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民族主义及其对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塑造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菲 石斌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60-81,127,128,共24页
随着科学技术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领域,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再次兴起。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有着鲜明的美国特质,表现为“美国至上”的优越感、“边疆主义”的扩张性、“唯我独尊”的排他性和“臆造敌人”的非理性。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 随着科学技术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领域,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再次兴起。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有着鲜明的美国特质,表现为“美国至上”的优越感、“边疆主义”的扩张性、“唯我独尊”的排他性和“臆造敌人”的非理性。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技术霸权主义,它通过作用于大众对国际环境的感知和解读,塑造对华认知,开展国内动员,深刻影响着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目标和手段。美国对中国信息通信业的打压生动诠释了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作用机制:臆造中国相关产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丑化中国企业形象,制造不实舆论,滥用立法、行政、司法手段,拉拢裹挟盟友共同对华施压。面对中国科技的加速追赶,以维护霸权为根本目的的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影响,这将进一步加剧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美国对华科技政策 信息通信业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被引量:36
2
作者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46-64,158,159,共21页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目标、动机、政策表现与影响,技术民族主义可分为防御性技术民族主义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后者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及其发起的对华科技战,标志着进攻性民族主义政策倾向急剧上升,这反映了美国维护全球经济与技术主导地位的霸权思维。进攻性民族主义在美国国内亦具有深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在政策实施中,美方在强调中美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价值观差异与国家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及相关高科技企业视为安全威胁,通过“安全化”的政策过程与扩大对华科技战国际联盟体系,不断推进对华科技战。美国的这一政策倾向正在并将继续侵蚀中美关系的基础,削弱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并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叠加,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科技战 美国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民族主义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分析——以全球半导体产业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余南平 戢仕铭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87,155,156,共23页
目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围绕新技术特别是影响下一代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的竞争呈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技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思潮快速兴起,并与大国传统战略博弈叠加,... 目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围绕新技术特别是影响下一代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的竞争呈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技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思潮快速兴起,并与大国传统战略博弈叠加,驱动全球技术主导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改变和战略行动升级。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全面技术封锁与技术遏制战略行动,以影响和破坏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和产业链最为典型,影响了全球重要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压制了全球技术链协同,并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治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半导体产业链 技术遏制 全球政治经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体现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国柱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1,共6页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政策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国内产业对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源远流长,尤其二战之后在同苏联的竞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美国政府发挥政权的力量,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以及限制竞争对...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政策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国内产业对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源远流长,尤其二战之后在同苏联的竞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美国政府发挥政权的力量,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以及限制竞争对手的政策体系的形成。当前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有走向极端的趋势,对全球治理体系、全球贸易体系、美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加剧大国竞争的局面,给未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美国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视野下的新兴技术与美国技术民族主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国柱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10期30-37,共8页
科技发展一直在不断丰富地缘政治理论,以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量子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同样赋予地缘政治一些新特征。决定未来大国国际地位的新兴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地缘政治的重要战场。美国不仅将新兴技术视为... 科技发展一直在不断丰富地缘政治理论,以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量子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同样赋予地缘政治一些新特征。决定未来大国国际地位的新兴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地缘政治的重要战场。美国不仅将新兴技术视为决定其未来世界领导地位的重要领域,而且将新兴技术“安全化”;同时赋予新兴技术以意识形态色彩,在新兴技术领域筹建“价值观集团”,全面打压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呈现“民粹化”和“极端化”趋势,甚至可能走向“技术麦卡锡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新兴技术 地缘政治 意识形态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技术民族主义:集体记忆、身份认可与国际竞争——基于联想5G投票事件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琴 欧阳果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9-67,共9页
技术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社会影响逐渐扩大。联想5G投票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折射出中国社会中技术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溯源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可知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经历、民族发展诉求和全球化变迁下的产物... 技术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社会影响逐渐扩大。联想5G投票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折射出中国社会中技术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溯源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可知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经历、民族发展诉求和全球化变迁下的产物。剖析联想投票事件这一案例可知,技不如人所遭受的民族性精神创伤形成的"集体记忆"、大众对引领国家发展的民族企业的"身份认可"、全球化进程中以技术为基石的"国家竞争",三者构成理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关键维度。当技术成为中国崛起之基石,把握技术发展在开放与自主之间的平衡,才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集体记忆 身份认同 联想投票事件 国际竞争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民族主义”将兴起——技术强国路线图分析之二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 2004年第21期72-73,共2页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谈论技术标准,而不是从特殊角度,如安全角度来谈论技术标准.我们从近期的发展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重视技术标准的联盟策略与刊益协调问题。
关键词 技术标准体系 跨国公司 合作伙伴 “新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涂料业的“技术民族主义”与国标的制定
8
作者 沈浩 《中国涂料》 CAS 2004年第8期8-9,共2页
总结近年来国内涂料工业的发展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分析“技术民族主义”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
关键词 中国 涂料工业 技术民族主义 国家标准 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民族主义学理性考察——重建全球共享的国家创新体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安维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4-47,共4页
当前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拒绝先进技术以保护本国利益的理念,其源自一种正在泛起的新型社会思潮——技术民族主义。本文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的共识,考量技术民族主义对技术进步和人类福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此,反思中国高... 当前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拒绝先进技术以保护本国利益的理念,其源自一种正在泛起的新型社会思潮——技术民族主义。本文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的共识,考量技术民族主义对技术进步和人类福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此,反思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经验,既要坚持知识的自主创新,又要坚持先进技术的全球共享,建立健全可全球共享的、有各国比较优势的国家创新体系将是破解技术民族主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国家创新体系 高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下技术民族主义的表现、影响及因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洋 窦玉根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在科技革命之变与国际力量之变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国际科技竞争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格局调整的关键点。在此背景下,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强势回潮,带有霸权主义属性、意识形态色彩与“民粹化”特征,表现在对技术供应链的排他... 在科技革命之变与国际力量之变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国际科技竞争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格局调整的关键点。在此背景下,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强势回潮,带有霸权主义属性、意识形态色彩与“民粹化”特征,表现在对技术供应链的排他性与歧视性,对科技类投资的限制与排斥,对科技人员国际交流合作的阻隔与打压,对特定议题的制造与推广,形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激烈,影响更加深远。为此,中国应坚持为我所用、开放包容、务实合作、攻守兼备的总体思路,采取措施缓解短期脱钩压力,构建多层次科技合作体系,优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培育新的科技合作互补性,积极作为创造有利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技术民族主义 科技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产业政策中的技术民族主义实践:表现、策略及挑战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阳丽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142-158,共17页
美国产业政策与技术民族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美国多次将其技术民族主义战略目标植入产业政策中,渡过了战略焦虑期,取得了经济发展优势,也逐步建立并稳固了美国科技霸主地位。拜登上任后推出系统性产业政策,背后既有通过实... 美国产业政策与技术民族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美国多次将其技术民族主义战略目标植入产业政策中,渡过了战略焦虑期,取得了经济发展优势,也逐步建立并稳固了美国科技霸主地位。拜登上任后推出系统性产业政策,背后既有通过实现产业调整和强化供应链建设来解决美国国内经济困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动因,也有重塑去中国化供应链和全面改善贸易逆差以维护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利益的考量,更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遏制中国抢占全球技术高地来重拾霸权威信的战略意图。拜登政府将制造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置于国家安全战略地位,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美国关键科技创新,重构全球贸易规则和制度性合作来维护美国的技术优势并进行技术保护,是典型的技术民族主义。为确保政策顺利实施,拜登政府以经济安全泛化全球贸易和科技交流合作带来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威胁来强化国内共识,利用“普遍价值”赋予制造业发展以意识形态色彩来凝聚国际盟友力量,打造“民主科技联盟”,呈现出民粹化和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态势。然而,拜登政府专注于绝对领先的过度竞争会削弱美国的技术创新效果,导致美国市场封闭和对外关系恶化,进一步加剧中美间的紧张关系,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贸和技术合作带来严重冲击。对此,中国应当保持发展定力,管控两国分歧,开放国际合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环境建设,提升核心技术的攻关效能,打破西方有关国家的技术封锁,掌握战略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经济安全 产业政策 拜登政府 科技自立自强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技术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
12
作者 程志波 李龙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5期158-166,共9页
[目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兴起四次技术民族主义事件,智库在其中发挥了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作用。研究智库与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对加强我国智库内涵式建设、提升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有效性... [目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兴起四次技术民族主义事件,智库在其中发挥了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作用。研究智库与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对加强我国智库内涵式建设、提升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回顾智库煽动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历史进程,系统分析智库煽动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动因及内在机理。[结果/结论 ]美国自我圣化与霸权主义交织的心理惯性、科技地位日趋受到挑战的现实窘境,是其智库煽动技术民族主义的条件性因素。美国智库提升自身影响力及维护特定利益的需求,是其煽动技术民族主义的内驱性因素。美国智库通过一系列研究程序形成技术民族主义观点,但受到主客观因素干扰与限制,其“想象中的事实”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应系统推进我国智库的专业化建设水平,强化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作用发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来破解美国技术民族主义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第五种权力 美国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思潮的出场、影响与引领
13
作者 杨军 龙秀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8-105,共8页
技术民族主义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新形态。近代以来积淀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当前西方技术霸权主义的刺激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是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出场的重要原因。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在现实中表现出复杂样态,... 技术民族主义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新形态。近代以来积淀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当前西方技术霸权主义的刺激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是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出场的重要原因。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在现实中表现出复杂样态,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交织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当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进行积极的思想引领,包括引导人们在认知上清楚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高科技发展之路、正视中国科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引导人们在言论上朝着理性合法的方向发展,引导人们将维护民族利益的情感转化为守法爱国的实际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技术霸权主义 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结构转型与美对华技术遏制
14
作者 潘亚玲 肖迅韬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7,I0002,共25页
美国当前正大力推行技术民族主义,对中国实施技术遏制。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以“假想敌”为基础推动科技竞争,追求科技自强并非其战略优先。单元层次的国家技术地位提升与体系层次的技术生命周期发展相结合,塑造了美国技术民族主... 美国当前正大力推行技术民族主义,对中国实施技术遏制。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以“假想敌”为基础推动科技竞争,追求科技自强并非其战略优先。单元层次的国家技术地位提升与体系层次的技术生命周期发展相结合,塑造了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三次历史性结构转型,为美国当代技术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认知框架和实践基础。面对中美权力转移和技术革命前景不明的双重压力,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重启创新阻遏型技术民族主义,并采取系统性的技术遏制手段,主要体现为阻断创新扩散路径、支持战略性产业和管理关键领域供应链等要素的协同配合。既有国家技术地位上升的历史经验使美国更加担忧自身丧失技术引领地位的可能,美国对华技术遏制未来将继续朝着系统性、极端性和冒险性的方向发展。中国应当以科技自强战略积极回应美国技术遏制,反对“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支持开放包容的技术全球主义,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竞争 技术民族主义 技术生命周期 国家技术地位 技术遏制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技术民族主义的本质意涵与表现类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志波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1,共8页
从民族、民族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的内在关系看,技术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科技活动中的渗透与体现,其本质特征是特定民族-国家为追求或维护本民族-国家的技术独立或领先地位,要求本民族-国家技术活动遵循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强调... 从民族、民族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的内在关系看,技术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科技活动中的渗透与体现,其本质特征是特定民族-国家为追求或维护本民族-国家的技术独立或领先地位,要求本民族-国家技术活动遵循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强调“自我技术”与“他者技术”的区分,包含情感、理论与政策三个层面。以目的-手段作为参量,当代西方技术民族主义可分为垄断-激进技术民族主义、垄断-温和技术民族主义、自利-激进技术民族主义、自利-温和技术民族主义四种基本类型,它们衍生于不同理论、现实与制度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目的-手段 表现类型
原文传递
发展阶段、技术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格局调整——兼论大国政治驱动的新区域主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玉柱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155,160,共21页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从贸易竞争、产业竞争到技术竞争的演化。从发展阶段、技术民族主义和大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关系,能为当前全球化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从贸易竞争、产业竞争到技术竞争的演化。从发展阶段、技术民族主义和大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关系,能为当前全球化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决定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伴随发展阶段差异的逐渐消弭,国家间经济关系将经历从依附、合作到竞争的转型。考虑到大国经济体量、经济制度等因素,处于相近发展阶段的大国之间会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技术竞争关系。当前,大国力量格局分化使得国家间竞争关系显性化,技术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高级形态,大国期望通过核心技术领域的垄断维系其产业竞争优势。而技术竞争力的实现需要依托稳定的市场空间,技术民族主义和市场保护主义因此形成一组相互强化的孪生机制。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推动以技术安全为导向、极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泛区域化合作机制,构成新区域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并将对既有全球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国家间政治 技术民族主义 全球化
原文传递
特朗普政府技术民族主义论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国柱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67,M0004,共24页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大国竞争时代的到来,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再次兴起。特朗普政府将在研究、技术、发明和创新方面领先确定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将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技术、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推...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大国竞争时代的到来,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再次兴起。特朗普政府将在研究、技术、发明和创新方面领先确定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将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技术、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推进的领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新兴技术的战略和政策。特朗普政府还提出了“国家安全创新基地”的概念,整合美国公私部门,倾全社会的力量,确保美国的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技术民族主义是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体现,美国同样将中国视为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战略打压、立法限制和政策围堵。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已经呈现“极端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军事与外交 大国竞争 特朗普政府 新兴技术 技术民族主义 中美科技关系
原文传递
全球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峥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9,64,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全球技术民族主义呈现出回潮态势,并且在一些国家转化为政策实践,对科技全球化构成重大挑战。技术民族主义的回潮,与"科技反冲"现象的持续发展、科技的战略意涵上升、科技的"泛安全化"倾向加...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全球技术民族主义呈现出回潮态势,并且在一些国家转化为政策实践,对科技全球化构成重大挑战。技术民族主义的回潮,与"科技反冲"现象的持续发展、科技的战略意涵上升、科技的"泛安全化"倾向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息息相关。此轮技术民族主义呈持续增强的整体态势。缓解技术民族主义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通过新的科技治理手段,降低社会民众对于前沿科技安全和科技巨头垄断的担忧。各国需要在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的浪潮面前更加积极主动,寻求建立新的互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安全 全球化 技术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技术民族主义与中国的自主创新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陶文昭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8,共6页
当今时代,技术民族主义蔓延。发达国家用其构筑技术壁垒,维持竞争优势。美国更是利用技术优势推行霸权主义战略。中国曾遭受西方技术上的封锁和遏制;当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一定进步时,又被歪曲为“中国技术威胁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复杂... 当今时代,技术民族主义蔓延。发达国家用其构筑技术壁垒,维持竞争优势。美国更是利用技术优势推行霸权主义战略。中国曾遭受西方技术上的封锁和遏制;当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一定进步时,又被歪曲为“中国技术威胁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形势,中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技术霸权主义 技术威胁论 自主创新 中国
原文传递
科学应对“打压性”技术民族主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阳旭 张娟娟 《国家治理》 2023年第13期39-42,共4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兴起是这一变局的关键特征之一。技术民族主义按实施主体、动机和手段可以区分为“自强性”技术民族主义和“打压性”技术民族主义这两种基本类型。混淆这两种类型,在国际政治中如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技术民族主义兴起是这一变局的关键特征之一。技术民族主义按实施主体、动机和手段可以区分为“自强性”技术民族主义和“打压性”技术民族主义这两种基本类型。混淆这两种类型,在国际政治中如果不加区分地使用技术民族主义概念可能将造成很大危害。应当澄清相关概念,维护后发国家自强性科技发展的正当权益,揭露技术领先国家“打压性”技术民族主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自强性 打压性 国际科技竞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