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新孢子虫可溶性抗原分析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立军 张守发 鲁承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犬新孢子虫 ELISA检测方法 抗原分析 可溶性 新生犊牛 间接 新孢子虫病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分析及免疫交叉反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 胡巍 王洪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 :筛选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 ,研究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特点 ,以探索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超声破碎和滤膜抽滤的方法分别得到菌体蛋白和滤液蛋白 ,通过Westernblot试验用结核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及结... 目的 :筛选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 ,研究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特点 ,以探索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超声破碎和滤膜抽滤的方法分别得到菌体蛋白和滤液蛋白 ,通过Westernblot试验用结核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及结核病人血清来检测蛋白样品 ,把发生阳性反应的蛋白在BECKMANLF32 0 0 多肽氨基酸序列测定仪上进行N末端序列分析 ,并用结核杆菌的单抗对自身抗原组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 :结核杆菌的 31kD和 30kD蛋白与结核杆菌的单抗及病人血清反应均呈阳性 ,但与正常小鼠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反应呈阴性。 31kD和 30kD蛋白的N末端序列分别为 :AlaGluValAspTrpLeuValPheAlaVal和PheSerArgProGlyLeuProValGluTyr。结核分枝杆菌的单抗与自身抗原组蛋白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结论 :结核杆菌的 31kD和 30kD蛋白是免疫保护性抗原 ,对免疫交叉反应分子基础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增加对结核免疫机理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分析 免疫交叉反应 研究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伤寒群钩端螺旋体各型参考菌株的抗原分析及待检菌株的检定 被引量:3
3
作者 辛晓芳 蒋秀高 +3 位作者 秦进才 肖玉春 薄淑英 聂一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 对流感伤寒群钩体各型参考菌株进行抗原分析比较 ,及对 3株待检菌株进行检定。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析。结果 表明流感伤寒群钩体各型参考菌株之间存在不同的抗原因子和不同的DNA片段。结论 此次实... 目的 对流感伤寒群钩体各型参考菌株进行抗原分析比较 ,及对 3株待检菌株进行检定。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析。结果 表明流感伤寒群钩体各型参考菌株之间存在不同的抗原因子和不同的DNA片段。结论 此次实验证明我们选择的代表菌株是正确的 ;对 3株待检菌株与流感伤寒群钩体各型参考菌株进行了抗原因子分析比较 ,表明三株待检菌株应属临海型钩体 ;同时我们发现临海型钩体参考菌株经过长时间的传代可造成某些抗原因子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抗原分析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感 伤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建林 蒋金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渍技术,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抗体分析了第二代裂殖子、子孢子和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银染表明第二代裂殖子主要蛋白质为:17.6K...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渍技术,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抗体分析了第二代裂殖子、子孢子和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银染表明第二代裂殖子主要蛋白质为:17.6KD,29.9KD,38.9KD和53.7KD,但用抗E.tenela抗体免疫印渍法检测出的主要抗原为:78.0KD,83.2KD和95.5KD,这说明并不是含量高的蛋白质就是产生抗体的抗原;子孢子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有:40.3KD,41.7KD,44.7KD,46.8KD,另有分子量>100KD的4种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用抗E.tenela抗体免疫印渍法检测出一条>100KD的抗原带,以及41.2KD,43.2KD,46.7KD,55.0KD和58.9KD抗原带;未孢子化卵囊主要蛋白质为:17.2KD,28.5KD,36.5KD和58.9KD,但用抗E.tenela抗体免疫印渍法未能检测出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抗原分析 卵囊 子孢子 第二代裂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兔轮状病毒的抗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尚金 王云峰 +1 位作者 王翠兰 王西川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5期24-25,共2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兔轮状病毒的抗原分析崔尚金王云峰王翠兰王西川(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兔轮状病毒是引起幼兔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研究起步较晚,但自Sato分离到该病毒后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徐春厚... 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兔轮状病毒的抗原分析崔尚金王云峰王翠兰王西川(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兔轮状病毒是引起幼兔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研究起步较晚,但自Sato分离到该病毒后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徐春厚作了初步研究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兔病 轮状病毒 抗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附红细胞体抗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齐楷 贾立军 +4 位作者 张守发 梁晚枫 丛艳昭 王娜 金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为了解犬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方法]对犬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对解离的犬附红细胞体经超声波裂解,制备粗提抗原并提纯,对所提抗原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犬附红细胞体抗原在电泳图谱上出现了3条主蛋白带,... [目的]为了解犬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方法]对犬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对解离的犬附红细胞体经超声波裂解,制备粗提抗原并提纯,对所提抗原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犬附红细胞体抗原在电泳图谱上出现了3条主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6、32和25 kD,其中32和25 kD的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且不与犬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该研究为犬附红细胞体的抗原成分及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免疫学诊断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附红细胞体 抗原分析 SDS—PAGE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探针对我国多房棘球绦虫抗原分析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兰 牛新玲 +3 位作者 依斯拉音 李雄 毛一丁 柴君杰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1992年第S1期88-90,共3页
应用细粒棘球绦虫单克隆抗体2F1对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抗原组分进行了免疫印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三个多房棘球绦虫样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细粒棘球绦虫单克隆抗体2F1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在三个多房棘球绦虫样... 应用细粒棘球绦虫单克隆抗体2F1对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抗原组分进行了免疫印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三个多房棘球绦虫样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细粒棘球绦虫单克隆抗体2F1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在三个多房棘球绦虫样本中分布于分子量不同的肽链上;在分子量相同的肽链上,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其中宁夏样本出现的抗原抗体反应带较多,这说明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的多房棘球绦虫在抗原性及抗原表位的分布上存在着差别.作者认为单克隆抗体免疫探针在棘球属绦虫抗原分类研究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免疫印渍法 单克隆抗体 抗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抗原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焕英 吴承民 +4 位作者 郭永文 江立敏 林协勤 柯昌文 黄美卿 《华南预防医学》 1990年第4期33-35,共3页
本文报告利用6个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88年的59株PolioⅠ型病毒进行抗原分析。结果59株病毒共有5种不同的排列,其中以P_I—3、P_I—4和P_I—5排列的毒株占多数,分别为近年本省大陆地区和海南儋县脊髓灰质炎流行的流行株,它... 本文报告利用6个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88年的59株PolioⅠ型病毒进行抗原分析。结果59株病毒共有5种不同的排列,其中以P_I—3、P_I—4和P_I—5排列的毒株占多数,分别为近年本省大陆地区和海南儋县脊髓灰质炎流行的流行株,它们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分析单克隆抗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菌早期感染检测及其主要抗原分析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吴勤学 李新宇 +4 位作者 李涛 夏理评 侯伟 魏万惠 叶干运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10期8-9,共2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麻风菌早期感染检测及其主要抗原分析的方法。其着眼点为把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解决麻风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1.建立了:巢式麻风菌基因扩增试验;套式结核菌基因扩增试验;
关键词 麻风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 感染检测 抗原分析 基因扩增 主要抗原 防治工作 麻风病人 菌株鉴定 临床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原虫裂殖子抗原分析
10
作者 蒋春雷 管惟滨 陆德如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4-60,共7页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疟疾疫苗是很有效的防治手段。研制疟疾疫苗,首先要对疟原虫抗原进行分析、鉴定。疟原虫裂殖子直接暴露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裂殖子保护性抗原的分析、鉴定是疟疾疫苗研制的关键部分。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疟疾疫苗是很有效的防治手段。研制疟疾疫苗,首先要对疟原虫抗原进行分析、鉴定。疟原虫裂殖子直接暴露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裂殖子保护性抗原的分析、鉴定是疟疾疫苗研制的关键部分。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对许多疟原虫裂殖子保护性抗原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对gp195、83KDa、75KDa等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为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殖子 抗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有争议的志贺氏菌的抗原分析与血清型检定
11
作者 杨正时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66-472,共7页
对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所存,1935年国外分离,国内检定结果不一的一株志贺氏菌51331进行了详细的抗原分析,确定为福氏志贺氏菌 X 变种。该菌能与国内外出品的福氏3型特异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诊断用血清中交叉反... 对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所存,1935年国外分离,国内检定结果不一的一株志贺氏菌51331进行了详细的抗原分析,确定为福氏志贺氏菌 X 变种。该菌能与国内外出品的福氏3型特异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诊断用血清中交叉反应性抗体尚未吸收纯净,至少没用类似51331这样的菌株参与成品血清检定的缘故。因此,建议在生产福氏3型特异血清时,应用本菌种参与检定以提高制品质量。本菌种作为诊断血清检定时用的菌种是十分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抗原分析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玲玲 孙伟峰 张震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特点,评价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血液中心采集的血液标本40421份,采血并进行ELISA、ALT、血型检测、NAT检查,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原... 目的:分析研究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特点,评价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血液中心采集的血液标本40421份,采血并进行ELISA、ALT、血型检测、NAT检查,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原、抗体,NAT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以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标本病毒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进行DNA测序、序列分析,对于ELISA(-),NAT(+)献血者进行跟随随访,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变化情况。结果:ELISA筛查HBs Ag、抗-HCV、抗-HIV-1/2中有1项为反应性标本占96.99%,NAT检查阳性率7.92×10-4(31/40421),10例HBV/HCV/HIV阴性,HBV DNA反应性占70.00%,21例HBV DNA反应性标本,病毒含量11~84IU/ml,平均(15.5±2.3)IU/ml;随访12个月以上,25例随访1~5个月,HBs Ag抗原转为阳性1例、HBV NAT检查转为阴性3例,维持原样21例,乙肝窗口期3例、隐匿性感染12例,对血样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其中HBs Ag阳性1例、HBc Ab阳性21例、HBs Ab阳性13例、HBc Ab单阳性6例,随访变为3、17、12、3例。结论: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可能是致抗原阴性的重要原因,进行NAT检查有助于发现窗口期、隐匿性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 输血 血液筛查 基因突变 抗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对甲_1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和快速诊断的研究
13
作者 吴美云 温秋芳 +2 位作者 康富敏 陶三菊 杨冬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1年第4期196-199,251,共5页
用宁夏地区分离的甲,型流感毒株宁防86—27(H_1N_1)制备了抗甲_1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McAb39株,其血抑滴度在1:2000—1:256000,Ig亚类为IgG_1、IgG2a、IgG2b。用自制的McAb对宁夏历年分离的甲_1型毒株的抗原分析表明:抗原漂移存在,且以198... 用宁夏地区分离的甲,型流感毒株宁防86—27(H_1N_1)制备了抗甲_1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McAb39株,其血抑滴度在1:2000—1:256000,Ig亚类为IgG_1、IgG2a、IgG2b。用自制的McAb对宁夏历年分离的甲_1型毒株的抗原分析表明:抗原漂移存在,且以1981和1987年的毒株抗原漂移明显。用我们的McAb对甲_1型毒株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此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确有早期快速诊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分析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轮状病毒抗原分析和病原诊断上的应用
14
作者 汪亚东 李文筒 王小宁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99-103,共5页
轮状病毒(RV)是人类及其他哺乳类、禽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RV性腹泻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对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亦可感染,最近在我国还发现了引起成人腹泻流行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显然研制出RV疫苗对预防腹泻、保证公... 轮状病毒(RV)是人类及其他哺乳类、禽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RV性腹泻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对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亦可感染,最近在我国还发现了引起成人腹泻流行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显然研制出RV疫苗对预防腹泻、保证公众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单克隆抗体(McAb)是针对复杂抗原上单一决定基的抗体,鉴予这一性质,McAb可以从分子水平进行抗原定位,分析抗原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对予病毒的病原诊断分型,疫苗研制等有重要作用。国外近几年对RV McAb研究较多,而国内仅见于潘兆千等的报道。本文就RV McAb在抗原分析及病原诊断分型上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轮状病毒 抗原分析 病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原细菌抗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土屋健一 刘永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8,共5页
血清学技术与各种生物学、生理、生化学方法相比,因其具有迅速性及特异性的高客观性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等病原体的诊断、检出及分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不过,迄今试验用的抗血清,大多是以细菌作为免疫原注射于兔子等制成的... 血清学技术与各种生物学、生理、生化学方法相比,因其具有迅速性及特异性的高客观性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等病原体的诊断、检出及分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不过,迄今试验用的抗血清,大多是以细菌作为免疫原注射于兔子等制成的多克隆抗体。与植物病毒相比,细菌具有非常复杂的抗原构造,对应各自抗原决定基(epitopes)的B细胞经增殖产生抗体,且一个抗原决定基可产生类或亚类不同的抗体。因此,用这样的不均匀抗血清进行细菌的分类、鉴定及抗原分析和抗原分子的机能分析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且,因所用目的外细菌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基,使病害的诊断也会有错误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分析 植物病原细菌 抗原决定基 单克隆抗体 免疫原 血清学技术 细菌病 植物病毒 特异性 生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分型及病毒抗原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育尧 孙茂倬 +3 位作者 丁桂芬 盛美林 王连生 吕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280-282,共3页
收集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的EHF病毒11株和标准病毒株76—118、陈株、R<sub>22</sub>共14株病毒,用13种不同的EHFMcAb进行分型及抗原分析,证实山东省存在家鼠型和野鼠型两种病毒。有的地区属家鼠型疫区,有的为家、野鼠型混合... 收集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的EHF病毒11株和标准病毒株76—118、陈株、R<sub>22</sub>共14株病毒,用13种不同的EHFMcAb进行分型及抗原分析,证实山东省存在家鼠型和野鼠型两种病毒。有的地区属家鼠型疫区,有的为家、野鼠型混合疫区。在抗原分析中发现各毒株之间有抗原差异。有意义的是有些EHF病毒属家鼠型,但尚有野鼠抗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鼠型 EHF 标准病毒株 抗原分析 混合型疫区 血清学诊断 抗原 间接免疫荧光 标准毒株 羊抗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及抗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桂章 林矛 +2 位作者 倪汉忠 黄平 霍雪霞 《华南预防医学》 1993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以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为中心的全省流感监测系统,自1970年起选择了一些城市为流感观察点,按统一的监测方案和程序对流感进行监测。本文还报告自1971年以来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和甲_1、甲_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情况。... 本文介绍了以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为中心的全省流感监测系统,自1970年起选择了一些城市为流感观察点,按统一的监测方案和程序对流感进行监测。本文还报告自1971年以来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和甲_1、甲_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情况。作者就广东省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甲_3型流感病毒新变异株常首发于广东,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监测 抗原分析 抗原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斯伯酵母的抗原分析及其免疫分组研究
18
作者 方刚 顾国贤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酵母 抗原分析 免疫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脾脏细胞核可提取核蛋白抗原分析
19
作者 温博贵 钟叔平 饶孝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8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犬、大鼠、小鼠及兔脾脏的可提取核抗原(ENA)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紫外吸收光谱;DNA Tm及G-C%测定;ENA中组蛋白、非组蛋白、RNA及DNA含量测定;并对犬脾脏ENA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分析。四种动物的ENA中,RNA及DNA含量的百分比、... 对犬、大鼠、小鼠及兔脾脏的可提取核抗原(ENA)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紫外吸收光谱;DNA Tm及G-C%测定;ENA中组蛋白、非组蛋白、RNA及DNA含量测定;并对犬脾脏ENA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分析。四种动物的ENA中,RNA及DNA含量的百分比、Amax/Amin比值差异明显。其RNA含量:犬、大鼠、小鼠、兔分别为1,19%、1.20%、1.50%、1.80%,DNA%为19%、31.6%、30.3%、32.7%;Amax/Amin为1.25、1.53、1.61、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分析 核蛋白类/分析 脾/分析 大鼠 小鼠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McAb和F—McAb对徐州地区流行PolioⅠ型病毒的抗原分析
20
作者 杨晋川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2-2,共1页
1989年徐州市邳县及周围的邻近县发生了脊髓灰质炎的暴发流行。我们用现行的常规方法——中和试验,鉴定出这次流行主要为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并且用六个中和性单克隆抗体(N—McAb)对在这次流行中分离的91株Polio Ⅰ型病毒进行了抗原分析。
关键词 抗原分析 POLIO McAb 中和试验 单克隆抗体 徐州地区 中和性 邳县 免疫荧光 流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