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王胜兰 彭双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作为教育创新的关键领域,致力于通过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构建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取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生态系统。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超越单纯的技术集成,强调技术作为教育转型的核心动力,通过整合现代工具、资源与...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作为教育创新的关键领域,致力于通过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构建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取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生态系统。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超越单纯的技术集成,强调技术作为教育转型的核心动力,通过整合现代工具、资源与活动,重塑学习体验。文献综述显示,尽管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表述多样,但普遍认同技术在学习环境转型中的核心作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架构涵盖技术、资源、工具、活动、学习者体验等多个维度,以三维度模型为基点,进一步拓展至囊括多元学习要素的复合体系。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评估方面,采用局外人视角与参与者感知视角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从物理环境与教学行为的客观描述到学生主观体验的深入洞察。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及高阶思维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在减轻残障学生与弱势群体的学习障碍方面成效显著。然而,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普及和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少数族群学生可能因技术可及性受限而面临数字鸿沟。未来研究应深化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动态复杂性理解,开发本土化测量工具,融合量化与质化方法,确保设计与实践的公平包容。基于实证的干预研究将为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优化与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 多维度测量 学生发展 文化适应性 循证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因素对深度学习的影响
2
作者 郑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57-62,共6页
对学习者的深度学习策略实施教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要使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基于技术的教学干预措施发挥预期作用,必须考虑学习者因素。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学习者因素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学习者... 对学习者的深度学习策略实施教学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要使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基于技术的教学干预措施发挥预期作用,必须考虑学习者因素。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学习者因素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因素之认识论信念和技术使用的态度与深度学习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认识论信念和技术使用的态度对学习者的深度学习方法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技术使用态度对浅层学习的影响未呈现出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 学习者因素 认识论信念 技术使用态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现象、成因及破解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晓琳 张立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50,共7页
以新兴技术驱动教学创新是一条失败的路线。信息技术或许可以使学习变得便捷,但它本身并不能使学习有效,应用不当甚至可能产生偏离学习目标、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离心效应"。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是制... 以新兴技术驱动教学创新是一条失败的路线。信息技术或许可以使学习变得便捷,但它本身并不能使学习有效,应用不当甚至可能产生偏离学习目标、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离心效应"。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是制约信息化教学由普遍应用向融合创新转段升级的瓶颈,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理性反思。文章基于已有研究证据廓清了三类典型的"离心效应":不断追寻新奇有趣技术的教学应用,忽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滥用技术的移动互联和虚实融合性,忽视对学生认知风险的管控;教师对教学进行弱处理,教学结构松散,学生学而所知甚少。其成因在于:对"趣悦化学习"的过分强调,掩盖了认知投入对有效学习的重要性;对"数字土著"的错误假设,高估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对"少教不教"教学方式的盲从,弱化了教师指导性教学的独特意义。破解"离心效应"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实证的研究揭示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教与学的新规律,关键在于以理论和实践的深度关联和双向转化,提升新环境中的教育生产力,最终落脚点在于以新型教学法而非新兴技术驱动学习环境各要素,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融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 教学创新 离心效应 智慧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下的灵活思维:量表的本土化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赵亚如 李朝乾 +1 位作者 陈云红 李书明 《考试研究》 2022年第5期78-88,共11页
引入国外成熟的灵活思维量表(FTL),根据Brislin经典翻译模型实现量表的本土化,形成FTL量表中文版。应用多元概化理论与经典测量理论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抽取473名本科生对量表进行实践应用分析。结果表明,FTL量表中文版的效度良好,概化系... 引入国外成熟的灵活思维量表(FTL),根据Brislin经典翻译模型实现量表的本土化,形成FTL量表中文版。应用多元概化理论与经典测量理论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抽取473名本科生对量表进行实践应用分析。结果表明,FTL量表中文版的效度良好,概化系数为0.933,整体信度较高,增加开放思维维度的项目数量能够实现量表的进一步优化。开放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灵活思维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学生的FTL水平在年级上差异极其显著,并呈现出随年级阶梯递进的关系。FTL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本土契合性,能够用于大学生灵活思维能力及倾向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 灵活思维 量表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环境中促进学生科学解释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闵辉 裴新宁 《上海教育科研》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构建科学解释”是重要的科学探究实践过程,是科学素养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技术增强环境对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利用“主张—证据—推理”(CER)框架和知识整合(KI)理... “构建科学解释”是重要的科学探究实践过程,是科学素养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技术增强环境对学生科学解释能力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利用“主张—证据—推理”(CER)框架和知识整合(KI)理论分析学生的科学解释表现,通过准实验研究和设计研究,探索在技术增强的科学学习平台(WISE)中促进学生科学解释的教学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知识整合理论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解释,嵌入科学解释要素和评判两个软件支架可以助力学生构建更完整规范的科学解释,设计数字化环境中的科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有三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解释 知识整合(KI) 教学设计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 数字化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