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技术中性论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致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1,128,共6页
技术中性论可以在两种意义上得到理解。视技术为自然物的"绝对"中性论是错误的,应该放弃,而承认技术负荷价值的"相对"中性论则是正确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与技术的体系化、系统化发展相适应,技术价值也... 技术中性论可以在两种意义上得到理解。视技术为自然物的"绝对"中性论是错误的,应该放弃,而承认技术负荷价值的"相对"中性论则是正确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与技术的体系化、系统化发展相适应,技术价值也呈现出系统性的构成关系,技术的政治性必须联系技术的本体结构去说明。技术思想史表明,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乐观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性 技术价值论 技术系统 技术乐观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技术中性论的关系
2
作者 林艳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6期5-7,共3页
在技术价值观问题上,马克思并非如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是技术中性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在马克思那里,技术是中性与非中性的统一,技术既有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一面,同时,也赋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对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对人的生成和发展... 在技术价值观问题上,马克思并非如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是技术中性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在马克思那里,技术是中性与非中性的统一,技术既有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一面,同时,也赋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对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对人的生成和发展发挥实际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技术中性 技术价值观 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技术中性论的新思考
3
作者 杨树凡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42-43,50,共3页
技术本身是否负荷价值,是技术中性论和技术价值论争执的焦点,以技术中性论为基础,对技术价值论进行反思,从技术本质中立、技术价值实现和技术中性论的意义三个方面形成对技术中性论的新思考。
关键词 技术中性 技术两重性 技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中性条件下国有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分解效应
4
作者 李哲 侯仁勇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承担着吸纳第一产业所释放的劳动力的作用,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减弱。论文以技术中性条件作为前提,利用劳动力总吸纳量的分解效应模型,对1995-2005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分解效应做了定量... 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承担着吸纳第一产业所释放的劳动力的作用,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减弱。论文以技术中性条件作为前提,利用劳动力总吸纳量的分解效应模型,对1995-2005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分解效应做了定量研究,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性 分解效应模型 国有工业企业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重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基于技术中性理论与实证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劲松 刘传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92,共11页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这种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构造两个模型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以检验这两个效应作用程度。回归结果表明,“替代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资本-劳动比,被证明是一种“索洛技术中性”的技术进步;而“收入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就业量,且作用程度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重工业化 就业 技术中性
原文传递
技术是中性的吗?再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以“时间”为切入点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晓玲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2年第3期19-25,共7页
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逐渐普及,关于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技术在教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只是教育中的一个工具,还是对教育有更深层的影响?本文在对技术哲学观点进行借鉴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切入点,通过探查... 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逐渐普及,关于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技术在教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只是教育中的一个工具,还是对教育有更深层的影响?本文在对技术哲学观点进行借鉴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切入点,通过探查技术对时间的构造及其暗含的技术逻辑,剖析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深层影响,从而证明技术的非中立性及其对教育的非中性影响,并揭示现代技术逻辑与现代性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性 现代性教育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中性与技术中性—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建议
7
作者 邓炯 《国际商业技术》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以澳大利亚1999年新通过的《电子交易法》为示例,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实践,提出了应当在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中引进媒介中性与技术中性原则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媒介中性 技术中性 电子商务 立法建议
原文传递
国际数字货币秩序演进中的技术中性与制度非中性——读《数字货币:机器权力的兴起与数字秩序的未来》
8
作者 宋爽 《审计观察》 2023年第11期92-96,共5页
始于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潜在的社会秩序变革。有学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如诞生于数字货币的区块链1.0,适用于“可编程金融”的区块链2.0,面向“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3.0……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至... 始于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潜在的社会秩序变革。有学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如诞生于数字货币的区块链1.0,适用于“可编程金融”的区块链2.0,面向“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3.0……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至金融、实体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由吴云和朱玮所著的《数字货币:机器权力的兴起与数字秩序的未来》一书,广泛涉及了数字货币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在数字货币领域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社会公共服务 区块链技术 阶段性划分 制度非中性 技术中性 实体经济 货币秩序
原文传递
有机—中性化技术对镉铅污染土壤春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树芳 李斌 刘晓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上,有机—中性化技术对春菜生长以及污染元素(Cd和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L)、石灰加低量泥炭(LP1)、石灰加高量泥炭(LP2)处理能显著提高pH,显著缓解重金属镉和铅的毒害,明显改善了春菜的...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上,有机—中性化技术对春菜生长以及污染元素(Cd和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L)、石灰加低量泥炭(LP1)、石灰加高量泥炭(LP2)处理能显著提高pH,显著缓解重金属镉和铅的毒害,明显改善了春菜的生长状况,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春菜对土壤中镉、铅的吸收。结果还表明:泥炭总体上并不影响石灰的中性化效果的发挥,在部分情况下还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性化效果,但泥炭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有个适用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土壤 春菜 生长 盆栽试验 毒害 石灰 泥炭 有机-中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还是偏向性技术变迁影响出口?——基于细分行业贸易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项松林 赵曙东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81,共9页
运用Tobit模型对中国SITC-3位码行业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行业出口能力越强,技术变迁带来的效率改进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与中性技术变迁相比,偏向性技术变迁更适合解释中国不同行业的相对出口存在差异的问... 运用Tobit模型对中国SITC-3位码行业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行业出口能力越强,技术变迁带来的效率改进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与中性技术变迁相比,偏向性技术变迁更适合解释中国不同行业的相对出口存在差异的问题。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发生的偏向资本技术变迁,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减小,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偏向资本的技术变迁,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相对生产率改变,与要素相对禀赋一起,预示着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技术 偏向性技术 出口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玺 张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基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在对要素进行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进后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并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性质。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现式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 改进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 前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中性化技术对旱作土壤镉有效性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葱远 林珍珠 +2 位作者 梁巧凤 陈炎辉 王果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1期15-22,共8页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土壤中镉(Cd)的形态,以研究石灰或钙镁磷肥与猪粪或泥炭混施对田间条件下Cd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处理的第1年,猪粪使石灰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率从18.2%提高到22.3%,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7.1%提高到50.8%...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土壤中镉(Cd)的形态,以研究石灰或钙镁磷肥与猪粪或泥炭混施对田间条件下Cd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处理的第1年,猪粪使石灰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率从18.2%提高到22.3%,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7.1%提高到50.8%;泥炭使石灰的抑制率从18.2%提高到57.1%,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7.1%提高到49.3%.处理的第4年,猪粪使石灰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率从32.3%提高到44.2%,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8%提高到51.6%;泥炭使石灰的抑制率从32.3%提高到45.4%,使钙镁磷肥的抑制率从38%降低到8.2%.上述结果表明猪粪和泥炭在施用后第1年均可增强石灰和钙镁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到第4年,猪粪仍然促进了石灰和钙镁磷肥对Cd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而泥炭增强了石灰的抑制效率但降低了钙镁磷肥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了有机-中性化技术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石灰和钙镁磷肥大幅度提高了土壤Cd的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从而降低了土壤Cd的有效态(水溶态+交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D 有机-中性技术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的物化技术溢出对中国产生的中性技术进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凌云 杨秀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8,共4页
采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通过从美国进口获得技术溢出的机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地区之间的相对贸易量和地区之间结构相似性决定了物化技术溢出的大小。北美三大产业技术溢出均能促进中国产生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 采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通过从美国进口获得技术溢出的机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地区之间的相对贸易量和地区之间结构相似性决定了物化技术溢出的大小。北美三大产业技术溢出均能促进中国产生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其中只有第三产业对中国对应产业的产出有促进作用 ,对中国第一、二产业的产出作用增长的正负效应稍模糊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物化技术溢出 中国 GTAP模型 中性技术进步 结构相似性 经济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时滞中性技术进步的资产投资模型解的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永红 刘文菡 +1 位作者 刘会茹 姚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给出了含有时滞的中性技术进步的资产投资模型,并运用积分方程理论和泛函分析,证明了该投资系统模型的等价方程,同时得到等价积分方程的表达式.
关键词 等价 时滞 积分方程理论 泛函分析 表达式 证明 性质 资产投资 中性技术进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中性化修复技术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瑞美 方玲 +2 位作者 王果 张潮海 华村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猪粪、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等处理对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各处理pH值大小顺序为,钙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猪粪、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等处理对污染田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各处理pH值大小顺序为,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钙镁磷肥+猪粪>石灰+猪粪、石灰+泥炭、石灰>泥炭、猪粪。经统计分析,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镉、有效铅、有效铜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有机-中性化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活性 土壤PH值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技术进步下不变要素替代弹性估计与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萍 王德辉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投入要素替代弹性因涉及到经济增长状态、经济体向稳定状态的收敛速度和单位资本产出水平等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而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量和价格相对变化比的等价变换提出了替代弹性的回归方程计量估计法,其可以避免... 投入要素替代弹性因涉及到经济增长状态、经济体向稳定状态的收敛速度和单位资本产出水平等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而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量和价格相对变化比的等价变换提出了替代弹性的回归方程计量估计法,其可以避免现有主流估计方法因为前提条件的限制等原因而具有丧失一般性及重复利用信息的问题。但难点转移到了不同时期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据的获取方面。在中性技术进步、充分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本文证明了,利用现有样本信息得到的资本劳动数量比恰等于对应时间点上,和期初同等生产能力、等产量线上所需投入要素数量比。最后,利用1990-2015年数据,对我国资本-劳动投入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平均和变结构估计与检验,得到样本期内我国平均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但1998年前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不同,当前阶段(1999年以来)不能拒绝"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原假设等结论。研究表明我国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正处于灵活且稳定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 中性外生技术进步 等产量线
原文传递
高草浆配比中性抄纸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丽萍 姚献平 《造纸化学品》 CAS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AKD为例,阐述了在高草浆配比中的中性抄纸技术。
关键词 AKD 中性抄纸技术 造纸 施胶剂 高草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模型的最优控制分析
18
作者 孔凡亮 付丽娜 徐加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7,共7页
研究了带有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边界条件的非线性资产投资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利用解的先验估计和Banach空间不动点原理,得到了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应用极小化序列法和紧性方法,证明了控制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中性技术进步 不动点定理 最优控制 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度量的非中性模式——索罗中性模式的修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项保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87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前,国内介绍和试算用的最多的“余项”法就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R.Solow)1957年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简C-D)生产函数模式,简称为中性模式。中性模式的基本假设有: 假设1:生产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 假设2... 目前,国内介绍和试算用的最多的“余项”法就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R.Solow)1957年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简C-D)生产函数模式,简称为中性模式。中性模式的基本假设有: 假设1:生产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 假设2:技术进步是非体现的,即不考虑技术进步带来的投入要素本身的质量或有效性提高的效应; 假设3:技术进步是希克斯(J.Hicks)中性,即在资本劳动价格比不变的条件下,技术进步前后,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替代率不变,因而劳动力费用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 中性 性模式 中性技术进步 产出增长 投入要素 国民收入 基本假设 动力费用 边际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技术非中性论
20
作者 林艳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2-84,共3页
在技术非中性论者看来,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性的,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自律性、宗教性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命运的惟一逻辑。技术非中性论对技术地位作用的绝对化强调,否定了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 在技术非中性论者看来,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性的,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自律性、宗教性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命运的惟一逻辑。技术非中性论对技术地位作用的绝对化强调,否定了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基性决定地位,忽视了人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性 技术 社会价值 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