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抗污染改性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玉兰 孙先源 +2 位作者 周东锐 张献坤 齐琬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4-1582,共9页
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由于膜污染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关于其抗污染改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焦点之一。分别从亲水改性材料、功能改性材料、界面改性材料3类抗污染改性材料角度对PVDF超滤膜抗污染改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几种潜力... 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由于膜污染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关于其抗污染改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焦点之一。分别从亲水改性材料、功能改性材料、界面改性材料3类抗污染改性材料角度对PVDF超滤膜抗污染改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几种潜力抗污染改性材料。最后,对3类抗污染改性材料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抗污染改性材料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如膜抗污染改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Trade-off效应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 抗污染改性材料 抗污染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在超滤膜抗污染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韶华 奚振宇 +1 位作者 张新妙 刘轶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3-1010,共8页
超滤膜在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膜材料本身的疏水性,使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污染,而两性离子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亲水材料,在超滤膜抗污染改性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两性离子聚合物中同时含有... 超滤膜在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膜材料本身的疏水性,使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污染,而两性离子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亲水材料,在超滤膜抗污染改性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两性离子聚合物中同时含有阴、阳离子基团,具有很强的水化能力,可有效抵抗蛋白质等污染物的吸附。对几类常用的两性离子材料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近年来两性离子改性超滤膜的研究进展,并对两性离子改性超滤膜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超滤膜 抗污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的抗污染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迪 周晓吉 +2 位作者 蒋文韬 程莹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8,25,共7页
从共聚物改性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的方法、共聚物结构与种类的不同出发,在亲水性、通量恢复率等方面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利用不同共聚物改性PVDF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及研究进展。共聚物结构中的亲水链段富集增强了膜材料的亲水性能,并在膜... 从共聚物改性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的方法、共聚物结构与种类的不同出发,在亲水性、通量恢复率等方面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利用不同共聚物改性PVDF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及研究进展。共聚物结构中的亲水链段富集增强了膜材料的亲水性能,并在膜表面形成有效的水化层,阻止了膜分离过程中污染物与膜表面的直接接触,改善了PVDF膜的抗污染性能。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简化共聚物的制备工艺及控制成本以实现其在膜的抗污染改性方面的大规模应用,并进一步对改性膜进行实际废水的处理及中试,为其工业化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膜 抗污染改性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改性高分子膜抗污染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程莹 蒋文韬 +2 位作者 张迪 白仁碧 周晓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因同时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可以在水溶液中通过水合化和离子溶剂化的共同作用形成牢固且稳定的水合层,能够很好的抑制蛋白质吸附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抗污染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两性离子功能化改性高分子膜来提高抗污染性能的方... 两性离子聚合物因同时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可以在水溶液中通过水合化和离子溶剂化的共同作用形成牢固且稳定的水合层,能够很好的抑制蛋白质吸附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抗污染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两性离子功能化改性高分子膜来提高抗污染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抗污染改性 高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仿生抗污染抑菌聚偏氟乙烯膜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秀丽 田一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6,93,共7页
利用聚多巴胺一步原位共沉积法,将聚乙二醇(PEG)和铜元素(Cu)仿生固定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制备仿生抗污染PVDF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膜表面固定PEG和Cu后PVDF膜表面结构、元素组成等的特征变化;同时利... 利用聚多巴胺一步原位共沉积法,将聚乙二醇(PEG)和铜元素(Cu)仿生固定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制备仿生抗污染PVDF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膜表面固定PEG和Cu后PVDF膜表面结构、元素组成等的特征变化;同时利用接触角、动态渗透分离性能、抑菌性能等分析了表面仿生改性对PVDF膜表面抗污染性和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膜表面聚多巴胺与改性剂的一步原位仿生修饰,改性膜表面亲水性增强,可有效抑制有机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污染和细菌在膜表面的黏附(BSA截留率95.2%;大肠杆菌抑制率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100%);同时增强了改性膜渗透分离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膜生物反应器方面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积 仿生修饰 聚偏氟乙烯膜 抗污染改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抗污染性仿生构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永良 安子韩 +1 位作者 刘丽妍 白静娜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31-35,共5页
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功能化法,将单端氨基聚乙二醇(PEG-NH_(2))仿生固定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构建具有优异抗污染性的PVDF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EG-NH_(2)对PVDF膜表面结构、元素组成等进... 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功能化法,将单端氨基聚乙二醇(PEG-NH_(2))仿生固定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构建具有优异抗污染性的PVDF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EG-NH_(2)对PVDF膜表面结构、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利用接触角、静态蛋白吸附、表面荷电性、动态渗透分离性能等分析了PEG-NH_(2)对PVDF膜表面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PEG-NH_(2)在PVDF膜表面的仿生修饰,改性膜表面亲水性增强,形成了稳定的抗污染改性层,膜表面粗糙度降低,增强了膜表面亲水性和抑制蛋白黏附性能,同时改性膜渗透分离性能显著提升,在水处理领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氨基聚乙二醇 仿生修饰 聚偏氟乙烯膜 抗污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污染性能阴离子交换膜——21世纪初期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赵严 柳慧敏 +2 位作者 汤恺妮 沈江南 高从堦 《过滤与分离》 CAS 2015年第3期15-21,共7页
综述了阴离子交换膜在抗污染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阴离子交换膜被污染的机理以及主要污染物质着手,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由腐殖酸、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等造成的阴离子膜污染规律的最新研究,同时介绍了当前关于防止和缓解阴离子交换膜... 综述了阴离子交换膜在抗污染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阴离子交换膜被污染的机理以及主要污染物质着手,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由腐殖酸、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等造成的阴离子膜污染规律的最新研究,同时介绍了当前关于防止和缓解阴离子交换膜膜污染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抗污染性能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污染 抗污染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端氨基聚乙二醇的合成及其仿生修饰增强超滤膜抗污染性研究
8
作者 张国 安子韩 +1 位作者 赵义平 陈莉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4-7,44,共5页
以聚乙二醇和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合成单端氨基聚乙二醇(PEG-NH_(2)),讨论了不同摩尔比(1︰1,1︰2和1︰4)对于合成PEG-NH_(2)纯度的影响,进而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功能化法,将高纯PEG-NH_(2)仿生修饰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构建抗污染P... 以聚乙二醇和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合成单端氨基聚乙二醇(PEG-NH_(2)),讨论了不同摩尔比(1︰1,1︰2和1︰4)对于合成PEG-NH_(2)纯度的影响,进而利用聚多巴胺二次功能化法,将高纯PEG-NH_(2)仿生修饰于聚偏氟乙烯膜(PVDF)表面,构建抗污染PVDF膜。利用核磁氢谱分析验证了PEG-NH_(2)的成功合成,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EG-NH_(2)对PVDF膜表面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接触角、渗透分离性能等分析了PEG-NH_(2)对PVDF膜表面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NH_(2)仿生修饰在PVDF膜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抗污染改性层,膜表面变得更为平滑,增强了膜表面亲水性和抑制蛋白黏附性能,并显著提升了改性膜的渗透分离和动态抗蛋白污染性能,在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氨基聚乙二醇 仿生修饰 聚偏氟乙烯膜 抗污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荷电和亲水的PVDF/PVDF-g-PMABSA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蛋白质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星星 陈锋涛 +1 位作者 陈小兵 朱锦桃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以对-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磺酸(MABSA)为亲水单体,碱化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疏水性骨架,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聚合法制备了两亲性共聚物PVDF-g-PMABSA。将PVDF-g-PMABSA作为添加剂,采用共混改性技术,通过非溶剂致相转化... 以对-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磺酸(MABSA)为亲水单体,碱化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疏水性骨架,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聚合法制备了两亲性共聚物PVDF-g-PMABSA。将PVDF-g-PMABSA作为添加剂,采用共混改性技术,通过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PVDF/PVDF-g-PMABSA复合膜。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分析结果表明,PMABS成功接枝到PVDF主链上。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CA)、Zeta电位仪、扫描电镜(SEM)等测定技术对复合膜表面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复合膜对牛血清蛋白(BSA)溶液的分离效率和抗污染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物PVDF-g-PMABSA添加量为3.5%时,复合膜相对原膜,其纯水通量由原膜的63.37L/(m^2·h)增加到136.65L/(m^2·h),通量恢复率由原膜的34.37%增加到8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磺酸 PVDF膜 抗污染改性 两亲性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污染薄层复合聚酰胺膜的结构设计及改性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璐遥 李少路 +1 位作者 秦一文 胡云霞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95-1907,共13页
由活性层和支撑层组成的薄层复合(TFC)聚酰胺(PA)膜,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纳滤、反渗透、正渗透和压力延迟渗透过程中的高性能脱盐膜,具有水通量大和截盐率高等优异性能。然而,由于TFC-PA膜存在活性层疏水性强、支撑层孔径大等特点,致使TFC... 由活性层和支撑层组成的薄层复合(TFC)聚酰胺(PA)膜,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纳滤、反渗透、正渗透和压力延迟渗透过程中的高性能脱盐膜,具有水通量大和截盐率高等优异性能。然而,由于TFC-PA膜存在活性层疏水性强、支撑层孔径大等特点,致使TFC-PA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膜污染,制约了TFC-PA膜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本文讨论分析了TFC-PA膜的结构特点和表面性质,总结归纳了在不同膜过程中TFC-PA膜污染形成的原因及特点,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抗污染TFC-PA膜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性层抗污染改性和支撑层抗污染改性方法,并对其抗污染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最后对抗污染TFC-PA膜的结构设计与表面改性策略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薄层复合膜 活性层 支撑层 污染 抗污染改性
原文传递
复合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汤培 桑大力 Xu Jian 《信息记录材料》 2019年第8期15-17,共3页
反渗透膜具有亲水性好、允许pH值范围宽、操作压力低,脱盐率高、耐污染等优点,目前,复合反渗透膜在反渗透膜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水处理、纯净水制取等领域。本文对复合反渗透膜研究进展,复合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具有亲水性好、允许pH值范围宽、操作压力低,脱盐率高、耐污染等优点,目前,复合反渗透膜在反渗透膜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水处理、纯净水制取等领域。本文对复合反渗透膜研究进展,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复合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改性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复合反渗透膜 抗污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 embedded polysulfone membranes with enhanced hydrophilicity,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被引量:2
12
作者 Guoke Zhao Ruirui Hu +1 位作者 Jing Li Hongwei Zh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8期1177-1187,共11页
Graphene oxide(GO)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hydrophilic nanofiller to modify the polymeric membranes when forming a mixed matrix structure. GO quantum dots(QD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fully exert ... Graphene oxide(GO)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hydrophilic nanofiller to modify the polymeric membranes when forming a mixed matrix structure. GO quantum dots(QD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fully exert the rich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due to their unique size induced edge effects. In this work, GO QDs modified polysulfone(PSF) ultrafiltration(UF)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phase inversion method with various GO QDs loadings(0.1–0.5 wt.%). A proper amount of GO QDs addition led to a more porous and hydrophilic membrane structure. With 0.3 wt.% GO QDs, the membranes showed a60%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130.54 vs. 82.52 LMH bar^-1).The pristine PSF membranes had a complete cutoff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molecules and it was well maintained with GO QDs incorporated. The membranes with 0.5 wt.% GO QDs exhibited the highest flux recovery ratio of 89.7% and the lowest irreversible fouling of 10.3%(54.5% and 33.3% for the pristine PSF membranes). Our results proved that GO QDs can function as effective nanofillers to enhance the hydrophilicity, 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PSF UF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ntifbu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