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来自技术价值论的解答 被引量:10
1
作者 颜士刚 冯友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技术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前提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下基于技术工具论给出的解答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遭遇了困难,研究表明,对"价值"概念的误读是导致技术工...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技术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前提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下基于技术工具论给出的解答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遭遇了困难,研究表明,对"价值"概念的误读是导致技术工具论困难的根本原因。本文借鉴价值哲学和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价值"这一核心概念,给出新的技术价值观,基于此,对"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重新解读,进而提出了两个必要前提:"娴熟"地运用技术的能力和良好的"价值取向",基于这两个必要前提,又对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提出了要求,认为只有软硬环境建设保持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新技术带来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最后,就当下新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带来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学效果 技术工具论 技术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艺 李美凤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共5页
技术价值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借鉴技术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比较系统地将其落实到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中来,取得以下几点重要认识:在看待教育中技术的价值问题上,要在汲取上游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超越技术中性论;在... 技术价值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借鉴技术哲学、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比较系统地将其落实到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中来,取得以下几点重要认识:在看待教育中技术的价值问题上,要在汲取上游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超越技术中性论;在分析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过程上,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在主客体实践关系中认识教育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在理解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上,要动态地看待教育、技术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这样几点,才能使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真正走向光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实践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范式的兴衰——围绕技术与价值问题进行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小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94,共5页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技术工具论 技术自主论 社会建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技术工具论与技术价值论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谷娟 刘志业 张召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22-23,共2页
决定技术工具论与技术价值论思想的差异性,关键在于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对其进行深层解读和哲学思考,以揭示现代技术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技术价值论的思想转向,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技术工具论 技术价值论 社会建构论 技术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山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51,共8页
技术价值论探析王海山1问题的提出在人类文明史上,尽管技术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杠杆,但只有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才称得上真正的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技术已全方位扩展到人类活动的一切时空之中,整个人类社会正处于普遍的愈... 技术价值论探析王海山1问题的提出在人类文明史上,尽管技术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杠杆,但只有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才称得上真正的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技术已全方位扩展到人类活动的一切时空之中,整个人类社会正处于普遍的愈来愈强烈的技术化过程中。技术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技术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与需求层次论对分配理论的重构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7,共9页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全球风靡反映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分配制度的强烈不满,但无论是旧福利经济学还是新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无法有效证明制度型再分配的合理性。技术价值论通过对历史财富的强调论证了制度型再分配的正义性,需求...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全球风靡反映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分配制度的强烈不满,但无论是旧福利经济学还是新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无法有效证明制度型再分配的合理性。技术价值论通过对历史财富的强调论证了制度型再分配的正义性,需求层次论则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公平的分配制度、高质量的国民教育,积极的文化价值观能够使国民发挥出最大的创新潜能。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证检验,也证明了制度型再分配与经济效率的提高可以并存。而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实现制度型再分配的条件越来越具备,只有继续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国民素质,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改造传统文化,最大限度激发国家的创新力,才能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再分配 技术价值论 需求层次论 国民教育水平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义技术价值论之可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志刚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1,共3页
广义技术价值论是指以广义技术为研究对象的价值论。广义技术价值论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各类技术统一到广义技术概念下有坚实的日常语言基础,在现实的表现形态有着许多根本的共同之处,以及在价值论意义上有着共同的后果。虽然已有一些站... 广义技术价值论是指以广义技术为研究对象的价值论。广义技术价值论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各类技术统一到广义技术概念下有坚实的日常语言基础,在现实的表现形态有着许多根本的共同之处,以及在价值论意义上有着共同的后果。虽然已有一些站在广义技术立场的理论成果,但需要学者们特别在广义技术价值论上以更自觉的态度进行多层次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技术 价值论 广义技术价值论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技术价值论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世夫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92-93,共2页
对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要在区分财富与价值、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劳动 ,对技术进步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 。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技术价值论 劳动 财富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巨乃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技术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开展技术价值论研究是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讲... 技术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开展技术价值论研究是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讲,有助于开创技术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深化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价值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高校哲学教育教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理论意义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一种新的价值论视角
10
作者 王文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零和博弈,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而在现实社会中,双方之间的关系呈现双赢之势,要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价值理论,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社会...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零和博弈,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而在现实社会中,双方之间的关系呈现双赢之势,要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价值理论,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社会财富的来源,从而为当前的分配制度寻找理论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文化进化 技术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从技术价值论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1年第10期16-17,共2页
技术的进步推助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也被教育领域所青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对教学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 技术的进步推助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也被教育领域所青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对教学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给教师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少数学者的关注,并被学者们称为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教育领域 技术异化 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 人类社会 教育教学 教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视角下现代教育技术负效应的思考
12
作者 贾丽丽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26,共3页
本文从技术价值论视角,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价值实现的两个过程,从中把握技术对教育领域的作用机制,阐析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负面效应的产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利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现代教育技术 负效应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论工具论和技术价值论的反思
13
作者 张晓霞 蔡冬冬 张宇星 《内江科技》 2011年第4期26-26,43,共2页
本文立足于对技术本质的理解,阐述了对两种技术论,即技术工具论和技术价值论的深刻解读和哲学思考,以揭示技术与人类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技术价值论的思想转向,这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技术工具论 技术价值论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价值论的两个维度
14
作者 王海山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77-77,共1页
本文提出两种研究技术价值论的方法论模型:一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三维系统分析模型;一种是以历史观为基础的文化分析模型。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主要体现 技术价值论 人与人 三个层面 社会子系统 亚文化 客体 系统分析模型 社会思潮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论
15
作者 王伯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2期148-148,共1页
马克思生前曾经历过从狭义技术观念向广义技术观念的转变,他的技术思想中既有价值中立论成分,也有价值负荷论成分。在1865年以前,马克思的许多观点都倾向于价值中立论。在他看来,工具、机器、分工等技术形态都是价值无涉的;在技术应用... 马克思生前曾经历过从狭义技术观念向广义技术观念的转变,他的技术思想中既有价值中立论成分,也有价值负荷论成分。在1865年以前,马克思的许多观点都倾向于价值中立论。在他看来,工具、机器、分工等技术形态都是价值无涉的;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它们的价值指向则是由不同的使用者临场赋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负荷 价值指向 价值无涉 技术应用过程 技术价值论 广义技术 立论
原文传递
分配的正义及其价值论基础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8-153,共6页
本文通过对正义分配的若干重要原则的分析,指出初次分配是否公正才是当前各种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而分配理论的基础是价值形成理论,正是由于对价值形成问题的认识误区,才使得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分配问题上陷入困境... 本文通过对正义分配的若干重要原则的分析,指出初次分配是否公正才是当前各种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而分配理论的基础是价值形成理论,正是由于对价值形成问题的认识误区,才使得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分配问题上陷入困境。只有从历史维度入手,用技术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才能为正义的分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残补模式 制度模式 历史维度 技术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铃 傅畅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共4页
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缘于对技术本质的不同理解。技术工具论者片面地把技术理解为单纯的工具、手段,必然得出技术中性论的观点。技术决定论及社会建构论者从社会层面反思技术,得出技术负载价值这一结论也有其逻辑必然性。技术过... 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缘于对技术本质的不同理解。技术工具论者片面地把技术理解为单纯的工具、手段,必然得出技术中性论的观点。技术决定论及社会建构论者从社会层面反思技术,得出技术负载价值这一结论也有其逻辑必然性。技术过程论把技术理解为过程的存在,在过程中实现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因此,成功地消解了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性论 技术价值论 技术过程论 技术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的演化模式——兼论对以往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牧然 陈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7,共4页
在技术本身是否有价值负荷的问题上,存在技术工具论和技术价值论的争议,进而产生了技术价值统一理论,它将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工具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统一起来。不过,技术价值统一理论也只是停留在宏观静态层面,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 在技术本身是否有价值负荷的问题上,存在技术工具论和技术价值论的争议,进而产生了技术价值统一理论,它将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工具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统一起来。不过,技术价值统一理论也只是停留在宏观静态层面,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论述了由两种状态——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所构成的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的演化模式,以此为基础,继承并发展了以往的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理论,将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动态的层面,使人们对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的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技术本身价值负荷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中的技术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本身 技术工具论 技术价值论 价值负荷 演化模式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价值负荷:应用伦理学视域的解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迎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6-850,共5页
认为技术的价值负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自身具有正负价值的两面性表现;二是技术的应用也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作用的价值。前者是技术价值的自然属性,后者是技术价值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的自然属性是“先在”的;而技术价值的社会属... 认为技术的价值负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自身具有正负价值的两面性表现;二是技术的应用也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作用的价值。前者是技术价值的自然属性,后者是技术价值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的自然属性是“先在”的;而技术价值的社会属性是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展现,它在技术与社会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展现人与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关系。对技术主体进行责任规约,有利于确保技术正价值的有效发生,实现技术的崇高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价值论 应用伦理的本质 责任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价值负荷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煜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0期184-185,共2页
本文从目前学术界对技术是否符合价值这个论题入手,从技术观、技术的本质这两方面阐明了技术并非中立的,而是承载一定的价值,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批驳了技术中立论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技术中立论 技术价值论 技术 技术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