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噬菌体集落。随机挑选 6 0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核心蛋白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 ,在随机挑选的 6 0个克隆中 ,有 2 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 5 0nm)值较高 ,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交叉反应后 ,确定了其中有 6株交叉反应较弱 ,结合 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最后确定 1株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进行DNA序列测定 ,DNA大小为 76 8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 HCV核心蛋白的抗 IdscFv ,为开展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NS4A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HCV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 ,从噬菌体单链可...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HCV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随机挑选 82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 ,获得与HCVNS4A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NS4A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 82个克隆中有 4 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 (A4 5 0nm)值较高 ,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交叉反应 ,确定其中有 7株交叉反应较弱 ,结合 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最后确定 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 ,进行DNA序列测定 ,DNA为 789bp。本实验结果提示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NS4A的抗 IdscFv,为开展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NS4A 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6 位作者 蔡炯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E2)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IdscFv),为研制HCVE2的抗-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E2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 目的: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E2)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IdscFv),为研制HCVE2的抗-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E2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53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VE2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独特型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抗-IdscFv)的阳性克隆,并对HCVE2特异性抗-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第五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抗-IdscFv与HCVE2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其中有18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E11A450nm0.928,E14A450nm1.152,E17A450nm1.136,E28A450nm1.163,E53A450nm0.965).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5株交叉反应较弱(E11A450nm0.044,E14A450nm0.062,E17A450nm0.166,E28A450nm0.012,E53A450nm0.069),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E28)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68bp.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单抗HCVE2的抗-IdscFv,本实验结果为开展用抗-IdscFv防治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E2 筛选 鉴定 HCV 独特型单链可变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6 位作者 张忠东 李强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肝脏》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 (HCV )非结构蛋白NS5 (NS5 )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 IdscFv) ,为研制HCVNS5的抗 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HCVNS5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 (HCV )非结构蛋白NS5 (NS5 )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抗 IdscFv) ,为研制HCVNS5的抗 IdscFv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HCVNS5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随机挑选 80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 ,获得与HCVNS5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NS5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的HCVNS5抗 IdscFv片段由 786bp组成 ,具有结合HCVNS5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和特异性。结论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HCVNS5的抗 IdscFv。本实验结果为开展用抗 IdscFv防治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 独特型抗体 单链可变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的人源化——抗独特型微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恒 昌晓红 +2 位作者 冯捷 刘蓓 曹善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了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 ,获得满意的免疫原性 ,将模拟人卵巢癌抗原的抗独特型单链抗体人源化 .采用重叠PCR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将 6B11ScFv基因的轻链和重链颠倒 ,成为 6B11VL VH.再与人IgG1铰链区和CH3区的基因进行融合 (VL VH CH3) ,... 为了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 ,获得满意的免疫原性 ,将模拟人卵巢癌抗原的抗独特型单链抗体人源化 .采用重叠PCR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将 6B11ScFv基因的轻链和重链颠倒 ,成为 6B11VL VH.再与人IgG1铰链区和CH3区的基因进行融合 (VL VH CH3) ,构建抗独特型微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 .转化E .coliBL2 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 .经SDS PAGE分离显示 ,在 5 0kD左右处有一诱导蛋白带 .不连续非变性凝胶电泳显示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10 0kD左右 .采用ELISA、竞争抑制实验、West ern印迹对其进行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人源化的抗独特型微抗体具有特异性双价结合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6 6 9和识别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独特型单链抗体 人源 独特型抗体 构建 表达 人IgG1 重组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的制备及筛选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小鹃 李官成 +2 位作者 朱建高 李跃辉 周国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背景与目的:抗独特型抗体作为肿瘤抗原替代物可用于肿瘤治疗,这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但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抗独特型抗体多为鼠源性,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从而影响疗效。本实验拟构建噬菌体人源抗独特型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 背景与目的:抗独特型抗体作为肿瘤抗原替代物可用于肿瘤治疗,这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但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抗独特型抗体多为鼠源性,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从而影响疗效。本实验拟构建噬菌体人源抗独特型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能模拟鼻咽癌相关抗原的β型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Ab2βscFv),以解决鼠源性抗独特型抗体用于临床所产生的人抗鼠抗体反应。方法:体外致敏并用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转化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用RT-PCR分别扩增VH和VL基因并连接成scFv基因,将scFv基因与载体fUSE5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MC1061,构建噬菌体呈现型scFv库。在用单抗FC2对文库进行4轮筛选后,用SandwichELISA和结合抑制法从中筛选出β型Ab2scFv。结果:用单抗FC2体外致敏并经EBV转化的10例鼻咽癌患者的PBMC中,8例有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产生。经PCR分别扩增出5种VH(γ、μ)和7种VL(κ、λ)基因,经连接组成14种scFv基因。在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大肠杆菌MC1061,得到库容为1.5×108的初级噬菌体抗独特型抗体库。经富集筛选后,从中随机挑取270个克隆进行ELISA筛选,得到91个Ab2scFv单克隆,阳性率为33.7%。再用结合抑制法从中初步筛选出5个可能为β型的Ab2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人源独特型单链抗体 噬菌体呈现技术 EB病毒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晓彤 冯振卿 +5 位作者 仇镇宁 李芸茜 林敏 柏慧 沙家豪 管晓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 FR1和 FR4序列的保守性 ,化学合成体外扩增 Ig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 FR1和 FR4序列的保守性 ,化学合成体外扩增 Ig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的杂交瘤细胞株基因组 DNA为模板 ,扩增 VH 基因 ,将其克隆入 p U C19载体 ,重组子用 Sanger's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 ,将序列与Gene Bank中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结果  VH 基因全长 35 7bp,属鼠免疫球蛋白重链第 亚类 ,由种系基因 V、Dsp2 .8与 JH4重排而来。该 VH 基因序列已被 Gene Bank收录 (accession NoAF2 82 6 2 2 )。结论 该 VH 基因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独特型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扩增 序列分析 NP30 重链可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3 位作者 张忠东 李强 李莉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人源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 ,获...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人源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 ,获得结合活性较强的人源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 (抗 Id)scFv阳性克隆。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 ,经SfiⅠ/NotⅠ酶切鉴定后 ,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 ,应用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的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证实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具有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对转化的大肠杆菌XL1 Blue上清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进行硫酸铵沉淀 ,并进行SDS PAGE电泳。结果 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片段基因由 774bp组成。SDS PAGE电泳表明 ,大肠杆菌XL1 Blue中表达的可溶性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分子量约 2 8kD。结论 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与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的筛选和表达成功 ,为今后HCV核心蛋白抗 IdscFv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肝炎样病毒属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独特型单链可变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抗独特型抗体NP48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毅 冯振卿 +5 位作者 朱进 仇镇宁 李玉华 李芸茜 宋晓彤 管晓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 anti- anti- id NP4 8轻链及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分析其序列。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 NP4 8提取总 RNA、RT-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分别克隆于 p MD18- T载体 ,测序并作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VL 基因全长 336 bp...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 anti- anti- id NP4 8轻链及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分析其序列。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 NP4 8提取总 RNA、RT-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分别克隆于 p MD18- T载体 ,测序并作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VL 基因全长 336 bp,属鼠免疫球蛋白κ链第 亚类 ,由种系基因he2 4与 Jκ4 重排而来。该 VL基因序列已被 Gene Bank收录 (accession No.AY 30 90 10 )。 VH 基因全长35 4 bp,属鼠免疫球蛋白重链第 亚类 ,由种系 J5 5 8.4 7、Dsp2 .2和 JH4 基因重排而来。该 VH 基因序列已被 Gene Bank收录 (accession No.AY312 4 33)。结论 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 VL、VH基因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 anti- anti- id NP4 8可变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独特型抗体 可变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可变区基因库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向东 曲悦 +1 位作者 袁汉英 谌南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利用抗bursin单克隆抗体免疫SPF来航鸡 ,获得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细胞 ,从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 ,根据鸡抗体重、轻链基因设计引物 ,进行PCR扩增。在体外成功地扩增出该抗体的可变区重链和轻链基因。
关键词 三肽囊素 独特型抗体 可变基因库 轻链基因 反转录 cDNA第一链 PCR扩增 重链基因 家禽 法氏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HCBP6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7 位作者 张忠东 孙敏 李强 李克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48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BP6结合活性较强的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HCBP6特异性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6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法测定第5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噬菌体抗体与HCBP6结合活性。其中有3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P8 nm 0.77,P240.714,P26 0.728,P29 0.723,P38 0.803,P39 0.762,P43 0.747等)。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P80.145,P24 0.119,P26 0.17,P29 0.186,P38 0.118,P39 0.138,P43 0.178),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4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P24)阳性克隆。提取质粒,SfiI/NotI双酶切后,将片段亚克隆到pCANTABSE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71 bp,符合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典型的骨架区(FR)及互补决定区(CDR)的序列结构。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HCBP6的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肝细胞结合蛋白6 特异性人源单链可变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2 位作者 施双双 王刚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的HCV结构蛋白E2为固相包被抗原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特异性和结合活性较强的HCV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片段 ,片段为 771bp,阳性克...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的HCV结构蛋白E2为固相包被抗原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特异性和结合活性较强的HCV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片段 ,片段为 771bp,阳性克隆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 ,并对HCVE2特异性ScFv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的HCVE2ScFv片段 (771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E2 人源单链可变抗体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筛选与鉴定
13
作者 马巍娜 刘雪林 +4 位作者 宋宏彬 沈建良 黄友章 刘毅 向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筛选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人源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为研究相关快速检测试剂盒创造条件。方法本试验利用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为包被抗原,从半合成噬菌抗体库中筛选其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片段。即采用菌噬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链亲和素-生物素标... 目的筛选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人源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为研究相关快速检测试剂盒创造条件。方法本试验利用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为包被抗原,从半合成噬菌抗体库中筛选其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片段。即采用菌噬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链亲和素-生物素标记的三聚氰胺为固相包被靶抗原,把靶抗原包被在免疫平板上,加入噬菌体抗体库,则头部带有能与靶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分子的噬菌体就被固定在免疫平板上,不能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则被漂洗掉;将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洗脱下来,侵染大肠杆菌,就可以得到含抗体基因的噬菌粒。结果从半合成的菌噬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后,获得抗原特异性和结合性较强的生物素化三聚氰胺scFv片段。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鉴定后,筛选得到了抗生物素化三聚氰胺的噬菌体抗体基因片段,为下一步亲和力鉴定、蛋白表达及开发相关检查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 三聚氰胺 人源单链可变抗体 生物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新华 温浩 +4 位作者 张耀新 钟彦伟 成军 李克 王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了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含抗 r- Ag B的 Sc Fv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经 Sfi /Not 酶切鉴定后 ,亚克隆到 p CANTAB5 E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 XL1 - Blue,经 IPTG诱导 ,表达可溶性 Sc Fv。 结果 筛选得到的 Sc Fv片段基因为 76 8bp,经 SDS- PAGE鉴定 ,在大肠杆菌 XL1 - Blue中表达的 Sc Fv分子质量约 2 8ku,经过 EL ISA和 Western- Blot检测 ,该单链抗体具有较强的抗原结合特性和特异性。 结论 细粒棘球蚴重组 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筛选和表达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人源单链可变抗体 细粒棘球蚴重组B 包虫病 原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独特型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穆杨 周恩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91-1698,共8页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体内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部分,两者相互独立又紧密配合,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独特型抗体 体液免疫功能 独特型网络 抗体可变 原刺激 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抗HER2单链抗体/轻链恒定区/鱼精蛋白截短体融合蛋白的基因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凯 温伟红 +4 位作者 王涛 张瑞 秦炜炜 雷小英 杨安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1-584,共4页
目的:构建人抗HER2单链抗体(ScFv)/人轻链恒定区(Ck)/鱼精蛋白截短体(tP)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分析该融合蛋白的活性.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ER2单链抗体e23sFv基因和轻链恒定区编码序列(Ck),连接成ScFv/Ck片段,人工合... 目的:构建人抗HER2单链抗体(ScFv)/人轻链恒定区(Ck)/鱼精蛋白截短体(tP)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分析该融合蛋白的活性.方法:设计引物扩增人抗HER2单链抗体e23sFv基因和轻链恒定区编码序列(Ck),连接成ScFv/Ck片段,人工合成tP序列,连接于ScFv/Ck末端,构建成ScFv/Ck/t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用Ni-NTA螯合层析介质纯化.细胞ELISA分析ScFv/Ck/tP融合蛋白抗原亲合活性,凝胶迁移实验检测ScFv/Ck/tP融合蛋白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抗HER2ScFv/Ck/tP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表达的ScFv/Ck/tP融合蛋白保持了与抗原的结合活性,同时具有结合DNA的能力.结论:ScFv与Ck,tP融合后,同时具有抗原和DNA结合活性,为该ScFv用于HER2阳性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HER2单链抗体 轻链恒定 鱼精蛋白 基因构建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独特型人单抗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7
作者 高磊 陈苏民 +3 位作者 陈南春 赵忠良 刘新平 崔运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索抗独特型抗体模拟抗原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反转录-PCR方法,从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内影像型抗独特型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C8),成功地克隆了抗HFRSVId人单抗轻链可变区基因,并将此基因... 目的:探索抗独特型抗体模拟抗原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反转录-PCR方法,从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内影像型抗独特型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C8),成功地克隆了抗HFRSVId人单抗轻链可变区基因,并将此基因重组入M13噬菌体DNA中,测定了此轻链可变区基因全序列。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基因全长共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性分析发现所推得的该单抗CDR_2区与HFRSVG_2蛋白C端有同源区,此区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此抗独特型抗体轻链可变区模拟出血热病毒G_2蛋白抗原具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抗体 出血热病毒 可变 基因 HF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血管生长素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定向克隆及序列分析
18
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3 位作者 王捷 杨太成 吴锦银 李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人血管生长素单链抗体 可变基因 定向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特异性表位肽在体内诱导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19
作者 昌晓红 崔恒 +8 位作者 冯捷 李巍 付天云 白符 李小平 叶雪 郭慧方 程洪艳 成夜霞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表位多肽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抗独特型抗体6B11轻重链可变区的六条CDR区,分别以三种不同浓度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免疫鼠血清,进行体内免疫学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表位多肽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抗独特型抗体6B11轻重链可变区的六条CDR区,分别以三种不同浓度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免疫鼠血清,进行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 6B11抗独特型抗体的六条CDR肽分别加入佐剂免疫小鼠后,其中有两条肽可以诱导出Ab3,分别为重链的CDR2区和轻链的CDR2区。结论 这两条肽作为后选肽有可能是6B11抗独特型抗体特异性的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抗体 体液免疫应答 卵巢癌 原特异性 体内诱导 表位肽 BALB/c小鼠 诱导免疫应答 重链可变 ELISA CTL表位 抗体特异性 表位多肽 化学合成 不同浓度 功能研究 免疫小鼠 鼠血清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独特型抗体与临床疾病
20
作者 许辉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59-64,共6页
抗独特型是针对抗体分子可变区上或淋巴细胞表面的独特型(Idiotype,Id)以及载有Id的免疫因子独特位(idiotope)的特异性免疫配体。自Jerne提出免疫网络学说以来,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对免疫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对抗... 抗独特型是针对抗体分子可变区上或淋巴细胞表面的独特型(Idiotype,Id)以及载有Id的免疫因子独特位(idiotope)的特异性免疫配体。自Jerne提出免疫网络学说以来,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对免疫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对抗独特型的分类与功能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意义已有较深入的了解,有过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抗体 临床疾病 免疫网络学说 特异性免疫 细胞表面 抗体分子 免疫因子 免疫调节 可变 独特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