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来自技术价值论的解答 |
颜士刚
冯友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2
|
教育中的技术价值论研究过程与方法——兼谈对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
李艺
李美凤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3
|
技术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范式的兴衰——围绕技术与价值问题进行的分析 |
杨小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4
|
关于技术工具论与技术价值论的哲学思考 |
谷娟
刘志业
张召媛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5
|
技术价值论探析 |
王海山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9
|
|
6
|
技术价值论与需求层次论对分配理论的重构及其现实意义 |
王文龙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论广义技术价值论之可能 |
胡志刚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对技术价值论的几点质疑 |
梁世夫
|
《生产力研究》
CSSCI
|
2003 |
1
|
|
9
|
技术价值论研究的意义 |
巨乃岐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0
|
技术价值论:一种新的价值论视角 |
王文龙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1
|
教育领域中技术异化的含义——从技术价值论的视角分析 |
安娜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
2011 |
1
|
|
12
|
技术价值论视角下现代教育技术负效应的思考 |
贾丽丽
|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基于技术论工具论和技术价值论的反思 |
张晓霞
蔡冬冬
张宇星
|
《内江科技》
|
2011 |
0 |
|
14
|
技术价值论的两个维度 |
王海山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5
|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论 |
王伯鲁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8 |
0 |
|
16
|
分配的正义及其价值论基础 |
王文龙
唐德善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7
|
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 |
张铃
傅畅梅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8
|
论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的演化模式——兼论对以往技术本身价值负荷理论的发展 |
毛牧然
陈凡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9
|
技术的价值负荷:应用伦理学视域的解释 |
赵迎欢
|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0
|
技术的价值负荷 |
朱煜
|
《文教资料》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