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体偶联药物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杨悦 马佩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肺癌作为我国主要的癌症死因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治疗上主要依赖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耐药性、疾病进展等问题,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手段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 肺癌作为我国主要的癌症死因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治疗上主要依赖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但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耐药性、疾病进展等问题,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手段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由3个核心部分构成: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药物载荷,以及将二者连接的连接子。ADC通过特异性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结合,将细胞毒性载荷定向运送至肿瘤细胞,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局限性。本文综述了ADC在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治疗潜力,旨在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肺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多线治疗后进展的铂耐药性卵巢癌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殷姿 邓丽萍 +4 位作者 周凡 卢慧 包金枫 朱丽晶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是卵巢癌进展的必经阶段,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亟需新的治疗药物。本文报道1例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PROC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靶向间皮素(MSLN)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RC88治疗后,肝转移...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是卵巢癌进展的必经阶段,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亟需新的治疗药物。本文报道1例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PROC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靶向间皮素(MSLN)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RC88治疗后,肝转移灶和肝门部淋巴结明显缩小,骨转移灶范围减小,达到部分缓解。通过总结该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表现、基因检测、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病例资料,并对PROC的治疗方法进行文献回顾,探讨RC88治疗作为新药在PROC的应用前景。靶向MSLN的RC88在PROC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能够显著减轻肿瘤负荷,为晚期PROC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 抗体偶联药物(ADC) RC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抗体偶联药物临床应用安全共识(第2版)
3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25 位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委会 毕兴 曹明 范晋海 范欣荣 关豹 李倩茜 李源 李向东 刘子玲 刘希高 吕强 孟令超 任珂 沈益君 盛锡楠 瓦斯里江 王凯 王坤 王永华 吴开杰 鄢阳 杨恺惟 叶明佶 曾浩 张亚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晚期尿路上皮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长期以来,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仅8~14个月[1-3]。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多个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 晚期尿路上皮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长期以来,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仅8~14个月[1-3]。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多个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4-6]。另外,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抑制剂与抗体偶联(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药物的研究取得突破,并先后被批准用于临床[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抗体偶联药物 安全性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人用抗体偶联药物制品总论的思考
4
作者 倪永波 李萌 +5 位作者 于传飞 李玮玉 张佳龄 赵雄 王兰 李慧义 《中国药事》 202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目的: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将收录人用抗体偶联药物(Human 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制品总论,针对其制造和检定部分进行阐述和讨论,为行业具体实施提供指导。方法:参考WHO、ICH、国家药典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目的: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将收录人用抗体偶联药物(Human 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制品总论,针对其制造和检定部分进行阐述和讨论,为行业具体实施提供指导。方法:参考WHO、ICH、国家药典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相关法规和指南,提出制定关于ADC总论的讨论和思考。结果与结论:欧美和其他国家药典中尚未对抗体偶联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总体要求,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抗体偶联药物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是首个已出台的相关药品规范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指南。本文在参考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在建立国际化水平的标准编制指导思想下,主要讨论ADC总论中涉及的相关药物产品在研发、制备过程和质量控制中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药典标准 质量控制 制造 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新药临床研究申请阶段药学研究关注点
5
作者 戴逸飞 谢雨佳 +4 位作者 杨娇 陈爱萍 任峰 李倩 何伍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正在引领肿瘤治疗的新革命,通过结合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强大杀伤力,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且有效的手段。本文综述了ADCs的研发历程、国内外上市情况、临床试验情况以及监...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正在引领肿瘤治疗的新革命,通过结合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强大杀伤力,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且有效的手段。本文综述了ADCs的研发历程、国内外上市情况、临床试验情况以及监管法规,并重点探讨了ADCs在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阶段药学研究的关注点。本文旨在为ADCs的药学研究和审评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此类产品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新药临床研究申请 药学研究 有效载荷
原文传递
《抗体偶联药物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6
作者 李倩 武勇凯 +1 位作者 韦薇 何伍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熟,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肿瘤治疗领域比重日益凸显,申报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批准16个ADC产品上市,国内也有2个本土创新ADC产品获批上市,并有上百个ADC产品获批开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熟,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肿瘤治疗领域比重日益凸显,申报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批准16个ADC产品上市,国内也有2个本土创新ADC产品获批上市,并有上百个ADC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为了规范和指导该类产品的研发与申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4年2月正式发布了《抗体偶联药物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本文结合该指导原则的起草思路,对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便业界更好地理解该指导原则,促进该类产品的上市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药学研究 指导原则
原文传递
2024 ASCO会议抗体偶联药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叶虎男 沈玉兰 +3 位作者 李佳莹 周欢欢 张繁荣 王晓稼 《肿瘤防治研究》 2025年第3期185-192,共8页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24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如期召开。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s)靶向生物制剂因其具有高靶向性、高活性、低毒的特点,已成为抗肿瘤靶向治疗的热门药物之一,也是本次ASCO大会中备受关注的焦...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24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如期召开。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s)靶向生物制剂因其具有高靶向性、高活性、低毒的特点,已成为抗肿瘤靶向治疗的热门药物之一,也是本次ASCO大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在研药物已超一百种,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次会议报告了多项关于ADCs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就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抗体偶联药物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凡斐 郑阳 +1 位作者 牛坦倓 黄纯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但出现耐药后均面临治疗瓶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s conj... 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但出现耐药后均面临治疗瓶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s conjugate,ADC)是一种由单克隆抗体和抗肿瘤有效载荷通过稳定的连接体结合而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其利用抗体靶向结合肿瘤抗原的功能将偶联的细胞毒性药物准确定位于肿瘤细胞,有利于提高疗效及克服耐药,已用于NSCLC等多种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本文概括各种针对NSCLC靶抗原开发的ADC药物,对不同种类ADC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应用及预防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体偶联药物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潘学强 李笑 +2 位作者 李美霞 李可 姜蕊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病情进展极易发生耐药。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的结合,精准递送靶向抗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目前,ADC已逐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病情进展极易发生耐药。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的结合,精准递送靶向抗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目前,ADC已逐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根据靶向抗原的不同可将ADC分为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类ADC、靶向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类ADC及其他ADC。乳腺癌治疗相关ADC的耐药机制与ADC抗原表达水平下降、ADC处理过程异常和化疗有效载荷的变化有关。深入研究乳腺癌治疗相关ADC及其耐药机制,可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 乳腺癌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可能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10
作者 刘雨桃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31-31,共1页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通过“靶向递送-精准杀伤”机制实现治疗窗口的显著拓展。BL-B01D1是首个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人表皮生长...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通过“靶向递送-精准杀伤”机制实现治疗窗口的显著拓展。BL-B01D1是首个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此项研究报道BL-B01D01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中显示出初步抗肿瘤活性及临床可接受的安全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渊 胡赛男 +3 位作者 黄佳圆 许婷 熊伟力 张莉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7期1862-1867,共6页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根据分子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改善B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根据分子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改善B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对TNBC的治疗效果显著。目前,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溶质载体家族39成员6(SLC39A6)等作为靶点的ADC研究取得了进展,对TNBC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ADC治疗TNB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抗体偶联药物 分子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天星 田婵婵 +1 位作者 赵明栋 夏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85-791,共7页
靶向治疗和基于免疫治疗的方案已成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然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耐药和疾病进展仍不可避免。传统化疗治疗指数有限,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抗体偶联药物可能是新的治疗选择。它由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化疗药组成,... 靶向治疗和基于免疫治疗的方案已成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然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耐药和疾病进展仍不可避免。传统化疗治疗指数有限,部分患者无法耐受。抗体偶联药物可能是新的治疗选择。它由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化疗药组成,通过特异性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将细胞毒性载荷定向递送至肿瘤细胞。精准的药物递送可能减少系统毒性,提高治疗指数。抗体偶联药物在多种实体瘤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重点介绍抗体偶联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治疗中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雨凝 苏佳琳 +2 位作者 谭树华 罗永忠 张乐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4,共9页
传统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相结合,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但在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ADC,如双特异性、位点特异性、双有效载荷和前药型ADC,... 传统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相结合,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但在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ADC,如双特异性、位点特异性、双有效载荷和前药型ADC,通过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或表位、选择更稳定的连接子、与抗体特定氨基酸位点偶联、携带不同药物有效载荷以及采用前药策略等优化方法,在保留传统ADC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疗效和安全性,能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型ADC可能会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探讨新型ADC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展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可为开发抗癌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癌症 双特异性 位点特异性 双有效载荷 前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骨髓瘤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耀方 陈晓勤 +1 位作者 王韵 夏忠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31-1136,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后数年内死亡。近年来,尽管诊疗方法有所改进,MM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单克隆抗体(mAbs)和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应用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后数年内死亡。近年来,尽管诊疗方法有所改进,MM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单克隆抗体(mAbs)和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应用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综述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回顾单克隆抗体艾沙妥昔单抗(Isatuximab)、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Elotuzumab和抗体偶联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在RRMM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讨论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适应证、毒副反应及管理方法。旨在为RRMM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探讨当前治疗策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单克隆抗体 抗体偶联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郭梦雅 刘颖 +4 位作者 蔡若雪 陈越 胡舒怡 方瑛 周国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易早期转移,预后较差。对于SCLC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策略极其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s)是一种由抗体、载体和连接体组成的新型药物,结合了化疗的杀伤作用和靶向治疗的精准性。... 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易早期转移,预后较差。对于SCLC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策略极其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s)是一种由抗体、载体和连接体组成的新型药物,结合了化疗的杀伤作用和靶向治疗的精准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在SCLC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在蓬勃开展,主要涉及的靶点有δ样配体3(DLL⁃3)、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CD56)、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B7同系物3(B7⁃H3)。近年来,ADCs在治疗SCLC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疗效,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有望为SCLC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肺癌 小细胞肺癌 靶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畇博 韦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1-440,共10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病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病理分型。目前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获得性耐药仍是不可避...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病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病理分型。目前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获得性耐药仍是不可避免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经由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载荷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偶联制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与化疗药物相比,ADCs具有精准识别、局部释放、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近年在NSCLC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本文针对ADCs的作用机制、在晚期NSCLC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森阳(综述) 黄文钦(综述) +3 位作者 王灵梓(综述) 宋宇航(综述) 郑红梅(综述) 吴新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54-1060,共7页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晚期乳腺癌(advanced breast cancer,AB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这一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高效细胞毒性药物的偶联,ADC能够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晚期乳腺癌(advanced breast cancer,AB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这一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高效细胞毒性药物的偶联,ADC能够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HER2阳性ABC中,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emtansine,T-DM1)和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等ADC已显示出优异的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此外,针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ADC如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SG)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成果。随着ADC的不断研发和优化,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ADC在ABC的治疗中有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ADC在A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AB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晚期乳腺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及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丹 王金秀 毛大华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901-908,共8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传统治疗手段有限;但因其具有免疫微环境活性较强的特征,为免疫治疗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s)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现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以及ADCs类药物戈沙妥珠...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传统治疗手段有限;但因其具有免疫微环境活性较强的特征,为免疫治疗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s)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现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以及ADCs类药物戈沙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的相继问世,改变了TNBC的治疗格局,也为针对TNBC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免疫治疗及ADCs治疗TNBC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药物策略选择即未来研发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治疗 抗体偶联药物 临床试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雨微 阎金杉 赵明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49-456,共8页
胃癌发生隐匿,恶性程度较高,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因此,研发新型抗胃癌药物迫在眉睫。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由单克隆抗体经特定的连接子与细胞毒药物连接而成的一类靶向生物制剂,具有高效、靶向、精准、... 胃癌发生隐匿,恶性程度较高,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因此,研发新型抗胃癌药物迫在眉睫。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由单克隆抗体经特定的连接子与细胞毒药物连接而成的一类靶向生物制剂,具有高效、靶向、精准、低毒等优势。目前,ADC已广泛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肿瘤,并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胃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免疫效应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20
作者 李新华 陈冬雪 +1 位作者 邵彬 崔宏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86-494,共9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二大原因,且为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药物治疗方面,尽管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曲妥珠单抗和口服内分泌药物已为一部分患者带来治疗进展,但对于受体阴性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仍缺乏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二大原因,且为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药物治疗方面,尽管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曲妥珠单抗和口服内分泌药物已为一部分患者带来治疗进展,但对于受体阴性和晚期乳腺癌患者,仍缺乏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靶向性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凭借其优异的细胞杀伤作用,展现出显著的潜力。ADC能够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ADCC)以及激活树突状细胞等机制,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已有一些抗体偶联药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ADC在乳腺癌中的免疫效应作用,探索了ADC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协同效应,并对抗体偶联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乳腺癌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