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告比值比法挖掘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不良反应信号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宇 饶友义 +1 位作者 郭军 余江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15-45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及信号挖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3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收集到的TDF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 目的:通过对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及信号挖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3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收集到的TDF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信号进行挖掘。结果:TDF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肾和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系统、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等,同时可以影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共挖掘出TDF可疑不良反应危险信号42个,其中6个说明书尚未提及,且其中氨基酸尿不良反应信号强度较强。结论:TDF致消化道功能障碍虽较多,但大多数表现并不严重,其致肾功能损害数量较多,但后果严重;此外,氨基酸尿信号强度较强,且说明书未提及,故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报告比值 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报告比值比法对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警戒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2
作者 林忠秋 陈俊 +2 位作者 蒋霞 陈依雨 张宏亮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59-764,共6页
目的基于报告比值比法对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警戒信号挖掘与评价。方法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至2021年7月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进行警戒信... 目的基于报告比值比法对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警戒信号挖掘与评价。方法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至2021年7月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进行警戒信号挖掘。结果共检索到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9466例,以男性、成年人(18~64岁)、口服给药为主;有32.23%的患者用药适应证不明确,在用药适应证前10位中,有6种用药适应证不属于说明书推荐范畴。共挖掘到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警戒信号51个,涉及11个系统器官分类,主要系统器官分类为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呼吸道、胸、纵隔疾病等,主要表现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结论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对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事件的警戒信号进行全面分析与挖掘,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十一酸睾酮不良反应的认识。建议在临床上使用十一酸睾酮时,尤其是在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中使用该药时,应警惕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酸睾酮 不良反应事件 警戒信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 报告比值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失衡测量法用于奥马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及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双梅 陈力 陈佳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8期12-15,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测量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奥马珠单抗2009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ROR法计...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测量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奥马珠单抗2009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ROR法计算,得到747个信号,筛选后得到188个信号,奥马珠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及皮肤黏膜系统等,其中14个不良事件的信号未在奥马珠单抗药品说明书中出现。结论建议临床使用奥马珠单抗时,应注意患者疾病的进展、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不良事件信号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基于报告比值比法挖掘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登旭 马栋栋 曲辉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该市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信号挖掘研究,探索区域性报告比值比法挖掘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风险信号,避免药害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为临床安全用药及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 目的通过对该市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信号挖掘研究,探索区域性报告比值比法挖掘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风险信号,避免药害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为临床安全用药及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对该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内2017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收集的报告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结果基于比值比法共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信号1946个,(筛选条件:95%CI大于等于1且不良反应出现次数大于等于3)。本研究所得到的其中包括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分别为75个(筛选条件:95%CI大于等于1且不良反应出现次数大于等于3),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挖掘共发现信号181个(筛选条件:95%CI大于等于1且不良反应出现次数大于等于3)。结论通过报告比值比法对该市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风险信号挖掘,该方法可行,且结果可以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比值 信号挖掘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文露 陈力 +2 位作者 何绪成 陈佳 徐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9-647,共9页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非布司他、别嘌醇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探索其潜在的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提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有关非布司他、别嘌醇的不良事...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非布司他、别嘌醇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探索其潜在的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提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有关非布司他、别嘌醇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ROR法及PRR法对非布司他、别嘌醇不良事件(AE)进行信号挖掘。结果别嘌醇AE报告5060份,集中于≥60岁患者,累及系统器官分类项目(SOC)共计25项,主要累及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40.01%),发现说明书中未累及系统12项,非布司他AE报告905份,累及SOC共计17项,主要累及在心脏器官疾病(40.17%),发现说明书中未累及系统2项。别嘌醇、非布司他累及感染及侵染类疾病(5.51%、0.49%),肝胆系统疾病(5.35%、0.87%),但别嘌醇说明书中均未收录。别嘌醇累及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0.55%),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0.03%),但非布司他未发现累及以上SOC。结论别嘌醇较非布司他,说明书收录不良反应较不充分,新发现的累及SOC及AE为完善别嘌醇说明书不良反应可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累及SOC差异,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 非布司他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帕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评估:一项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
6
作者 史华慧 许志强 季春梅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通过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系统数据库,挖掘与分析乌帕替尼上市后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信号,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从FAERS数据库提取2019年第3季度至2023年第1... 目的:通过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系统数据库,挖掘与分析乌帕替尼上市后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信号,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从FAERS数据库提取2019年第3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对乌帕替尼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挖掘与分析。结果:共提取了28743份以乌帕替尼为首要怀疑的不良事件报告,检测出315个阳性信号,涉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SOC)。阳性信号涉及SOC主要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及“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报告频次前5位的信号的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s,PT)为疼痛、COVID-19、肢体疼痛、肌肉骨骼强直、尿路感染。信号强度较高但说明书未记载的信号有握力减弱、腕管综合征、肌腱断裂、肌肉骨骼强直、白内障等。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对应的PT主要为COVID-19、感染性肺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结论:临床使用乌帕替尼时,除需关注疼痛、感染等常见不良事件及说明书未提及的新不良事件外,还应重视严重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肺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结局检出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帕替尼 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分析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失衡测量法在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双娇 陈力 +1 位作者 吴珊 黄琳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274-278,287,共6页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甲氨蝶呤2012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20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甲氨蝶呤2012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20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计算,均得到1364个信号,且信号完全重合;将有信号的甲氨蝶呤不良反应(PT)进行二次筛选,获得66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31例。结论挖掘出与甲氨蝶呤药物较强相关的新的不良反应信号包括治疗药物影响(化疗药物水平增加、药物清除率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皮肤影响(皮脂性湿疹、苔藓样角化病),为医护人员临床用药监护提供参考,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 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法妥木单抗ADE信号的初步挖掘与分析
8
作者 杨小娟 张清文 +4 位作者 杜潇洒 董金鹏 胡一鸣 王书第 冯钰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20-2125,共6页
目的筛选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的潜在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ofatumumab”及其商品名“Kesimpta”为检索关键词,筛选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美国FDA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收录的奥法... 目的筛选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的潜在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ofatumumab”及其商品名“Kesimpta”为检索关键词,筛选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美国FDA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收录的奥法妥木单抗相关不良事件(AE)报告,且该报告使用原因中包含“multiple sclerosis”字段。综合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值比两种方法进行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E报告21759份,包括62449例AE,涉及一般疾病和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5021例),神经系统疾病(9668例),感染和侵袭类疾病(5967例),伤害、中毒和手术并发症(4952例),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4647例)等27个系统器官分类。21759份AE报告对应606个ADE信号,其中有234个阳性信号。有107个ADE阳性信号未被奥法妥木单抗说明书收录,包括流感样疾病、鼻咽炎、咳嗽、泌尿道感染、口咽痛、失眠、流涕、贫血、脱发、房颤与血小板减少等。结论临床在使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MS的过程中,除应对说明书明确收录的ADE予以足够重视外,还应对本研究筛选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ADE(如流感样疾病、血细胞减少、温度不耐受性、视神经炎与烟雾病等)格外注意。奥法妥木单抗增加的感染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其可能对呼吸系统、精神系统等造成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木单抗 多发性硬化症 FAERS数据库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 药物不良事件 鼻咽炎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失衡法在贝伐珠单抗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力 吴邦华 闫康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挖掘分子靶向药贝伐珠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2年第四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17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使用... 目的挖掘分子靶向药贝伐珠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2年第四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17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使用ROR法共得到1397个信号,二次筛选后得到88个信号,其中41个有信号的不良反应未在贝伐珠单抗说明书中出现。结论贝伐珠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集中在胃肠道穿孔、伤口开裂和眼器官疾病,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肿瘤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和胃肠道、伤口和眼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贝伐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挖掘阿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信号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冬妮 周后凤 +2 位作者 任常谕 钟科 吴逢波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4期90-93,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阿法替尼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阿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ADR)信号,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13年第3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的ADR报告...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阿法替尼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阿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ADR)信号,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13年第3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的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出报告25007035份,其中以阿法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19710份,经ROR法和PRR法分析后,得到阿法替尼ADR信号325个,二次筛选并去除考虑肿瘤治疗无效引起的ADR信号后,得到完全重合信号190个,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系统(47个),皮肤及皮下组织(41个),呼吸系统、胸及纵隔(22个),感染及侵染类疾病(19个),113个新的ADR信号也主要集中在上述系统/疾病。结论发现阿法替尼药品说明书未涉及的新的ADR信号113个,有必要进行信号评价和验证,以便在临床应用中决定是否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 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报告比值比法挖掘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信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惠霞 任剑雄 +1 位作者 黄小梅 蔡权周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83-587,共5页
目的挖掘6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血塞通、血栓通、疏血通、灯盏花素、灯盏细辛和丹参)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佛山医疗机构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6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 目的挖掘6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血塞通、血栓通、疏血通、灯盏花素、灯盏细辛和丹参)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佛山医疗机构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6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进行挖掘并分析。结果6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共计960例不良反应病例,信号累及系统器官包括皮肤及其附件、全身反应、血管及淋巴系统等。分析发现,血塞通引起皮疹、瘙痒、荨麻疹信号较强,血栓通引起呕吐信号较强,疏血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水肿信号较强,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引起心悸、发热等信号较强,丹参注射剂暂未获得有效警戒信号。通过对比药品说明书发现,疏血通引起眼异常、眶周水肿、喷嚏等不良反应未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结论不同品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系统器官表现方面药物警戒信号强度不一。部分不良反应未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修订。在用药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对基础疾病有影响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报告比值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比例失衡法在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佳颖 常壤丹 +1 位作者 陈力 龙恩武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5期798-8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4年12月22日-2018年第四季度约16个季度的纳武利尤单抗相关报告进行... 目的通过对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4年12月22日-2018年第四季度约16个季度的纳武利尤单抗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计算,均得到456个信号,且信号完全重合,将有信号的不良反应进行二次筛选,共得到93个信号,其中42个信号的不良反应未在纳武利尤单抗说明书中出现。纳武利尤单抗累积不良反应数较多的系统为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3590个;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3137个;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1722个。同时挖掘出说明书收录不全之处,如检测到纳武利尤单抗可能引起感染、内分泌损害、神经系统紊乱等。结论纳武利尤单抗发生不良反应信号数较多的系统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呼吸、外科及内科的各种操作与治疗等方面,建议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不良反应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失衡法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雪 邓虹 陈力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和CDC创建的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8... 目的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和CDC创建的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0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使用ROR法共得到247个信号,二次筛选后得到73个信号,其中42个信号的不良反应未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说明书中出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频次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呼吸系统及胃肠系统等方面,其不良反应信号较强的主要集中在女性生殖系统、面部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方面;也挖掘出疫苗说明书收录不全之处,如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能引起视觉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交感副交感神经损害和女性生殖系统损害等。建议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患者疾病的进展和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呼吸系统及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法 不良反应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肺炎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砚韬 张伶俐 +2 位作者 林芸竹 陈力 王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96-100,1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有关肺炎球菌疫苗(23价和13价)的ADR信号。结果23价肺炎疫苗经ROR和PRR法检测得到36个信号,其中7个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最高的ADR是白细胞增多症。13价肺炎疫苗ROR和PRR分别得到103和102个ADR信号,其中36个信号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较高的ADR多为胃肠系统疾病、感染及侵袭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结论临床使用肺炎疫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ADR,特别是说明书未提及的,应及时做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苗 药品不良反应 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比值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托法替布超敏性及栓塞和血栓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泽玉 陈润 +2 位作者 王洪贵 郑咏池 陈凤玲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托法替布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2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4季度的托法替布药品不良事件(ADE)数据,基于标准《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5.0版)分析查询(SMQ...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托法替布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2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4季度的托法替布药品不良事件(ADE)数据,基于标准《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5.0版)分析查询(SMQ)对超敏性及栓塞和血栓ADE进行信号挖掘,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综合标准(MHRA)法,分别在SMQ层级、首选语(PT)层级进行阳性信号统计。结果提取到托法替布相关的超敏性ADE 8798个,涉及案例6994例;栓塞和血栓ADE 3102个,涉及案例2716例。SMQ层级,超敏性、栓塞和血栓ADE,两法均未检测出阳性信号。PT层级,对于超敏性ADE,两法分别检测出10,7个阳性信号,6个重叠,分别为季节性过敏、口周皮炎、过敏性鼻窦炎、口咽水疱、外阴阴道皮疹、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均为新的不良反应信号;对于栓塞和血栓ADE,两法分别检测出4,2个阳性信号,2个重叠,与药品说明书所载一致。栓塞和血栓ADE患者使用托法替布平均日剂量(11.12±3.53)mg,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10 mg)。结论托法替布可导致超敏性和肺栓塞ADE,建议临床用药时考虑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及用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布 药品不良事件 报告比值 综合标准 信号挖掘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维莫非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16
作者 刘敬如 王世恒 +1 位作者 陈敏 陆程灿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对维莫非尼在上市后的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提取维莫非尼上市以来的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 目的:对维莫非尼在上市后的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提取维莫非尼上市以来的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 ADE)报告,联合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 RO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CPNN)筛选维莫非尼的ADE信号,同时将得到的ADE信号与药品说明书进行比对,挖掘潜在可疑的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获得维莫非尼ADE信号314个,累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 SOC),主要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等。共挖掘到32个说明书中未明确记录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乳酸脱氢酶升高、痤疮样皮炎、肉状瘤病、发育不良痣等。结论:维莫非尼上市后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与药物说明书具有一致性,但存在部分潜在可疑的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患者接受维莫非尼治疗期间,临床医师对该部分不良反应要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莫非尼 报告比值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OpenFDA数据挖掘和分析司美格鲁肽的不良事件报告信号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艳琼 彭晶 +2 位作者 李庆德 郑锦坤 何蓉蓉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475-478,共4页
目的:对司美格鲁肽安全警戒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7年12月1日~2021年9月30日司美格鲁肽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对司美格鲁肽安全警戒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7年12月1日~2021年9月30日司美格鲁肽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提取得到的5 185 800份ADE报告中,以司美格鲁肽为怀疑药物的有8 005份。司美格鲁肽ADE报告数量逐年递增,报告者主要为消费者或非医务人员,报告国家前6位分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丹麦和德国。经报告比值比法(ROR)检测得到56个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累及13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信号强度排前3位的ADR是嗳气(ROR=39.34)、视网膜病(ROR=31.83)和胰腺炎(ROR=20.55)。共有35个ADR信号和6个SOC尚未被说明书记载,排除假阳性和原发病相关信号,信号强度排前3位的ADR是食欲减退(ROR=6.36)、体质量降低(ROR=5.97)和摄食量减少(ROR=5.30)。结论:利用大数据对司美格鲁肽ADE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多维度的挖掘分析,为有效开展药学监护和及时处理相关ADR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药物警戒 报告比值 安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四环素类药物致急性胰腺炎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18
作者 郎晓琴 罗宇飞 +2 位作者 谷文睿 徐佳强 枉前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报的5种四环素类药物相关急性胰腺炎(AP)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PRR)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报的5种四环素类药物相关急性胰腺炎(AP)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PRR)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0版)药品不良事件术语集中的首选语(PT)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筛选出以5种四环素类药物为可疑药物的AP报告373份,其中替加环素130份,多西环素216份,米诺环素27份,奥马环素、四环素均0份。替加环素、多西环素与AP均有统计学相关性,其中以替加环素[ROR=15.62,95%CI(13.08,18.64),PRR=14.77]信号最强,米诺环素未检测到与AP相关的阳性信号。AP相关报告中,替加环素及多西环素女性患者占比更高。替加环素导致AP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4(5~91)岁,以31~55岁(23.08%)年龄段高发;多西环素发病中位年龄为58(16~91)岁,以≥70岁(25.92%)占比较大。替加环素及多西环素高发病时间段均为0~10 d,中位发病时间分别为7(0~246)d、11(1~484)d,以替加环素使用者死亡率(14.61%)更高。结论替加环素与多西环素均有发生AP的风险,与AP相关病例中女性均多于男性,31~55岁为替加环素导致AP的高发病年龄段,使用多西环素患者中年龄≥70岁者占比较高,0~10 d为替加环素及多西环素高发病时间段。建议临床针对两药导致AP的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化监护,以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药物 急性胰腺炎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 比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阿帕他胺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信号挖掘
19
作者 王巧红 林拯 +1 位作者 林木土 戴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阿帕他胺的药物警戒信号进行挖掘分析,探讨该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阿帕他胺的相关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检测获得的药物警... 目的通过对阿帕他胺的药物警戒信号进行挖掘分析,探讨该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阿帕他胺的相关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检测获得的药物警戒信号。结果共提取到6288例以阿帕他胺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共检测出255个警戒信号,涉及28个系统器官分类,主要发生在男性及年龄65岁以上的人群。实验室检查相关信号有19个,16个信号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结论本研究共挖掘出有意义的阿帕他胺实验室检查药物警戒信号4个。临床使用阿帕他胺时,医生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心脏毒性,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上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实验室检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药品不良事件 报告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对托法替布药物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培尧 鄢荣 +2 位作者 游蓝 陈力 黄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2-926,共5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托法替布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法)挖掘FAERS数据库2017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的报告数据。结果获...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托法替布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法)挖掘FAERS数据库2017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的报告数据。结果获得托法替布ADE报告71849例,涉及ADE 4537种,经筛选后得到280个信号,累及20个系统器官(SOC)。结论不良事件报告人主要为46岁以上人群,以女性居多,所得不良事件信号基本与说明书一致;信号提示托法替布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各类检查,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说明书记载的5个黑框警告均有相关不良事件信号检出。在使用该药时,除注意患者胆固醇、肝酶变化以外,还应关注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状况,并做好相关监护;避免有感染、血栓、肿瘤等风险的患者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不良事件挖掘 报告比值 综合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