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治疗进展
1
作者 窦古枫 赵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移植肾晚期失功的主要原因。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是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新生的DSA是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在移植物长期存活过程中,新生DS... 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移植肾晚期失功的主要原因。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是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新生的DSA是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在移植物长期存活过程中,新生DSA水平有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DSA通过激活补体诱导体液排斥反应,导致组织损伤。此外,补体激活通过固有免疫反应促进炎症细胞迁移,引起内皮损伤。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持续性肾小球炎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炎,从而导致移植肾脏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本文对导致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和目前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治疗经验总结
2
作者 刘杰 王建立 +4 位作者 钱雷 邱爽 张庆 金海龙 关兆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行肾移植术后经活检诊断为AMR的受者,治疗后规律随访并分析预后,对比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行肾移植术后经活检诊断为AMR的受者,治疗后规律随访并分析预后,对比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病理类型、DSA种类、受者肾移植次数不同情况下,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初步筛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4例受者诊断为AMR,经过血浆置换、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及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随访总体1年移植物生存率为78.6%,5年生存率为43%。治疗后6个月内出现需要入院治疗的感染3例,其中皮肤带状疱疹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腹泻1例。未出现与治疗直接相关的危及生命的感染。结论血浆置换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可取得一定的效果。针对不同类型排斥反应的优化方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利妥昔单抗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魏江浩 窦古枫 +2 位作者 王振 冯钢 赵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的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caAMR的40例,将未接受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美罗华治疗的患者26例根据是否仅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12例... 目的观察并分析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的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caAMR的40例,将未接受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美罗华治疗的患者26例根据是否仅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12例与非激素治疗组14例;将接受血浆置换+IVIG或美罗华治疗的患者14例根据是否同时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激素联合治疗组6例与其他治疗组8例;将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40例)根据是否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激素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22例。根据治疗后肌酐与eGFR变化评估移植肾功能,计算治疗后6个月的肌酐斜率与eGFR斜率。记录治疗后6个月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至2023年7月31日或移植肾失功,记录各组移植肾预后情况。结果单纯激素治疗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长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其他治疗组、激素联合治疗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肌酐斜率低于对照组,eGFR斜率高于对照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caAMR可延缓移植肾功能减退,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尤其对于合并急性肾损伤指标升高的患者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激素冲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血型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
4
作者 郭丽平 冯钢 赵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33-438,共6页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快速发展,目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已不再是绝对禁忌。近期研究发现,ABOi-KT与血型相容肾移植(blood group 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c-KT)在移植物和...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快速发展,目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已不再是绝对禁忌。近期研究发现,ABOi-KT与血型相容肾移植(blood group 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c-KT)在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方面基本一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 移植物 亲属活体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血型 术后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能量代谢失衡致移植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禹瑄 张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94-97,共4页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但目前AMR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仍面临较多困难。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机体和移植物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能量代谢失衡,从而引起细胞、...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但目前AMR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仍面临较多困难。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机体和移植物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能量代谢失衡,从而引起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代谢特征改变,继而影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AMR发生后,免疫细胞能量代谢失衡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移植物损伤;当长时间经历低氧环境后,移植物出现能量代谢失衡,移植物细胞将暴露新的抗原表位,继而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诱发或加重移植后排斥反应,从而对移植物造成不可逆性损伤;膜外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水解酶1、缺氧诱导因子1等影响能量代谢的分子可通过催化底物分解和结合细胞特定靶点调节机体代谢水平,改变移植物细胞能量代谢失衡进程,从而影响移植物长期预后。深入探索AMR中能量代谢失衡致移植物损伤的机制,对促进器官移植术后AMR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物损伤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能量代谢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5p调控的FoxO1作为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潜在治疗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柴玉慧 杨云云 +4 位作者 权丹妮 张凌鹏 高丽红 王学彬 王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9-1366,共8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miRNA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移植后AMR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miRNA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移植后AMR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数据集GSE115816,使用DESeq2R包在线分析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稳定(SGF)组和AMR组的差异表达miRNAs,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NA的相关作用靶点,差异性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hubba进行关键基因(Hub基因)筛选,最后TargetScan在线分析进行验证。结果:与SGF组相比,AMR组共发现10个差异性表达的miRNA,其中miR-144-5p的表达差异最具有显著性。使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44-5p的相关作用靶点,共143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突触信号传递、转录共激活因子调控。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g基因。基于cytoHubba中的6种算法,取各个算法的前10个Hug基因取交集后得到5个关键基因,分别是NCOA2、NCOA1、FOXO1、PAX3、PPARGC1A。经过文献调研发现FoxO1在免疫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FoxO1作为miR-144-5P的潜在作用靶点蛋白。最终,TargetScan在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44-5p与FoxO1的3'UTR区有靶向结合的位点。结论:miR-144-5p是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关键miRNA,miR-144-5p靶向FoxO1可能作为AMR的潜在治疗靶点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miR-144-5p FOXO1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去致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傅茜 王长希 +8 位作者 李军 何润钧 刘龙山 邓素雄 费继光 邱江 陈国栋 黄刚 陈立中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穿刺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必要性。方法筛选51例术后产生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n DSA)的受者,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其结合C1q的能力,同时进行移植...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穿刺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必要性。方法筛选51例术后产生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n DSA)的受者,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其结合C1q的能力,同时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诊断。对于符合AMR诊断的受者,比较分析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的DSA类别、补体结合能力和移植肾病理组织Banff评分。对无排斥反应组、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的移植物进行Ka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在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受者中,HLA抗体的不同类别、DSA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值、补体相关检测C1q结合力和C4d管周毛细血管沉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组织形态学损伤方面,两组在微血管炎、动脉内膜炎、肾小管-间质炎、移植肾小球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表现的Banf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移植肾功能不稳定组受者移植物累积存活率显著低于稳定组,稳定组明显低于不符合排斥病理诊断的受者(P=0.002)。结论肾移植术后定期监测抗HLA抗体和做移植肾病理穿刺检查非常必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A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物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勇 王雅梅 +2 位作者 宗焕涛 杨称称 崔元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器官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在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NTPDase1)野生型裸鼠皮肤移植模型上诱导急性AM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倒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中微血栓形成对移植器官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在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NTPDase1)野生型裸鼠皮肤移植模型上诱导急性AM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倒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B细胞NTPDase1的表达活性、移植皮肤NTPDase1 mRNA表达量、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和血小板移动平均速率测定值,及移植皮肤病理变化;补充外源性NTPDase1预处置对血小板活化和移植皮肤损伤的影响。结果:急性AMR发生时,B细胞NTPDase1的表达上调,移植皮肤的NTPDase1 mRNA表达下降,血小板活化、移植皮肤受损;NTPDase1预处置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保护移植皮肤。结论:NTPDase1降解胞外ADP失衡可能是急性AMR中移植物损伤的主要原因,中剂量外源性NTPDase1预处置保护移植物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 B细胞 ADP 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个体化免疫治疗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光策 王锁刚 +5 位作者 陈铸 崔勇 何伟 张缠 陈杰 张翥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个体化免疫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科收治的32例肾移植术后经病理确诊的A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个体化免疫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科收治的32例肾移植术后经病理确诊的A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免疫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肾功能、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 A、Ig M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AMR)18例,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CAMR)14例;PRA阳性患者13例,其中8例(62%,8/13)为供体特异性抗体,5例(38%,5/13)为非供体特异性抗体。早期AAMR的主要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样改变,管周毛细血管炎及小球炎,动脉纤维素样坏死,C4d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呈线性沉积,免疫球蛋白或C3在动脉壁沉积。CAMR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病样改变,PTC基底膜分层,动脉内膜纤维增厚,C4d在PTC弥漫沉积。经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63%,20/32),肾功能稳定7例(22%,7/32),血清肌酐(Scr)呈缓慢升高5例(16%,5/32),其中2例(2/5)回归血液透析,3例(3/5)尚不需透析治疗,无1例死亡。治疗后血尿素氮(BUN)、Scr、PRA及血清Ig G、Ig A、Ig 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1)。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移植术后AMR可表现为AAMR或CAMR。AMR诊断的金标准是移植肾病理活组织检查,治疗AMR的关键措施是及时采取有效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病理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涛 杨哲 +2 位作者 张燕楠 韩飞 孙启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系对照组、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每组供、受体各9只)。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供...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同系对照组、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每组供、受体各9只)。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水平和病理学表现,分析其排斥反应的特点。结果同系对照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在3个月观察期内均长期存活,非致敏组、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7.0±0.7)d、(2.6±0.5)d和(5.0±0.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预致敏组在心脏移植术后3 d、预致敏+环孢素组在心脏移植术后5 d DSA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致敏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间质炎,C4d少量沉积,CD3细胞大量浸润;预致敏组和预致敏+环孢素组病理学表现为心肌细胞破坏,形成毛细血管炎,C4d大量沉积,但是前者CD3细胞浸润多于后者。结论利用不同品系间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脏移植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可成功建立实用性强的小鼠心脏移植急性AMR模型,为后续AM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动物模型 供体特异性抗体 C4D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中A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主要成果以及移植肾AMR的主要病变特征进行综述,旨在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AMR提供依据,以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C4D 血栓性微血管病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雪 文吉秋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86,共6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最严重最危险的因素。以往ABMR是以C4d在移植肾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沉积作为诊断标准,最近提出了C4d阴性的ABMR,使得ABMR检出率大大提高。影响A...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BMR)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最严重最危险的因素。以往ABMR是以C4d在移植肾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沉积作为诊断标准,最近提出了C4d阴性的ABMR,使得ABMR检出率大大提高。影响ABMR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C4d在移植肾PTC沉积、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与补体结合的DSA及亚临床ABMR。ABMR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清除预存抗体和抑制新抗体的产生,抑制新抗体产生的治疗包括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硼替佐米、抗C5a单克隆抗体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振坤 陈名久 +3 位作者 卿蓓 王巍 顾林果 袁运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2-1176,共5页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是肺移植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无特征性病理表现,无系统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现报告1例肺移植术后早期AMR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本病例为男性患者,于右...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是肺移植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无特征性病理表现,无系统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现报告1例肺移植术后早期AMR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本病例为男性患者,于右肺移植术后第99天出现感冒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4 d后突发气促、发热,抗细菌、真菌、病毒及卡氏肺孢子虫治疗无效,予1 000 mg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无效,患者病情迅速加重,予气管插管使其维持呼吸。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体特异性抗体检查示:人白细胞抗原(humen leukocyte antigen,HLA)Ⅱ类抗体阳性,经纤维支气管镜对移植肺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结合供体特异性抗体和临床表现诊断为AMR。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发生慢性移植肺功能衰竭。肺移植后受者突然出现气促、发热,常规抗感染及抗细胞排斥反应治疗无效时应警惕其发生AMR。经纤维支气管镜移植肺活体组织检查、血清供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抓紧时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介导的小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大强 孙启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22-223,244,共3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远期移植肾存活的首要原因,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成为热点。小鼠肾移植急性AMR模型可应用于研究移植肾AMR的发生机制、诊断标识、预防和治疗策略。目前国际上已报道数种小鼠肾移植急性AMR模型的建立方法,但国...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远期移植肾存活的首要原因,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成为热点。小鼠肾移植急性AMR模型可应用于研究移植肾AMR的发生机制、诊断标识、预防和治疗策略。目前国际上已报道数种小鼠肾移植急性AMR模型的建立方法,但国内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对小鼠肾移植急性AMR模型的建立方法作一总结,并对该模型的特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加以探讨,为需要应用这一模型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治经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凯 王政禄 +1 位作者 孙超 高伟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救治1例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成功经验。方法 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1例,患者行亲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先后行2次肝穿活检,并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 目的探讨救治1例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成功经验。方法 ABO血型不合儿童肝移植1例,患者行亲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先后行2次肝穿活检,并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抗体。结果肝穿结果均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先后2次静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无效。后依据C4d阳性、HLA-Ⅱ类抗体强阳性,确诊为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导致的AMR。在接受血浆置换与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lobulin,IVIG)交替治疗1周后,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1次,在治疗初期加用吗替麦考酚酸酯治疗。治疗4周后,DSA强度逐步下降,肝功能恢复至正常。随访2年余,肝功能正常。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儿童肝移植可引起术后发生AMR,后果严重,在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可治愈AMR,恢复移植肝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ABO血型不合 亲体肝移植 供体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17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耐激素性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栋 卢峡 +7 位作者 朱兰 宫念樵 魏来 王大卫 陈刚 明长生 陈知水 张伟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MR)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AAM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2例为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MR)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AAM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2例为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阳性,2例为PRA阴性患者,其中3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来源供体,1例为亲属母亲供肾。术后出现尿少,血肌酐升高,经检测PRA、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al antibody,DSA)和移植肾穿刺活检联合诊断为AAMR,经过应用硼替佐米、血浆置换、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未能脱离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AAMR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共识:肺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稷 吴波 陈静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321-328,共8页
在实体器官移植中,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密切相关~。最主要的供体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 在实体器官移植中,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密切相关~。最主要的供体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HLA-Ⅰ类和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 肺移植术 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实体器官移植 心肺移植 肾移植受者 rejection 人类白细胞抗原 DON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涛 孙启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6-278,282,共4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移植肾排斥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导致移植肾丢失的首要原因。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相比,AMR临床症状重、救治困难、预后差,越来越受到移植科医师的重视。本文就AMR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从抗体生成、免疫激...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移植肾排斥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导致移植肾丢失的首要原因。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相比,AMR临床症状重、救治困难、预后差,越来越受到移植科医师的重视。本文就AMR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从抗体生成、免疫激活、移植肾功能障碍等方面简要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 C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