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战场:敌后根据地的抗战动员 |
李志新
孟俭红
|
《党史博采》
|
2025 |
0 |
|
2
|
《新华日报》青年抗战动员及影响研究 |
户可英
胡万钦
|
《传媒论坛》
|
2025 |
0 |
|
3
|
抗战动员视域下《新华日报》广告活动述论 |
张朋
余慧林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动员话语建构——以冀鲁豫边区戏剧工作为例 |
田萌
王凤青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全民族抗战时期《宁夏民国日报》的青年抗战动员宣传 |
沈玉叶
马骏
|
《新闻知识》
|
2024 |
0 |
|
6
|
抗战时期陕西《国风日报》副刊《木刻前哨》的抗战动员 |
王军峰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7
|
从孝女到英雄——木兰形象内涵演变及抗战动员逻辑实现 |
陈晗瑜
林雅心
|
《新闻前哨》
|
2024 |
0 |
|
8
|
上海编辑人协会及其《文化战线》的抗战动员评述 |
杨晶晶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
9
|
纪念活动与中共抗战动员 |
陈金龙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0
|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以西北民众献旗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5年) |
尚季芳
咸娟娟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21 |
3
|
|
11
|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抗日形象建构与抗战动员 |
秦勤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19 |
3
|
|
12
|
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话语体系建构——以晋察冀边区三本冬学教材为例 |
刘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13
|
全民族抗战动员对培育当代大学生大局意识的价值 |
包巍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共华北抗战动员 |
赵金康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15
|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间舞蹈的革命化改造与抗战动员 |
王丽霞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23 |
1
|
|
16
|
从全民族抗战动员看家国情怀的培育 |
包巍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7
|
抗战动员与节日娱乐:全面抗战时期重庆街头游行及其功能 |
谭刚
|
《城市史研究》
CSSCI
|
2018 |
0 |
|
18
|
中共在国统区的抗战动员工作述评 |
杨玉荣
陈占友
|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
2015 |
0 |
|
19
|
国家抗战动员的开展及其反思——以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儿童号”飞机筹募活动为例 |
刘楚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20
|
《新中华报》中的漫画与抗战动员 |
张晓曦
李朝阳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