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资人付费”评级影响“发行人付费”评级的得分和定价吗?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六兵 张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40,106,共14页
本文利用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检验了中债资信的加入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得分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效果上,中债资信的加入并未明显影响发行人付费机构给公司的评级得分,表明声誉机制在债券评... 本文利用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检验了中债资信的加入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得分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效果上,中债资信的加入并未明显影响发行人付费机构给公司的评级得分,表明声誉机制在债券评级市场中并未发挥明显效果;间接效果上,中债资信评级显著影响了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定价功能,起到了交叉认证的作用。在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一定的情况下,新增的中债资信评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取决于两类评级的差异:与被中债资信评级前相比,当中债资信评级与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相差小于等于2个等级时,信用利差明显降低;当评级差异大于等于3个等级时,信用利差明显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两类评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评级 中债资信评级 投资人付费模式评级 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 信用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人付费评级对发行人付费评级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二勇 万方 +2 位作者 耿得科 何艺 李光跃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68,共8页
近年来,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评级行业问题备受市场关注。以2012—2019年中国公司债和企业债评级数据为样本,运用两阶段回归法,分析了投资人付费评级对发行人付费评级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投资人付费评级助推了发行... 近年来,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评级行业问题备受市场关注。以2012—2019年中国公司债和企业债评级数据为样本,运用两阶段回归法,分析了投资人付费评级对发行人付费评级的双重影响。研究发现:投资人付费评级助推了发行人付费评级虚高,降低了评级市场效率;发行人付费评级的市场公信力进一步下降。建议加强评级信息公开,扩大半公共产品型投资人付费评级范围,不断提高评级市场效率与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人付费评级 发行人付费评级 评级虚高 评级公信力 “鲶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级机构评级改变的相对及时性——基于发行人和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
3
作者 金鹏 张长全 蒋旭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5-56,共12页
选取2011—2021年同时被中债资信和任一发行人评级机构(新世纪、联合资信、中诚信和大公国际)评级的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投资人付费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改变的相对及时性。研究发现:(1)2014年后,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评级变... 选取2011—2021年同时被中债资信和任一发行人评级机构(新世纪、联合资信、中诚信和大公国际)评级的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投资人付费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改变的相对及时性。研究发现:(1)2014年后,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评级变动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步领导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评级的变化,且在降级时更为明显。(2)2017年后,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单向领导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的关系发生改变,形成两类不同付费模式评级机构互为领导滞后的关系。(3)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评级领导能力强于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4)跟随者评级机构评级改变的相对及时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相对及时性 投资人付费 发行人付费 领导滞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人付费”vs.“发行人付费”:谁的信用评级质量更高? 被引量:63
4
作者 吴育辉 翟玲玲 +1 位作者 张润楠 魏志华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49,共20页
本文选择2011-2015年被中债资信覆盖的发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了"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质量高低。研究发现:(1)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 本文选择2011-2015年被中债资信覆盖的发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了"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质量高低。研究发现:(1)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显著更低。(2)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当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越低时,发行人未来盈利能力越差、预期违约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越高,这表明"投资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质量更高。(3)"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内部私有信息,但由于同时存在独立性缺失问题,"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仍然不如"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这说明独立性对于评级机构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质量 投资人付费 发行人付费
原文传递
付费模式与主体信用评级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汀汀 符一尘 秦丽 《金融》 2017年第5期287-298,共12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4年起国内频发的债券违约事件引起了市场对信用评级质量的担忧。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2016年信用评级样本,分析了不同付费模式下主体信用评级结果的差异。研究发现,对同样的主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4年起国内频发的债券违约事件引起了市场对信用评级质量的担忧。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2016年信用评级样本,分析了不同付费模式下主体信用评级结果的差异。研究发现,对同样的主体,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高于投资人付费时的评级;同时,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过程中财务指标的弹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信用评级 发行人付费 投资人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庆 《华北金融》 2016年第7期10-14,共5页
本文通过介绍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的种类,主要为"投资人付费"模式和"发行人付费"模式,指出本轮金融危机暴露出的"发行人付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分析美国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文件及其内容,研究我... 本文通过介绍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的种类,主要为"投资人付费"模式和"发行人付费"模式,指出本轮金融危机暴露出的"发行人付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分析美国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文件及其内容,研究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付费模式。最后提出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着重关注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产生的利益冲突,根据我国发展状况采取多元化的付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投资人付费”模式 多元化付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的新契机
7
作者 高振邦 《时代金融》 2012年第09X期107-108,共2页
欧债危机的连带效应仍在蔓延;从一国到多国,以主权信用评级为核心的国际资信评级体系,正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从最初的希腊主权债务被降级,到蔓延至欧盟四国,降级风暴愈演愈烈;而普通民众了解事态的发展,可能更多的是去年以来,美国三大... 欧债危机的连带效应仍在蔓延;从一国到多国,以主权信用评级为核心的国际资信评级体系,正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从最初的希腊主权债务被降级,到蔓延至欧盟四国,降级风暴愈演愈烈;而普通民众了解事态的发展,可能更多的是去年以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上演的评级预警。而在其背后,评级机构的深度介入,及其业务的半透明性引发的利益冲突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而去年八月初,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将美国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一度引爆民众对我国评级机构生存现状的关注,本土评级机构在资信评级中地位如何?近年来的次贷危机又为本土评级机构提出哪些新要求?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安全 投资人付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随还是对冲: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如何应对中债资信的低评级? 被引量:40
8
作者 寇宗来 千茜倩 陈关亭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36,共11页
国外研究表明,当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给出更低的评级时,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为维护市场声誉,通常也会"跟随"着调低评级。但2009~2014年期间中国发债企业主体评级的数据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面对中债资信的低评级,发行人付费... 国外研究表明,当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给出更低的评级时,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为维护市场声誉,通常也会"跟随"着调低评级。但2009~2014年期间中国发债企业主体评级的数据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面对中债资信的低评级,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不但不会"跟随",反而会调高拟发债企业的后续主体评级进行"对冲"。本文从"监管套利"角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中国监管部门限制主体评级很低的企业发债,相应地市场投资机构也通常都限制投资于低评级企业发行的债券;所以,一旦中债资信对拟发债企业给出很低的主体评级,拟发债企业就可能为了成功发债而寻求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给出更高评级,以便对冲掉来自中债资信的负面冲击。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检验,支持了上述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投资人付费 发行人付费 对冲机制 双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付费主体差异对信用评级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妍 李博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2010年我国首家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由于我国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差异及产生原因的文献,并且国外相关文献主要关注评级方式对某一类债券评级结果的影响,而没有... 2010年我国首家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由于我国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差异及产生原因的文献,并且国外相关文献主要关注评级方式对某一类债券评级结果的影响,而没有探讨两种评级方式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影响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本文针对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基于声誉效应、竞争机制对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迎合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分别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债主体的评级数据为样本,对评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付费评级结果显著低于发行人付费评级结果;不同付费模式下评级结果的差异受到是否为首次评级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市场份额的影响,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迎合是产生评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付费评级方式在企业债主体中的评级差异显著高于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的评级差异,表明付费评级方式对企业债主体的影响更大。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使投资人、监管机构对不同付费模式下的评级结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人付费 发行人付费 评级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企业债
原文传递
债券信用评级能否反映大客户风险?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红波 刘智博 洪康隆 《财务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35-47,共13页
大客户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客户集中度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客户集中度过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少关注债券市场中评级机构对发行人大客户风险的甄别能力。本文以2007〜2019年发行公司债为样本,检验了债券... 大客户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客户集中度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客户集中度过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少关注债券市场中评级机构对发行人大客户风险的甄别能力。本文以2007〜2019年发行公司债为样本,检验了债券信用评级对客户集中度风险的揭示程度。实证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等级越低,并带来了更高的信用利差;相比发行人付费评级,投资人付费的独立评级对高客户集中度公司的评级水平相对更低,对大客户风险的甄别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评级模式对大客户风险甄别效果的差异在应收账款周转更慢、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两类评级模式对于国有企业大客户风险的甄别效果均较弱。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债券信用评级市场基本能反映大客户风险,但发行人付费评级模式下对大客户风险还存在一定的虚高评级,应鼓励投资人付费信用评级的发展,促进信用评级体系的有序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客户风险 信用利差 发行人付费评级 投资人付费评级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信用评级收费模式探讨
11
作者 陈毓敏 姜艺璞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第10期94-96,共3页
总结评级行业不同付费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结合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的现状,列举我国目前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跟踪大数据评级市场的发展,以期我国评级行业能够更好... 总结评级行业不同付费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结合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的现状,列举我国目前信用评级行业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跟踪大数据评级市场的发展,以期我国评级行业能够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行人付费模式 投资人付费模式 市场公信力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