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欢欢
章轶立
+2 位作者
谢雁鸣
郭政亿
王志飞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目的发现基于SRS数据的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预警信号,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基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21日的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对自发呈报系统数据以及背景数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10种不良反应表现(皮...
目的发现基于SRS数据的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预警信号,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基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21日的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对自发呈报系统数据以及背景数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10种不良反应表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寒战、胃功能紊乱、头晕、发热、过敏反应、气胸)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进行分析,并应用倾向评分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结果2种计算方法均出现预警信号的ADR表现是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和头晕;而头晕在倾向评分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预警信号消失。结论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是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预警信号。该结果是否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有直接关系,由于SRS数据的局限性,还需结合多方面研究以形成综合性证据,为临床合理使用及降低风险提供更可靠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口服制剂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信号探测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杨薇
向永洋
+1 位作者
谢雁鸣
申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13-3018,共6页
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为了解使用该药品后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征,该研究对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后发生ADR的9601例报告进行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为了解使用该药品后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征,该研究对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后发生ADR的9601例报告进行分析,其中严重ADR病例326例,占3.40%,从2005年起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至2009年第3季度达高峰,且ADR病例报告以每年第3季度数量为最多,发生ADR的患者年龄60—74岁为最多,共3348例,占34.87%,静脉滴注者共9391例,占97.81%,8431例患者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61.61%的患者ADR发生于用药当天。ADR表现前10位者分别为皮疹、瘙痒、头晕、心悸、寒战、过敏样反应、憋气、恶心、静脉炎和呕吐,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以上10种ADR信号进行分析,并应用generalizedboostedmodels(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PRR探测到的ADR信号为头晕、心悸、静脉炎和呕吐,BCPNN方法探测到的信号为头晕和静脉炎,同时发现患者在60~89岁时,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剂量越大越易发生静脉炎。该研究为舒血宁注射液ADR研究提供依据,为做好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自发呈报系统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倾向性评分
真实世界
原文传递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1500例桂枝茯苓胶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魏瑞丽
谢雁鸣
张文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7-1502,共6页
为了解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并发现预警信号,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2008—2017年桂枝茯苓胶囊ADR报告采用PRR法、BCPNN法及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分析。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到2014年第4季度达到最高峰。共监测到...
为了解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并发现预警信号,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2008—2017年桂枝茯苓胶囊ADR报告采用PRR法、BCPNN法及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分析。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到2014年第4季度达到最高峰。共监测到ADR 1 500例,其中严重ADR病例10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18~44岁最多,共934例,占62.27%。全部患者口服给药,1 398例患者单次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57.4%的患者ADR发生于开始用药24 h内。ADR临床表现前5位依次为胃功能紊乱、腹痛、恶心、呕吐、皮疹,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对ADR信号进行分析,用PRR法提示"胃功能紊乱"和"腹痛"为桂枝茯苓胶囊的预警信号,用BCPNN法提示"恶心""腹痛"为桂枝茯苓胶囊的预警信号,采用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预警信号不变。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比较安全。该研究为桂枝茯苓胶囊ADR研究提供依据,可以为其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自发呈报系统
不良反应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倾向性评分
原文传递
题名
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欢欢
章轶立
谢雁鸣
郭政亿
王志飞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5期284-28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7410)中药上市后临床研究共性技术及方法技术体系研究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项目(Z0439)基于免疫组测序的舒血宁注射液过敏反应机制研究。
文摘
目的发现基于SRS数据的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预警信号,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基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21日的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对自发呈报系统数据以及背景数据中出现频次最多的10种不良反应表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寒战、胃功能紊乱、头晕、发热、过敏反应、气胸)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进行分析,并应用倾向评分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结果2种计算方法均出现预警信号的ADR表现是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和头晕;而头晕在倾向评分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预警信号消失。结论恶心、呕吐、胃功能紊乱是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预警信号。该结果是否与仙灵骨葆口服制剂有直接关系,由于SRS数据的局限性,还需结合多方面研究以形成综合性证据,为临床合理使用及降低风险提供更可靠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仙灵骨葆口服制剂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Keywords
Xianlinggubao oral dosage forms
pharmacovigilan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roportion reporting ratio
Bayesian 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信号探测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杨薇
向永洋
谢雁鸣
申浩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13-301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1202776)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7批自主选题项目(Z0255)
文摘
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为了解使用该药品后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征,该研究对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后发生ADR的9601例报告进行分析,其中严重ADR病例326例,占3.40%,从2005年起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至2009年第3季度达高峰,且ADR病例报告以每年第3季度数量为最多,发生ADR的患者年龄60—74岁为最多,共3348例,占34.87%,静脉滴注者共9391例,占97.81%,8431例患者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61.61%的患者ADR发生于用药当天。ADR表现前10位者分别为皮疹、瘙痒、头晕、心悸、寒战、过敏样反应、憋气、恶心、静脉炎和呕吐,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以上10种ADR信号进行分析,并应用generalizedboostedmodels(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PRR探测到的ADR信号为头晕、心悸、静脉炎和呕吐,BCPNN方法探测到的信号为头晕和静脉炎,同时发现患者在60~89岁时,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剂量越大越易发生静脉炎。该研究为舒血宁注射液ADR研究提供依据,为做好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自发呈报系统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倾向性评分
真实世界
Keywords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uxuening
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
adverse drug reaction
pharmacovigilance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cural network
propensity score
real world study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1500例桂枝茯苓胶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魏瑞丽
谢雁鸣
张文丽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7-1502,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Z0439)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PY1303)
文摘
为了解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并发现预警信号,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2008—2017年桂枝茯苓胶囊ADR报告采用PRR法、BCPNN法及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分析。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到2014年第4季度达到最高峰。共监测到ADR 1 500例,其中严重ADR病例10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18~44岁最多,共934例,占62.27%。全部患者口服给药,1 398例患者单次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57.4%的患者ADR发生于开始用药24 h内。ADR临床表现前5位依次为胃功能紊乱、腹痛、恶心、呕吐、皮疹,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对ADR信号进行分析,用PRR法提示"胃功能紊乱"和"腹痛"为桂枝茯苓胶囊的预警信号,用BCPNN法提示"恶心""腹痛"为桂枝茯苓胶囊的预警信号,采用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预警信号不变。结果表明,桂枝茯苓胶囊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比较安全。该研究为桂枝茯苓胶囊ADR研究提供依据,可以为其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自发呈报系统
不良反应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法
倾向性评分
Keywords
Guizhi Fuling Capsules
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adverse drug reaction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
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propensity score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高欢欢
章轶立
谢雁鸣
郭政亿
王志飞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信号探测研究
杨薇
向永洋
谢雁鸣
申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1
原文传递
3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1500例桂枝茯苓胶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分析
魏瑞丽
谢雁鸣
张文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