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产优质抗白叶枯病杂交晚籼组合华盛优1918的选育 |
严秋平
廖天一
张国文
康福利
孙兴强
张阳军
卢憬
纪建军
邓燕燕
|
《中国种业》
|
2024 |
0 |
|
2
|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 |
杨雅云
张斐斐
张发美
阿新祥
董超
汤翠凤
杨春云
戴陆园
|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
0 |
|
3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 |
潘海军
王春连
赵开军
章琦
樊颖伦
周少川
朱立煌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2
|
|
4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EST标记及其在分子育种上的利用 |
王春连
戚华雄
潘海军
李进波
樊颖伦
章琦
赵开军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0
|
|
5
|
水稻抗衰老IPT基因与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聚合研究 |
何光明
孙传清
付永彩
付强
赵开军
王春连
章琦
凌忠专
王象坤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0
|
|
6
|
携有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英文) |
章琦
王春连
赵开军
杨文才
乔枫
周永力
江祺祥
刘古春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2
|
|
7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稻研究 |
吴家道
杨剑波
许传万
李莉
向太和
倪大虎
汪秀峰
贾士荣
唐益雄
张世平
Claude M Fauquet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7
|
|
8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抗白叶枯病杂交稻协优218 |
彭应财
李文宏
樊叶扬
郑昀晔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1
|
|
9
|
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两系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初步应用 |
陈志伟
官华忠
毛大梅
潘润森
周元昌
吴为人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0
|
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水稻品种白香占的选育 |
曾列先
成太辉
朱小源
陈深
杨健源
孔德全
杨祁云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1
|
水稻抗白叶枯病恢复系的分子育种 |
易懋升
丁效华
张泽民
曾瑞珍
李文涛
张桂权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2
|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恢复系 |
薛庆中
张能义
熊兆飞
李羽中
朱立煌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9
|
|
13
|
用mRNA差异显示法分离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 |
王洁
王春连
樊金娟
章琦
孔繁玲
赵开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4
|
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水稻聚合育种 |
高东迎
郭士伟
何冰
张彦
焦德茂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5
|
抗白叶枯病籼稻不育系中1A的选育与利用 |
童汉华
章善庆
曹一平
葛长青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抗白叶枯病鉴定筛选 |
殷富有
李维蛟
郭怡卿
张敦宇
黄兴奇
程在全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0 |
4
|
|
17
|
抗白叶枯病弱感光型杂交稻恢复系广恢1002的选育与应用 |
王丰
柳武革
黄慧君
朱满山
李金华
廖亦龙
付崇允
刘迪林
曾学勤
马晓智
霍兴
孔乐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2 |
2
|
|
18
|
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新组合D优17 |
王玉平
李仕贵
马玉清
高克铭
马炳田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9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广谱抗白叶枯病光敏不育系3418S的研究简报 |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4
|
|
20
|
太湖晚粳抗白叶枯病遗传研究 |
万建民
朱立宏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
199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