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1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欧阳庆 周娜 彭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成立五大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并利用免责网络信息化直报系统,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比较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相关情况的变...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成立五大护理质量专项持续改进小组,并利用免责网络信息化直报系统,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比较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相关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第1年(2014年)和实施后第2年(2015年)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及发生不良事件级别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98,P=0.000);2013年-2015年三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58,P=0.000);2013年-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038,P=0.000)。结论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全程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改变不良事件构成,利于为患者和护理人员营造安全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 免责直报系统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鸣 刘艳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对我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实施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前(2015年)和实施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 目的:探讨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对我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实施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前(2015年)和实施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后第2年(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和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78.57%明显比实施前的46.67%更高,且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也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率,缩短护理不良事件的解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孙永霞 孟云 薛惠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未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低年资护士25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滨...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未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低年资护士25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低年资护士25名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职业倦怠感、急救技能、应急能力。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去人格化、情绪耗竭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急救技能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应急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士职业倦怠感,提升其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急救技能 应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孙立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探讨在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当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其质量提升情况的影响,并分析该措施对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以2024年1月为分界点,进行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工作情况的对比工作,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在这... 探讨在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当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其质量提升情况的影响,并分析该措施对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以2024年1月为分界点,进行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工作情况的对比工作,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患者接受的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干预措施。对这两个时间中,预检分诊环节的工作情况和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影响之下,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以及满意度情况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提升和改善。结论 在门诊预检分诊环节当中,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骨科手术感染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丁志燕 王亚妮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骨科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期间在潮阳区人民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62)与参照组(n=54)。参照组予以手... 目的:探究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骨科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期间在潮阳区人民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62)与参照组(n=54)。参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手术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3.23%)、手术感染发生率(4.84%)较参照组(25.93%、22.22%)低(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95.16%)较参照组(79.63%)高(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室应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利于降低护理不规范事件及骨科手术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且能提升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 护理管理 骨科 手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黄志建 陈茜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二区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的60... 目的 探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二区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体内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导管留置体内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PICC静脉输液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干预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导管留置体内的时间长,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内痔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患者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朱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观察内痔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病例50例,本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7月-2024年10月住院的 I~ III级内痔病人,按随机数表将病人平均分成两组2,每组25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 观察内痔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病例50例,本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7月-2024年10月住院的 I~ III级内痔病人,按随机数表将病人平均分成两组2,每组25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应对态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QS)应对倾向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现的重度副反应为0,比对照组为24%,而观察组为96%,比对照组为6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痔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促进患者积极应对,降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套扎术 Ⅰ~Ⅲ度内痔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梅 张晓侠 +5 位作者 王飞宇 惠蓉 吴红娟 刘红梅 王丹 张玉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成立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全院成立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教学及三基培训、重点部门质控6个质量控制小组。各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 目的探讨成立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全院成立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教学及三基培训、重点部门质控6个质量控制小组。各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护理质量控制活动,统计成立各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前、后护理工作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结果与2013和2014年比较,2015年度的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等护理工作的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成立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探究
9
作者 罗小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4-0107,共4页
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于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PICC)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成效。方法 以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方式区分接受PICC治疗的21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带领之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在... 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于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PICC)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成效。方法 以常规组和研究组的方式区分接受PICC治疗的21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带领之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在穿刺成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无论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或者是从满意度研究组的数据都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更少,相应的导管感染发生率更低,上述数据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PICC 治疗的患者而言,增加使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领导的护理工作,对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具有显著提升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大幅度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也能够确保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因此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控小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郑春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控小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及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 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控小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及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比组,实验组穿刺总有效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较高,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P<0.05;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3.00%低于对比组,且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纳入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率,增加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而改善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 持续质量改进 穿刺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红兰 徐晓琳 +1 位作者 刘丽 朱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7-0110,共4页
探究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子宫肌瘤者作为实验资料,将其信息录入电脑并根据大数据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给予... 探究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子宫肌瘤者作为实验资料,将其信息录入电脑并根据大数据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并持续改进护理管理质量,对比护理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在子宫肌瘤恢复期间,对照组患者不同身体指标恢复比较慢,观察组恢复用时更短,比较快,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各环节评分都低于观察组,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68.97%,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患有子宫肌瘤者进行优质护理,并且不断升级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环节,能够使基础护理更加完善,将护理质量优化升级,从而使恢复效果更好,获得患者和家属满意,可以在临床护理中重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管理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价值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王晶晶 孟霞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0-0163,共4页
研究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急诊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试验组,单组60例,分析不同管理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高(P<0.0... 研究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急诊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试验组,单组60例,分析不同管理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高(P<0.05);试验组抢救成功率高,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低(P<0.05);试验组救治指标均优(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中运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策略,可优化救治指标,提升抢救成功率,安全性高,护理质量更优,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急诊预检分诊 护理质量 救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13
作者 周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5-0188,共4页
本文重点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质量加强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需要利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设为研究样本,入院就诊时间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两个护理小组,为对照组患... 本文重点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质量加强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需要利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设为研究样本,入院就诊时间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利用数字表达法分成两个护理小组,为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参与者共有50例,为观察组患儿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参与者同样包括50例,评析对比两组穿刺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落实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获取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及反应产生,确保患儿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患者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郑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探讨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急诊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选取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另外30名病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基于持续... 探讨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急诊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选取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另外30名病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分诊相关指标、护理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所有参数都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分诊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 急诊预检分诊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志琼 谢楠 +1 位作者 刘永红 何亚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统计实施前后6个月内完成PICC置管例数、投诉例数、纠纷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投诉和纠纷发生率(3%)明显低于实施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PI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0S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集束化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瑞璇 刘静 +2 位作者 金萍 叶秀芹 许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10S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集束化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6例BPH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 目的:研究基于10S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集束化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6例BPH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术后进行基于10S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 h和24 h的谵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心理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后2、6、12 h以及24 h时,观察组谵妄评分[(10.65±2.87)分、(14.19±4.64)分、(10.69±3.18)分、(9.13±2.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72±3.54)分、(20.17±4.92)分、(16.82±4.24)分、(13.61±2.86)分,P<0.001]。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膀胱冲洗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2.84±0.83)d vs(3.65±1.41)d,(4.28±1.14)d vs(6.28±1.65)d,(2.25±0.71)d vs(3.41±1.08)d,(7.82±2.06)d vs(10.33±2.41)d,P<0.001]。术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SAS和SDS评分观察组更低(P<0.001)。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生活质量各评分观察组均更高(P<0.001)。两组并发症包括谵妄、膀胱痉挛、尿道疼痛以及继发性出血,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vs 52.08%,P<0.001)。结论:基于10S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下的集束化护理对BPH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谵妄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集束化护理 10S模式 良性前列腺增生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被引量:20
17
作者 熊红 胡郁 +3 位作者 许伶俐 刘月凤 杨红云 谢海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对推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与成效。方法 :将15名护理人员分为护理文书组、病房管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组、护理安全组、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组等5个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定期对本科室的... 目的 :探讨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对推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与成效。方法 :将15名护理人员分为护理文书组、病房管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组、护理安全组、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组等5个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定期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督促改进。结果 :质控自查小组成立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文书、病房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安全、急救物品管理、药品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护理质控自查小组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质量控制 自查 小组 质量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质量控制与改进小组管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 被引量:48
18
作者 仉京华 王青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68-69,共2页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于1962年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首创,在世界质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质量管理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根据实际问题拓展了QC的含义和职能。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QCI小组管理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燕 骆益春 王沪渝 《全科护理》 2010年第14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持续提高和改进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建立QCI管理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全体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结果]提升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和改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QCI小组质量管理模式能持续提高... [目的]持续提高和改进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建立QCI管理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全体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结果]提升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和改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QCI小组质量管理模式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I小组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科护理小组的专项护理质量督导与改进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玉蓓 林小珍 +2 位作者 邱小雪 邓水珠 董淑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索专科护理小组进行专科专项护理质量督导与质量改进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12月全院建立10个专科护理小组,各专科小组通过开展专科活动,建立以专科护理小组开展专科专项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督导和改进模式,各专科小组... 目的探索专科护理小组进行专科专项护理质量督导与质量改进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12月全院建立10个专科护理小组,各专科小组通过开展专科活动,建立以专科护理小组开展专科专项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督导和改进模式,各专科小组制订专科质量考核标准,实行督导检查。结果2016年7月—2018年12月,10个专科小组开展质量改进项目21项,制定或修改院内护理标准22项,制定护理流程和工作指引37项,制作各类专科专项宣教资料31种等。比较实施前(2015年1—12月)与实施1年半后(2018年1—12月)专科专项护理质量,静疗规范质量(96.08±1.31)分、压伤护理质量(95.75±1.29)分、疼痛评估质量(94.92±1.24)分、急救护理质量(97.83±1.34)分、糖尿病护理质量(94.92±1.24)分均高于实施前,院内压伤、非计划性拔管、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参与专科护理质量管理,通过专项护理质量督导与质量项目改进,提升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小组 护理质量管理 专项 督导 专科活动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