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κ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鑫 宋浩志 +2 位作者 刘兴健 李轶女 张志芳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御。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鸡κ干扰素,根据已报道的序列对鸡κ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进行家蚕密码子优化,并利用共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用...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御。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鸡κ干扰素,根据已报道的序列对鸡κ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进行家蚕密码子优化,并利用共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用重组杆状病毒。将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家蚕,成功获得了大量鸡κ干扰素的表达产物,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产物进行了检测鉴定。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对干扰素κ抑制VSV-GFP感染鸡成纤维细胞(CEF)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干扰素κ的抗病毒效价可以达到(1.04±0.23)×107 IU·mL-1以上。高效价鸡κ干扰素的成功表达为其在抗家禽疫病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κ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中药板蓝根质量控制研究
2
作者 张丽 何燕 马祖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5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板蓝根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活性,进行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相关性实验。结果板蓝根和阳性对照药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均显著。供试品溶液24h内凝集活性在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 目的研究中药板蓝根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活性,进行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相关性实验。结果板蓝根和阳性对照药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均显著。供试品溶液24h内凝集活性在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良好的日间精密度和良好的重现性。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效价和其抑制流感病毒NA活性之间相关性显著(r=0.83,P<0.01),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板蓝根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与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药理作用具有较强相关性。结论研究中所建立的方法和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药效相关,进而区分与评价不同样品的品质,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板蓝根 抗病毒活性检测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牛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璐璐 赵泽 +4 位作者 杨鑫 刘兴健 胡小元 张志芳 李轶女 《生物技术进展》 2018年第5期420-425,466,共7页
牛λ3干扰素(BoIFN-λ3)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可应用于牛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实现BoIFN-λ3的高效表达。首先在优化合成的BoIFNλ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引入Kozak序列,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获得pVL1393-BoIFN... 牛λ3干扰素(BoIFN-λ3)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可应用于牛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实现BoIFN-λ3的高效表达。首先在优化合成的BoIFNλ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引入Kozak序列,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获得pVL1393-BoIFN-λ3重组质粒。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整合BoIFN-λ3基因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将重组病毒感染五龄起蚕,在蚕血淋巴中得到表达产物BoIFN-λ3。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MDBK/VSV*GFP系统检测蚕体中表达BoIFN-λ3的效价可达(2.7±0.12)×10~5U/m 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测得最高表达量的重组病毒表达的BoIFN-λ3的效价可达(8.1±0.52)×10~5U/m L,表达量提高3倍。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优质高效的牛λ3干扰素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λ3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先翔 赵泽 +6 位作者 王朋 刘兴健 胡小元 张志芳 李轶女 房岭丽 叶爱华 《生物技术进展》 2019年第5期502-508,共7页
λ干扰素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Ⅲ型干扰素,研究表明其能够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逃逸的病毒起作用。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出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羊λ3干扰素(OvIFN-λ3),首先将OvIFN-λ3基因优化后合成,将其克隆至转... λ干扰素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Ⅲ型干扰素,研究表明其能够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逃逸的病毒起作用。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出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羊λ3干扰素(OvIFN-λ3),首先将OvIFN-λ3基因优化后合成,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中,得到重组质粒pVL1393-OvIFNλ3,再将重组质粒与失活拯救型家蚕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eBmBac DNA共转染家蚕卵巢传代细胞Bm-N,得到含OvIFN-λ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随后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五龄起蚕,待其发病后收集蚕血淋巴。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羊肾细胞上进行重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型口炎病毒(recombina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VSV-GFP)的攻毒实验,测定OvIFN-λ3抗病毒活性可达(6.5±0.27)×10^5 U/m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后,测定其效价最高可达(3.1±0.42)×10^6 U/mL,表达量明显提高。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羊λ3干扰素产品的大量生产应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λ3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Ⅰ型干扰素IFNa原核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
5
作者 杨倩 魏文燕 +5 位作者 汪开毓 刘韬 何晟毓 谢恒 李良玉 刘家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7,共4页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R扩增IFN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IFN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IFNa(...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R扩增IFN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IFN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IFNa(rIFNa)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5 ku;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IFNa蛋白大小符合预期;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了rIFNa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rIFNa蛋白的生物活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抗病毒效价约为1×10~4U/mg。以上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虹鳟rIFNa蛋白具备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为后续研究rIFNa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抵抗病毒感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IFNa基因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α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皓洋 胡小元 +3 位作者 易咏竹 杨鑫 张志芳 李轶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6-220,共5页
犬α干扰素(Ca IFNα)在犬病防治过程中应用广泛。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的Ca IFNα表达方法。首先按家蚕密码子的偏好性对Gen Bank中的一个Ca IFNα基因进行了优化与合成,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VL1393中,并与亲本病毒Bm Bacmid共转... 犬α干扰素(Ca IFNα)在犬病防治过程中应用广泛。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的Ca IFNα表达方法。首先按家蚕密码子的偏好性对Gen Bank中的一个Ca IFNα基因进行了优化与合成,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VL1393中,并与亲本病毒Bm Bacmid共转染家蚕细胞进行细胞内重组。得到的重组病毒用于感染家蚕幼虫,收集发病幼虫的蚕血淋巴用于Ca IFNα检测。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MDCK-VSV*GFP系统中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家蚕表达的Ca IFNα能有效抑制VSV*GFP在细胞内的复制,其抗病毒活性不低于1.78×106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α干扰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病毒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γ干扰素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安全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贺番 孙元 +4 位作者 葛金英 李淼 常天明 步志高 仇华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7,共9页
为了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测定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使用含有GFP的复制缺陷型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G)为指示病毒,分别对经原核表达系统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猪γ干扰素(PoIFN-γ)在MDBK细胞上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由... 为了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测定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使用含有GFP的复制缺陷型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G)为指示病毒,分别对经原核表达系统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猪γ干扰素(PoIFN-γ)在MDBK细胞上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由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PoIFN-γ具有高度抗病毒活性,其抗病毒活性为105IU/mL,原核表达的重组PoIFN-γ纯化后经缓慢复性也会产生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其抗病毒活性为32IU/mL。该方法与利用表达GFP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FP)所检测的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结果完全一致,表明复制缺陷型病毒VSV△G*G可作为复制型重组病毒的替代品,使得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检测更加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Γ干扰素 杆状病毒 抗病毒活性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