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之兴衰 被引量:4
1
作者 莫岳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41,4,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大批游击武力投降日伪的活动,给抗日战争带来很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敌后抗日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 国民党军 游击根据地 八路军 正面战场 游击 抗日战争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东朗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9-97,共9页
对中共抗日游击战的地位和作用,过去曾有比较广泛的研究,但在近年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评论中,出现对其忽略、甚至低估的现象,因此就形成了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共抗日游击战的问题;另外,关于中共抗日游击战方针的内涵、演变及其原因,该... 对中共抗日游击战的地位和作用,过去曾有比较广泛的研究,但在近年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评论中,出现对其忽略、甚至低估的现象,因此就形成了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共抗日游击战的问题;另外,关于中共抗日游击战方针的内涵、演变及其原因,该方针与国民党的关系等,还存在值得深入研究的空间。有鉴于此,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尝试进行一些学理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游击战 敌后战场 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我军战略方针的转变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兴起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存林 翟丽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2,共5页
抗战爆发后,中共根据新时期的战争特点,及时地作出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转变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华北地区兴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游击战争。重创了敌军,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抗战初期 中共 战略转变 华北抗日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对完善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方针的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沙友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 刘少奇 平原游击战 战略方针 山地游击战 毛泽东 华北 抗日战争 独立自主 战略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晓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2-75,共4页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抗日游击战的战术家,本文拟对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全面性 自1937年7月至1940年5月,朱德一面指挥八路军作战,一面公开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关于抗日游击战的论著。最著名的专论有:1938... 朱德是一位伟大的抗日游击战的战术家,本文拟对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全面性 自1937年7月至1940年5月,朱德一面指挥八路军作战,一面公开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关于抗日游击战的论著。最著名的专论有:1938年1月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抗日游击战的16条战术;1938年上海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的战略战术》;1938年抗日救亡出版社出版的《抗日的游击战术》;1938年《文献》合订本卷(四)转载朱德同年在《新华日报》上的论文《抗日的战略战术与建立新军问题》;1938年8月顽强出版社出版的《游击战争》;1938年11月解放出版社出版的《论抗日游击战争》。朱德在这些论著中论述了抗日游击战的一系列战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击战 抗日游击 抗日游击战 游击队员 朱德 战术家 抗日根据地 敌人 八路军 193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与抗日游击战争——写在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祥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80,共5页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队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三是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问题,其思想理论构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抗日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英美报纸对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牧云 徐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第4期57-66,共10页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以其独创的战略战术迅速引起英美记者的关注。英美记者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认为其抗击并牵制了日军主力,有效动员与组织群众,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英美...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以其独创的战略战术迅速引起英美记者的关注。英美记者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认为其抗击并牵制了日军主力,有效动员与组织群众,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英美报纸对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集中报道引起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广泛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在此阶段经历重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游击战 英美报纸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
8
作者 张宏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14,共9页
八年抗战已经过去45年了,史学工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研究尚嫌薄弱。本文拟对抗日游击战的历史地位问题作一全面探讨,以资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游击战对制止... 八年抗战已经过去45年了,史学工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研究尚嫌薄弱。本文拟对抗日游击战的历史地位问题作一全面探讨,以资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游击战对制止日军的战略进攻起了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力 步兵大队 抗日游击战 国民党军 战役 新四军 八路军 敌后战场 华北 砥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刘伯承的抗日游击战思想
9
作者 马克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14,128,共4页
刘伯承抗日游击战思想虽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它对现代战争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有:要处理好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的辩证关系;组建抗日游击集团,发动全民族抗日;加强情报工作,做到知彼知己;正确运用抗日游击战术,... 刘伯承抗日游击战思想虽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它对现代战争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有:要处理好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的辩证关系;组建抗日游击集团,发动全民族抗日;加强情报工作,做到知彼知己;正确运用抗日游击战术,以弱胜强,积小胜为大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伯承 抗日游击战思想 游击集团 情报 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军区建设——邓小平对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
10
作者 孔繁芝 张爱秀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于军区建设——邓小平对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孔繁芝张爱秀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一二九师政委,兼太行军区政委。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建和巩固发展中,坚决执行毛主席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指挥作战,建设军... 关于军区建设——邓小平对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孔繁芝张爱秀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一二九师政委,兼太行军区政委。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建和巩固发展中,坚决执行毛主席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指挥作战,建设军区,形成了系统的军区建设理论。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 邓小平 地方武装 军区 自卫队 人民武装 武装斗争 游击 理论贡献 严重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浴血奋战御外侮——党在湖南领导的抗日游击战
11
作者 王文珍 陈宏 《学习导报》 2005年第9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 中国共产党 湖南 地方志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德抗日游击战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为中心
12
作者 王涛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6-102,共7页
《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朱德在1938年前后思考抗日游击战争理论问题的重要文献,充分表现出朱德自觉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学习精神,揭示了朱德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朱德同... 《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朱德在1938年前后思考抗日游击战争理论问题的重要文献,充分表现出朱德自觉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学习精神,揭示了朱德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中国化进程和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渐成熟过程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 人民战争 游击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人民群众动员思想探析
13
作者 朱文广 葛建男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7-53,共7页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前所未有地重视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的工作,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因为人民群众参战能够创造战争胜利的人员条件,降低战争辅助工作的难度,消除他们对中共武装的误解,所以动员工作...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前所未有地重视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的工作,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因为人民群众参战能够创造战争胜利的人员条件,降低战争辅助工作的难度,消除他们对中共武装的误解,所以动员工作必须进行;因为日军的残暴会激起人民群众的直接反抗,中共有长期的动员经验,政府会致力改善民生,军民之间能形成良好密切的关系,抗日根据地将坚强存在,抗日部队不断取得胜利,所以这一任务能够完成;动员群众尤其要做好三项工作:进行抗日宣传、建立民众团体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力量。中共的人民群众动员思想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开展,使游击战争获得了最直接的人员补给及其它形式的帮助,有利于游击作战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抗日游击战 人民群众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4
作者 璞玉霍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7,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游击战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它的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时间之长、地位之重要,为古今中外的战争史所罕见.周恩来作为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十分关注.他对敌后三大战场的开辟,对我军在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游击战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它的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时间之长、地位之重要,为古今中外的战争史所罕见.周恩来作为一位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十分关注.他对敌后三大战场的开辟,对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战略方针的形成,顺利实现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解放战争 敌后战场 抗日根据地 战略方针 国民党顽固派 抗日武装 抗日斗争 抗日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权对抗日游击战争理论和策略的贡献
15
作者 席宾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Z1期60-63,76,共5页
左权在总结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游击战争的重大作用。他支持毛泽东关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张,并结合华北实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他善于总结战争规律,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游击战争... 左权在总结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游击战争的重大作用。他支持毛泽东关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张,并结合华北实际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他善于总结战争规律,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游击战争的理论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权 抗日游击战 争的理论 游击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略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民党湖北敌后抗日游击战述论
16
作者 刘宗武 《汉口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湖北正面战场英勇抵抗侵华日军的同时,也在鄂东大别山南地区、鄂南山区及鄂中沔阳、监利等水网地带开展过敌后抗日游击战。这些敌后抗日游击战具有单纯依靠国民党军队作战,没有发动和武装民众;主要采取被...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湖北正面战场英勇抵抗侵华日军的同时,也在鄂东大别山南地区、鄂南山区及鄂中沔阳、监利等水网地带开展过敌后抗日游击战。这些敌后抗日游击战具有单纯依靠国民党军队作战,没有发动和武装民众;主要采取被动防御作战,缺乏主动抗击日军的行动;除大别山少数部队外,绝大多数没有坚持到抗战胜利等特点,其积极作用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有力地策应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保卫了敌后游击区的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日军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民党 湖北敌后 抗日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刘伯承的抗日游击战战术思想
17
作者 马克家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7X期54-55,共2页
抗日战争时期,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我们的抗日游击武装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必须讲究游击战术。游击战的主要战术有袭击、伏击、急袭、麻雀、破击和吸打敌援等。
关键词 刘伯承 抗日游击战 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统一战线策略与农村游击根据地工作
18
作者 王明前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坚持苏维埃运动的前提下,最先倡导抗日统一战线并实际运用于抗日斗争中的革命斗争实践。东北共产党人在抗日游击战争中通过领导农民的各项抗日斗争,引导农民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并尝试建...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坚持苏维埃运动的前提下,最先倡导抗日统一战线并实际运用于抗日斗争中的革命斗争实践。东北共产党人在抗日游击战争中通过领导农民的各项抗日斗争,引导农民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并尝试建立农村抗日革命政权,创建游击根据地。这些都证明,东北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上,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游击战 统一战线 农村游击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共两党对敌后抗日游击战时机的把握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诗玉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决策。由于双方决策时间不同,影响了两党对游击战的实施和时机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敌后抗日游击战 时机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争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皖南事变前 ,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威震敌胆。其抗日战绩 ,在当时的第三战区和第五战区名列前茅 ,得到国民党当局数十次嘉奖 ,并获得中共中央的肯定和多次表彰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争 ,有力... 皖南事变前 ,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威震敌胆。其抗日战绩 ,在当时的第三战区和第五战区名列前茅 ,得到国民党当局数十次嘉奖 ,并获得中共中央的肯定和多次表彰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争 ,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战斗 ,创建了 9块抗日根据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抗日游击战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