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原子效应触发纯有机室温磷光及其光动力学抗菌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永龙 徐宇 +1 位作者 孔维丽 邹文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10-2915,共6页
纯有机室温磷光由于其独特的长余辉性质,在数据加密、防伪、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细胞成像等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设计具有高亮磷光和超长发光时间的有机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重原子效应,设计与合成了一种纯有机室温... 纯有机室温磷光由于其独特的长余辉性质,在数据加密、防伪、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细胞成像等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设计具有高亮磷光和超长发光时间的有机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重原子效应,设计与合成了一种纯有机室温磷光分子1,4-二溴-2,5-二氟二(9H-咔唑-9-基)苯(BFCzB),该化合物在日光下为白色粉末,紫外灯开、关后发射明亮黄色磷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66 nm,对应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44 nm,在590和640 nm还存在两处肩峰,其寿命为103.55 ms,余辉接近2 s。为了探讨重原子引入对磷光的影响,在(TD)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上进行了理论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可得出HOMO/LUMO的带隙仅为0.02 eV,说明分子易被激发,通过与相似无卤素化合物的比较,引入卤素后能带隙的减弱证明重原子的引入有助于促进单线态和三线态间的自旋轨道耦合(SOC)和系间窜越(ISC)。为进一步探究BFCzB超长磷光的起源,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XRD)光谱测试以了解分子堆积模型和存在的相互作用。对于BFCzB分子,存在3种类型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包括C-Br…π(3.3731)卤键、C-Br…N(3.1705)卤键和C-F…H-C(2.5877)氢键。这些相互作用有效地限制了分子的旋转与振动,进而极大地降低了非辐射驰豫。此外,BFCzB分子中卤素原子与相邻分子间还存在着众多分子间相互作用。C-F与相邻分子的咔唑环形成主要的相互作用C-F…H-C(2.5271)氢键和C-F…π(2.9335和3.0494)卤键,Br与相邻分子也存在着C-Br…H-C(2.8466)氢键和C-Br…π(3.5314)卤键相互作用。邻近分子的咔唑基团还存在着π…π堆积(3.3992)。所有这些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抑制分子运动,进一步抑制了三重态激子的非辐射弛豫,实现了超长室温磷光。该工作还通过TMB比色法验证BFCzB分子的磷光在水中猝灭时产生单重态氧(1O 2),并基于此进行光动力学抗菌实验。本研究可为纯有机磷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有机化合物 室温磷光 重原子效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酞菁类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在光动力学抗菌化学疗法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晓龙 赵鑫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目的发展具有良好溶解性的酞菁类光敏剂,为其应用于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PACT)灭活耐药细菌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4个酞菁化合物(6-9),并使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高... 目的发展具有良好溶解性的酞菁类光敏剂,为其应用于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PACT)灭活耐药细菌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了4个酞菁化合物(6-9),并使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方法表征其结构,进而对其进行PACT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6-9;MIC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9对测试的3种耐药菌均无灭活作用;PACT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9分别对3种耐药菌有一定程度的灭活作用,其中化合物6灭菌活性最佳,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光动力灭菌效果增强。结论酞菁化合物是一类优秀的光敏剂,通过增加酞菁化合物的溶解度可有效提高其光动力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酞菁化合物 动力学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青 李文茹 +1 位作者 施庆珊 章卫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5-210,共6页
研究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并阐明其可能的抗菌机制。通过水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并研... 研究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并阐明其可能的抗菌机制。通过水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并研究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的抗菌动力学;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提山苍子油主成分为柠檬烯(26.51%),柠檬醛(11.94%)和马鞭烯醇(11.84%)。山苍子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和MFC均为1.25μL/m L;其抗菌动力学研究表明浓度低于其MIC时,山苍子油仅延长白假丝酵母的生长适应期,并不能彻底杀死细胞;SEM结果表示,山苍子易破坏正在出芽的细胞;TEM显示出山苍子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裂解。山苍子油具有优良的抗白假丝酵母活性,且白假丝酵母在芽痕处对山苍子油比较敏感,高浓度的精油(5.0μL/m L)对细胞产生不可逆破坏;山苍子油杀菌的靶标可能是细胞壁和细胞外膜,使细胞内大分子外泄,细胞器变形,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油 白假丝酵母 活性 抗菌动力学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接枝季铵盐型聚合物的纤维素纤维——灭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卢滇楠 周轩榕 +2 位作者 邢晓东 王晓工 刘铮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大肠杆菌JM10 5(E .ColiJM10 5)为模拟体系 ,系统研究一种新型聚阳离子型表面接触抗菌材料及其单体的抗菌过程和机理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该单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以衡量其抗菌能力 ,采用扫描电镜法和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考察该单体对大... 以大肠杆菌JM10 5(E .ColiJM10 5)为模拟体系 ,系统研究一种新型聚阳离子型表面接触抗菌材料及其单体的抗菌过程和机理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该单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以衡量其抗菌能力 ,采用扫描电镜法和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考察该单体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过程及其机理 .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法考察聚阳离子型表面接触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吸附性能 ,测定吸附在材料表面菌体TTC 脱氢酶的活性和菌体呼吸活性以揭示该材料的抗菌作用机理 ,并采用电镜观察抗菌纤维表面菌体形态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聚阳离子型表面接触抗菌材料的单体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壁破裂 ,由此破坏细胞膜并导致细胞凝聚而死亡 .该消毒剂的灭菌过程由吸附和杀灭两步构成 ,前者为快速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表面接枝季铵盐型聚合物 机理 聚阳离子型表面接触材料 饮用水 净化技术 固定化消毒剂 抗菌动力学 内膜渗透性 动态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超滤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及抗生素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全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抗生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婴幼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平衡超滤技术,对照组则行非平衡超滤干预...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抗生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婴幼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平衡超滤技术,对照组则行非平衡超滤干预,切皮前0.5h行头孢美唑0.03mg/kg静脉注射,测定并比较两组体外循环(CPB)开始前、超滤前、CPB结束后5min血气指标、超滤前后血浆、滤液中炎性因子及抗生素血药浓度变化。【结果】两组CPB开始前、超滤前、CPB结束后5min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z)、血氧分压(Pa02)、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滤前比较,两组超滤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血浆IL-10、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滤液中IL-1、IL-6、IL-10、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超滤前比较,两组CPB结束后血浆头孢美唑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超滤液中头孢美唑含量占总给药量的(7.26±3.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4±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超滤能有效滤除血浆炎症因子,相比非平衡超滤能明显滤除滤液中炎症因子含量,虽然会增多滤液中抗生素滤出量,但比最低有效抑菌浓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药/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菌肽的体内外抗菌功能研究
6
作者 李崇阳 陈梅梅 张小琴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对抗菌肽的一系列修饰,包括缩短长度、增加抗菌能力以及延长其体内半衰期来降低抗菌肽的生产成本。基于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对抗菌肽进行结构与功能改造,对改造抗菌肽的抗菌谱、抗菌能力、体外血浆中的抗菌动力学以及其体内抗... 通过对抗菌肽的一系列修饰,包括缩短长度、增加抗菌能力以及延长其体内半衰期来降低抗菌肽的生产成本。基于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对抗菌肽进行结构与功能改造,对改造抗菌肽的抗菌谱、抗菌能力、体外血浆中的抗菌动力学以及其体内抗菌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成功改造了2种抗菌肽,分别由21和29个氨基酸组成,它们具有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和广的抗菌谱。改造的抗菌肽抗菌能力更强,生产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药物耐受 抗菌动力学 动力学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Ag-carrying Zirconium Phosphate on the Kinetics of Growth of the Roots of Culture Artemisia annua
7
作者 欧阳杰 王晓东 +1 位作者 赵兵 王玉春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过程中 ,尤其是在生物反应器培养中的染菌问题 ,一直是制约植物细胞培养工业化的难题。通过比较各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确定银型磷酸锆盐抗菌粉为青蒿根培养的最佳防腐剂。银型磷酸锆盐抗菌粉在浓度为 30mg/L时 ,... 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过程中 ,尤其是在生物反应器培养中的染菌问题 ,一直是制约植物细胞培养工业化的难题。通过比较各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确定银型磷酸锆盐抗菌粉为青蒿根培养的最佳防腐剂。银型磷酸锆盐抗菌粉在浓度为 30mg/L时 ,既能降低培养液的染菌几率 ,又不明显抑制青蒿根的生长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在添加 30mg/L抗菌粉的培养液中进行的青蒿根生长、pH值变化以及残糖、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消耗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在 4 0d内青蒿根在培养液中生长良好 ,营养成分的消耗和对照呈相似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annua hairy roots ARTEMISININ Ag-carrying zirconium phosphate (ACZP)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临床药代学的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的开发
8
作者 任宏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675-2676,共2页
目的开发抗生素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以促进抗生素临床信息的归类总结及应用研究。方法以《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及药物说明书作为信息数据来源;根据抗生素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信息特点,采取不同的... 目的开发抗生素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分类式及比较式查询系统,以促进抗生素临床信息的归类总结及应用研究。方法以《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及药物说明书作为信息数据来源;根据抗生素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信息特点,采取不同的查询方法来提取显示隐藏于其中的知识和规律,根据上述情况编写软件,从上述信息资源中获取数据,分类整理,存人数据库,利用软件的查询功能对于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并显示。结果经过相关书籍及药物说明书的检索,目前确定了常用抗生素药物50种,并将相关信息分别编人数据库的18个字段,编写软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检索,进行特征性查询。结论通过整合现有相关信息,建立一个药物种类较全、内容齐全的数据库查询系统,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新的便捷的信息查询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