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平面索网幕墙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及实用抗风设计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武岳 冯若强 沈世钊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3-637,共5页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是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由于其具有柔性大、质量轻、阻尼小、自振频率低的特点,属风敏感结构。由于单索幕墙具有较高的几何非线性,本文采用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模态叠加频域方法进行了...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是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由于其具有柔性大、质量轻、阻尼小、自振频率低的特点,属风敏感结构。由于单索幕墙具有较高的几何非线性,本文采用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模态叠加频域方法进行了单索幕墙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将模态叠加频域方法的计算结果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精确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且本文通过分析各阶模态对单索幕墙结构风振响应的贡献,得到脉动风荷载下结构的振动以第一阶模态为主的结论。根据该结论本文采用频域方法推导了单索幕墙结构的位移均方差和索内力均方差的实用计算公式,同时考虑单索幕墙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响应的单索幕墙结构实用抗风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支式玻璃幕墙 风振响应 索结构 频域方法 抗风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筒壳的风振响应及实用抗风设计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艳丽 李燕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运用频域分析法对单层筒壳进行风振动力响应分析,在基本参数(阻尼比参数、地貌参数、几何参数、支座高度参数)的常用变化范围内,进行大量的算例计算,然后对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各参数对单层筒壳的风振响应及风振系数的影响... 运用频域分析法对单层筒壳进行风振动力响应分析,在基本参数(阻尼比参数、地貌参数、几何参数、支座高度参数)的常用变化范围内,进行大量的算例计算,然后对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各参数对单层筒壳的风振响应及风振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单层筒壳抗风设计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筒壳 风振响应 实用抗风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基础隔震建筑抗风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云 周和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5,共12页
根据中国GB/T 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简称中国隔标)和日本《隔震建筑物的抗风设计指南》(简称日本指南)等相关规范,从抗风设计目标、风荷载、风致响应计算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对两国基础隔震建筑抗风设计方法异同进行比较,并... 根据中国GB/T 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简称中国隔标)和日本《隔震建筑物的抗风设计指南》(简称日本指南)等相关规范,从抗风设计目标、风荷载、风致响应计算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对两国基础隔震建筑抗风设计方法异同进行比较,并分别按两国规范对一基础隔震建筑进行顺、横风向抗风设计与分析,进一步说明两国设计方法的差异。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隔标和日本指南均采用舒适度和安全性两阶段设计,但舒适度和安全性设计风荷载的重现期不同,前者为10 a和50 a,后者为1 a和500 a;舒适度验算,中国隔标采用与频率无关的加速度限值,而日本指南采用与频率相关的加速度限值,且考虑感知概率;安全性阶段隔震层极限状态,中国隔标限制在弹性范围内,日本指南则允许进入塑性状态;中国隔标与日本指南对台风影响的考虑、脉动风速谱和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均不同;风响应计算与安全性评价,中国隔标采用弹性方法验算隔震层位移在弹性范围内,不需任何安全性评价,但易出现隔震与抗风不协调,需采用变刚度抗风装置调整设计等措施;日本指南采用由隔震层和隔震构件剪力与屈服力的关系分为3个等级的弹塑性方法,根据不同安全性评价项目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充分利用隔震构件性能抗风,一般不会出现隔震与抗风不协调。提出我国今后开展基础隔震建筑抗风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建筑 抗风设计方法 弹塑性设计方法 蠕变与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建筑抗风设计方法比较与研究
4
作者 高鹰 王红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672-676,680,共6页
土木工程设计中,最有影响和最易引起工程结构失败甚至破坏的首推风荷载.最近几年风灾严重,尤其是风灾导致的低层建筑损失更是惨重.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风荷载规范则在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对轻型钢结构的抗风设计.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各国低... 土木工程设计中,最有影响和最易引起工程结构失败甚至破坏的首推风荷载.最近几年风灾严重,尤其是风灾导致的低层建筑损失更是惨重.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风荷载规范则在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对轻型钢结构的抗风设计.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各国低层轻型钢结构抗风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分别对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关于抗风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并针对风压系数计算一个实例,最后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对中国抗风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轻型钢结构 抗风设计方法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带气候条件下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方法的研究综述
5
作者 傅伟东 于树志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6期45-47,共3页
风气候中风向角对结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高层建筑每个风向区间受到的风荷载和产生的风致响应是并不相同的。介绍了温带气候条件下,国内外各种考虑了风向角影响后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最不利工... 风气候中风向角对结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高层建筑每个风向区间受到的风荷载和产生的风致响应是并不相同的。介绍了温带气候条件下,国内外各种考虑了风向角影响后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最不利工况法、逐个风向区间法及穿越法,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向角 抗风设计方法 温带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ewit型网壳风振响应的影响因素及抗风设计参数研究
6
作者 李燕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应用网壳结构风振响应频域分析法,对Kiewit型单层网壳结构进行风振分析,考察各参数变化时对控制网壳结构响应的风振系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网壳跨度、矢跨比、杆件直径等结构参数和边界约束等参数影响很小,而阻尼参数、地貌特征参数... 应用网壳结构风振响应频域分析法,对Kiewit型单层网壳结构进行风振分析,考察各参数变化时对控制网壳结构响应的风振系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网壳跨度、矢跨比、杆件直径等结构参数和边界约束等参数影响很小,而阻尼参数、地貌特征参数、支座高度等参数是控制响应风振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改进了Kiewit型球面网壳抗风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系数 抗风设计方法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屋盖结构的多级抗风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江生 丁洁民 刘桂根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2,共7页
结合风灾破坏的实地调查结果,对我国荷载规范中基本风压的取值规定进行了探讨;借鉴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提出适合于大跨度屋盖的多级抗风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北京奥运乒乓球馆屋盖结构进行了抗风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基本风... 结合风灾破坏的实地调查结果,对我国荷载规范中基本风压的取值规定进行了探讨;借鉴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提出适合于大跨度屋盖的多级抗风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北京奥运乒乓球馆屋盖结构进行了抗风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基本风压的取值决定了建筑物抗风设防的标准;现行规范中我国部分地区的基本风压取值有所偏低;对于大跨度屋盖结构而言,可以引入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多级抗风分析与设计。最后探讨了一些适合大跨度屋盖的抗风概念设计方法,以供设计和建造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屋盖结构 抗风设计方法 概念设计 基本风压 抗风设防标准
原文传递
高层建筑中庭表面风压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贵 李秋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6,共10页
对中庭式高层建筑1:500的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中庭内立面风压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立面不开洞时,顶部气流分离是中庭内立面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庭内立面风压分布较为均匀,水平相关性很高,竖直相关... 对中庭式高层建筑1:500的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中庭内立面风压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立面不开洞时,顶部气流分离是中庭内立面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庭内立面风压分布较为均匀,水平相关性很高,竖直相关性也较高。立面开洞后,随着开洞率的增大,平均风压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脉动风压先减小后增大。针对中庭内立面风压的特点,对中庭内立面的抗风设计提出了建议公式,通过建议公式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用于类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中庭 风压 风洞试验 抗风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风气候条件下风荷载研究的风暴路径法
9
作者 于树志 傅伟东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5期43-45,共3页
风气候中风向角对结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热带气候条件(如台风)下风向角随时间变化较快,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荷载是非平稳随机过程,这导致了其抗风设计方法与季风的不同。详细的介绍了在考虑风向角的影响后,能... 风气候中风向角对结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热带气候条件(如台风)下风向角随时间变化较快,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荷载是非平稳随机过程,这导致了其抗风设计方法与季风的不同。详细的介绍了在考虑风向角的影响后,能用于热带气候条件的风暴路径方法。该方法用等效静力风荷载思想计算用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风荷载。并且提出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高层建筑抗风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角 抗风设计方法 热带气候条件 台风 风暴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