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到底的“底”与最后胜利 被引量:3
1
作者 桑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33,178,共24页
全面抗战时期,国人齐声高呼的抗战到底,其“底”因人而异,至少有恢复七七事变前状态、收复东北失地、收复台湾以及彻底解除日本武装、实现东亚永久和平等四种不同意涵。可见异口同声地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各自心中的实际底线却... 全面抗战时期,国人齐声高呼的抗战到底,其“底”因人而异,至少有恢复七七事变前状态、收复东北失地、收复台湾以及彻底解除日本武装、实现东亚永久和平等四种不同意涵。可见异口同声地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各自心中的实际底线却大相径庭。战略目标不同,手段自然有别。底一是战前国民党妥协路线的延续,其余则是由中国取胜日本的战略力量的有限性所决定,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彻底解决中日之间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到底 最后胜利 蒋介石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到底的传奇将军
2
作者 解菲 《云岭先锋》 2020年第11期56-56,共1页
出生在云南宣威的周建屏,从小家庭状况颇为优越。18岁那年,他怀着保国卫民的忠心,放弃富裕的家庭生活,投笔从戎。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南征北战,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在近30年的戎马生涯中,周建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 出生在云南宣威的周建屏,从小家庭状况颇为优越。18岁那年,他怀着保国卫民的忠心,放弃富裕的家庭生活,投笔从戎。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南征北战,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在近30年的戎马生涯中,周建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战功卓著。※誓死不渝跟随共产党1915年,周建屏参加护国战争,在朱德部下任连长。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但国家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许多所谓的"革命军"仍是旧军阀作风。周建屏虽然有高官厚禄,但他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因此在愤懑中辞职,回到祖籍江西省金溪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到底 护国战争 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家庭状况 救国救民 战功卓著 艰难困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到底》
3
作者 葛炎 《政工学刊》 2020年第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女画家白燕的中国画作品《抗战到底》就描绘了那一时期八路军宣传工作者在敌后根据地的土墙上重新描写"抗战到底"抗日口号时的工作场景。对褪色标语的重新粉刷象...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女画家白燕的中国画作品《抗战到底》就描绘了那一时期八路军宣传工作者在敌后根据地的土墙上重新描写"抗战到底"抗日口号时的工作场景。对褪色标语的重新粉刷象征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力量毫不动摇,直点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到底 战略相持阶段 敌后根据地 宣传工作者 抗日战争 女画家 中国画作品 工作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道:革命到底,抗战到底
4
作者 马承祖 《党史文苑》 2020年第9期14-16,共3页
黄道是我党早期的活动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的创始人之一。黄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1900年5月21日... 黄道是我党早期的活动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的创始人之一。黄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1900年5月21日,黄道出生于横峰县姚家乡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开始探索解救中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事业 革命根据地 抗战到底 共产主义战士 黄道 赣东北 英勇奋斗 横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本斋:跟着党抗战到底
5
作者 马晨 《共产党员(河北)》 2021年第13期94-94,共1页
马本斋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 马本斋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马本斋的家乡河北献县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略军 不抵抗政策 抗战到底 卢沟桥事变 英雄模范人物 马本斋 奉军 九一八事变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众一心 抗战到底》
6
作者 丰子恺 《孙子研究》 2015年第5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抗战到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曾给马占山致信:抗战到底——江桥抗战后轶闻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水 《党史纵横》 1994年第9期47-47,共1页
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高举义旗,坚决抗战的时候,蒋介石曾给马占山写了一封要他抗战到底的信。 马占山是“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率先抗战的一位名将,当时在国内外声誉甚著。在辽宁、吉林两省沦陷之后,为阻止日军大举进犯,马占山所... 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高举义旗,坚决抗战的时候,蒋介石曾给马占山写了一封要他抗战到底的信。 马占山是“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率先抗战的一位名将,当时在国内外声誉甚著。在辽宁、吉林两省沦陷之后,为阻止日军大举进犯,马占山所组织的江桥保卫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民族斗志。 江桥一战,马占山部损失很大,面对孤立抗战的危急局面,他很忧虑,遂找来同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山 抗战到底 江桥 魏槐 苏炳文 朱庆 世光 共被 六味丸 周家
原文传递
《百团大战》“要想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
8
作者 白孟宸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13期72-75,共4页
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破损的钢盔上残留着血迹,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一位满身血迹的中国将军在笔记本上写下遗言:“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江汉平原七千多平方公里又没守住,大半个中国已落敌手,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除我等为其死,... 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破损的钢盔上残留着血迹,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一位满身血迹的中国将军在笔记本上写下遗言:“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江汉平原七千多平方公里又没守住,大半个中国已落敌手,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笔还未落,日军的装甲车已咆哮而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到底 民国 笔记本 江汉平原 日军 装甲车
原文传递
坚持抗战到底──1939年延安纪念“九·一八”大会
9
作者 赵俊清 《党史纵横》 2000年第9期21-,共1页
关键词 抗战到底 东北救亡总会 延安 陕西
原文传递
强固“战略支点”坚持抗战到底——八年抗日反顽斗争中的福建党组织
10
作者 许集美 《炎黄纵横》 2015年第10期12-16,共5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指示南方各游击区党组织高举抗日旗帜,投入全面抗战,同时赋予南方党组织保持革命运动"战略支点"的长期战略任务。
关键词 战略支点 抗战到底 长期战略任务 八年 红军游击队 中共福建省委 省委机关 闽中 卢懋 武夷干校
原文传递
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
11
作者 辛湘理 张勤繁 《新湘评论》 2022年第17期39-39,共1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其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其鲜明特质。14年救亡图存,14年浴血奋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滔天罪行,不愿做亡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其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其鲜明特质。14年救亡图存,14年浴血奋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滔天罪行,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坚定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钢铁意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篇章。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一方从不缺少英雄的土地,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天地泣鬼神 日本军国主义 英雄主义 抗战精神 抗战到底 滔天罪行 英雄气概 血战到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支文艺劲旅战太行——怒吼剧团抗战初期在太行、吕梁的战斗经历
12
作者 马惠文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14,共5页
抗日战争初期,有一支文艺宣传队战斗在太行和吕梁根据地,它叫怒吼剧团。一九三八年春,怒吼剧团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和山西长治县政府领导的儿童宣传队合并,改名联合剧团。联合剧团归属山西青年抗敌决死六总队领导。决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 抗日战争初期,有一支文艺宣传队战斗在太行和吕梁根据地,它叫怒吼剧团。一九三八年春,怒吼剧团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和山西长治县政府领导的儿童宣传队合并,改名联合剧团。联合剧团归属山西青年抗敌决死六总队领导。决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八路军帮助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它在抗战时期,在坚持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山西和华北抗战、创建抗日根据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初期 抗日战争初期 山西新军 抗日根据地 革命武装 文艺宣传队 八年 民运工作 抗战到底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抗战时期的志愿兵运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曙光 《文史杂志》 1993年第3期35-36,共2页
志愿兵运动,是抗战时期由陶行知在重庆首先倡议而逐渐推行全国(国统区)的青年自愿从军抗日运动。 1936年3月1日,国民政府曾颁布过《兵役法》,但是随着抗战的延续,军队消耗很大,急需大量兵员充实,而《兵役法》却出现许多弊端。对此,陶行... 志愿兵运动,是抗战时期由陶行知在重庆首先倡议而逐渐推行全国(国统区)的青年自愿从军抗日运动。 1936年3月1日,国民政府曾颁布过《兵役法》,但是随着抗战的延续,军队消耗很大,急需大量兵员充实,而《兵役法》却出现许多弊端。对此,陶行知是有所了解的。1938年陶行知从国外回到广州,随后从广州经武汉入四川,沿途时常可见一群群青壮年被绳子手连手的象犯人一样捆着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役法》 北碚区 母亲会 国民参政会 政治教育 抗战到底 抗日斗争 最后胜利 兼善中学 新闻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韬奋与《抗战》三日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冬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7-64,共8页
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报刊主编。他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主编的《抗战》三日刊曾誉满海内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起过积极的影响。... 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报刊主编。他对中华民族的解放,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主编的《抗战》三日刊曾誉满海内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起过积极的影响。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创办《抗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乐此不疲”“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在全国风起云涌的群众性的抗日运动中,在颠沛流离之中,逐步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经受了锻炼,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予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日刊 邹韬奋 抗日运动 民族解放 政治活动家 中国抗日战争史 全民抗战 抗战到底 亲日派 周恩来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汉口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澄中 《武汉文史资料》 199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我国芦沟桥发动了侵华战争,接着又在上海挑起了“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沿着我国的长江,由东向西,以海、陆、空三军进行了疯狂的侵犯,因而平(北京)、津、沪、宁先后为敌所陷.1938年1月9日,我国电影界的数百...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我国芦沟桥发动了侵华战争,接着又在上海挑起了“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沿着我国的长江,由东向西,以海、陆、空三军进行了疯狂的侵犯,因而平(北京)、津、沪、宁先后为敌所陷.1938年1月9日,我国电影界的数百名抗日志士,为拯救民族之危亡,高举“抗战到底”的胜利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制片厂 抗战初期 日本侵略军 抗战到底 侵华战争 城武 陈波儿 高占非 史东山 政治部第三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光中的奋抗——日军大轰炸时期的重庆人民抗战纪事
16
作者 何建明 《晚霞》 2015年第14期44-46,共3页
天空很晴朗。太阳突然被一群"飞鸟"掩住,然后就漫天下起黑色的"雨点"。那些密密的"雨点"在头顶变得越来越大,随后就是一声声的巨响,四周顿时火光冲天,整个街道在顷刻间炸裂,石头四处飞溅,大片的房屋瞬间冒出火焰……这就是重庆市... 天空很晴朗。太阳突然被一群"飞鸟"掩住,然后就漫天下起黑色的"雨点"。那些密密的"雨点"在头顶变得越来越大,随后就是一声声的巨响,四周顿时火光冲天,整个街道在顷刻间炸裂,石头四处飞溅,大片的房屋瞬间冒出火焰……这就是重庆市民杨明辉在5岁时经历的一幕,那一天是1941年6月5日,他成了孤儿。杨明辉一边哭着一边来到乡亲们躲藏的大隧道防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人民 重庆市民 日本法西斯 抗日统一战线 往前走 中间力量 《四世同堂》 举国同庆 抗战到底 日本侵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抗战时期陈独秀的政治主张
17
作者 陆文培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7-104,共8页
陈秀独一生的最后五年,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中度过的。怎样评价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我认为,应看他对当时的历史要求采取什么态度,起了什么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民族革命战争以维护祖国的民族独立和领土... 陈秀独一生的最后五年,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中度过的。怎样评价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我认为,应看他对当时的历史要求采取什么态度,起了什么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民族革命战争以维护祖国的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这样,是否真诚地拥护和实行抗战,就成为衡量人们政治倾向的第一个基本尺度。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抗战到底 领土主权 帝国主义侵略 独裁统治 历史环境 历史要求 国共关系 国防参议会 日本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在抗战初期电文稿(一)
18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38-40,共3页
一 宋主任勋鉴:芦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其目的则在以冀察为驻兵区域与区内组织用人皆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必得寸进尺决无已时。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与个人之人格... 一 宋主任勋鉴:芦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其目的则在以冀察为驻兵区域与区内组织用人皆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必得寸进尺决无已时。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与个人之人格。平津国际关系复杂,如我能抗战到底,只要不允答任何条件。则在华北有权利之各国必不能坐视不理,而且重要救国外交皆已有把握。中央决宣战,愿与兄等各将士共同生死,义无反顾。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初期 抗战到底 国际关系 坐视不理 北平城 秦德纯 国民党中央 军事委员会 沧石 钱大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香凝与陈铭枢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后
19
作者 蔡瑞燕 《团结》 2022年第4期37-39,共3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铭枢和何香凝虽角色不同,但他们随着抗战形势变化,都投身抗日救亡,反对妥协投降,认为抗战到底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坚决反对南京政府当局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坚持发动民众和实行民主政治,坚持团结抗...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铭枢和何香凝虽角色不同,但他们随着抗战形势变化,都投身抗日救亡,反对妥协投降,认为抗战到底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坚决反对南京政府当局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坚持发动民众和实行民主政治,坚持团结抗战。尤其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后,他们在行动上或紧密配合或遥相呼应,为淞沪抗战鼓与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攘外必先安内 抗战到底 淞沪抗战 抗战形势 抗日战争时期 何香凝 南京政府 陈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遵义的革命活动
20
作者 杨天源 劭高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2期73-78,共6页
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过遵义后,中共贵州省工委决定成立遵义县委,由我负责。我在遵义城乡组织青年学习革命理论,进行抗日宣传。同时开办“黔北书店”,编印刊物,创办民众夜校。通过这些活动。
关键词 革命活动 革命理论 抗战初期 陈福桐 周恩来同志 九四 抗敌后援会 革命力量 抗战到底 《新华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