最终引导非设计类专业学生自主建立跨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与未来议题相融合的研究框架,以期在教育中实现“自我解放”的长远发展目标,为思辨与批判性设计在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创新性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与批判性设计 雅克·朗西埃 自我解放 教学路径 通识教育
原文传递
"后工业"概念下的设计理论——一则"社会预言"的考据与辨析
15
作者 卢川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考证"后工业"概念的词源、内涵,及社会影响,论述"现代设计"在西方两个世纪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以此推导出所谓"两次转型"的叙事框架,为解释"现代设计"在20世纪出... 本文试图通过考证"后工业"概念的词源、内涵,及社会影响,论述"现代设计"在西方两个世纪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以此推导出所谓"两次转型"的叙事框架,为解释"现代设计"在20世纪出现的两次转型提供解释的角度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 丹尼尔·贝尔 设计理论 批判性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