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市艾滋病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监测艾滋病患者经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结果,并评价治疗方案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免费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6例,监测其CD4细胞... 目的监测艾滋病患者经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结果,并评价治疗方案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免费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6例,监测其CD4细胞数、病毒载量和耐药情况,分析疾病人口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D细胞数概率分布及病毒载量值。结果艾滋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20岁的占比仅有0.74%,在婚/同居发生率高达5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病毒载量<400 copy/ml患者共1009例,治疗有效率为92.91%,且治疗后病毒载量值低于治疗前(P<0.05);而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后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数呈负相关;耐药性调查表明:患者耐药性率为1.01%。结论经调查,南平市2021年接受免费ART治疗的大部分艾滋病患者获得了显著疗效,仅少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监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冬霞 常可意 +6 位作者 武秀连 韩佳凝 全晓丽 吕雪 胡景贤 刘洋 马建红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IV感染者1000例,根据ART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病例组(n=121)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IV感染者1000例,根据ART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病例组(n=121)和对照组(n=87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结果1000例HIV感染者中,男987例、女性13例;年龄19~81岁,平均(36.6±11.2)岁;HIV感染者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2.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36,95%CI:1.013~1.442,P=0.002)、BMI越高(OR=1.208,95%CI:1.074~1.636,P<0.001)、存在糖尿病家族史(OR=2.427,95%CI:2.287~2.725,P<0.001)、周运动时间越短(OR=0.053,95%CI:0.003~0.095,P=0.016)、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OR=0.268,95%CI:0.035~0.486,P=0.018)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糖。预测模型为logit(Y)=7.396^(+)0.302×年龄^(+)0.729×BMI^(+)0.355×家族史-0.006×周运动时间-1.227×CD4^(+)T淋巴细胞计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AUC为0.927(95%CI:0.910~0.944,P<0.001),灵敏度为0.8702,特异性为0.9533,阳性预测率为0.9022,阴性预测率为0.9351。结论HIV感染者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年龄、BMI、家族史是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周运动时间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对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高血糖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与传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胡典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的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次接受治疗60例重症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的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次接受治疗60例重症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ART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艾博韦泰ART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中文版(WHOQOL-HIVBR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IV R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IV RNA载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HIV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HIV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治重症AIDS患者采用艾博韦泰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前者安全性良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好,更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建立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重症艾滋病 艾博韦泰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周敏 况玲芝 刘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和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61例,将... 目的探讨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和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61例,将确诊7d以内及时就诊且知情同意下启动抗病毒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快速启动组,将确诊后未及时转至艾滋病门诊或转来后未接受快速启动HAART的患者29例设为未接受快速启动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HIV-RNA)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抗病毒治疗6、12个月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记录入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毒抑制率、失访率。结果快速启动组治疗6、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启动组治疗6、12个月的HIV-RNA低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启动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病毒抑制率高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失访率低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启动(确诊7d以内)HAART能最大程度提高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病毒抑制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并能减少失访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依从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AIDS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潘月飞 王泽瑞 +4 位作者 李雪萌 费竹轩 焦艳梅 石磊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4期289-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不同免疫应答状态下消化道症状的差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和病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查阅病历资料、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不同免疫应答状态下消化道症状的差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和病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查阅病历资料、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病房收治与门诊接诊的229例HIV/AIDS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2年及以上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按照患者免疫应答状态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其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差别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29例患者中存在消化道症状者68例,占比29.69%,其中免疫应答患者、不完全免疫应答患者和免疫无应答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比例分别为31.19%、20.51%和32.10%,3组中最常见的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占比分别为19.27%、7.69%和17.28%,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为男性、感染途径为同性性接触传播、CD4/CD8比值倒置是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促进因素。结论HIV/AIDS患者经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消化道症状仍然常见,其中腹痛腹泻出现的比例最高,该类症状的存在可能与患者性别、感染途径、CD4/CD8比值有关。因此,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仍应继续关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并及时处理,定期监测其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水平,对于控制消化道病变及其他HIV/AIDS相关并发症、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AIDS患者 消化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非韦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王翀 李智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比较依非韦伦(EFV)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及对脂代谢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200例接受EFV、LPV/r与ART的AI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FV组(n=1... 目的:比较依非韦伦(EFV)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及对脂代谢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200例接受EFV、LPV/r与ART的AI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FV组(n=105)和LPV/r组(n=95),两组均予以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基础治疗。EFV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依非韦伦片治疗,LPV/r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两组均持续给药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载量、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和CD_(4)^(+)/CD_(8)^(+))水平、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LPV/r组临床疗效优于EFV组(P<0.05);治疗后,两组HIV RNA载量、CD_(4)^(+)/CD_(8)^(+)、HAD-A、HAD-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LPV/r组低于EFV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FTG、TG、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LPV/r组高于EFV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EFV,LPV/r更能有效提高AIDS患者临床疗效,导致血脂代谢异常,提高AIDS患者免疫力,调节不良情绪,两者用药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非韦伦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血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初始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更换原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4 位作者 张仁芳 沈银忠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道斌 秦小超 +6 位作者 黄锐洁 陈小英 黄强 和鹰 王宇 潘燕妮 江渊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确诊后至开始抗病毒时间(月)、治疗前机会性感染种数(除外肺结核)、治疗前1年内是否患肺结核、治疗前是否患乙/丙肝、基线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 1 309例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5.53个月,5年、9年生存率均为95.81%;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0例,平均病死率0.52/100人年。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CD4计数、血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计数、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死亡风险降低,静脉吸毒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及早抗病毒、改善贫血状态和加强吸毒患者抗病毒随访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5 位作者 王闻文 池宏亮 陈江平 黄丽秀 卓义理 聂青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常用代谢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51例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1年,患者上述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脂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其中,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变化较为常见。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谱中,单一指标异常14例(27.4%),代谢综合征5例(9.8%),混合型高脂血症4例(7.8%),2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但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9例(37.2%)。以上变化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受药物、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中老年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冯润川 黄绍标 +1 位作者 覃英梅 苏国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其血清炎性标志物(TNF-α、Ang-Ⅱ、hs-CRP)水平影响,并与正常人水平比较。方法监测36例HIV/AIDS患者(观察组)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治疗后(6、12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其血清炎性标志物(TNF-α、Ang-Ⅱ、hs-CRP)水平影响,并与正常人水平比较。方法监测36例HIV/AIDS患者(观察组)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治疗后(6、12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应血清炎性标志物比较。以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D4+T细胞数、CD4+T/CD8+T值。结果 AIDS接受HAART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及正常人静脉hs-CRP、TNF-α、Ang-Ⅱ水平分别为7.37±1.55ml/L,0.75±0.24ng/L,97.2±7.6pg/L、4.65±1.48ml/L,0.48±0.20ng/L,90.0±8.2pg/L、3.82±1.45ml/L,0.40±0.16ng/L,87.2±7.4pg/L和2.68±1.08ml/L,0.32±0.16ng/L,64.2±10.5pg/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12个月后的hs-CRP、TNF-α、Ang-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CD4+T细胞数、CD4+T/CD8+T比值升高。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艾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Ang-Ⅱ等炎性指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控制艾滋病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高敏C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儿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聪 许志梦 +5 位作者 杜佩珊 钟海丹 罗灿伟 顾菁 蔡卫平 李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4-2019,共6页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反应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果共入组112例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1)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1.05±17.89)分;其中轻度负担占25.9%,中等及以上占57.2%,不同特征的AIDS患儿及照顾者,其照顾者负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照顾者反应自尊得分最高(3.86±0.52),其余消极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问题维度、时间安排受打扰、健康问题、家庭支持维度;(3)照顾者反应中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是影响AIDS患儿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较重,可能与照顾者反应包括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及缺乏家庭支持相关,因此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艾滋病 患儿 照顾者 照顾者负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及其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力文 加路 +5 位作者 陈霞 郑煜煌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以RT-PCR检测HIV的RNA水平,ELISA法测定IL-21的水平。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在接受HAART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正常人水平。IL-21的水平和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HIV RNA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结论:IL-21与HIV免疫致病机制有一定关系,并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21 CD4细胞 CD8细胞 HI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仑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突变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铁龙 骆名其 +1 位作者 马智勇 高世成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核酸序列,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10例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 ART)前检出HIV-1变异耐药,将113例c ART患者分为NVP组82例和EFV组31例。随访期(31.0±14.6)个月,总体耐药率、NRTIs耐药突变发生率,NVP组高于EFV组(分别为χ2=6.823,P=0.009和χ2=5.490,P=0.019)。Y188H/L和G190A/S变异率,NVP组亦高于EFV组(分别为χ2=4.148,P=0.042和χ2=5.076,P=0.024)。两组均未发现主要的蛋白酶抑制药耐药变异。结论部分患者c ART前已经存在HIV-1耐药变异。c ART后,NVP更易诱发HIV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韦拉平 依非韦仑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丽英 张秀 +2 位作者 黄磊 吴丹 孙艳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8期2163-2165,共3页
介绍了依从性的概念及衡量标准,综述了艾滋病病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依从性的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病人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