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立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的建立、活动及其消亡
1
作者 冯兵 王文龙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9,共9页
全面抗战前后,四川大学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抗敌后援会即为其组织表现。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成立后,在宣传动员、物资供应、战时教育等方面展开积极工作并收效颇丰。然而国民党当局不满于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掌握在中共领导的进步力量手... 全面抗战前后,四川大学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抗敌后援会即为其组织表现。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成立后,在宣传动员、物资供应、战时教育等方面展开积极工作并收效颇丰。然而国民党当局不满于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掌握在中共领导的进步力量手中,接连炮制所谓“凤凰山机场事件”和“稻草案”。经过1937年12月和1938年3月两轮改组,川大抗敌后援会最终为国民党力量所掌控,沦为虚应故事的官样招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 抗敌后援会 凤凰山机场事件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民众动员:以各地抗敌后援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明 金功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动员民众组织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导致各地抗敌后援会的建立。各地抗敌后援会在筹款、筹集军事物资和慰问前方将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抗战初期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为了加...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动员民众组织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导致各地抗敌后援会的建立。各地抗敌后援会在筹款、筹集军事物资和慰问前方将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抗战初期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社会控制,在建立2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宣布解散各地的抗敌后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动员 抗敌后援会 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云南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社会动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嘉 朱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9-47,共9页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抗战救国团体,其中抗敌后援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支援前线、稳定后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即为代表。该会成立后,一方面积极开展募集物资、慰劳将士、抗敌宣传、查禁日货、惩治汉...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抗战救国团体,其中抗敌后援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支援前线、稳定后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即为代表。该会成立后,一方面积极开展募集物资、慰劳将士、抗敌宣传、查禁日货、惩治汉奸等活动,为支援前线抗战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因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诸如活动内容单一、机构重叠混乱、政治干预色彩较浓等因素掣肘,最终难以持续、全面动员后方各阶层民众支援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战争 云南 抗敌后援会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广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 被引量:4
4
作者 黎远明 《广西地方志》 1997年第3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广西省 战时期 抗敌后援会 第五路军 公共体育 1938年 不设防城市 日救国 组织演变 广西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来的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团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永明 《档案史料与研究》 2000年第2期86-93,共8页
1937年底,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战前方,慰问前线将士。战地服务团足迹遍涉浙西、皖南六省,行程万里以上,历时近一年,在前方进行宣传、慰劳、救护和组训工作,为前方将士送去了重庆各界人民的深情厚意,鼓舞了将士们... 1937年底,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战前方,慰问前线将士。战地服务团足迹遍涉浙西、皖南六省,行程万里以上,历时近一年,在前方进行宣传、慰劳、救护和组训工作,为前方将士送去了重庆各界人民的深情厚意,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受到了前方军民的热烈欢迎。本篇史料是战地服务团团长吴延环从前方返渝后所作的工作报告,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该战地服务团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和他们的经验、感想,特予公布,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敌后援会 战地服务团 中国 重庆 日战争时期 组织工作 工作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一书出版
6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59,共1页
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一书,已于1990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
关键词 上海市 抗敌后援会 出版社 档案馆 七七事变 档案史料 编辑 日救亡团体 成立 民族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的宣传活动探究
7
作者 王维 《福建史志》 2019年第5期37-40,44,70,共6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响应国民政府号召,福建省很快由国民党省党部联合党政军各机关团体组织成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并使其成为当时省内最高的战时后援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切实开展宣传工作,以促进民众抗战意识的觉醒、推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响应国民政府号召,福建省很快由国民党省党部联合党政军各机关团体组织成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并使其成为当时省内最高的战时后援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切实开展宣传工作,以促进民众抗战意识的觉醒、推动民众出钱出力。它利用报刊、漫画、歌曲、戏剧、电影等媒介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抗战宣传作品。抗敌后援会的宣传活动促进了闽省人民抗敌意识的觉醒,铸就了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独特面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 宣传活动 日救亡 全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各界抗敌后援会征募布鞋及棉背心
8
《武汉文史资料》 1998年第3期89-90,共2页
汉口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以前方抗战及后方受伤将士急需棉背心、布鞋,穿着御寒,特征募布鞋及背心等物。
关键词 抗敌后援会 棉背心 汉口市 武汉 童子军 普及宣传 武昌市 工作团 理事 物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敌后援会妇女部长阎梅英
9
作者 钟培源(摄影) 《宁夏画报》 2023年第8期95-95,共1页
阎梅英(1912~1993年),女,汉族,彭阳县小岔乡人。1935年,她受长征过境红军影响,同情革命,主动在家中收留红军伤员,悉心照料,竭力疗伤,使4名伤员得以安全康复归队。1936年,阎梅英赢得西征红军干部信任,积极为红军准备干粮、开水,腾出住房... 阎梅英(1912~1993年),女,汉族,彭阳县小岔乡人。1935年,她受长征过境红军影响,同情革命,主动在家中收留红军伤员,悉心照料,竭力疗伤,使4名伤员得以安全康复归队。1936年,阎梅英赢得西征红军干部信任,积极为红军准备干粮、开水,腾出住房,开展拥军活动。同年,红二十八军一部设在其家办公,受军首长嘱托,阎梅英开始从事组织工作,帮助红军打探情报,发动妇女制衣纳鞋支前,踊跃开展抗敌后援会筹建工作,后被任命为草庙抗敌后援会妇女部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敌后援会 梅英 红军 彭阳县
原文传递
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漫画宣传探析
10
作者 王维 《海峡教育研究》 2019年第2期44-48,共5页
1937年7月19日成立的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引导着福建人民展开全面抗战时期的抗敌救亡运动。漫画作为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书面宣传的一个特别方式,以其简单明了的特征取得广泛的效果。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通过办漫画特刊、绘制漫画壁报、举办漫... 1937年7月19日成立的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引导着福建人民展开全面抗战时期的抗敌救亡运动。漫画作为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书面宣传的一个特别方式,以其简单明了的特征取得广泛的效果。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通过办漫画特刊、绘制漫画壁报、举办漫画展览会等举措,强化了战时福建省抗敌后援会的宣传效果,形塑了福建省的宣传救亡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抗敌后援会 漫画宣传
原文传递
抗战歌声响彻南洋上空——回忆马来亚“抗援会”与华侨抗日救亡运动
11
作者 陈青山 《统一论坛》 1995年第4期26-28,共3页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亿万炎黄子孙,共赴国难,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心系祖国,同仇敌忾,纷纷奋起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亿万炎黄子孙,共赴国难,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心系祖国,同仇敌忾,纷纷奋起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七·七"事变时,我正在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读书,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任该校抗日服务团团长和槟城学生抗敌后援会负责人。当时广大华侨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的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我愿对当年"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抗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亚 日救亡运动 中国日战争 南洋华侨 日救国运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敌后援会 日本帝国主义 支援祖国 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福州报刊的救亡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12
作者 钟健英 吴国安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8-67,53,共11页
福州报刊的抗日救亡活动源远流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严重的时刻,便已预先启动:在1935年,由卢懋榘、陈学英、孙克骥、张立等编辑的《福建民报》副刊《回声》,向福州文化界发出在抗日旗帜下广泛联络加强... 福州报刊的抗日救亡活动源远流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严重的时刻,便已预先启动:在1935年,由卢懋榘、陈学英、孙克骥、张立等编辑的《福建民报》副刊《回声》,向福州文化界发出在抗日旗帜下广泛联络加强团结的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民报 抗敌后援会 战初期 战地通讯 周刊 “七七”事变 卢懋 全民 中国 救国公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闽中抗日报刊的发展及其特色
13
作者 钟健英 吴国安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3-74,共12页
莆田、福清、泉州诸县位于福建中部沿海,地理相邻,互为犄角,历史上的联系本就密切,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掀起的救亡斗争此呼彼应,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里的中共统一组织,抗战之初称闽中工委,后改成莆田、福清、泉州三个中心县委。
关键词 日战争时期 抗敌后援会 闽中 外围组织 战地服务团 《原野》 战时民众 游击根据地 周刊 战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东南的音乐活动
14
作者 叶志良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战时期 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 服务团 群众性歌咏活动 江西省 音乐活动 歌咏队 《松花江上》 抗敌后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党领导的甘肃学生运动述评
15
作者 王晋林 《社科纵横》 1991年第3期65-70,共6页
抗日战争初期,甘肃广大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掀起了学生运动的高潮,促进了甘肃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甘肃青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光辉历史,认真总结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 抗日战争初期,甘肃广大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掀起了学生运动的高潮,促进了甘肃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甘肃青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光辉历史,认真总结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的青年工作中,团结教育广大青年改变甘肃的落后面貌,促进甘肃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有着十分有益的借签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初期 甘肃经济 日战争初期 日救国 甘肃青年 八路军办事处 国民党顽固派 青年工作 青年学生 抗敌后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的抵制日货运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慧荣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8年第2期47-50,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踊跃输捐购债,慷慨赠献物资,回国效命疆场,抵制日货,展开多种多样抗日活动。本文试就抵制日货运动进行探讨,阐明其对祖国抗战的贡献和意义。东南亚华侨抵制日货由来已久,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就开始了。
关键词 抵制日货运动 东南亚华侨 日战争时期 新加坡 国货 抗敌后援会 密切配合 日本 多种多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宣传团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艺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8-31,共4页
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宣传团是抗战初期由上海歌咏界发起和组织的爱国文化团体,以往少见文字介绍。此文原为全面回顾该团活动的长文,因篇幅所限,本刊摘选其中关于传播抗日歌曲部分予以发表,使读者对于抗日歌曲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的战斗作... 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宣传团是抗战初期由上海歌咏界发起和组织的爱国文化团体,以往少见文字介绍。此文原为全面回顾该团活动的长文,因篇幅所限,本刊摘选其中关于传播抗日歌曲部分予以发表,使读者对于抗日歌曲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的战斗作用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歌咏 宣传工具 抗敌后援会 歌曲 金华 青年人 国民 经费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的抗战文化运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济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8-22,共5页
抗日战争初期,全国大批文化人士汇集湖南,湖南的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抗战文化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运用翔实丰富的史料,较为全面、具体地介绍了湖南在“七·七”事变前后的抗战文化活动。
关键词 战文化运动 日救亡团体 湖南文化 长沙湘剧 抗敌后援会 宣传队 张天翼 战日报 吕振羽 193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期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瑞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3期20-24,共5页
抗日战争的最初几年,湖南属于远离前线的大后方,在这里主要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于我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由于各党派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 抗日战争的最初几年,湖南属于远离前线的大后方,在这里主要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于我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由于各党派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也遭受过挫折和损失,总的来说,湖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年八月,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从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到十一月上海太原失陷和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去职是第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政府 湖南人 国共合作 湖南省 抗敌后援会 芦沟桥事变 长沙大火 徐特立 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从抗日烽火中走来──记归侨教授郭戈奇
20
作者 钟铁 邓海东 《八桂侨史》 1995年第3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华侨华人研究 马来亚 海外华侨华人 抗敌后援会 侨联工作 侨务工作 知识分子 八路军 “九·一八”事变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