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折叠计数器的BIST方案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华国 李鑫 +2 位作者 陈田 王伟 易茂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0-103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初始状态的并行折叠计数结构,并给出了建议的多扫描链的BIST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案需要更少的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更短的测试应用时间,其平均测试应用时间是同类方案的0.265%,并且能很好地适用于传统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初始状态的并行折叠计数结构,并给出了建议的多扫描链的BIST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案需要更少的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更短的测试应用时间,其平均测试应用时间是同类方案的0.265%,并且能很好地适用于传统的EDA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并行折叠计数器 多扫描链 测试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折叠计数器重新播种的确定自测试方案 被引量:44
2
作者 梁华国 聚贝勒.海伦布昂特 汉斯-耶西姆.冯特利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1-9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自测试的确定与混合模式新方案 ,这种方案依赖于一个新型的模式生成器 ,它主要配备一个可编程的约翰逊计数器 ,称之为折叠计数器 .这种新技术首先使用一个小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 FSR) ,生成伪随机测试模式测试容...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自测试的确定与混合模式新方案 ,这种方案依赖于一个新型的模式生成器 ,它主要配备一个可编程的约翰逊计数器 ,称之为折叠计数器 .这种新技术首先使用一个小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 FSR) ,生成伪随机测试模式测试容易测试的故障 ,并且获得一个硬故障测试立方集 T;其次采用经典的输入精简技术 ,集合 T的测试立方宽度可以被压缩 ;最终为了能够找出合理的小数目折叠计数器种子 ,来生成这个确定的测试立方集 T,给出了其理论背景和实用算法 .试验结果表明 ,这个所建议的方案与先前所公布的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约翰逊计数器的重新播种方法相比 ,具有非常出色的结果 .因此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测试 折叠计数器 伪随机测试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折叠计数器状态向量选择生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易茂祥 余成林 +3 位作者 方祥圣 黄正峰 欧阳一鸣 梁华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8-2475,共8页
测试模式生成对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parallel folding counter,PFC)只能实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SV)的顺序折叠计算,导致大量冗余模式产生而限制了其在BIST中的应... 测试模式生成对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parallel folding counter,PFC)只能实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SV)的顺序折叠计算,导致大量冗余模式产生而限制了其在BIST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支持状态向量选择生成的并行折叠计数器,采用固定的初始翻转控制向量(flip control vector,FCV),建立折叠距离与翻转控制向量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位替换控制逻辑对折叠距离(folding distance,FD)的译码输出,控制折叠距离最低位对初始翻转控制向量的位替换,产生翻转控制向量;然后与种子向量执行"异或"运算,生成选择的状态向量,其中位替换控制电路可以进行逐级递推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比较,建议的折叠计数器可以实现n位种子对应的n+1个状态向量的选择生成,显著降低BIST确定性测试生成时间,而硬件开销与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并行折叠计数器 状态向量 折叠距离 选择生成 翻转控制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选择状态的折叠计数器BIST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义成 梁华国 +2 位作者 李松坤 黄正峰 易茂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5-19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逻辑电路实现自选择折叠计数器状态转移的BIST方案,它是在基于折叠计数器的基础上,采用LFSR编码折叠计数器种子,并通过设计的选择电路来控制折叠距离的选取,从而实现了确定的与原测试集相等的测试模式生成.方案不仅... 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逻辑电路实现自选择折叠计数器状态转移的BIST方案,它是在基于折叠计数器的基础上,采用LFSR编码折叠计数器种子,并通过设计的选择电路来控制折叠距离的选取,从而实现了确定的与原测试集相等的测试模式生成.方案不仅实现了测试数据的压缩,而且成功避开了冗余的无用向量,以达到减少大量的测试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建议的方案不仅具有较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而且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测试应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折叠计数器 自选择电路 测试数据压缩 测试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输出的折叠计数器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松坤 梁华国 +1 位作者 吴义成 易茂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0-20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并行输出的折叠计数器方案.折叠计数器作为一种测试模式生成器取得了很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但由于其每个时钟周期只产生一位测试数据,故只能应用于单扫描链结构,这样就会导致测试时间过长.建议方案通过改进折叠计数器结构使... 提出了一种并行输出的折叠计数器方案.折叠计数器作为一种测试模式生成器取得了很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但由于其每个时钟周期只产生一位测试数据,故只能应用于单扫描链结构,这样就会导致测试时间过长.建议方案通过改进折叠计数器结构使其实现并行输出,这一改进既能保持折叠计数器高测试数据压缩率的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测试应用时间,同时对应的解压结构简单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折叠计数器 翻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选择折叠计数状态转移的BIST方案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华国 方祥圣 +2 位作者 蒋翠云 欧阳一鸣 易茂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349,共7页
提出了一种选择折叠计数状态转移的BIST方案,它是在基于折叠计数器的基础上,采用LFSR编码折叠计数器种子,并通过选定的存储折叠距离来控制确定的测试模式生成,使得产生的测试模式集与原测试集相等·既解决了测试集的压缩,又克服了... 提出了一种选择折叠计数状态转移的BIST方案,它是在基于折叠计数器的基础上,采用LFSR编码折叠计数器种子,并通过选定的存储折叠距离来控制确定的测试模式生成,使得产生的测试模式集与原测试集相等·既解决了测试集的压缩,又克服了不同种子所生成的测试模式之间的重叠、冗余·实验结果证明,建议的方案不仅具有较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而且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测试应用时间,平均测试应用时间仅仅是类似方案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折叠计数器 测试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叠重排的低功耗BIST技术研究
7
作者 谈恩民 詹琰 刘建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83-2585,共3页
为了降低测试功耗,提出一种新的低功耗测试矢量方案,该方案增设了一个可编程的约翰逊计数器。这种技术首先对确定测试矢量进行编码得到LFSR矢量种子,然后对LFSR种子解码、重排得到新的测试矢量。通过ISCAS85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改... 为了降低测试功耗,提出一种新的低功耗测试矢量方案,该方案增设了一个可编程的约翰逊计数器。这种技术首先对确定测试矢量进行编码得到LFSR矢量种子,然后对LFSR种子解码、重排得到新的测试矢量。通过ISCAS85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改善测试矢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大量减少测试矢量之间的跳变,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重点介绍了双重编码种子的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BIST) 约翰逊折叠计数器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叠集的低功耗测试
8
作者 祝沈财 蒋翠云 +2 位作者 梁华国 叶益群 张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19-3121,31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叠计数器特点,基于完全测试集的低功耗测试方案。方案先用几个相关性很好的折叠集测试电路中大部分的故障,然后直接翻转扫描单元中的数据得到剩余故障的测试向量。在硬件上,采用一个地址计数器和随机访问扫描(RAS)结构... 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叠计数器特点,基于完全测试集的低功耗测试方案。方案先用几个相关性很好的折叠集测试电路中大部分的故障,然后直接翻转扫描单元中的数据得到剩余故障的测试向量。在硬件上,采用一个地址计数器和随机访问扫描(RAS)结构相结合实现了并行的折叠控制。与传统的混合测试模式相比,克服了伪随机测试阶段带来的功耗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测试功耗和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低功耗 折叠计数器 折叠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叠方法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
9
作者 范海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第5X期3494-3496,共3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叠关系压缩方案,该方案是利用折叠技术,将SOC芯片中芯核的测试数据整体进行折叠关系的判断,并且能够根据是否存在折叠关系把原测试数据分为两段,在此基础之上并分别对有折叠关系的测试数据进行折叠压缩,对没有折叠...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叠关系压缩方案,该方案是利用折叠技术,将SOC芯片中芯核的测试数据整体进行折叠关系的判断,并且能够根据是否存在折叠关系把原测试数据分为两段,在此基础之上并分别对有折叠关系的测试数据进行折叠压缩,对没有折叠关系的测试数据使用相容压缩。目前,减少测试应用时间和测试数据容量是测试领域的努力方向。该文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存储容量和降低测试时间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测试成本。与类似的纯编码压缩方法相比,如:Golomb码,统计码,基于字典的编码等压缩方法,其压缩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折叠计数器 测试数据压缩 相容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输入精简的多扫描链BIST方案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华国 刘军 +2 位作者 蒋翠云 欧阳一鸣 易茂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75,共5页
运用有约束的输入精简、LFSR编码与折叠计数器技术,实现了对确定性测试集的压缩与生成.其主要优点是将多种测试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各种方法在压缩测试数据方面的优势.与国际上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案需要的测试数据存储容... 运用有约束的输入精简、LFSR编码与折叠计数器技术,实现了对确定性测试集的压缩与生成.其主要优点是将多种测试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各种方法在压缩测试数据方面的优势.与国际上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案需要的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更少,测试应用时间明显缩短,总体性能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于传统的EDA设计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输入精简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折叠计数器 多扫描链 测试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S结构优化测试时间和数据量的测试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华国 祝沈财 +1 位作者 陈田 张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18-2422,共5页
大规模高密度的集成电路在测试中遇到了测试数据量大,测试时间长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折叠集的完全测试方案.该方案利用RAS(Random access scan)结构控制经输入精简的扫描单元,先生成若干折叠集检测电路中大部分的故障,然后... 大规模高密度的集成电路在测试中遇到了测试数据量大,测试时间长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折叠集的完全测试方案.该方案利用RAS(Random access scan)结构控制经输入精简的扫描单元,先生成若干折叠集检测电路中大部分的故障,然后直接控制扫描单元生成剩余故障的测试向量.本方案生成的折叠集故障检测率高,所需控制数据少.实验数据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本方案能有效减少测试数据量和测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精简 折叠计数器 数据压缩 随机访问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测试数据两维压缩的BIST新方案
12
作者 刘军 梁华国 李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5-1219,共5页
为压缩内建自测试(BIST)期间所需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试数据两维压缩的BIST方案。建议方案首先使用多扫描链相容及重排的方法对测试集进行宽度压缩,然后使用折叠计数器方案进行长度压缩,该建议方案的结构与标准的扫... 为压缩内建自测试(BIST)期间所需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试数据两维压缩的BIST方案。建议方案首先使用多扫描链相容及重排的方法对测试集进行宽度压缩,然后使用折叠计数器方案进行长度压缩,该建议方案的结构与标准的扫描设计是相容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BIST方案相比,建议方案的测试数据存储容量和测试时间都大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自测试 测试数据压缩 折叠计数器 多扫描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eed-encoding BIST Design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Folding Counter
13
作者 刘建军 潘学文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0年第3期276-280,共5页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folding counter and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a new vector generator is proosed. The decisive testing patterns are generated by using the selected fold distance. Then the folding coun...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folding counter and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a new vector generator is proosed. The decisive testing patterns are generated by using the selected fold distance. Then the folding counter seeds are encoded by the specialized seed encoder and clock gating, the ineffective patterns do not act upon the circuit under test, these testing patterns are designed to form a pseudo single input change set, so as to lead to prominent decreases in power consumption and redundant testing patterns generated by different seeds, without losing stuck-at fault coverag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ISCAS'85 benchmark circuits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ding counter pseudo single power consum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