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
1
作者 彭友德 肖菲 《图书馆研究》 1997年第4期53-54,62,共3页
关键词 报刊发展史 现代报刊 发展概况 中国报刊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 报刊研究 发展状况 博观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薄为厚 积卑为高——《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评介
2
作者 李玉 《大学出版》 2002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 书评 新闻事业史 古代报刊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研探索攀登——读《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有感
3
作者 江乃武 《河北科技图苑》 2002年第3期72-72,63,共2页
《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一书的内容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可供有兴趣于新闻史的同志参考 ;并列举书中的两例 ,说明作者倪延年同志在治学上勇于探索 。
关键词 新闻史 中国 古代 报刊发展史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史苑一新花——《中国古代报刊法制发展史》读后
4
作者 于鸣镝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报刊法制发展史 倪延年 期刊史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上海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少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3-79,共7页
上海是我国近代报刊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海报刊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报刊发展史 辛亥革命前 上海 资产阶级 创办 传教士 主编 中文报刊 维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人据港时期香港地区报刊立法活动的四次转折及内在原因
6
作者 倪延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在英人占据香港的150多年间,香港地区报刊法制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本文介绍了这些转折的背景和内容,并分析了内在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新闻事业史 报刊法制发展史 中国香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加入世界场域:早期中国近代报刊所呈现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
7
作者 李文杰 《传播与版权》 2016年第7期54-55,58,共3页
《加入世界场域:早期中国近代报刊所呈现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的视野横跨东西、立足全球,既有外国学者自身的西方视野,又有中国历史的东方本体。该书试图将1870年至1910年间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史放在世界历史... 《加入世界场域:早期中国近代报刊所呈现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的视野横跨东西、立足全球,既有外国学者自身的西方视野,又有中国历史的东方本体。该书试图将1870年至1910年间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场域中,将中国社会变迁和世界历史变迁的横向关系,以及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纵向关系相互结合,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报刊 近代报刊发展史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刊文体”浅议
8
作者 李天禹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21-22,共2页
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文体",领导了报刊言论发展新潮流,开了报刊评论关注时局、评说大事的一代新风,受到广泛好评及读者的偏爱,从此,言论开始向着具有政治性、生活性、新闻性合而为一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报刊文体” 报刊评论发展史 时政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9
作者 刘明洋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28,共2页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这话讲的是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这好理解。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评论(早先曾叫政论)一直居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新闻人物,实际上都是著名的评论家、政论家。当前,新闻事业进入新的时期。报纸要发挥出其新...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这话讲的是新闻评论的重要性。这好理解。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评论(早先曾叫政论)一直居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新闻人物,实际上都是著名的评论家、政论家。当前,新闻事业进入新的时期。报纸要发挥出其新形势下的整体功能,重视评论的作用,依然首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家 新闻评论 新形势 理性 感性色彩 整体功能 报纸 报刊发展史 读者 新闻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报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
10
作者 宗春启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26-28,共3页
众所周知:新闻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世界。那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面对日益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党报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笔者以为,党报要保持住自己的阵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就必须改变观念,使党报最大限度... 众所周知:新闻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世界。那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面对日益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党报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笔者以为,党报要保持住自己的阵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就必须改变观念,使党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 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必须选择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纸的品种与数量增加,报纸的风格呈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需求 党报 最大限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闻报道 报纸市场 新闻宣传 报刊发展史 合目的性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