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成本多光谱量子点新冠IgM和IgG抗体定量检测仪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帅伟 魏琪 +3 位作者 邱选兵 李传亮 李杰 陈婷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2-1016,共5页
目前,核酸检测已成为了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然而核酸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检测结果“假阴性”而漏诊的情况。检测血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目前,核酸检测已成为了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然而核酸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检测结果“假阴性”而漏诊的情况。检测血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已作为新冠病毒检测的辅助手段,可以用来弥补核酸检测的“假阴性”短板,提高检测阳性率。论文介绍了一种成本低的便携式新冠IgM和IgG抗体定量检测仪。检测仪由CPU信号处理模块、光源驱动模块、多光谱探测模块、电源模块、显示存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使待测样本中的IgM和IgG抗体与量子点相结合,并将其截留在试纸条的T线。方波调制后的光源驱动模块驱动紫外LED,其出射紫外光通过一种屋脊形的光学系统垂直照射在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的T线和C线上,量子点标记物被光源激发辐射出红色荧光,红色荧光透过窄带滤光片后被多光谱探测模块所捕获;多光谱信号在CPU中进行FFT变换得到其频谱特征量,利用信号波段和参考波段的特征量的比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背景和环境干扰信号计算得到荧光强度,根据标定系数,从而确定IgM和IgG抗体的含量。最终检测结果显示到UI界面上同时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可通过计算机端进行远程查询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采用正常人血清样本作为测量试剂,进行了重复性实验,实验表明,CV值在0~8.30%之间,其中T线的CV值仅为3.45%。将含有IgG与IgM抗体的溶液,利用梯度稀释法得到一系列不同质量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线性度实验,采用线性度最小二乘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曲线拟合,拟合系数为0.9975。最后,通过新冠疫苗血清抗体检测的实验表明,检测仪的阳性检出率为75%。该检测仪结构精巧、功耗低、操作简便、性能良好,可作为辅助手段有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多光谱探测 光谱分析 量子点 抗体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幽门螺旋菌抗体定量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0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幽门螺旋菌抗体定量检测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3种不同检验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检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丽娜 黄丽芳 +2 位作者 黄翠梅 赖玉玲 胡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3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检测(RPR)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对于不同时期梅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60例... 目的研究比较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检测(RPR)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对于不同时期梅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60例梅毒确诊患者作为阳性组,另选取同期60例非梅毒患者作为阴性组,采集患者血样分别进行RPR、TPPA、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式对于不同时期梅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梅毒阳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周~53岁;一期梅毒35例,二期梅毒22例,胎传梅毒3例。对于梅毒检测,RPR检测正确率为81.67%,TPPA检测正确率为90.83%,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正确率为85.00%。3种检测方法中特异性最高的是TPPA检测,为88.3%;一期梅毒的检测敏感性最高的是TPPA检测与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均为97.1%,正确指数最高的是TPPA检测,为85.4%;二期梅毒的检测敏感性最高的是TPPA检测,为100.0%,正确指数最高的是TPPA检测,为88.3%;胎传梅毒的检测敏感性最高的是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为100.0%,正确指数最高的是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为73.3%。结论对于不同阶段的梅毒,3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度不全相同,因此对于不同时期梅毒检测的应用,应当慎重选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检测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免疫荧光法抗体定量检测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