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与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的智慧工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薛松 陈静妍 麦锦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智慧工地利用信息技术和可视化平台为建设项目提供精准的工程模型设计,通过智能化管理监督能够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和优化生产,但当前智慧工地的普及度和智慧化程度较低,且未实质运行。为此,利用技术-组织-环境(TOE)与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 智慧工地利用信息技术和可视化平台为建设项目提供精准的工程模型设计,通过智能化管理监督能够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和优化生产,但当前智慧工地的普及度和智慧化程度较低,且未实质运行。为此,利用技术-组织-环境(TOE)与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组合模型,基于文献数据、政策文本和访谈文本,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识别出智慧工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使用DEMATEL-ISM方法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研究,探究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使其结构层次化。结果表明:核心技术成熟度、现场软硬件设施、产需匹配度和物料设备智能化管理等组织采纳因素是影响智慧工地发展的直接因素;智慧工地的战略目标规划和人员专业化程度是影响智慧工地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中人员专业化程度影响程度最大。基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合适匹配智慧工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并通过推广职业认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工地 影响因素识别 层次关系 技术-组织-环境(toe) 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因素联动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QC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钧 段帅航 王振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类能够产生高水平数字创新的组态,即技术环境联动的学习转化型、技术环境联动的捕获突破型、技术环境联动的协调开拓型和技术支持的自驱求变型;(2)企业吸收能力在实现高水平数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知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要素中对数字创新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市场竞争程度;(3)缺失数字基础设施、高层次人才、感知能力、吸收能力这4个因素对非高水平数字创新的形成有着相对普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与政府支持的动态协同机制,构建企业良好的数字创新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则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选择提升数字创新绩效的模式,并要积极培育支撑组织数字创新的动态能力,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下知识优势对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分析
3
作者 朱旺旺 陶群山 +1 位作者 陶世奇 付芮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970,共10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知识优势形成角度分析技术、组织、环境等条件对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并不是导致高水...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知识优势形成角度分析技术、组织、环境等条件对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并不是导致高水平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知识优势对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产生3条高水平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组态。以技术创新能力、组织运营规模和政府支持力度为核心条件,将3条组态分为2种路径,即“技术-环境”双元驱动型路径和“技术-组织-环境”三元协同型路径;知识优势驱动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高水平组态存在地区差异。建议政府、医药行业及企业重视并强化不同要素组合的深度融合和联动效应,因地制宜、因需施策,从而使医药制造业建立并发挥知识优势以提高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创新绩效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知识优势
原文传递
技术-大组织-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创新路径--以厦门“免申即享”平台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盛嘉 张廷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前已成为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其平台创新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厦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为案例,基于TOE框架,对其平台的建设和创新进行分析,由此对TOE框架进行改造,构建出“技术-大组... “互联网+政务服务”当前已成为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大势,其平台创新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厦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为案例,基于TOE框架,对其平台的建设和创新进行分析,由此对TOE框架进行改造,构建出“技术-大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从而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创新路径。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创新的过程中,组织维度是核心,要重视组织建设,增强“大组织”紧密度和协作性;环境维度是保障,要营造良好环境;技术维度是基础,要提升技术水平;三者协同联动是关键,要平衡和加强三个维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组织-环境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下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驱动路径——基于广州的QCA和NCA混合分析
5
作者 喻帅 曾惠芬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4期67-74,共8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视角构建起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驱动路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广州市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为样本,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与必要条件分析(N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驱动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视角构建起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驱动路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广州市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为样本,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与必要条件分析(N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驱动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高创新绩效的多重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所特有的隶属关系特征在机构实现创新绩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能力与组织规模是其实现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基于分析结果,总结归纳了技术驱动的专精尖兵型、技术驱动的规模引领型、技术驱动的资源推动型3条能够实现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高创新绩效的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事业单位性质 创新绩效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QCA N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浅表器官病灶模型的诊断价值比较
6
作者 杜欢 李林 +1 位作者 李阳 张盼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647-1650,1655,共5页
目的:比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ARFI-VTQ)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3种技术在检测浅表器官病灶模型硬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使用Hitachi公司HI VISION preirus型配备的具备RTE功能的高... 目的:比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ARFI-VTQ)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3种技术在检测浅表器官病灶模型硬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使用Hitachi公司HI VISION preirus型配备的具备RTE功能的高频线阵探头、Siemens公司Acuson S2000型配备的ARFI-VTQ高频线阵探头以及Supersonic imagine公司AixPlorer ShearWave~(TM)型配备的具备2D-SWE功能的高频线阵探头对硬度分别为8、14、45和80 kPa,直径为16.7 mm,深度为3 cm的4个浅表器官病灶模型进行超声弹性成像(UE)检测,每个浅表器官病灶模型各使用每种技术检测40次,将每种UE技术的测量数据分别分为组Ⅰ(8 kPa对14、45、80 kPa)、组Ⅱ(8、14 kPa对45、80 kPa)和组Ⅲ(8、14、45 kPa对80 kPa),分别计算并比较RTE、ARFI-VTQ及2D-SWE的组Ⅰ、组Ⅱ和组Ⅲ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组Ⅰ中的2D-SWE诊断价值高于ARFI-VTQ(Z=5.00,P<0.01)和RTE(Z=3.28,P<0.01),RTE与ARFI-VTQ间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P>0.05)。组Ⅱ和组Ⅲ中,RTE(Z=3.67、5.89,P<0.01)和2D-SWE(Z=3.67、5.89,P<0.01)诊断价值均高于ARFI-VTQ,RTE和2D-SWE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1.58,P>0.05)。结论:ARFI-VTQ对4种硬度浅表器官病灶模型诊断价值最低;RTE诊断价值居中;2D-SWE诊断价值最高,但该技术对硬度测量存在一定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浅表器官病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技术依存网络的技术融合机理
7
作者 刘晓燕 庞雅如 谢桂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技术融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技术融合机理的深入探索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创新伙伴和融合技术。构建依存型网络分析模型,探究技术特征和技术依附的组织特征与技术融合的关系,并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吸收能力强... 技术融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技术融合机理的深入探索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创新伙伴和融合技术。构建依存型网络分析模型,探究技术特征和技术依附的组织特征与技术融合的关系,并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吸收能力强或扩散能力强的技术容易吸收或流向其他技术;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邻近性强的两种技术容易发生双向流动;被多个组织拥有的共性技术不容易吸收其他技术,但容易流向其他技术,单个组织内拥有的技术间容易发生双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融合 组织-技术依存网络 社会选择模型 人工智能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决定了区域数字化发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的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海 胡亚美 陈金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4-32,共9页
为进一步揭示数字化差异化发展的机理,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结合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前因条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分析各省份数字化发展背后的驱动机制,得出推动区域数字化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 为进一步揭示数字化差异化发展的机理,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结合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前因条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分析各省份数字化发展背后的驱动机制,得出推动区域数字化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影响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单一必要条件;(2)高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的4条驱动路径分别为环境主导型、组织-环境型、均衡型和组织主导型,多以财政资源供给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作为核心因素;(3)区域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多个条件变量发挥协同作用,单一或少数变量难以对发展绩效产生影响;(4)各组态间的条件变量均存在潜在替代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发挥财政资源供给的基础作用和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发展 市场化水平 组态分析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的结构性差异与配置困境--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与扎根理论的联合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毛劲歌 吴贵龙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9-99,共11页
对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复杂系统中,不同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导致成果转化面临不同困境及决策走向的探索历久弥新,因此尝试突破单一理论框架,深入阐释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差异等结构性问题,以及有效解释不同领域的成果转化要素... 对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复杂系统中,不同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导致成果转化面临不同困境及决策走向的探索历久弥新,因此尝试突破单一理论框架,深入阐释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差异等结构性问题,以及有效解释不同领域的成果转化要素结构模式。联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扎根理论,以湖南省6所高校16个不同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为案例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电话访谈、历史文献考证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对比,构建包含技术、组织、环境3类主范畴8类次范畴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基于对不同要素的关注度不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配置结构主要可分为环境制约型、技术-组织依赖型、环境-组织依赖型、均衡配置型4类;此外,当前存在顶层设计缺失、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流失、技术与市场供需不匹配等要素配置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来源于政府、市场、高校、专业服务机构、科研团队五大主体。为此,需要促进五大主体协同发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引、构建适宜的政策环境与组织环境等举措,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全方位科学、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要素配置 结构性差异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扎根理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M-TOE整合视角下建设行业人工智能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10
作者 赵娜 李怀琳 杨妮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随着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融合传统工程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迫切需求。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为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建设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技... 随着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融合传统工程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迫切需求。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为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建设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特性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进而直接影响采纳行为;而技术复杂性虽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但明显增加了感知易用性的难度。在环境方面,外部环境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感知易用性影响较弱,同时也直接影响采纳行为。组织层面上,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充分准备能显著提升员工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并促进采纳行为,而领导层的支持则主要增强员工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推动其采纳行为。这表明,工程建设企业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技术、组织和环境三方面的关键因素,以制定更有效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接受(TAM)模型 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 建设行业 技术采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蔬菜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采用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TOE(技术—组织—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潇潇 傅泽田 张小栓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年第11期157-161,174,共6页
国外蔬菜供应链企业纷纷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但是这些技术在我国蔬菜供应链管理中应用还属于新鲜事物。研究蔬菜供应链中信息技术采用的障碍因素有助于促进涉农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升涉农供应链管理。文章以蔬菜供... 国外蔬菜供应链企业纷纷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但是这些技术在我国蔬菜供应链管理中应用还属于新鲜事物。研究蔬菜供应链中信息技术采用的障碍因素有助于促进涉农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升涉农供应链管理。文章以蔬菜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技术—组织—结构(TOE)模型的蔬菜供应链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因素分析框架;调查了蔬菜供应链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应用结构方程模型与Amos5.0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信息技术采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供应链管理 信息技术采用 技术-组织-结构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与相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雁飞 孙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9-147,共9页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人-环境匹配的内涵、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及动态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展望个人-环境匹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个人-环境匹配 个人-组织匹配 动态模型 动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鼠模型中视网膜微循环的结构损伤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娟娟 陈晨 +1 位作者 张利伟 李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鼠模型中视网膜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C57BL/6雄性小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IR组,每组45只,正常小鼠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RIR模型小鼠左眼为RIR组... 目的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鼠模型中视网膜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C57BL/6雄性小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IR组,每组45只,正常小鼠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RIR模型小鼠左眼为RIR组。采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建立鼠RIR模型。采用视网膜铺片血管染色、FITC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视网膜不同分级的血管结构、功能方面对微循环的结构损伤进行研究。结果RIR组大鼠视网膜动脉直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RIR组大鼠视网膜静脉直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RIR组大鼠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值为0.76±0.03,较正常对照组的0.97±0.01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IR组大鼠实验眼可见毛细血管闭塞、无灌注区等结构改变,并伴随血-视网膜屏障功能损伤。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破坏及基底膜增厚。结论RIR主要以毛细血管的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破坏、闭塞、无灌注区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微循环 血管造影术 组织病理技术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家幂 刘胜达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9的表达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血肿边缘M...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9的表达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血肿边缘MMP-9阳性微血管数在脑出血6h组明显升高(P<0.01),48h组达高峰,至5d~7d后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2w组降至零表达;(12~24)h可见中性粒细胞表达MMP-9。(2)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出血12h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72h组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w组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2w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无差异(P>0.05)。(3)脑出血量不同时MMP-9的表达不同,MMP-9的表达随脑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强(P<0.01)。(4)脑出血后,MMP-9阳性血管数与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291,P<0.05)。结论:脑出血后MMP-9表达并激活,随脑出血量增大而表达增多,推测在脑出血急性期MMP-9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水肿 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脑出血模型 实验性大鼠 后脑组织 组织含水量 其意义 立体定向技术 脑出血量 脑出血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双雪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616-1617,共2页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可引发肺源性心脏病。本实验通过气管内灌注内毒素联合烟熏的方法构建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造模后进行14d的普米克令...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可引发肺源性心脏病。本实验通过气管内灌注内毒素联合烟熏的方法构建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造模后进行14d的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用免疫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定量图像分析测定肺组织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的表达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EGR-1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以及普米克令舒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大鼠肺组织 普米克令舒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阻塞性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16
作者 杨睿娟 张文瑞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5期256-264,共9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以141家上市新能源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企业规模...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以141家上市新能源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发能力、创新资源、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并非是独立影响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的3条组态路径分别是“技术-环境”逻辑和“技术-组织-环境”逻辑主导下的顺势创新型路径、“组织-环境”逻辑主导下的因势创新型路径;创新资源、研发能力和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三者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研发能力比创新资源对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方法和SOFM聚类的中国经济-环境综合分区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喆 蒋洪强 卢亚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研究使用经济和环境多源大数据,建立包含人口、GDP等经济指标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中国经济-环境关联体系,识别各指标的热点、冷点时空变化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对中国现阶段经济-环境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结果如下:①灯光平... 研究使用经济和环境多源大数据,建立包含人口、GDP等经济指标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中国经济-环境关联体系,识别各指标的热点、冷点时空变化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对中国现阶段经济-环境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结果如下:①灯光平均强度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经济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为主要拉动引擎,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东北、中部和西南地区。②PM2.5浓度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高污染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等区域;东北方向逐步扩散,污染热点地区从辽东半岛、山海关一线向东北扩张;南方地区基本保持稳定态势。③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对2015年全国各地级市OLS灯光指数、人口、城市自然边界和年均PM2.5浓度4类指标进行聚类,第I类为经济极发达-环境恶化地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第II类为经济发达-环境趋恶化地区,主要分布在第I类区域周边,特别是京津冀周边地区;第III类为经济发达-环境良好地区,广东、海南、江西、福建以及重庆等省市多属此类型;第IV类为经济不发达-环境优质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甘肃、贵州、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关联体系 夜间灯光指数 PM2.5 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
18
作者 彭雪 何琦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生成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组态路径3条,分别为综合发展型、“技术-组织”推动型和“技术-环境”驱动型。依据结果提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数据标准规范、推广数据授权运营、加强要素协同联动等对策建议,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促进公共数据的高效利用与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开放利用 影响因素 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使用ERP系统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TOE模型
19
作者 任青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第10期61-64,共4页
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技术,许多企业希望实现其初期目标,但并非所有企业在采用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后都达到了预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本身在各方面没有充分准备好迎接企业资源计划技术,这导致了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和风险。成功实... 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技术,许多企业希望实现其初期目标,但并非所有企业在采用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后都达到了预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本身在各方面没有充分准备好迎接企业资源计划技术,这导致了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和风险。成功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资源计划技术的预测识别、技术特征和应用方向上。然而,对于企业如何准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技术以促进其成功的研究还很缺乏。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本研究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企业在采用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技术方面的准备情况。研究提取了分别影响技术准备、组织准备和环境准备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准备情况影响了企业是否选择采用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并最终决定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技术 toe模型 组织 技术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生态对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20
作者 李恬怡 赵巧艳 周霖 《生产力研究》 2025年第3期1-6,F0003,共7页
旅游经济韧性是衡量地区旅游业抵御外部冲击、快速恢复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而怎样的数字生态能增强旅游经济韧性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从组态视角探讨2019—2022年省域数字... 旅游经济韧性是衡量地区旅游业抵御外部冲击、快速恢复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而怎样的数字生态能增强旅游经济韧性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从组态视角探讨2019—2022年省域数字生态对旅游经济韧性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单个数字生态要素不足以构成旅游经济韧性提升的必要条件,旅游经济韧性是由数字生态各因素协同作用的“综合体系”;(2)识别出4条增强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路径,组态理论化后归纳为“数字经济引领下数字社会助推型”和“数字能力驱动下数字基础限制型”;(3)识别出4条限制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路径,组态理论化后归纳为“数字生态错位型”“数字经济滞后型”以及“数字生态全面待育型”。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生态导致旅游经济韧性的复杂因果和理论过程,为各省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韧性 数字生态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动态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